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讲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9697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讲义.docx

《古代汉语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讲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汉语讲义.docx

古代汉语讲义

一、语法及语法学

语法是客观存在于语言内部的结构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它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内容。

研究客观存在的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叫做语法学。

它包括两部分内容:

词法学和句法学。

其中词法学是研究词的构成及其语法特征的科学;句法学是研究句子结构规律的科学。

二、词的语法特征以及词的类别

词的语法特征是指词的形态特点和语法功能(词的组合能力及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汉语的形态很不发达,划分词类主要依据词的语法功能并参考其词汇意义。

传统语法学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五类;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六类。

第一节词类活用(上)

在古代汉语里,每个实词一般都属于一个固定的词类,充当一定的句子成分,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有的实词可以临时改变原有的词性,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这种语法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有: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用作动词,动词、形容词等用作名词

一、名词用作动词

一般情况下,名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语,当名词在句子中处于动词谓语的位置上,具有动词的语法特征时,该名词就用作动词了

(一)名词用作动词的标志

1、副词或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

因为名词一般不能受副词和能愿动词的修饰,副词及能愿动词经常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例如:

(1)晋灵公不君。

(2)范增数目项王。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4)公子怒,欲鞭之。

2、代词前面的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一般不能修饰代词,当名词处于代词之前时,与代词构成动宾关系。

例如:

(5)孟尝君客我。

(6)唯君左右之。

(7)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3、介宾词组前后的名词用作动词

例如:

(8)师还,馆于虞。

馆:

住旅馆。

(9)一人升天,仙及鸡犬。

仙:

成仙。

(10)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4、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往往活用作动词

例如:

(8)曹子手剑而从之。

(《公羊传定公八年》)

(9)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烛之武退秦师》)

(10)汉王解衣衣我,推食食我(省下食物让我吃)。

(《怀阴侯列传》)

5、名词前后有“而”连接时往往用作动词

例如:

(11)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12)夫五人之死,去今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13)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14)先生且喜且愕,舍狼而前。

(15)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6、结构助词“所”之后的名词用作动词

例如:

(16)置人所罾鱼腹中。

(17)食吾之所耕,衣吾之所蚕。

(18)此非明主之所臣也。

7、结构助词“者”前面的名词用作动词

(19)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

(20)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则四月花。

(21)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二)名词用作动词的翻译方法

1、用一个相应的动词对译。

2、用一个相应的动词短语对译。

二、形容词用作动词

1、代词前面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以一人之言善我,必以一人之言罪我。

(《韩非子说林》)

(2)敌人远我,必以火器困我也。

(《冯婉贞》)

(3)渔人甚异之。

2、能愿动词后的形容词用作动词

(4)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5)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6)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三、数词用作动词

(1)士也无极,二三其德。

(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3)夫旌旗金鼓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

(《孙子兵法》)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三、数词用作动词

(1)士也无极,二三其德。

(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3)夫旌旗金鼓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

(《孙子兵法》)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四、动词用作名词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也。

(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3)(农夫)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

(4)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

五、形容词用作名词

1、君子谓祁溪能荐贤也。

2、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3、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劝学》)

第二节特殊述宾关系

1、名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是指:

当名词活用作动词时,与其所带宾语之间不是一般的支配关系,而是使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例如:

(1)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2)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3)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庶其民。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君子正其衣冠。

(6)春风又绿江南岸。

3、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发出相应的动作行为,简而言之,就是主语使宾语“动”。

例如:

(7)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

(8)既来之,则安之。

(9)晋侯饮赵盾酒。

二、意谓关系(意动、处动

意谓关系表示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怎么样。

具体包括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两大类。

动词中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可以与宾语构成意谓关系。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表示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是故明主贵五谷而贱金玉。

(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表示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是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例如:

(4)扁鹊过齐,齐桓公客之。

(5)诸侯之宝三:

土地、人民、政事。

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6)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7)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谷梁传》)

三、为动用法

表示主语为宾语服务,即主语为(替)宾语“动”。

例如:

(1)夫人将启之。

(2)邴夏御齐侯。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四、对动用法

表示主语向(对)宾语发出某种动作行为。

例如:

(1)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2)而良人未之知也,迤迤从外来,骄其妻妾。

(3)君三泣臣矣。

敢问谁之罪也?

第四节古代汉语的特殊语序

一、宾语前置

(一)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在否定句中,当否定词是“不”、“毋(无)”、“未”、“莫”时,代词作宾语常常前置。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4、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5、古之人不余欺也!

(二)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常常前置。

1、“许子奚冠?

”曰:

“冠素。

2、己不正,何以正人?

3、许子奚为不自织?

(三)为了强调而前置

1、唯余马首是瞻!

2、惟陈言之务去!

3、姜氏何厌之有?

4、尔贡包茅不入,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5、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二、谓语前置

为了强调谓语而把谓语放在主语之前的语法现象,叫做谓语前置。

它主要出现在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中。

例如:

1、何哉,尔所谓达者?

2、谁欤,哭者?

3、甚矣,汝之不惠!

4、善哉,斯言!

5、快哉,此风!

6、亦太甚矣,先生之言!

7、勉哉,夫子(将士们)!

8、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三、定语后置

与定语前置相比较,定语后置有以下特点:

1、从意义上看,作前置定语的词或词组可以是表示领属意义的,也可以是限定意义的,但作后置定语的只能是表示限定意义的词或词组。

例如:

(1)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

(2)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无告者也。

(3)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2、从结构上看,后置定语前面有“之”,或后面有“者”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一石。

(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8)驾八龙之宛宛兮,载云旗之委婉。

第五节强调和省略

一、强调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为引起交际对象对某一部分信息的特别注意或重视而采取一定手段使相关的语言成分得到凸现,谓之强调。

其手段有语音手段、语法手段或词汇手段。

二、省略

句子成分的省略是指句子或词组中某些成分在一定语境中的省略。

从所省略的成分在前面还是后面出现,可以分为承上省和探下省两大类。

从所省略的成份看,具体包括:

主语的省略、宾语的省略、谓语的省略、定语中心语的省略、兼语的省略和介词或其宾语的省略等等。

一、主语的省略

1、邴夏曰:

“射其御者,()君子也。

”(《鞍之战》)

2、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七月》)

3、孟子曰:

“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曰:

“然。

”()曰: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曰:

“否,许子衣褐。

”(《许行》)

二、宾语的省略

宾语一般是承上省略。

1、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而我独无()。

2、尉剑挺,广起,夺()而杀之。

3、归之家,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三、谓语的省略

谓语一般不省略,在特定的语境中可以省略。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3、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者,不复()也。

四、定语中心语的省略

定语中心语及其前面的结构助词“之”往往因为语义自明而省略。

1、多行不义(),必自毙。

2、赏必加于有功(),而刑必加于有罪()。

3、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五、兼语的省略

古代汉语中兼语句式不常见,但在兼语句中,兼语有时也可以省略。

1、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2、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3、必勿使()反。

六、介词的省略

介宾短语中的介词也常常省略。

1、上古有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3、荆州之民附曹者,逼()兵势耳

古代汉语句法(下)

第一节判断句

什么是判断句?

谓语表示对主语的判断的句子叫做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主要是用“是”来表示的,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表现形式则比较多样。

早期的判断句多数不用判断动词“是”。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示方法

(一)用虚词“者”、“也”相呼应来表示

1、……者,……也。

(1)陈胜者,阳城人也。

(2)南冥者,天池也。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2、……,……也。

(4)制,岩邑也。

(5)其巫,老女子也。

(6)此,劲敌也。

3、……者,……。

(7)虎者,戾虫。

(8)粟者,民之所种。

4、……,……。

(9)赵,秦之深仇。

(10)贾生,洛阳之少年。

(二)在主谓之间加副词表示判断

(1)吾乃梁人也。

(2)梁父即楚将项燕也。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三)用判断词“是”表示判断

春秋时期,“是”不作判断动词使用,而是作为指示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例如: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

战国后期,才开始出现“是”作判断动词的用例。

例如:

(1)此是何种?

(《韩非子》)

(2)韩是魏之县也。

(《战国策.魏策二》)

(3)客不知其是商君也。

(《商君列传》)

(4)此必是豫让也。

(《刺客列传》)

(5)余是所嫁夫人之父也。

(《论衡》)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活用

在判断句中,如果主语和谓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不是同一关系或隶属关系,不能用形式逻辑来解释,而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较复杂的内容,就是判断句的活用。

(一)表示比喻

(1)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荀子王制》)

(2)曹公,豺虎也。

(《资治通鉴汉记》)

(二)表示原因

(3)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4)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

(三)表示复杂的逻辑关系

(5)夫战,勇气也。

(6)百乘,显使也。

第二节被动句

古代汉语被动句分为两大类:

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意念被动句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一、意念被动句

1、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2、故不能推车而及。

3、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二、有标志的被动句

(一)用“于”、“於”引进施事者

1、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卻克伤於矢。

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4、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

(二)用“为”引进施事者

5、卒为天下笑。

6、适为虞人逐。

7、先即制人,后即为人所制。

(三)用“见”引进施事成分

8、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9、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能无怨乎?

10、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也。

四、用“被”表示

常见的固定结构

在古代汉语中,一些词语经常在一起搭配,表示特定的意义,这种结构称为固定结构。

了解固定结构的用法和意义,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阅读古书。

一、有以……、无以……

在这种结构中,“有”和“无”都是动词,其后省略了宾语,“以”是介词,后边也省略了宾语。

“有以”表示“有用来……的东西(办法、能力)”;“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能力)”。

例如:

1、信喜,谓漂母曰:

“吾必有以重报母。

”——《淮阴侯列传》

2、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孟子·梁惠王上》

二、何……为、

“何……为”是表示反问语气的固定结构,意思是“为什么要……?

1、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庄子·外物》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三、何以……为、

在这种结构中,“以”仍然是介词。

前者表示反问语气,后者表示否定陈述语气。

意思分别是“要(用)……干什么?

1、君子质而以矣,何以文为?

(《论语·颜渊》)

2、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

(《淮阴侯列传》)

四、如(若、奈)……何、如(若、奈)之何

这两个固定结构,都是由动词和疑问语气词构成,前者表示“对……怎么样”,后者表示“怎么样”或“为什么”。

1、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余何?

(《论语·子罕》)

2、吾君老矣,国家多难,伯氏不出,奈吾君何?

(《国语·晋语二》)

五、“孰与”、“…与……孰…”

1、吾孰与徐公美?

-----我比徐公的美怎么样?

2、吾与徐公孰美?

-----我和徐公谁美?

前者重在比较高下,后者重在选择其一。

3、礼与食孰重?

4、色与礼孰重?

六、无乃……乎、得无……乎

前者表示委婉的否定,后者表示推测。

1、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军队精疲力竭,远方的主人已有所防备,恐怕不行吧?

2、日食饮得无衰乎?

——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