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9291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肥城市孙伯中学语文课题组

【关键词】阅读个性化教学模式方法

【摘要】: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是:

“情景激趣——自学感悟——质疑探究——解疑导拨——品味欣赏———拓展阅读”。

个性化阅读教学在操作上的基本策略:

营造氛围、激情入境、珍视体验、问题开放、评价延时、拓宽视野、重视习惯

【引言】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尊重个性,重视个性发展是课程改革突出的新理念。

本次课程改革强调“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阅读化育气质,阅读改变人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只有把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贯彻到当前的语文新课程中,才能把语文教学改革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为培养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服务。

语文阅读教学,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不佳、阅读方法指导不力等问题严重存在”;语文课堂缺失师生对话,课文阅读缺少“悟”和“猜”的能力培养,只重视“文”的分析,轻视了“语”的训练与指导现象并不少见,学生读不出作者藏在文字背后的意思,感受不到语音、语调、音韵的铿锵,体会不了语言文章材料的“美感”;学生阅读兴趣不浓、学生阅读面不宽、量不足等等。

以上的种种现象的存在,必须引起我们一线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在课堂,通过研究实现《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最优化,让语文教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围绕课堂阅读教学,探索一些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途径、模式,以便使学生逐渐积累、体验,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和符合学生本人个性的语文学习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阅读:

是认真地看(书报、文件等),并领会其内容;是信息的处理,思维的发展,审美的体验,人生的享受……

个性化阅读:

是在遵循阅读鉴赏的一般规律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兴趣爱好对文本进行某个角度或多个角度探究的过程。

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在《阅读活动·审美反映理论》一书中,认为“每一阅读瞬间都在刺激阅读记忆,而被激发的记忆则能够通过不断调整视角的方法,使各个视角活跃起来,并且逐一个性化”,指明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学生是阅读过程的主体,是对话的中心。

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建构起来的。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学生之间存在着家庭背景、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对阅读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所以,“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强调要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据专家们研究:

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

许多作家在谈到语文能力的形成时,无不提到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

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

人的个性是客观存在的,就如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

学生作为阅读的个体,其个性也必然是有差异的。

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正是对阅读主体个性差异的承认和尊重。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是学生对新旧信息重新建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多元的建构活动。

教学的中心应该由教师向学生转移,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

(三)主要研究的问题

1、研究探索个性化阅读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特点、规律、策略、评价等;

2、研究在个性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3、在实践中如何让学生实现阅读的个性化,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促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四)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研究,合理确定个性化的阅读教学目标,充分尊重学生阅读过程的个性化感悟,着力关注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巧妙实施阅读教学个性化的课堂评价,提供学生阅读演练的个性化选择,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拓展阅读,最终通过个性化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五)研究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

人的个性是客观存在的,就如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

学生作为阅读的个体,其个性也必然是有差异的。

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正是对阅读主体个性差异的承认和尊重。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是学生对新旧信息重新建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多元的建构活动。

教学的中心应该由教师向学生转移,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

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教育个性化与教学策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六)研究的假设

本课题是在提出“个性语文”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展开的研究,把“个性化阅读”作为“语文阅读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在“个性语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所谓个性语文,就语文性质而言,语文是思想交际的工具,也是学生个体生命阅读、表达、交流的基本工具,个性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

就教学目标而言,今天发展个性已成为教学的重点,它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通过研究,逐步积累并整理相关的实验材料,着力进行阅读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研究的辐射作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在实验过程中,及时撰写研究心得、研究论文,最后认真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主要研究过程】

(一)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合理确定个性化的阅读教学目标,充分尊重学生阅读过程的个性化感悟,着力关注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巧妙实施阅读教学个性化的课堂评价,提供学生阅读演练的个性化选择,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拓展阅读,最终通过个性化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具体目标如下:

1、进一步丰富基础教育阶段及普通初中语文教学理论;

2、探索并构建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目标、方法和基本模式;

3、研究语文个性化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意义,作基本归因分析;

4、为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案例;

5、通过课题的开展促进参与实验的教师的业务素养和科研能力水平的提高。

(二)研究内容:

1、研究探索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特点、规律、策略、评价等;

2、研究在个性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课外指导方法;

3、在实践中如何让学生实现阅读的个性化,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促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研究步骤: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

翟立成

副组长:

宋斌刘永福

2、准备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

申报课题并拟定课题方案争取审核通过;采用多种方式请专家、学者、教师等提供修整意见,形成较具体、较完善的研究探索方案;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资料,开展理论学习,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

组建研究组织,确立实验教师,并对实验教师培训,实验教师拟订实验方案、建立实验班、进行实验前检测和开展初步实验工作。

3、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3年7月)

课题组成员分头展开研究,进行教学实践,整理课堂实录;定期组织小结交流以及学习研讨,及时收集典型材料;重视信息的反馈与收集,进一步修整和完善方案;及时撰写研究心得,提升研究理念。

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如实验教师的培训、观摩研讨课、论文和优质课竞赛和其他的研究交流活动等。

我校在课题研究的资金和人员配置上都给予大力支持。

每周周二下午固定为课题组活动时间。

我们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题实践活动,如读书演讲比赛;进一步完善汶水文学社及社刊《云帆》。

本阶段定期进行形成性检测和阶段性小结,以及资料收集和成果总结工作。

4、总结阶段(2013年8月—2014年2月)

进一步总结、提炼、筛选、整理,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并申请鉴定。

进行数据处理(见下表)、结果分析(通过对五个班级[初一(1、2)班;初二(1、2)班],实验前后的阅读水平纵向对比,以及实验班与平行班的横向对比,说明“个性化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对学生个性的抑制及学生长期以来只会被动接受不会阅读的现状,培养了学生语文阅读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效益)、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结集(《“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论文专集》、《“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读”案例论文集锦》)等课题结题的准备工作,以及着手后续研究(即新一轮研究)的研究方案和计划。

阅读能力测试成绩对比表

项目

类别

人数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及格

人数

及络率

优秀人数

优秀率

实验班

对比班

实验班

对比班

实验班

对比班

实验班

对比班

实验班

对比班

实验班

对比班

实验班

对比班

前测

90

90

78

78

105

105

65

64

65

65

73%

73%

12

12

13.6%

13.6%

后测

90

90

90

75

111

99

82

70

87

67

95%

76%

30

15

34%

17%

期末考试

90

90

92

80

112

100

83

72

88

69

98%

78%

35

20

39.7%

22.7%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和问卷法为主,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抽样法、观察法、数学法等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地实施。

1、抽样法:

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按一定的方式从各个年级中选取两个班做样本,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将这一部分调查研究的结果推论到总体上去,从而得出总的结论。

为课题的研究作一个全面了解。

2、问卷法:

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设计一套问卷,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而收集资料。

在实施阶段之前和实施阶段之后各设计一套问卷,为课题的研究和实验提供有效的数据。

3、观察法:

根据研究课题,有选择地针对学困生课堂练习的各种情况,采取研究者或凭自己的感官,并借助于其他摄像、照片等,注视课题研究的现象,探寻课题研究的本质的方法。

4、数学法:

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综合,找出一些课题研究在数量上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及时总结、修改、不断完善,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的理论。

5、案例研究法

这是最适宜于教师个人操作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是从感性出发,从实践中提炼教育教学观点。

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一个问题,通过一题多解、多问,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关注习题中包含的社会生活信息。

案例详见附录习题集。

6、行动研究法

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应用教育理论去研究与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自身专业化水平的一种研究活动。

例如,一个开放性习题的设计往往要经过课堂实验、课后总结、再放入到课堂实践中的多次反复,每一个高明的习题设计无不是教师自身反复实践探索研究的结果。

7、文献法

为了使课题研究占领一定的制高点,我们查阅、研究大量的文献资料,以使课题研究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文献资料包括与本课题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方法论以及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等资料。

(详见后文的“参考资料”)

8、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

调查方法也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五)主要实践

1、激求索兴致,览天下文章

1)课堂内容迁移,激发阅读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按照教材内容授课过程中,通过对课文文章的作者和文章涉及的内容进行拓展,刺激学生课下对感兴趣的文章进行阅读。

当我讲到八年下的《日出》节选时,谈到本课内容是全剧的一幕一场,主要人物陈白露并没有出现,我为了让学生课下去读完整版本的《日出》,就把剧本的大体情节进行了描述,故意把结局留下不说,学生都听得入了神,强烈要求我讲出结局到底怎样,我就说:

“大家想知道《日出》的结局到底怎样,就去图书馆看吧。

”果然,课后好多同学借来这本书阅读,还有的同学阅读的更多《雷雨》《北京人》,对曹禺的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扩大了视野。

2)开展阅读比赛,激发阅读兴趣

课堂教学内容的迁移毕竟有限,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增强阅读兴趣,我又开展了阅读比赛,所谓的阅读比赛就是让学生在课前给大家讲出自己读的课外文学作品的精彩片段或故事梗概,每一个同学都要求到台前来讲述,这样每名同学至少要读一篇或一部作品,在讲述过程中,同学们讲述的大多很精彩,无形中引起了在座同学对台上同学讲述作品的兴趣,如此一来,好文章大家读的局面出现了。

一次某同学讲到“狐假虎威”的成语故事,本来以为大家一定会感到“小儿科”不会很喜欢,可是出乎意料,他讲过之后的几天,班级里面竟然掀起了一次成语故事阅读的热潮。

3)名著阅读知识问答活动

当很多同学都开始阅读名著的时候,我想到大家如果只看热闹,不去感受深藏在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思想,对于语文阅读学习的促进帮助不会很大。

于是我开展了“名著阅读知识问答”活动,把大家普遍阅读的名著内容,除了一定的人物情节问题,更多注重对文中思想内涵理解的考查。

知识问答测试的第一轮,能够过关的学生很少,大部分丢分在思想感情内涵理解方面,在我的鼓励和引导下,大家开始了新一轮的阅读,这次阅读很多同学除了看原著,还找出了很多文学品论方面的书籍阅读。

当过了一段时间,进行第二轮测试后,很多的学生都有了相当的进步,这种以考促读的方法初见成效了。

4)演讲比赛,以讲促读

八年下教材上有一个单元是演讲稿的内容,利用这个机会我想到了让学生把自己前一段阅读的内容感受讲出来,形成自己的读书心得,大家也能从中受益。

于是我布置了这个任务,班级的每一名同学都要准备,每天一名同学进行2分钟演讲。

布置一个星期之后,演讲开始了,同学们大部分能脱稿演讲,虽然有不少欠缺,但是都讲出了自己的心声,有很多同学都把自己读书的内容引用的自己的演讲稿中为中心论点服务。

一名同学讲到“信念”,提到司马迁受李陵之祸作《史记》,爱迪生几千次试验发明电灯,张海迪身残志坚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史铁生轮椅不服命运安排成为著名作家等等,可见同学们的广泛阅读有了相当效果。

5)作文比赛,以写促读

看了美文没有人不心动,读了好文章没有谁不跃跃欲试。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一些同学把自己仿写的文章拿给我看,也许是让老手点拨点拨,也许是找个读者满足自己的写作成就感。

不管怎样,我都很高兴。

何不组织一次校园原创作品展呢?

海报张贴当天,就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关注,一周的出稿时间还没到,已经收到了好多参赛作品。

可见大家的参与热情。

经过认真阅读,发现不少好作品,说实话不好评出个孰优孰劣,这是各有千秋啊。

终于,获奖作品展示出去了,更是激起了同学之间的热烈评议,看到获奖作品,激励了更多同学阅读的热情,只有读更多的书,才有精美的语言和令人羡慕的思路。

在以上培养阅读兴趣的活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兴趣开始从刚开始的充满激情投入去做,到逐渐减弱,再加上八年级课业负担的加重,时间上也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在实施中途进行了一些调整,把更多时间放在语文课堂上随同语文课本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最大程度的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尽可能避免挤占学生其他学科的时间。

2、养良好习惯,促高效读书

1)固定时间阅读,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把每周三中午作为统一阅读时间,使学生能够一起阅读,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班内设图书角,大家共同阅读同学手中的书,使图书的作用更充分了。

同时结合让“垃圾桶变空,把积攒下的钱买图书”的活动,鼓励和调动学生购书的热情,通过各种活动为学习创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学生比着读,看谁了解的知识丰富,在语文课上的语言内容更丰富,课下聊天中的内容更有意义,可见良好氛围的形成使学生从各方面收到了好的效果。

2)摘抄名句名段,巧用积累本

读一篇文章、读一本书都要给学生一定的心灵启示,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我让每个学生建立一个阅读笔记本,将阅读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学生的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所以,班里定期进行展示,评比最佳的阅读笔记,给予奖励。

3)限时阅读,高速、高效不是梦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学生逐渐开始不再满足于自己的读书现状,和读书方法,很多同学反映自己读书速度太慢,情节和人物记不清,等等困扰。

针对这种情况,我马上进行了关于快速阅读方法的大讨论“如何能高效率的读书?

结合“高效阅读”的读书理念,我开始实验在课堂上进行有真多性的快速阅读训练。

课堂上先进行3分钟的眼脑机能训练,调动感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达到高度集中。

然后进行计时阅读训练,在一遍阅读之后进行计时阅读题测试,之后进行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的计算。

运用这种方式增强了学生读书注意力不集中,随意性很强,信息点记忆不清等问题,为课外阅读的效率和效果提高有很大帮助。

4)疑习惯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让学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这一课标强调了阅读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其实就是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达到自能读书。

阅读的本质就是思考,思考源自疑问,因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就是引导学生会质疑。

在实践中,我这样引导学生质疑:

①从课题质疑,课题常常是文章的“眼睛”,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

对课题的质疑问难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期待,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

例如教学《将相和》时,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

有学生就问:

“将是指谁?

相又是指谁?

他们二人是因为什么不和?

后一就怎样和好呢?

”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初读课文,学生读一遍就能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从内容入手质疑。

文章的作者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内容?

读了这篇课文,我获得了什么?

从内容入手质疑,可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如教学《匆匆》一文,学生就提出“作者问: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同学们,我们该怎样作出回答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讨论,交流,结合自己实践谈理解,由作者回答的内容想开去。

模仿着写自己对时光易逝的感觉。

学生的质疑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发展了自己逻辑思维能力。

③从重点段落、关键词语入手质疑。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时抓住一些重点段落中关键词语进行质疑问难,深入探讨,常常会成为理解一篇课文的突破口。

质疑习惯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课上的师生互动到生生互动,不断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发散思考,当然一段时间里,学生出现偏激的现象,甚至有无理取闹的问题出现,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引导,避免空谈和胡侃。

后期引导学生从课堂迁移到课下,自己读文章也会常有质疑,直接旁批,事后自己解决。

真正做到了会读书。

3、书方法,用阅读技巧

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咀嚼消化。

”(《谈读书》培根)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爆炸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快,不可能对所有篇目详加研究。

因此,我指导学生读书先读前言、目录,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对于自己所需的资料,详加研究,其它内容可采用略读形式。

浏览,略读,精读,这些阅读方式经常交替运用,互为补充,恰当运用,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在语文课堂上,利用语文课本,讲读课文普遍采用精读法,阅读课文采用略读法,当然还要根据不同问题和篇幅长短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然后,向课下转移,阅读理解问题时采用精度略读结合法,问题出现部分精读,其余部分略读,提高了阅读题的答题效率。

自主阅读文章,休闲类的略读,经典类的精读,这些也要根据不同文体篇幅来适时改变。

2)读思结合,想象力培养

读思结合。

托尔斯泰说过:

“知识只有靠积极思维得来而不靠记忆得来时,才是真正的知识。

”因此,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边看书边质疑,并能通过自己查询资料分析解答,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结合旁批法、小组解疑法、师生互动法来解决产生的疑问,几种方法的结合使用有效解决了各种场合读书思考产生质疑的问题,不同学生的性格因素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这里也有一种自然选择的因素,不用老师刻意区分。

3)记好读书笔记

读记结合。

 古人云:

“不动笔墨不读书。

”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

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

而教师在知道学生记笔记时,大可不必统一形式,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来记笔记。

读书也是一种创作,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读什么书,在笔记上记下篇名、出处及阅读日期,这是日后考核阅读量的依据。

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读累了,在本子上描描画画,或一朵小花,或一课小草,或高山流水,或鸟兽虫鱼,这样,给阅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读书笔记主要用在课下和节假日的学生自主阅读,开始进行相当长的跟踪检查,待逐渐形成习惯才开始放手。

还对读书笔记的内容进行跟踪指导,一开始学生主要以摘抄为主,适当要求写一写体会,逐渐要求加强体会方面的字数和深度,读书笔记交流展示活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主要成果】

【理论成果】

通过研究,我们深化了对个性化阅读的认识。

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

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教学中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为之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

它是以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体验性、创造性为主的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方式。

(一)探索出体现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

结合在“以学为主”课题研究中探索出的教学模式,我们探索出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是:

“情景激趣——自学感悟——质疑探究——解疑导拨——品味欣赏———拓展阅读”。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创设情境,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有益于学生个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情景激趣:

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把作者刻意追求的意境再现出来,将学生引入情境,学生一旦入了境,学习的兴趣便会油然而生,此时,大脑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自学感悟:

让学生自由阅读,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更可以张扬他们的个性。

简短的导入,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入自学探究阶段。

学生在“思、问、学”中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高。

质疑探究:

探究性阅读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探究离不开问题,课堂探究活动主要是围绕“问题”进行的。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矛盾点或新知识的难点、要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联想等方法来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合作探究可以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想法,使学生的思维获得发展。

解疑导拨:

教师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在阅读过程中应适时加以点拨、引导,激活学生的相似积累,要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进阅读中来,促进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课文,读出自己,超越文本。

品味欣赏:

语文学习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离不开对字词的品味、推敲。

语文版实验教材选文非常优美,抓住一些关键的词句段引导学生欣赏,探究,让学生展开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就能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

拓展阅读: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学习树立大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