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1601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

《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组织行为学期末.docx

组织行为学期末

组织行为学重点(蓝色非重)

(提前有*号,为最后划重点没有划得)

1、组织包含的4个内容:

(1)组织有目标导向

(2)组织是人的集合

(3)组织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4)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2、组织的定义:

组织是由一定的人群构成的,通过专业分工协作来实现组织目标的开放性社会技术系统。

3、组织存在的必备条件:

(1)统一目标

(2)协作愿望(3)信息联系

4、组织行为的定义:

组织行为是指组织内部的个人和群体所产生的行为,以及组织与外部坏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和组织自身的运行状态。

5、组织行为学定义及定义的三个含义

定义: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体系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

定义的含义: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

研究一定组织体系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

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

6、霍桑实验(哪几个实验、从中将得出怎样的结论,得到的启示)

(一)霍桑实验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过程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照明实验:

这个实验是研究照明条件变化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2)福利实验:

这个实验是确定改善福利、工作时间以及其他条件对生产的影响。

(3)群体实验:

非正式群体是指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有自己的特殊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4)谈话实验:

谈话使他们把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感到心情舒畅,从而使产量大幅度上升。

(二)实验得出的结论:

(1)劳动条件的变化固然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但劳动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并不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2)劳动条件并非是增加生产效率的第一要素。

(3)改善劳动者时期(态度)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心情愉快地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这才是增加生产、提高工效的决定性因素。

(三)启示:

(1)以前的管理把人假设为“经济人”,认为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霍桑实验证明人是“社会人”,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着人的生产积极性。

(2)以前的管理者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受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的制约,霍桑实验证明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积极性、士气,而积极性、士气则取决于员工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

(3)以前的管理只注意组织结构、职权划分、规章制度等正式群体的问题,霍桑实验发现出正式群体外,员工中还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有它特殊的感情和倾向,影响着员工的行为。

(4)新型领导者要能题高员工的满足感,要学会倾听和善于与员工进行沟通,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7、西方人性假设(重点:

经济人和社会人,主要观点和相对应的管理策略)

(一)“经济人”

主要观点:

(1)人类多数趋于天生懒惰,不愿多做工作。

(2)人类大多数缺乏雄心,希望依赖他人,而不喜欢担负责任。

(3)人们多数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组织目标

(4)多数人安于现状,习惯于抵抗变革

(5)人们易受欺骗,常有盲从变革

相应的管理措施:

(1)管理重点是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完成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

(2)认为管理主要职能是计划、组织、经营、知道、控制、监督

(3)领导方式是专制型的,认为管理工作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职工无关。

(4)在奖惩制度方面主要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

(二)“社会人”

主要观点:

(1)传统管理把人性假设为“经济人”是不完全的,人应该是社会人。

除了物质条件外,心理社会因素对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

(2)传统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

霍桑实验结果表明:

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而士气取决于职工在家庭、工作单位及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是否协调。

(3)传统管理只重视人的正式组织,注意组织结构、职权划分、规章制度等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而梅奥则注意非正式群体,无形组织的作用。

这类组织有着特殊的规范,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

(4)提出了新型领导的必要性,这种领导善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和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相应的管理措施:

(1)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管理的重点不应只注意生产任务,而应注意关心人,满足人的社会需要。

(2)管理人员的职能:

不应只注意指挥、计划、组织和控制,而应重视员工间的人际关系,沟通信息,了解情况,上传下达,重视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3)奖励:

在奖励时倡导集体奖励,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4)提倡“参与管理”模式:

即让职工不同程度上参加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

8、*基于人性假设基础的管理理论(理论+评述)

9、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对其评价等)。

(1)需要层次论三个假设:

1)人要生存,其需要必然影响他的行为

2)人的需要按照其强度的不同排列成一个等级层次

3)当人的某一级需要得到最低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

(2)五个层次: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

(3)评价:

1)科学性:

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指出了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提出了各个不同的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其他需要则处于从属地位

③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需要的分类纲政清晰,较其他心理学家对需要所作的分类更明确、全面

2)局限性:

①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以现象学方法观察社会,以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去研究人的需要,过分强调了人的内在价值的作用,宣扬了个人主义。

②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这一理论一方面提出了人类需要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影响。

③只注意了个体各种需要之间会存在纵向关系,而忽视了这些需要会同时存在并相互矛盾,导致动机冲突。

10、动机的三个功能

(1)始发功能:

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原因,是行为的内驱力。

(2)指向功能:

动机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某个特定的方向、预期的目标前进。

(3)强化功能:

是指动机对行为的调节作用,有加强和制约两个方面,直到需要得到到满足。

11、动机冲突(简答,举例说明)

(1)双趋冲突:

两个目标对个体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并引起同等强度的动机。

但是,为情所迫,必须从二者中选取一个。

这就造成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难以取舍的矛盾心理状态。

EG:

有的患者想入院治病,又怕工作离不开、放不下

(2)双避冲突:

两个事物对个体可能会同时造成威胁或厌恶,于是个体对此产生了同等强度的逃避动机。

“前怕狼,后怕虎”的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处境造成的心理紧张状态。

EG:

哲学家苏格拉底被雅典城邦要求在死亡和放弃其学说中选一条路,苏格拉底选择死亡。

(3)趋避冲突:

对单一的食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一方面好之趋之,一方面又厌而避之。

EG:

有的患者既想通过手术解除病痛,又担心手术可能给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就形成了动机的趋避冲突。

12、挫折的定义

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遭遇障碍或干扰,使其动机受阻而导致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

13、挫折产生的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主要是指个体自身的条件和动机冲突。

自身的条件包括生理和心理条件。

生理条件限制主要指与生俱来的容貌、身体的各种缺陷等因素所带来的限制。

心理条件限制指的是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特征等造成的限制。

动机冲突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多种需要产生的多个动机,在动机的相互斗争中表现为对立或排斥,结果这些需要根本无法同时获得满足,个体为此产生了挫折感。

14、挫折产生的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主要是指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是指个人能力无法克服的来自自然界的或外部无力环境因素对人们活动的限制,如天灾、气候变化等;其他如意外事件、疾病和衰老、亲友的生离死别、环境污染等,这些均可以对个体造成挫折。

社会环境因素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遭遇到的人尾因素的限制,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种族的、宗教的、道德的、风俗习惯的、以至家庭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的动机作用比自然环境更为重要,影响更为深远,在组织成员的现实生活中,如人际关系紧张、工作条件不充分、教育方法不得当、管理方法不妥善以及不良的生活环境都可能是造成挫折的主要客观因素。

15、影响挫折的因素

(1)抱负水平:

是指一个人对自己需要达到的目标所规定的标准高低

(2)个人容忍力:

是指个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

(3)外部因素:

主要指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例如天灾、恶劣环境、衰老病痛、政治变动等重大因素,都可以给个人造成严重的挫折。

16、社会知觉的定义

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人(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17、社会知觉有哪些独特性

(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

人能体验其内部世界,而物不能,所以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会知觉的对象。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

社会知觉的主客体能够理解彼此间的行为对对方的利害关系,于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这都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彼此。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进行社会知觉也需要对知觉对象的各种信息加以阻止和分类,但社会知觉往往根据他人的外表和行为进行概括和判断,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也更容易采用以点带面的策略,所以,个人的经验会严重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

18、晕轮效应(简答,举例说明)

(1)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2)举例:

“一俊遮百丑”、“一好百好”或“一坏百坏”。

19、社会刻板印象(简答,举例说明)

(1)刻板印象也叫定势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2)举例:

一个人说了一次谎话,被人拆穿了,人们总是不太相信他的讲话了,以为他老是说谎话的。

20、*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1)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

(2)当时的情景(3)认知者本身的特点(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个性特点、认知者的需要)

21、*态度的定义

个体对某一客体所持有的评价与心理倾向。

22、*态度的特征

社会性、针对性、稳定性、内隐性、协调性

23、态度的形成过程主要经过三个阶段

(1)服从阶段:

是指个人的态度在社会因素刺激下,只从外显行为上表现与他人保持一致,是一种为了避免遭受某种惩罚,或得到某种表扬(好处)而采取的口服心不服的举动。

(2)同化阶段:

自愿地接受某人或某团体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规范,使自己的态度与某人或某团队的态度相接近。

(3)内化阶段:

是一个人从内心深处相信和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地转变自己的态度。

24、*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欲望、知识、个性特征、群体观念、个体经验

25、*平衡理论(其余态度改变理论了解)

(海德)P-O-X模型图

内容:

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使某些感情或评价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

(1)单元关系:

构成一体的两个对象的关系

(2)感情关系:

人们对每种认知对象都有喜恶、赞成或反对的情感与评价倾向。

26、个性的定义

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意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27、个性研究在组织行为中的意义

(1)认识个性心理规律,合理安排,人尽其才

(2)利用个性差异,采用合理的激励手段,实现最佳管理

(3)根据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培育人才

(4)既要重视个性特征,也要注意个性特征不决定成就大小

28、个性心理结构

(1)意识倾向性:

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

是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

(3)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是有目的、有意识主体,自我和自我意识的内涵相同。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是自我调控系统的核心。

自我调控系统包括紧密联系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部分,共同对个性中的各种心理成分进行调节和控制,保证个性的和谐、完整和统一。

29、卡特尔的型态论

(1)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凡是新奇事物的快速辨识、记忆理解等能力均属Gf。

(2)晶体智力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

凡是运用既有的知识与学得的技能去吸收新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属Gc。

30、气质类型行为表现

(1)胆汁质:

行动与情感迅速、强烈,大都热情、直爽、精力旺盛、脾气急躁、易动感情,具有外倾性。

工作上,克服困难的精神强,具有周期性,遇挫折时易极度灰心,适合做具有周期性和不稳定的工作。

(2)多血质:

情感发生迅速、微弱、易变,动作敏捷。

大都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快,热情、喜与人交往。

注意力易转移,志趣易变,具有外倾性。

工作上速度快、效率高、反应敏捷,适合在多变性、多样性的工作岗位上工作。

(3)粘液质:

情感发生缓慢、内蕴、平静,动作迟缓、稳重,易于抑制,情感不易外露,沉默寡言,善于忍耐,注意力不易转移,具有内倾型。

工作上稳定、踏实、坚定、认真、态度持重、交际适度,适合于干条理性强的、持久性强、重复、熟练性强的工作。

(4)抑郁质:

情感体验深而持久,动作迟缓无力,大都反应迟缓,善于觉察他人不易觉察的秋毫细末,具有内倾型。

工作中任劳任怨,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但速度慢、效率低、不灵活、保守、刻板。

做耐受性强、持久的工作。

31、为什么说气质本身无好坏之分

每种气质类型都有可能形成积极或优良的心理品质,也都有可能形成消极或不良的心理品质。

比如,胆汁质的人可以形成热情、开朗、刚强、动作迅速有力、生气勃勃、工作效率高等良好品质,但也容易形成暴躁、人性、蛮横、粗野等不良品质。

多血质的人富有朝气、爱交际,思想灵活;但也容易志趣多变,轻浮,粗枝大叶,意志力薄弱等。

粘液质的人容易养成自制、镇静、踏实等品质;但也容易形成冷漠、迟缓、固执、保守等缺点。

抑郁质的人具有思想敏锐、精细、想象力丰富、情感深刻等优良品质;但也容易形成多疑、孤僻、郁闷、怯懦等缺点。

一个人的气质究竟向哪个方向发展,关键在于后天的环境,尤其是教育。

32、性格的定义

性格指一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对事、对自己的较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33、*激励的特点

(1)有被激励的人

(2)需要是激励的基础(3)激励是动态的

(4)激励的效果的间接性

34、*需要层次与管理措施的关系

P125表7-1

35、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分别有哪些)

(1)保健因素:

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还不能使员工感到非常满意,也不能调动其积极性和提高生产效率。

包括企业政策、监督、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薪酬、与同事的关系、个人生活、与下级的关系、地位、安全性

(2)激励因素:

改善这类因素,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提高生产率。

包括成就、认可、工作本身、责任感、晋升、发展。

36、管理中应如何正确处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之间的关系

保健因素只是起维持性的作用,处理得当可消除不满。

要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主要的是要依靠发挥激励因素的作用,才能提高生产率。

(1)不要忽视保健因素,但又不能过分注重保健因素。

(2)要善于将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

37、强化理论(强化类型:

举例)

(1)正强化:

行为的结果使积极的刺激增加,从而使后期行为得到增强和巩固。

(2)负强化:

行为的结果使消极的刺激减少,从而使这种行为得到增强和巩固。

(3)消退:

是对某种行为不予理睬,从而减小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并最终消失的过程。

(4)惩罚:

通过批评、降薪、降职、罚款等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结果,使人产生一种不愉快乃至痛苦的环境,或取消现有的令人满意的条件,以表示对某一不符合要求的行为的否定,从而减少乃至消除这种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38、*群体的定义和内涵

定义:

有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为实现特定目标而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遵守其成员行为规范的人群结合体。

内涵:

(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2)有持续的互动关系

(3)有共同行动的能力

(4)有一致的群体意识

39、*群体的功能

(1)汇合成新的力量:

使个体有机地结合成为一种新的力量

(2)完成组织的任务:

承担、执行和完成组织所分配的任务

(3)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

减少独处时的不安全感,免于孤独和恐惧

(4)协调人际关系:

促进群体成员齐心协力地去完成组织目标

40、*群体的类型

(1)按规模:

大群体、小群体

(2)按组织属性:

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3)按任务:

友谊群体、任务群体(抵制性群体、共同行动群体、交互群体)

41、*群体规范的定义

是指有群体所确定的,对其成员起约束作用的行为准则。

42、*群体规范的功能

(1)行为导向

(2)群体的支柱(3)评价标准(4)群体动力

43、群体凝聚力的概念

也称为群体内聚力,是指为了使群体成员留在群体内而对他们施加影响的全部力量的总和。

它包括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成员之间的交往力、群体成员的士气、共同的目标、明确的动机。

44、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群体的地位:

在一个组织中各个群体往往可排除等级地位,一般来说,等级地位越高,群体其凝聚力越强。

(2)群体的规模的大小:

群体之所以能存在,其中必要条件之一就是群体成员要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群体大小与凝聚力成反比。

(3)群体与外部的关系:

群体如果存在外来的威胁,会增强成员相互间合作的需要,增强凝聚力。

(4)信息的沟通:

一个凝聚力高的群体,信息一定相互通畅,反之,信息不能及时沟通的群体,其凝聚力会减低。

(5)成员对群体的依赖:

个人参加一个群体是因为他觉得群体是一个有助于满足其经济和社会信息需求的集体

(6)成员的共同性:

主要指成员间要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这是增强凝聚力的关键因素。

(7)领导的要求和压力:

当领导强制群体成员遵守组织规定时,群体成员会加强团结,还与加入群体的程度,群体成员性别构成:

从前的成功经验等有关。

(8)目标的达成:

群体目标达成情况会对其成员产生影响,达成目标可以增强凝聚力。

45、如何增强卫生群体的凝聚力

(1)采取民主领导:

让员工参与决策是正常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民主领导方式是行之有效的领导方式,卫生群体的主要特点是专业技术性强,学历层次高,个人素质好,所以实行民主管理更有利于人人发挥其聪明才智,提高整个群体的凝聚力

(2)引入竞争机制:

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通过竞争可使群体成员更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共同对付外来的威胁和压力,并在竞争中争取获胜。

(3)强化群体规范和目标群体规范是约束每个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目标是群体行动的方向和动力之一,它激发出群体成员的动机,维持和引导成员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4)满足群体成员的需要:

需要是提高群体中个性积极的源泉,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的源泉是成员参加群体之后,通过交往,可以满足某方面的需要。

46、群体压力的概念

指个体在群体生活或工作过程中与群体规范出现不一致或分期时产生的紧张和焦虑的心理状态。

47、从众的概念

在群体情境下,个人受到群体压力时,在知觉、判断行为上和群体中多数人趋于一致的倾向。

48、*群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的优缺点

个体决策:

快速、职责清晰、始终如一

群体决策:

集思广益、多种选择、高水准

群体决策优点:

(1)决策质量高、观点多样性

(2)对下属有激励

(3)增加决策合法性(4)决策的可接受性高

缺点:

(1)责任不清

(2)从众压力大(3)少数人控制(4)决策成本高

49、*群体思维的定义

指决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出现一种群体行为,是一种心理性症状,能使决策群体在不自知状态下做出愚蠢决策,导致消极的乃至灾难性的后果。

50、人际关系的概念

广义的人际关系,指在人类社会中,一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

狭义的人际关系,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通过各种媒介进行思想和行为活动,所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关系。

51、人际关系需求倾向

(1)相客的需求:

具有这种需求的人,希望与别人保持交往,结识建立并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2)控制的需求:

具有这种需求的人,希望在权利上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欲望。

(3)感情的需求:

具有这种需求的人,希望在情感和爱情上与别人建立维持良好关系欲望,

52、*人际关系的作用

(1)提高工作效率:

人际关系协调,行动协调,可以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反之降低

(2)创造良好的氛围:

良好的氛围可以增强群体凝聚力,有助于实现群体目标

(3)促进身心健康: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心情愉快,能促进身心健康

(4)促进行为的改变:

在协调的人际关系中,一方的行为对另一方行为起很大的暗示作用。

53、人际吸引的概念

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彼此注意、欣赏、倾慕等心理上的好感,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接近并建立感情的过程。

54、*影响人际吸引力的因素

(1)增强人际吸引力:

共同的态度观、情感的交流、对才华的敬仰、仪表的吸引性、互补性

(2)阻碍人际吸引力:

自我为中心、偏见与固执、情感冲突、需要得不到满足、价值观差异

55、有效沟通的特征

(1)及时:

及时沟通指双方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沟通,并使信息发生效用,包括及时传送信息,接收者收到信息及时反馈以及对方及时利用信息。

(2)充分:

要求信息发出者在发出信息时要全面、适量,不能以偏概全、过量。

(3)不失真:

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信息真实,才能充分反应信息发出者的意愿,接收者才能正确理解信息,并以此采取行动,取得预期效果。

56、群体相互作用分析(P.A.C状态)

P:

“父母自我状态”是指父母对待其子女的态度及行为。

表现出权威和优越感,体现了统治、责骂等专制的作风。

C:

“儿童自我状态”泛指婴儿地位的冲动心态。

表现出好奇、冲动,偏于情感而欠理智;喜怒无常;服从与任人摆布。

A:

“成人自我状态”的特点是一种成熟的成人自我状态,注重事实根据和理智的分析。

客观地面对实际,冷静地实事求是、合乎逻辑地分析情况。

57、组织文化的概念

指组织在长期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持有的,并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58、组织文化的内容(标题+内容)

(1)组织宗旨:

即组织存在的意义或最高目标

(2)组织价值观:

即组织在长期共同工作中形成的评价事务的重要性和优先次序的一套共有的方法和标准。

(3)组织作风与传统习惯:

组织在长期共同工作中形成的一种共有习惯和方式

(4)组织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

即组织为实现组织宗旨和价值观而实行的一整套的方式和方法

(5)组织形象:

组织文化的物质载体,如标识、环境、包装、技术工艺设备、纪念物等。

59、*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影响

(1)导向功能

(2)辐射功能(3)凝聚功能(4)规范功能(5)激励功能(6)陶冶功能(7)创新功能(8)效率功能

60、*组织文化的导向功能

指组织文化对组织整体和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使之符合组织所确定的目标

61、*组织文化的辐射功能

组织文化塑造了组织形象,良好的组织形象除了对本组织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