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7891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7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docx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

高中生物学习方案(必修二)桐梓二中娄国栋(原创)班级姓名组别

必修②

1

高中生物学习方案(必修二)桐梓二中娄国栋(原创)班级姓名组别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一)

问题探究:

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的后代开的花,会是什么颜色?

知识目标:

1.杂交常识:

①杂交的操作方法:

P3图1-2.

②孟德尔选豌豆做遗传实验的原因:

豌豆是传粉受粉的植物,还具有易于

区分的。

③相对性状:

一种生物的同一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P4左上角图1-4):

你从杂交实验图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什么规律吗?

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请完成下列假说的内容并用遗传图解释)

①假说内容:

a.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

b.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存在的。

c.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

子中。

配子中只含有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

②.遗传图解:

(能力目标)

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

5.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细胞中,控制着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作业:

1.请列举出你在本节内容中所见到的新的专业术语并加以理解。

2.P8基础题及资料上相关试题。

2

高中生物学习方案(必修二)桐梓二中娄国栋(原创)班级姓名组别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二)

问题探讨:

观察P9左上角的奶牛场图片,思考怎样才能培育出既产奶多又生长快的奶牛?

知识目标:

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①.画出遗传图并作出分析,首先看该现象是否遵循分离定律?

②.该现象是否有其他规律存在?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请用棋盘法画出遗传分析图):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请用测交图解说明):

4.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的;在形成配子时,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

5.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自己总结):

6.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

①.遗传因子=基因

②.表现型:

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③.基因型:

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④.等位基因: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A和a。

能力目标:

总结计算杂交后代表现型和基因型种类的方法;灵活掌握运用自由组合定律。

作业:

P12-13基础题和拓展题.

3

高中生物学习方案(必修二)桐梓二中娄国栋(原创)班级姓名组别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

问题探讨:

观察P16左上角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看两者的染色体数量上有何区

别?

思考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

知识目标:

1.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

数目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次,而细胞分裂次。

减数分

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

2.精子的形成过程(高等动物):

①.请用文字和图画分别表示出精子的形成过程(注意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

染色体、四分体和DNA分子的变化行为,以及细胞两极大小是否均等)。

②.精子形成的场所:

睾丸或精巢。

③.相关概念:

a.同源染色体:

的两条染色体,一条来自,一条来自。

b.四分体:

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减半发生在减数第次分裂。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①.卵细胞形成的场所:

卵巢。

②.请用文字和图画分别表示出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注意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同

源染色体、四分体和DNA分子的变化行为,以及细胞两极大小是否均等)。

能力目标:

1.一个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能形成个精细胞,一个卵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能形

成个卵细胞和个极体。

2.区别一个精(卵)原细胞或多个精(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子细胞的种类。

3.能用三看识别法区别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

能识别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的三大遗传

规律。

作业:

1.将本节内容中遇到的问题附在背面并解决。

2.完成P22基础题和资料上的相关题目。

4

高中生物学习方案(必修二)桐梓二中娄国栋(原创)班级姓名组别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二受精作用

问题探讨:

配子中的染色体组合类型只有一种还是有多种?

知识目标:

1.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①.用彩色笔表示配子中染色体数目的组合类型。

②.正常情况下,不考虑交叉互换,同一个人所产生的所有精子中,染色体的组成类型

有种。

2.受精作用:

①.定义:

受精作用是和相互、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②.过程:

通常是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同时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

理反应,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精子的细胞核就会与卵细胞的细

胞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汇合在一起。

③.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另一半来自。

由于父母双方都可能产生多

种染色体组合类型的配子,且这些配子的结合是的,所以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

呈。

能力目标:

有性生殖的意义:

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维持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都

十分重要。

作业:

1.画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变化图像。

2.完成P23的基础题和资料上的题目。

3.思考:

基因和染色体有什么关系吗?

5

高中生物学习方案(必修二)桐梓二中娄国栋(原创)班级姓名组别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问题探讨:

把孟德尔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然后再念一遍,你会有新的发

现吗?

知识目标:

1.萨顿的假说: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关系。

①.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性和性。

②.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

③.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复方,一个来自木方,同源染色体也如此。

④.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期也是自由组

合。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①.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试验(P29图2-8)

②摩尔根对红眼基因和白眼基因所在位置的假设和解释(P29图2-10):

③.对解释的验证需要用方法。

(能力目标)

④.基因在染色体上呈排列。

3.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能力目标):

①.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具

有一定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的分开而分

离,分别进入到两个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分离或

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的同时,染

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

作业:

1.P31基础题。

2.资料上相关题目。

3.把你在本节内容中遇到的困难列出来,与老师或者同学共同解决。

6

高中生物学习方案(必修二)桐梓二中娄国栋(原创)班级姓名组别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伴性遗传

问题探讨:

在P33左上角的图片上,你看到了什么?

这是用来干什么用的?

知识目标:

1.伴性遗传的概念:

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总是和相关联的现象,叫做伴性

遗传。

2.人类红绿色盲症:

①.阅读道尔顿的故事并作分析。

②.列举出人类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性的情况,并画出其婚配方式的遗传

图:

③.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是遗传,男患者于女患者。

2.抗维生素D佝偻病:

①列举出患者与正常人的基因型及昏配方式遗传图,并与红绿色盲作比较。

②.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特点是女患者于男患者。

能力目标:

1.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设计一个实验,要求从杂交后代雏鸡的羽毛特征区别雌性和

雄性。

作业:

1完成P37-38基础题。

2.请你试着总结遗传病的判断方法并加以应用。

7

高中生物学习方案(必修二)桐梓二中娄国栋(原创)班级姓名组别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问题探究:

观察P42左上角的图片,回忆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DNA和蛋白质谁是遗

传物质?

知识目标:

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①.画出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示意图

②.思考:

为什么当时“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占主导地位?

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①.用文字和→表示出格里菲斯的转化实验:

②.格里菲斯的结论是: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必然含有某种活性物质“”,

且这种物质R型活细菌转化成型活细菌。

③用文字和→表示出艾弗里的实验:

④.艾弗里的结论是:

才是使R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①.这个实验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②.用文字和→图示该实验的过程:

③.赫尔希和蔡斯的结论是:

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④.其他实验证明:

在某些病毒中只含有RNA和蛋白质,是这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能力目标(小结):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所以说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作业:

1.P46基础题。

2.思考:

怎样给噬菌体标记放射性元素?

(提示:

噬菌体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才能生存)

8

高中生物学习方案(必修二)桐梓二中娄国栋(原创)班级姓名组别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

问题探究:

为什么要弄清楚DNA分子的结构?

知识目标: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①.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和英国物理学家构建模型成功。

②.阅读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的过程,你能发现他们在研究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

决的吗?

2.DNA分子的结构:

请你参照教材49页下方的图片,试着把DNA分子结构的平面图画在下面,并想像其双螺

旋结构像我们生活中见到的什么物体?

能力目标: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1.①.DNA分子是由条连组成的,这条链按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DNA分子中的和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碱基

排列在。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连接成碱基对,别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

A()

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作业:

1.P51基础题和拓展题。

2.总结碱基计算中的规律。

3.思考:

不同的DNA分子的碱基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是否相同?

9

高中生物学习方案(必修二)桐梓二中娄国栋(原创)班级姓名组别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3节DNA的复制

问题探究:

细胞增殖离不开DNA的复制,你认为DNA的复制是怎样进行的呢?

知识目标:

1.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假说内容是:

DNA复制时,DNA分子的结构将解开,互补的

碱基之间的断裂,解开的条单链作为复制的,的脱氧核苷酸依

据原则,通过形成,结合到作为模版的单链上。

由于新合成的每个DNA

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条链,因此,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保留复制。

2.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①.观察分析教材第53页左上角的实验过程图,理解各试管中的条带分别代表的DNA分

子的类型,并试着像教材53页右上角那样表示出各代的DNA分子数量及示意图。

②.结论:

DNA的复制是以方式进行的。

3.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①.观察教材第54页左上角的图,试着画出DNA分子复制的示意图。

②.DNA分子以亲代DNA为模版合成子代DNA,这一过程实在细胞有丝分裂的期和减

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随着的复制而完成的。

能力目标(小结):

1.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边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即亲代的条DNA链)、

原料(即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能量和酶(如酶和酶)等基本条

件。

DNA分子独特的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地,通过,

保证了复制能够地进行。

2.DNA分子复制的意义:

DNA分子通过复制,将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

保证了遗传信息的性。

作业:

1.P54基础题。

2.总结关于DNA复制的计算方法。

10

高中生物学习方案(必修二)桐梓二中娄国栋(原创)班级姓名组别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问题探究:

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后来又证明染色体上只有DNA是遗传物质。

那么,

基因和DNA又是什么关系呢?

知识目标:

1.说明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

①.阅读P55-56的资料,找出每个资料中涉及基因与DNA关系的佐证材料。

②结论:

基因只属于DNA的一部分,即基因不等同于DNA。

2.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①.每个DNA分子上都有部分片段是基因,也有多数的片段不是基因。

②.不同生物的DNA分子结构不同,关键在于DNA分子的脱氧核糖和磷酸的不同,

碱基的和顺序不同。

能力目标:

1.DNA分子的特异性和多样性:

DNA分子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4

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而碱基

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

生物体和的物质基础。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作业:

1.P58基础题。

2.P60第一、二题。

3.正确理解DNA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1

高中生物学习方案(必修二)桐梓二中娄国栋(原创)班级姓名组别

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问题探究:

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为什么T2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就能得到新

的子代T2噬菌体?

那些蛋白质外壳是怎样形成的?

知识目标:

1.遗传信息的转绿:

①.RNA的类型有、和几种,且他们的分子结构与很相似,

且mRNA可作为DNA和蛋白质之间的信使。

因此,有人把RNA称做的副本。

②.比较RNA与D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

③.转录的概念:

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在细胞核合成的过程。

④.请在背面画出转录的图解。

(注意:

要标出转录的方向,还要能理解哪些是游离的核糖

核苷酸)

⑤.转录时需要双链解开,使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需要的核糖核苷酸与供转

录用的DNA的条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在RNA酶的作用,依次连接,形成一

个mRNA。

2.遗传信息的翻译:

①.翻译的概念:

游离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

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②.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由mRNA上个相邻的碱基组成,密码子具有性(即

同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密码子)。

请在P65的密码子表中找出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

③.反密码子位于上,且能与mRNA上相应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tRNA又被称为蛋

白质合成的“”。

④.翻译进行的场所是,又被称蛋白质的为“”。

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可

以沿着移动,直至读取到mRNA上的时,才会终止。

⑤.请在背面画出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并标明核糖体和tRNA移动的方向。

能力目标:

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

成。

(P67图)

作业:

1.P67基础题及资料上相关习题。

2.试着用文字和→简要地把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表示在下面。

12

高中生物学习方案(必修二)桐梓二中娄国栋(原创)班级姓名组别

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2节基因对形状的控制

问题探讨:

见教材P68左上角水毛茛,观察水中的叶片和空气中叶片有什么不同之处?

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

知识目标:

1.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结论

①请写1957年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

②写现在使用的中心法则

③结论:

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①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观点解释皱粒豌豆的产生:

皱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

DNA序列,打乱了编码酶的基因,导致酶不能合成,从而导致细胞

内含量降低,量升高。

由于淀粉能吸

水膨胀,蔗糖却不能,所以含淀粉多的豌豆就显得圆圆胖胖,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

而显得。

②基因控制性状的两种方式:

a.基因通过控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形状的表现。

如:

白化病是因为控制

酶的基因异常,导致患者不能合成。

b.基因通过控制的结构控制生物的性状。

如囊性纤维病70%的患者中,是

因为编码跨膜蛋白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个碱基,导致CFTR蛋白在第位缺

少,影响了CFTR蛋白的结构,使其转运的功能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

中粘液增多,官腔受阻,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最终使肺部功能受损。

3.能力目标(小结):

①.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并不都是由单个基因控制,如人的身高就是有多个基因决定的。

②.生物的性状不是完全由基因决定。

③.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因此形成了

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的性状。

4.知识补充:

①.细胞质基因:

在真核细胞的向立体和中,原核细胞的质粒中存在着的基因。

②.质遗传的特点,只能通过遗传给后代。

如线粒体肌病、运动失调及眼视网膜炎。

作业:

一、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中,你有哪些问题和反思,请记录在下面并办法解决。

二、完成教材P71基础题及资料上相应的题目。

13

高中生物学习方案(必修二)桐梓二中娄国栋(原创)班级姓名组别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问题探讨:

抄写“THECATSATONTHEMAT”,结果如P80左上角的一样,意

思变化了吗?

DNA在的复制的时候也会发生类似的差错吗?

知识目标:

1.基因突变的实例:

①.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a.现象:

谷氨酸被缬氨酸代替了,其他都没改变。

b.结果:

红细胞呈镰刀形。

c.根本原因(请用图表示出来):

②.基因突变的概念:

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和,而引起的

基因结构的改变。

③.思考:

突变后的基因一定会遗传吗?

请说出理由。

2.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①.原因: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诱发产生并提高;也会由于DNA

分子复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原因产生。

②.特点:

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和低频性。

③.基因突变的意义:

a.对生物的影响:

可能有害,也可能有利,也可能既无害也无益。

b.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是生物的原始材料。

3.基因重组:

①.基因重组的概念:

是指生物进行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形状的的重新

组合。

②.基因重组的两种情况:

a.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同时,基因也自由组合;

b.在减数分裂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有时也会随着非姐妹染色

单体的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③.基因重组的意义:

基因重组是生物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

理解基因突变的特点和意义;掌握基因重组的两种情况。

作业:

1.P84基础题。

2.资料上的相关题目。

3.思考: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非同染色体之间的

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也是基因重组吗?

14

高中生物学习方案(必修二)桐梓二中娄国栋(原创)班级姓名组别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2节染色变异

问题探究: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都能观察的到吗?

染色体变异

是怎样进行的?

知识目标:

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①病例:

猫叫综合征,属于人的第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的遗传病。

②.请在背面画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几种类型的示意图。

③.概念:

因为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或发生改

变,而导致的性状变异。

(染色体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和四种类型。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①.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

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的或;另一类是细胞

内染色体数目以的形式的增加或减少。

②.染色体组:

细胞中的一组同源染色体,在和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

调,共同控制着生物的、、和的一组染色体。

(请在背面画

出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是示意图)

③.二倍体和多倍体:

大多数生物二倍体,香蕉是倍体,马铃薯是倍体。

与二倍体

相比,多倍体植株一般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的含

量都有所增加。

④.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低温处理,秋水仙素处理等。

目前最常用的是后者,即用秋水

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

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的

形成,导致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加倍,这种细胞继续进

行有丝分裂,将来就可能发育成植株。

⑤.单倍体:

a.实例:

蜜蜂的雄峰,五倍子蚜虫等,仅由细胞发育而来。

b.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c.单倍体植株的特点:

缺点是植株长的弱小,而且高度;优点是,利用单倍体植株培

育新品种却能明显育种年限。

d.多倍体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植株→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多倍体植株。

e.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以洋葱为例,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

制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级,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然后再取洋葱的

根尖制作装片(卡诺氏液浸泡,95%的酒精冲洗后进行解离、、和,然

后再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能力目标:

在背面画出用多倍体育种方法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的流程示意图,并注意染色体

组的变化。

作业:

1.P89基础题和拓展题。

2.总结育种方法。

3.总结生物变异的类型和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