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考前查漏补缺练一附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9218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考前查漏补缺练一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考前查漏补缺练一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考前查漏补缺练一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考前查漏补缺练一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考前查漏补缺练一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考前查漏补缺练一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考前查漏补缺练一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考前查漏补缺练一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考前查漏补缺练一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考前查漏补缺练一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考前查漏补缺练一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考前查漏补缺练一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考前查漏补缺练一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考前查漏补缺练一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考前查漏补缺练一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考前查漏补缺练一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考前查漏补缺练一附答案.docx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考前查漏补缺练一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考前查漏补缺练一附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考前查漏补缺练一附答案.docx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考前查漏补缺练一附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20年高三语文考前查漏补缺练一

【非连续性多文本阅读】

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题。

材料一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

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

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

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取材于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

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一定越具有创造性,正如《三国演义》之于《三国志》、电影《大话西游》之于《西游记》。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

材料二

填空、对话与兴味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作品,而只能被称为“第一文本”。

经由阅读之后,文学作品才能摆脱孤立的“自在”存在状态,成为“自为”的存在,即作为审美对象即“第二文本”而存在。

由此可见,“第二文本”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结果。

(一)填空、对话

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加登指出,在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语言现象中的语词—声音关系是固定的,词、句、段各级语音单位的意义及组合也是不变的,而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层等,则带有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

至于思想观念及其他形而上的蕴含,更是混沌朦胧的,因此,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

正是在此基础上,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进而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

与之相近,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也早已指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的。

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

伽达默尔还指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于一次对话,而是取决于无限的对话。

因为文本属于无限绵延着的历史,历史不断,对话便永在绵延之中。

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不确定的,变动不居的。

一段文本或一件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的发现永远没有止境,是一个与历史本身相同的无限过程。

所以,伽达默尔强调艺术作品是“开放”的,流动的,随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同一文本必会生出无数不同的“第二文本”。

(二)兴味

中国古代文论中强调的“兴味”,实际也已包含着与英加登的“填空”、伊瑟尔“召唤结构”、伽达默尔的“对话”相近的见解。

孔子“诗可以兴”的见解,按宋人朱熹的解释,即为“感发志意”,也就是说,读诗可以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体味诗中的意蕴。

南北朝时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进而提出了“滋味说”。

钟嵘所谓“滋味”,主要是指当时的五言诗言简意丰,可以“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特征。

唐人司空图亦从阅读欣赏的角度指出,诗的高妙境界在于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也就是说,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

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

中国古代文论中诸如此类的“兴味”之说,与西方现代文论中的“填空”“召唤结构”“对话”等见解,显然有着相通之处。

实际上,不论英加登的“填空”说、伊瑟尔“召唤结构”说,还是伽达默尔的“对话”说,以及中国古代的“兴味”观,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特征,它所指明的正是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

从文学作品本身而言,造成这种方式和特征的根本原因是:

第一,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读者看到的文学作品只是抽象性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而不是可以直接构成审美对象的物质形态的形体、色彩、线条之类。

文学文本中的文字符号,只有经由读者的理解、想象、体验,才能还原为可以构成审美的形象,而这种“还原”过程必会伴随读者的再创造因素。

第二,与其他科学著作相比,文学作品主要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有着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不可能像科学著作那样准确、严密和清晰。

因此,文学作品的接受,只有伴随着读者在文字符号基础上展开的想象才能进行。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这诗句看起来虽是形象可感的,但实际上却隐含着文字符号难以尽述的无数“空白”:

园中究竟是怎样的春色,枝头盛开着多少杏花,花儿开到怎样的程度,园墙用什么建成,有着怎样的高度,以及诗句中包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着怎样的审美意义,……所有这些,都必须经由读者自己去“填空”,去“对话”,去“兴味”。

(取材于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4.下列对材料二中名词术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文本:

通过不同的读者与文本“对话”,得到文本的再解读意义。

B.填空:

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对文本的最终完成。

C.对话:

读者自主发现其所理解的文本存在的问题,多次积极解答,构成“对话”。

D.兴味:

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在有限的诗文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

5.司空图指出诗的高妙境界在于其“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古代诗词富含“理趣”,即是一个明证。

下列诗句中,不含“理趣”的一项是(3分)

A.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蔡肇《题李世南画扇》

B.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情?

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唐寅《题秋风纨扇图》)

C.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郑燮《题画竹》)

D.懒登小阁望青山,愧我年来学闭关。

淡墨遥传缥缈意,孤峰只在有无间。

(黄媛《为渔洋山人画山水》)

6.在材料二中,关于“填空、对话与兴味”的问题,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现代文论的见解有何相通之处?

造成这一相通之处的原因是什么?

(6分)

7.接受美学认为:

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作品。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联系你阅读过的文学名著谈谈你的看法。

(6分)

【文言文阅读】

(一)

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题。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

自鲁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

见楚王,曰:

“臣闻大王举兵将攻宋,计必得宋而后攻之乎?

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犹且攻之乎?

”王曰:

“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

”墨子曰:

“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

”王曰:

“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

”墨子曰:

“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

”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

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

于是乃偃兵,辍不攻宋。

《淮南子·修务训》

儒书称:

“鲁般、墨子之巧,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

”夫言其以木为鸢飞之,言其三日不集,增之也。

夫刻木为鸢,以象鸢形,安能飞而不集乎?

既能飞翔,安能至于三日?

如审有机关,一飞遂翔,不可复下,则当言遂飞,不当言三日,犹世传言曰:

“鲁般巧,亡其母也。

”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

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

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则木车等亦宜三日止于道路,无为径去以失其母,二者必失实者矣!

《论衡·儒增》

鲁般者,肃州燉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

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

父后伺得鸢,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

吴人以为妖,遂杀之。

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

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

卜曰:

“般所为也。

”赍物具千数谢之,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

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

《酉阳杂俎·贬误》

【注释】鲁般,姓公输,名般,又作“班”,今常称其鲁班。

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负:

蒙受

B.如审有机关审:

确实

C.亡其母也亡:

丢失

D.赍物具千数谢之谢:

感谢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设以攻宋不赂者以赂者丧

C.遂失其母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安能飞而不集乎箕踞而坐

3.对下列句子及加点词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于是乃偃兵,辍不攻宋

句子的意思是:

于是(楚王)只得息兵,停止对宋的进攻。

句中的“偃”字与“偃旗息鼓”的“偃”字意思是相同的。

B.夫言其以木为鸢飞之,言其三日不集,增之也

句子的意思是:

说他用木头做成老鹰会飞,是可能的;说它飞了三天不下来,就是夸大。

句中的“鸢”字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的“鸢”字意思是相同的。

C.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

句子的意思是:

如果木鹰机关完备,跟木车马一样,那么就会飞上天不下来。

句中的“集”字与“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集”字意思是相同的。

D.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

句子的意思是:

鲁班为此失去了一只手臂,那天吴中便降下了大雨。

句中的“为”字与“为情所困”的“为”字意思是相同的。

4.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能够体现鲁般技艺高超的一组是(3分)

①公输,天下之巧士,作去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

②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

③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

④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⑤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

⑥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

A.③④⑤B.②⑤⑥C.①④⑥D.①②③

5.对上面三段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淮南子·修务训》一段中,鲁班虽然制造出攻城利器云梯,但在与墨子的攻守模拟中完败,说明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B.《论衡·儒增》一段,运用“以子之矛攻子这盾”的方法,指出儒书中对鲁班的记浮夸不实之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论衡》作者的务实精神。

C.《酉阳杂俎·贬误》一段,对鲁班的记叙颇有神异色彩,虽然篇幅不长,但情节曲折,结构完整,语言生动。

D.三段文字虽然都涉及了古代能工巧匠鲁班,但体裁有别,叙议各有侧重,文字风格不同,表达主旨各异。

6.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

(2)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

7.无论是“儒书”还是《酉阳杂俎》,都将鲁班塑造为具有特异功能的神人,将人塑造为神是一种文化现象,又如我们称李白为“诗仙”,余秋雨在《都江堰》中写道“傩戏中的水神河伯,换成了灌县李冰。

民众围着他狂舞呐喊,祈求有无数个都江堰带来全国的风调雨顺,水土滋润”。

但《论语》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曾教育弟子“务民(人)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智)矣”,他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定鬼神的作用。

请结合你对《论语》的理解,并围绕一个例子,谈谈你对“造神”这一文化现象的思考。

(6分)

(二)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题。

陈咸字子康,年十八,以父任为郎。

有异材,抗直,数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

父尝病召咸教戒官道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父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咸叩头谢曰:

“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父乃不复言。

父死后,元帝擢咸为御史中丞,总领州郡奏事,课第诸刺史,内执法殿中,公卿以下皆敬惮之。

是时中书令石显用事专权,咸颇言显短,显等恨之。

时槐里令朱云残酷杀不辜,有司举奏,未下。

咸素善云,云从刺候,教令上书自讼。

于是石显微伺知之,白奏咸漏泄省中语,下狱掠治,减死,髡为城旦,因废。

成帝初即位,大将军王凤以咸前指言石显,有忠直节,奏请咸补长史。

复为南阳太守。

所居以杀伐立威,豪猾吏及大姓犯法,辄论输府,以律程作司空。

咸所居调发属县所出食物以自奉养,奢侈玉食。

然操持掾史,郡中长吏皆令闭门自敛,不得逾法。

下吏畏之,豪强执服,令行禁止,然亦以此见废。

时车骑将军王音辅政,信用陈汤。

咸数赂遗汤,后竟征入为少府。

少府多宝物,属官咸皆钩校①,发其奸臧,没入辜榷②财物。

官属及诸吏,举奏按论,畏咸,皆失气。

为少府三岁,与翟方进有隙。

方进为丞相,奏:

“咸前为郡守,所在残酷,毒螫加于吏民。

”咸坐免。

顷之,红阳侯王立举咸方正③,为光禄大夫给事中,方进复奏免之。

后数年,立有罪就国,方进奏归咸故郡,以忧死。

(取材于《汉书·陈万年传(附陈咸)》有删改)

【注解】①钩校:

探究查对。

②辜榷:

垄断、侵占。

③方正:

汉代选举科目之一。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5分)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言事,刺讥近臣刺讥:

指责

B.于是石显微伺知之微伺:

暗中探察

C.然操持掾史操持:

筹划,料理

D.与翟方进有隙,咸坐免坐免:

因……牵连被罢官

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抗直,数言事后数年,立有罪就国

B.父乃不复言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C.公卿以下皆敬惮之顷之,红阳侯王立举咸方正

D.髡为城旦,因废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理解:

我全明白您所说的意思,您主要就是教我如何巴结、奉承人

B.咸颇言显短,显等恨之

理解:

陈咸多次议论石显的短处,石显等人对他就怀恨在心

C.云从刺候,教令上书自讼

理解:

朱云探听并等候裁决,皇帝命朱云上书申诉自己的情况

D.立有罪就国,方进奏归咸故郡

理解:

红阳侯王立有罪回到封邑中,翟方进也奏明皇帝让陈咸回到原籍

5.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陈咸开始对父亲所谓的“教戒”很反感,后来他却也贿赂权贵。

B.陈咸被髡首罚做苦工,是因为他在执法时滥杀无辜,施法严苛。

C.陈咸任南阳太守时对境内大户与下属均严治,可自己生活奢侈。

D.陈咸晚年为官,因为与翟方进有矛盾,先后多次被其奏请免职。

6.文中写陈咸仕途数起数伏,后被发回故郡,最终“以忧死”。

(8分)

(1)请用一个成语或熟语形容陈咸的结局。

(2分)

(2)你如何看待陈咸的结局?

请从下列《论语》选文中选取一条,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6分)

①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

“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

②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里仁》

③子曰: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

④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论语·公冶长》

⑤子曰: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参考答案】

【非连续性多文本阅读】

1.(3分)A(“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有误,原文是说“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

2.(3分)C(“由于……所以……”的因果关系不成立。

“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这是一种现象,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是“心理文化结构”在影响着“理解”。

3.(3分)B(“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是对“理解”和“创造性”的错误理解,原文并没有证明二者的正比例关系;而且“《三国演义》之于《三国志》、电影《大话西游》之于《西游记》”也不是“理解”“误读”的问题,例子不对。

4.(3分)C(对话:

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

5.(3分)A

6.(6分)

相通之处:

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特征;

原因:

第一,文学作品只是抽象性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

第二,文学作品主要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有着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7.(6分)

有对材料一、材料二相关观点的列举、阐述与认识,能结合文学名著作品进行分析,能体现自我个性与知识涵养。

且分析必须充分、可信服,要能够自圆其说。

可以持反对意见的观点。

【答案示例】

《红岩》的历史背景是国共内战期间地下党斗争的关键时刻,文中描写江姐等地下党在狱中遭受的种种酷刑,如竹签扎入手指,但作者并未全方位再现江姐的英雄行为,而是勾勒场景之后留给读者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有限的文字读者可以在脑海中形成有机的图像,所谓与文本“对话”,从而感受到江姐所承受的巨大痛苦,从而感知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体现出《红岩》这部作品的巨大魅力。

《红楼梦》前八十回杀青,应是曹雪芹最为满足之时刻。

作品完成,含隐旨趣,这是一个召唤结构,八十回的故事,众人的结局由读者来填补,宝黛的容颜要有读者去想象其一颦一笑,读者随着文笔在心灵中再现和填补着文字的空白。

这就是读者和文本的对话,作者渴望有人去理解宝玉的不合时宜,读者也在阅读中找寻着自己,回答着一个个文本的深层发问。

【文言文阅读】

1.(5分)【考查文言文断句】

父尝病/召咸教戒官道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父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评分参考】斜线/处为必断句处。

//为可断可不断处。

答错2处减1分,漏断、错断均算一处,减完5分为止。

父尝病,召咸教戒官道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

父大怒,欲杖之,曰:

“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2.(3分)【考查文言实词】C.(“操持”在此处的意思应该是“掌控”)

3.(3分)【考查文言虚词】B.(B项中,两个“乃”都为副词,“才”。

A项中,前“数”为副词,“屡次”;后“数”为数词,“几”。

C项中,前“之”为代词,“他,指陈咸”;后“之”为助词,无实义。

D项中,前“因”为介词,“因为”;后“因”为动词,“凭借”。

4.(3分)【考查文言文翻译】C.(朱云就向陈咸探听情况并等候裁决,陈咸教他给皇帝上书为自己申诉,从后文写陈咸被奏“漏泄省中语”可知)

5.(3分)【考查文言文文意理解】B(陈咸是因“漏泄省中语”而被“髡为城旦”)

6.(7分)

(1)(2分)【结合成语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题】言之成理即可

(2)(6分)【结合名著《论语》考查的探究题】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察、阐发与评价】

【评分标准】

对《论语》选文的认识、解读,2分;结合文中相关内容,2分;思考分析,2分;

正面举例:

(1)“有异材,抗直,数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

(2)“咸叩头谢曰:

“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3)“咸颇言显短,显等恨之。

(4)“大将军王凤以咸前指言石显,有忠直节,奏请咸补长史。

(5)“所居以杀伐立威,豪猾吏及大姓犯法,辄论输府,以律程作司空。

反面举例:

(1)“咸漏泄省中语”

(2)“咸所居调发属县所出食物以自奉养,奢侈玉食。

(3)“咸数赂遗汤,后竟征入为少府。

(4)“咸前为郡守,所在残酷,毒螫加于吏民。

思考分析:

【答案示例】

①我认为陈咸的结局在意料之内,却也让人有所遗憾惋惜。

陈咸本是忠信直率之人,然而之后却生活奢侈,谄媚行贿,苛待下属,实在是小人。

子谓子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意旨正人君子行事上恭谦自觉,对上尊敬,对下仁爱,然而陈咸却不慎独,锦衣玉食,巧言令色,对下严苛不仁爱,与君子之道、与仁义悖行,才致使他最终悲惨的结局,所以我认为他罪有应得,自作自受。

②我认为陈咸的结局可谓咎由自取,是他不端的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