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6485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docx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docx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单元知识梳理

1.二元一次方程:

通过化简后,只有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

3.二元一次方程组:

共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

叫做。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5.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_________,即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常用方法有和。

6.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由一个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

7.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

8.列二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审:

审清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设:

设未知数.

列:

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解:

解方程组,求出未知数.

检验:

所求出未知数是否符合题意,

答:

写出答案.

9.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对应的函数图像上;一次函数图像上的点的坐标都是对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10.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次函数的图象的关系:

方程组的解是对应的两条直线的点的坐标;两条直线的交点的坐标是对应的方程组的解

二专题训练

题型一:

代入法解方程组

例1:

方程2x-y=1和2x+y=7的公共解是(  )

A.x=0,y=-1B.x=0,y=7

C.x=1,y=5D.x=2,y=3

分析:

此题要求公共解,实质上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答:

解:

由方程①可得:

y=2x-1

代入②:

2x+2x-1=7,

解之得:

x=2,将其代入任何一个方程可以求得y=3

则该方程组的公共解为答案选D

例2:

解方程组:

分析:

观察两个方程中,方程②中y的系数为1,所以可以变形为y=13-2x,然后再代入方程①。

解答:

解:

由方程②可得y=13-2x

代入②:

4x-3(13-2x)=11

解之得:

x=5,将其代入相对简单的方程②可以求得y=3

∴方程组的解为

例3:

是同类项,则m、n值分别为(  )

A.1,2B.2,1C.1,1D.1,3

分析:

本题顺带考查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是同类项,同类项与字母的顺序无关..

解答:

是同类项,

∴可得方程组:

用代入法可以解得:

故选A.

规律性小结:

1.先观察方程组中是否有系数为1的未知项,若有,将该方程变形为x=?

或者y=?

的样子,然后代入另一个方程中,从而起到消元的作用,化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一元一次方程。

2.若系数不为1,但是化为1时不复杂的,也可以采用代入消元法。

题型二:

加减法解方程组

例4:

分析:

 经观察发现,

(1)和

(2)中x的系数都是6,若将两方程相减,便可消去x,只剩关于y的方程,问题便很容易解决、这种方法叫“减法消元”.

解答:

解:

(1)

(2),得12y=36,所以y=3.

把y=3代入任意方程可以解得:

所以

例5、解方程组:

分析:

 经观察发现,

(1)和

(2)中y的系数互为相反数,若将两方程相加,便可消去y,只剩关于x的方程,问题便很容易解决、这种方法叫“加法消元”.

解答:

解:

(1)+

(2)得:

5x=10所以x=2.

把x=2代入

(2),得:

2x2–5y=-11解得y=3

 

例6

分析 方程组中,相同未知数的系数没有相同的,也没有互为相反数的.但不难将未知数y的系数绝对值转化为12(4与6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将两个方程相加便消去了y.

解:

(1)×3,得9x+12y=48                                               (3)

(2)×2,得10x-12y=66                                                      (4)

(3)+(4),得19x=114,所以x=6.把x=6代入

(1),得

3×6+4y=16,4y=-2,

题型三:

解方程组提高性习题

例7:

分析 本题不仅没有系数是1的未知数,而且也没有一个未知数的系数较简单.经过观察发现,若将两个方程相加,得出一个x,y的系数都是100、常数项是200的方程,而此方程与方程组中的

(1)和

(2)都同解.这样,就使问题变得比较简单了.

解:

(1)+

(2),得100x+100y=200,所以

x+y=2                             (3)

解这个方程组.由(3),得x=2y                              (4)

把(4)代入

(1),得53(2y)+47y=112,

10653y+47y=112,

6y=6,

所以y=1.

例8 已知x+2y=2x+y+1=7xy,求2xy的值.

分析 :

已知条件是三个都含有x,y的连等代数式,这种连等式可看作是二元一次方程组,这样的方程组可列出三个,我们只要解出其中的一个便可求出x和y,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解答:

解:

已知条件可转化为

整理这个方程组,得

解这个方程组.由(3),得x=y1            (5)

把(5)代入(4),得5(y1)-2y-1=0,5y-2y=5+1,所以

y=2.

把y=2代入(3),得x-2+1=0,所以

x=1.

2x-y=0.

规律性小结:

 

1.若方程组中两个方程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等,则用减法消元;

2.若同一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则用加法消元;

3.若同一未知数的系数有倍数关系,或完全不相等,则可设法将系数的绝对值转4.化为原系数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再用加减法消元;

5.在进行加减特别是进行减法运算时,一定要正确处理好符号;

6.方程需要乘某个数时请务必每一项都要乘于该数,切勿遗漏。

题型四:

例9:

甲、乙两地相距160千米,一辆汽车和一辆拖拉机同时由甲、乙两地相向而行,1小时20分相遇.相遇后,拖拉机继续前进,汽车在相遇处停留1小时后调转车头原速返回,在汽车再次出发半小时后追上了拖拉机.这时,汽车、拖拉机各自行驶了多少千米?

  分析:

画直线型示意图理解题意:

   

(1)这里有两个未知数:

①汽车的行程;②拖拉机的行程.

(2)有两个等量关系:

①相向而行:

汽车行驶小时的路程+拖拉机行驶小时的路程=160千米;

②同向而行:

汽车行驶小时的路程=拖拉机行驶小时的路程.

解答:

解:

设汽车的速度为每小时行

千米,拖拉机的速度为每小时

千米.

    

根据题意,列方程组

   

 

解这个方程组,得:

    

.

  答:

汽车行驶了165千米,拖拉机行驶了85千米.

行程问题规律性小结:

(1)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再根据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找出等量关系,是行程问题的常用的解决策略。

(2)追击问题:

追击问题是行程问题中很重要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同向而行。

这类问题比较直观,画线段,用图便于理解与分析。

其等量关系式是:

两者的行程差=开始时两者相距的路程; ;;

(3)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也是行程问题中很重要的一种,它的特点是相向而行。

这类问题也比较直观,因而也画线段图帮助理解与分析。

这类问题的等量关系是:

双方所走的路程之和=总路程。

(4)几个公式”

航行问题:

①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速=船的顺水速度;

    ②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速=船的逆水速度;

     ③船的顺水速度-船的逆水速度=2×水速。

注意:

飞机航行问题同样会出现顺风航行和逆风航行,解题方法与船顺水航行、逆水航行问题类似。

例10:

一批机器零件共840个,如果甲先做4天,乙加入合做,那么再做8天才能完成;如果乙先做4天,甲加入合做,那么再做9天才能完成,问两人每天各做多少个机器零件?

分析:

由题意得甲做12天,乙做8天能够完成任务;而甲做9天,乙做13天也能完成任务,由此关系我们可列方程组求解.

解答:

解:

设甲每天做x个机器零件,乙每天做y个机器零件,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

甲每天做50个机器零件,乙每天做30个机器零件

工程问题规律性小结:

常用公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

例11:

一件商品如果按定价打九折出售可以盈利20%;如果打八折出售可以盈利10元,问此商品的定价是多少?

分析:

商品的利润涉及到进价、定价和卖出价,因此,设此商品的定价为x元,进价为y元,则打九折时的卖出价为0.9x元,获利(0.9x-y)元,因此得方程0.9x-y=20%y;打八折时的卖出价为0.8x元,获利(0.8x-y)元,可得方程0.8x-y=10.

解答:

解:

由题意可得方程组

解得

因此,此商品定价为200元.

商品销售利润问题规律性小结:

几个公式:

(1)利润=售价-成本(进价);

(2):

(3)利润=成本(进价)×利润率;

利润率是相对于进价而言的,特别注意“利润”和“利润率”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例12:

小明的妈妈为了准备小明一年后上高中的费用,现在以两种方式在银行共存了2000元钱,一种是年利率为2.25%的教育储蓄,另一种是年利率为2.25%的一年定期存款,一年后可取出2042.75元,问这两种储蓄各存了多少钱?

(利息所得税=利息金额×20%,教育储蓄没有利息所得税)

  分析:

设教育储蓄存了x元,一年定期存了y元,我们可以根据题意可列出表格:

         

  解答:

解:

设存一年教育储蓄的钱为x元,存一年定期存款的钱为y元,则列方程:

    

解得:

  

答:

存教育储蓄的钱为1500元,存一年定期的钱为500元.

储蓄问题规律性小结:

我们在解一些涉及到行程、收入、支出、增长率等的实际问题时,有时候不容易找出其等量关系,这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图表法分析具体问题中蕴涵的数量关系,题目中的相等关系随之浮现出来.

 

(2)基本关系式

 ①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②本息和=本金+利息=本金+本金×利率×期数=本金×(1+利率×期数)

 ③利息税=利息×利息税率=本金×利率×期数×利息税率。

④税后利息=利息×(1-利息税率)

⑤年利率=月利率×12

例13:

某厂共有120名生产工人,每个工人每天可生产螺栓25个或螺母20个,如果一个螺栓与两个螺母配成一套,那么每天安排多名工人生产螺栓,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才能使每天生产出来的产品配成最多套?

分析:

要使生产出来的产品配成最多套,只须生产出来的螺栓和螺母全部配上套,根据题意,每天生产的螺栓与螺母应满足关系式:

每天生产的螺栓数×2=每天生产的螺母数×1.

解答:

解:

设安排x人生产螺栓,y人生产螺母,则每天可生产螺栓25x个,螺母20y个,依题意,得

解之得:

答:

故应安排20人生产螺栓,100人生产螺母.

配套问题规律性小结:

解决配套问题的关键是利用配套本身所存在的相等关系,其中两种最常见的配套问题的等量关系是:

“二合一”问题:

如果a件甲产品和b件乙产品配成一套,那么一套中甲乙的数量比为a:

b,要想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配套,就得满足甲乙的总数量之比也为a:

b.

基本等量关系是:

总量各部分之间的比例=每一套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例14:

两个两位数的和是68,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右边接着写较小的两位数,得到一个四位数;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左边写上较小的两位数,也得到一个四位数,已知前一个四位数比后一个四位数大2178,求这两个两位数。

  分析:

设较大的两位数为x,较小的两位数为y。

  问题1:

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右边写上较小的两位数,所写的数可表示为:

100x+y

  问题2:

在较大数的左边写上较小的数,所写的数可表示为:

100y+x

  解答:

解:

设较大的两位数为x,较小的两位数为y。

依题意可得:

    

解得:

  答:

这两个两位数分别为45,23.

数字问题规律性小结:

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正确掌握自然数、奇数、偶数等有关概念、特征及其表示。

如当n为整数时,奇数可表示为2n+1(或2n-1),偶数可表示为2n等,有关两位数的基本等量关系式为:

两位数=十位数字

10+个位数字

例15:

如图,用8块相同的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长方形,每块长方形地砖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分析:

初看这道题目中没有提供任何相等关系,但是题目提供的图形隐含着矩形两条宽相等,两条长相等,我们设每个小长方形的长为x,宽为y,就可以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答:

解:

设长方形地砖的长xcm,宽ycm,由题意得:

   

  

答:

每块长方形地砖的长为45cm、宽为15cm。

几何问题规律性小结:

几何应用题的相等关系一般隐藏在某些图形的性质中,解答这类问题时应注意认真分析图形特点,找出图形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再列出方程求解。

列二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规律方法指导

1.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重要方法,它的关键是把已知量和未知量联系起来,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一般来说,有几个未知数就列出几个方程,所列方程必须满足:

(1)方程两边表示的是同类量;

(2)同类量的单位要统一;(3)方程两边的数值要相等.

2.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⑴设未知数(可直接设元,也可间接设元),⑵根据题中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组,⑶解所列方程组,并检验解的正确性,⑷写出答案.

题型五:

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综合

例16:

选择题

下面四条直线,其中直线上每个点的坐标都是二元一次方程2x﹣y=2的解的是(  )

 

ABCD

分析:

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当x=0,求出y的值,再利用y=0,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即可得出图象.

解答:

解:

∵2x﹣y=2,

∴y=2x﹣2,

∴当x=0,y=﹣2;当y=0,x=1,

∴一次函数y=2x﹣2,与y轴交于点(0,﹣2),与x轴交于点(1,0),

即可得出选项B符合要求,

故选:

B.

例17.如图,一次函数y=k1x+b1的图象

l1与y=k2x+b2的图象l2相交于点P,

则方程组

的解是(  )

 

A.

B

C.

D.

分析:

根据图象求出交点P的坐标,根据点P的坐标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

∵由图象可知:

一次函数y=k1x+b1的图象l1与y=k2x+b2的图象l2的交点P的坐标是

(﹣2,3),

∴方程组

的解是

故选A.

例18:

小亮用作图象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作出了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l1、l2,如图所示,他解的这个方程组是(  )

 

A.

B.

 

C.

D.

分析:

两个一次函数的交点为两个一次函数解析式所组方程组的解.因此本题需根据图中直线所经过的点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两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然后联立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即可得出所求的方程组.

解答:

解:

由图可知:

直线l1过(2,﹣2),(0,2),因此直线l1的函数解析式为:

y=﹣2x+2;

直线l2过(﹣2,0),(2,﹣2),因此直线l2的函数解析式为:

y=﹣

x﹣1;

因此所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为

故选D

例19:

如图,直线l1:

y=x+1与直线l2:

y=mx+n相交于点P(1,b).

(1)求b的值;

(2)不解关于x,y的方程组,

,请你直接写出它的解;

(3)直线l3:

y=nx+m是否也经过点P?

请说明理由. 经过 .

分析:

(1)将P(1,b)代入y=x+1即可求出b的值;

(2)交点P的坐标即为方程组

的解;

(3)将P点坐标代入y=nx+m,若等式成立,则点P在函数图象上,否则不在函数图象上.

解答:

解:

(1)将P(1,b)代入y=x+1,得b=1+1=2;

(2)由于P点坐标为(1,2),所以

(3)将P(1,2)代入解析式y=mx+n得,m+n=2;

将x=1代入y=nx+m得y=m+n,由于m+n=2,所以y=2,故P(1,2)也在y=nx+m上.

规律性小结:

此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经过某点的函数应适合这个点的横纵坐标、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相应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等知识,难度适中,是一道好题.

例20:

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经过(2,3)和(﹣1,﹣3),直线l2经过原点O,且与直线l1交于点P(﹣2,a).

(1)求a的值;

(2)(﹣2,a)可看成怎样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3)设直线l1与y轴交于点A,你能求出△APO的面积吗?

分析:

(1)首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的解析式,然后直接把P点坐标代入可求出a的值;

(2)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L2得解析式,由于P(﹣2,a)是L1与L2的交点,所以点

(﹣2,﹣5)可以看作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所得;

(3)先确定A点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

解答:

解:

(1)∵直线l1经过(2,3)和(﹣1,﹣3),

解得:

∴直线l1的解析式为:

y=2x﹣1,

把P(﹣2,a)代入y=2x﹣1得:

a=2×(﹣2)﹣1=﹣5;

(2)设L2的解析式为y=kx,

把P(﹣2,﹣5)代入得﹣5=﹣2k,解得k=

所以L2的解析式为y=

x,

所以点(﹣2,﹣5)可以看作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所得;

(3)对于y=2x﹣1,令x=0,解得y=﹣1,

则A点坐标为(﹣1,0)

所以S△APO=

×5×1=

规律性小结:

1.方程组的解是对应的两条直线的点的坐标

2.两条直线的交点的坐标是对应的方程组的解

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由于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

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图象上看,这相当于已知直线y=kx+b确定它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