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75625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0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docx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探究题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

1.利用以下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1)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

(2)实验I中,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_____(填“a”或“b”)。

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_____。

(3)实验Ⅱ中,为了验证石灰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试剂X的名称是_____。

(4)实验Ⅲ中,在仪器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仪器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答案】试管;a;节约药品(方便观察反应现象等,合理即可);澄清石灰水;红棕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逐渐变成黄色;Fe2O3+3H2SO4═Fe2(SO4)3+3H2O。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

(2)a中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变红色,b中酚酞试液遇到酸不变色;使用点滴板的优点是节约药品、方便观察反应现象等;(3)验证石灰石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可以将盐酸滴到石灰石上,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到澄清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含有碳酸根离子;(4)氧化铁和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或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红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为黄色;仪器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H2SO4═Fe2(SO4)3+3H2O。

2.在老师的指导下,小乐同学探究金属和盐溶液反应时,发现将钠放入MgCl2溶液中有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

为了进一步探究,小乐同学将充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得固体A和滤液B。

(查阅资料)

①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②MgCl2溶液呈酸性。

(分析与思考)

小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对产生的气体和固体A进行判断;

(1)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CO2②H2③Cl2

(2)取A加入过量稀盐酸,A全部溶解,无气泡产生,则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提出问题)滤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

NaCl

猜想二:

NaCl、MgCl2

猜想三:

NaCl、NaOH

猜想四:

NaCl、MgCl2、NaOH

小乐同学认为猜想_______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

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振荡,观察现象

溶液_______

猜想三不成立

步骤二:

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_______成立

(结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钠不能将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该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拓展)将钠与MgCl2固体隔绝空气加热到一定温度时,钠可以从MgCl2中置换出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Mg(OH)2四氯化镁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共存无明显现象二2Na+MgCl2

2NaCl+Mg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与思考]

(1)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故选:

②;

(2)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

氢氧化镁沉淀溶于酸,所以A的化学式是Mg(OH)2;

[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会与氯化镁反应,所以小乐同学认为猜想四不成立,理由是:

氯化镁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共存;

[实验探究]

酚酞遇碱变红色,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会氢氧化镁沉淀,所以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

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振荡,观察现象

溶液无明显现象

猜想三不成立

步骤二:

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二成立

[拓展]

氯化镁和钠反应会生成氯化钠和镁,化学方程式为:

2Na+MgCl2

2NaCl+Mg。

3.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为确认其中的溶质,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猜想与假设)

其溶质可能为NaCl、NaOH、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种。

(资料查阅)上述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常温下的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常温下某稀溶液的pH

7

13

11

9

 

(探究过程)

如图乙所示,在操作①后可确定溶质不是NaCl,则其实验现象应是_____;在进行操作②时有无色无味得到气体产生,由此又可排除假设物质中的_____。

(探究结论)

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假设物质中的________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反思)

(1)若上述探究结论是正确的,操作②产生的气体应是_____(写化学式),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有同学猜想其中的溶质还可能是Na2SO4,但又没有Na2SO4的上述表列信息。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的相关现象,判断该溶液中的溶质是否是Na2SO4,并叙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

【答案】石蕊试液变成蓝色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可能达到10%,而碳酸钠溶液可以CO2将气体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若滴加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则不含有硫酸钠

【解析】

【分析】

【详解】

[探究过程]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氯化钠溶液显中性,而其他溶液显碱性,故在操作①后可确定溶质不是NaCl,则其实验现象应是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在进行操作②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由此又可排除假设物质中的氢氧化钠。

[探究结论]依据题中提供的溶解性数据可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假设物质中的碳酸钠,因为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可能达到10%,而碳酸钠溶液可以。

[探究反思]

(1)若上述探究结论是正确的,操作②产生的气体应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将气体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2)因为硫酸钠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的,水溶液显碱性,采用酸碱指示剂即可验证,故若滴加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则不含有硫酸钠。

考点:

物质成分探究

4.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

(2)完全反应后,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甲组现象

乙组现象

1

称量黑色粉末质量/g

m1

m2

2

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

能被吸引

能被吸引

3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全部溶解,有大量气泡

无明显现象

4

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CuSO4溶液

有红色物质生产

无明显现象

①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②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3O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

他又发现m2恰好为_______g,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

(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CO的__________(填写化学性质)。

【答案】

(1)在装置末端尖嘴导管处,放置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合理即可)

(2)①Fe+2HCl=FeCl2+H2↑②4.64(3)还原性和可燃性(写出还原性即可)

【解析】

(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因为一氧化碳有毒,故在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2)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甲组的黑色粉末为铁粉与稀盐酸反应,故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②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3O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

他又发现m2恰好为4.64g根据三分子的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两分子的四氧化三铁和氧气计算即可;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CO的还原性。

5.硫酸氢钠(NaHSO4)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请预测其化学性质,说明预测的依据,并设计实验验证。

限选试剂是:

NaHSO4溶液、BaCl2溶液、FeSO4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镁条、碳粉、氧化铜。

预测

预测的依据

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

①能够与含Ba2+的盐反应

__________

 取少量NaHSO4溶液于试管中,滴入BaCl2溶液,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则预测成立

②能够与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反应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则预测成立。

③能够与_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反应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则预测成立。

 

【答案】NaHSO4电离出SO42—有白色沉淀产生碳酸盐NaHSO4电离出H+取少量NaHSO4溶液于试管中,滴入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指示剂NaHSO4电离出H+取少量NaHSO4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红色

【解析】

①NaHSO4电离出SO42—,硫酸根离子和Ba2+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取少量NaHSO4溶液于试管中,滴入BaCl2溶液,如果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则预测成立;②能够与碳酸盐反应,因为NaHSO4电离出H+,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二氧化碳,如果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预测成立;③能够与指示剂反应,理由是NaHSO4电离出H+,溶液显酸性,验证方法是:

取少量NaHSO4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如果观察到石蕊溶液变红色,则预测成立。

6.某化学活动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玻璃管内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从安全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实验需要改进的是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氧化亚铜(Cu2O)和铜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能和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他们对反应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

红色固体只有Cu

猜想二:

红色固体只有Cu2O

猜想三:

红色固体可能含有_____。

(实验探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_____

红色固体含有Cu2O

(思考与分析)甲同学认为猜想二正确,同学们分析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

为此,同学们补充进行了以下实验:

称取mg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ng固体。

当n>_____(含m的代数式)时,可以得出猜想三的结论正确。

【答案】 将尾气点燃  CO+CuO

Cu+CO2  Cu和Cu2O 溶液变蓝色,有红色固体剩余 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与硫酸反应,溶液变蓝色,有红色固体剩余

【解析】

【详解】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物中的一氧化碳有毒,对环境有污染,需要进行尾气处理;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CuO

Cu+CO2;(3)氧化亚铜(Cu2O)和铜均为红色固体,反应后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可能是铜、氧化亚铜、铜和氧化亚铜;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溶液,则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但是实验结论不合理,原因是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与硫酸反应,溶液变蓝色,有红色固体剩余;

所以当n大于

时,可以得出猜想三的结论正确。

【点睛】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7.小华将浸泡过硫酸铜溶液后晾干所得的蓝色滤纸放在酒精灯火焰上,观察到滤纸并不会立即燃烧,而是由蓝变白后才燃烧。

他好奇地发现在燃烧后的灰烬中有少量红色固体,于是进行多次重复试验,收集到一定量的红色固体后进行了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它是如何产生的?

(查阅资料)①蓝色CuSO4•5H2O在200℃左右失水生成白色CuSO4,CuSO4在500℃左右开始分解生成CuO和另一种非金属化合物A。

②温度超过1000℃,CuO会分解生成氧化亚铜(Cu2O);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

Cu2O+H2SO4=CuSO4+Cu+H2O。

(提出猜想)猜想I:

红色固体是Cu:

猜想Ⅱ:

红色固体是Cu2O;猜想Ⅲ:

红色固体是____。

(实验探究)操作1:

取少量红色固体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红色固体出现变黑现象。

操作2:

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固体不溶解,溶液无色。

(得出结论)操作1证明猜想____不能成立。

操作2证明猜想____也不能成立。

由此确定,红色固体是____。

(拓展反思)

(1)经过晾干的硫酸铜蓝色滤纸放在火焰上不能立即燃烧,是因为____。

(2)滤纸主要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红色固体应该是滤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碳或一氧化碳与CuO发生反应的结果。

其中,一氧化碳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若CuSO4受热分解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则A的化学式为____。

(4)我国古代采用煅烧绿矾法制硫酸。

若在空气中进行煅烧,可发生的反应之一是4FeSO4+O2

2X+4A,则X的化学式为____,X的主要用途是____(写一条)。

【答案】Cu、Cu2OⅡⅢCu蓝色CuSO4•5H2O在200℃左右失水,水蒸发吸热,导致温度不能达到滤纸的着火点CuO+CO

Cu+CO2SO3Fe2O3炼铁

【解析】

【分析】

该题中的氧化亚铜是我们没有学过的物质,充分利用资料再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详解】

提出猜想:

根据猜想I、Ⅱ,推测出猜想Ⅲ可能是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得出结论:

根据操作1的现象:

红色固体出现变黑现象,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铜,故猜想Ⅱ不成立;根据资料可知氧化亚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而操作2的现象是加入稀硫酸,固体不溶解,溶液无色,说明红色固体中一定没有氧化亚铜,故猜想Ⅲ不成立;由此可知红色固体只有铜,即猜想I成立;

拓展反思:

(1)由资料可知蓝色CuSO4•5H2O在200℃左右失水,而水蒸发会吸热,导致温度不能达到滤纸的着火点,故滤纸不能燃烧;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uO+CO

Cu+CO2;

(3)Cu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CuSO4在500℃左右开始分解生成CuO和另一种非金属化合物A,且分解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化合物A为SO3;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Fe:

4,S:

4,O:

18,反应后S:

4,O:

12,X的化学式前有化学计量数2,故X的化学式为Fe2O3。

氧化铁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它常用于炼铁。

【点睛】

在研究物质的组成时,通过定性的探究实验不能确定物质的组成时,可通过定量研究,进行定量研究时,质量守恒定律是进行推断的根本依据。

对于一些未知的物质,题目中会给出相应的资料,做题时一定要充分利用给出的资料。

8.某兴趣小组同学去盐场参观,带回了部分粗盐样品,并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

(1)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④中用到玻璃棒,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填序号)。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4)查阅资料得知:

粗盐中除含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假定可溶性杂质只有MgCl2一种),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小组同学将所得的“精盐”又作了如下处理:

①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在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过滤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ABDMg(OH)2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

【解析】

(1)过滤可以将不溶物和可溶物分离,所以操作③的名称是过滤,操作④是蒸发,要用到玻璃棒,作用为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3)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会导致只得率偏低,正确;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会导致制得率偏低,正确;;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会导致制得率偏高,错误;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会导致制得率偏低,正确;(4)①氢氧化钠和氯化镁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Mg(OH)2;②除去氯化镁加入的氢氧化钠是过量的,对于氯化钠也是杂质,所以在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的目的是:

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化钠。

9.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用锌粒与右图硫酸溶液(试剂瓶标签部分腐蚀)反应时。

发现有气泡产生,并闻列有刺激性气味。

他们对此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粒加入该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浓硫酸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

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②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认为:

气体可能是H2;乙同学认为:

气体可能是SO2;丙同学认为:

气体还可能是_____。

(实验探究)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假设每个能发生的反应都进行完全)进行探究:

(1)图I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图II中D处气体发生装置可选图I中的____(填字母序号)。

(2)实验开始后,观察到E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________。

(3)H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

(5)G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

目的是_______;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__________,证明气体中含有H2。

(实验结论)______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与交流)

①锌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硫,为什么反应过程中又产生了氢气呢?

用文字简述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锌与浓硫酸、稀硫酸反应都可以产生硫酸锌,如果需要制取硫酸锌,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任填一种合理的答案)。

【答案】H2、SO2长颈漏斗BCSO2吸收SO2SO2+2NaOH=Na2CO3+H2O吸收水蒸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黑色固体变红丙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了稀硫酸只产生氢气或无污染

【解析】[猜想与假设】生成气体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二氧化硫,也可能是氢气和二氧化硫的混合物H2、SO2[实验探究]

(1)①长颈漏斗②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是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发生装置为A,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C;

(2)SO2二氧化硫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

观察到E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SO2;(3)H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2NaOH=Na2SO3+H2O;(4)浓硫酸有吸水性,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5)①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与氧气(空气)的混合物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加热前要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

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②氧化铜被还原生成铜,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气体中有氢气、二氧化硫,所以猜想丙成立;【反思与交流】①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了稀硫酸,所以将锌放到浓硫酸中后来会产生氢气;②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的优点是只产生氢气或无污染(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10.氯化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同学们在实验室对其开展了系列研究。

课题1:

选择制取氯化镁的原料

【查阅资料】

①全球海水中含有的盐类总质量为5亿亿吨,其中含有的各种离子占盐类总质量的百分含量如下表所示:

离子

Cl—

Na+

Mg2+

Ca2+

K+

其他

含量

55.06%

30.61%

3.69%

1.15%

1.10%

……

②工业生产中海水或卤水(海水晒盐后的剩余溶液)都可以作为制取氯化镁的原料。

【交流讨论】

同学们经讨论,一致选择卤水用于实验室制取氯化镁。

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课题2:

由卤水制取氯化镁

同学们设计如题18图所示方案,从卤水中制取氯化镁。

(1)溶液X的名称是。

(2)部分同学认为上述制取方案不够完善,在“过滤”操作后缺少“洗涤”操作,从而导致制取的氯化镁不纯,可能混有的杂质是。

课题3:

测定氯化镁产品的纯度(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对制得的氯化镁进行纯度测定。

【实验步骤】

①称取9.5g氯化镁样品,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形成溶液;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9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充分反应后,过滤;

④……

⑤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逐滴加入10%稀硫酸(密度为1.07g·mL—1),并,当观察到溶液恰好褪色且30s内红色不复现,停止加入稀硫酸;

⑥计算氯化镁样品的纯度。

【问题讨论】

(1)为计算出氯化镁样品的纯度,除上述数据外,实验还需测量的数据是。

(2)若缺少步骤④,则会导致氯化镁纯度测定不准确,步骤④的操作是。

【答案】课题1卤水中氯化镁含量高课题2

(1)盐酸

(2)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钙(三者缺一不得分,也可混有其他合理杂质)

课题3【实验步骤】⑤玻璃棒搅拌或摇晃或振荡【问题讨论】①稀硫酸反应最后的体积或稀硫酸反应前后的质量,或加入酚酞后混合溶液质量与反应后混合溶液质量或稀硫酸的体积等。

②用水充分洗涤滤渣,并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课题1:

选择制取氯化镁的原料。

【查阅资料】【交流讨论】同学们经讨论,一致选择卤水用于实验室制取氯化镁。

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卤水中氯化镁含量高。

课题2:

由卤水制取氯化镁。

(1)溶液X的名称是盐酸。

(2)部分同学认为上述制取方案不够完善,在“过滤”操作后缺少“洗涤”操作,从而导致制取的氯化镁不纯,可能混有的杂质是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钙(三者缺一不得分,也可混有其他合理杂质)。

课题3:

测定氯化镁产品的纯度(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实验步骤】⑤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逐滴加入10%稀硫酸(密度为1.07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