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2662902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PPTX 页数:91 大小:22.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91页
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91页
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91页
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91页
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1页
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1页
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1页
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1页
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1页
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1页
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1页
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1页
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1页
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1页
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

《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9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pptx

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发展六大历史阶段,王红星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大会的主题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建立在我们党90多年长期奋斗基础上,而其思想、理论和实践的源头,则可追溯到更远。

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已有500年时间,从这个很长历史过程来考察,就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脉络,更加充分地认识中国特色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讲话,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空想,科学,理论,实践,一国,多国,传统,现代,习近平从个时间段分析了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内容包括: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2.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4.苏联模式逐步形成5.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6.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3年1月5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Part0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16世纪初到19世纪40年代:

空想社会主义阶段,1516年英国人莫尔发表的乌托邦一书是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

托马斯莫尔(1478-1535)英国人,毕业于牛津大学坎特伯雷学院。

1504年当选国会议员,1523年当选国会下院议长,1525年命为兰开斯特公国首相。

1525年被任命为英国大法官。

1535年因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

1516年莫尔的乌托邦问世,由此开启了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的历史。

到今年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已走过了501年。

乌托邦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里,莫尔断言,私有制是万恶的根源。

莫尔在乌托邦中说:

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得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

“羊吃人”由此而来。

在乌托邦里私有制被废除,产品归全社会所有,公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人人参加劳动,这些思想对以后社会主义思想发展有很大影响。

托马斯康帕内拉(15681639)意大利人,因参与领导南意大利人民反对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斗争,1599年被捕,监禁27年。

1628年7月获释后,继续参与组织反西班牙起义,因叛徒告密而失败。

1634年10月逃亡法国。

1639年5月卒于法国。

“我降生是为了击破恶习,诡辩、伪善、残暴行为我到世界上来是为了击溃无知。

”,太阳城:

“太阳城的人民都是富人,但同时又是穷人。

他们都是富人,因为大家公有一切;他们都是穷人,因为每个人都没有私有财产;他们使用一切财富,但又不为自己的财富所奴役。

”,太阳城通过叙事人热那亚的航海家和对话人朝圣香客招待所管理员的对话形式,揭露和抨击了当时意大利的社会制度,指出私有制是造成这种社会罪恶的根源,同时也是产生利己主义的根源。

康帕内拉虚构了一个无剥削、无压迫、废除了私有制的理想国家,但却荒谬地主张废除家庭、实行公妻制。

杰腊德温斯坦莱(约16091652),英国早期无产者独立运动掘土派领袖,空想共产主义者。

1649年,新的正义的法律提出,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共同利用土地和享受土地果实的思想。

率领一群贫苦农民到塞利郡圣乔治山开垦荒地,形成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掘地派运动。

马布利(公元1709-1785年),18世纪法国著名的政治家、理论家和历史学家,同孟德斯鸠和卢梭享有同样声名的学者。

政治法律方面著作有:

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著作,这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第一次用法典的形式表达他们的政治主张。

克劳德昂利圣西门(17601825年),法国伯爵,19世纪初叶杰出的思想家。

1802年开始宣传空想社会主义。

1814年以后,在他周围逐渐集合由一批学生和门徒组成的圣西门主义团体,宣传他的思想和出版他的著作。

主要著作有:

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等。

夏尔傅立叶(1772-1837),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也不过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

这种制度是万恶之源,是贫富分化的极端,商业欺诈的乐园,道德败坏的温床。

他主张消灭这种制度,建立和谐制度。

通过宣传和教育实现理想社会。

罗伯特欧文(1771-1858),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企业家、慈善家;现代人事管理之父,人本管理的先驱。

在自己管理的工厂中进行改革,开设为工人供应廉价物品的商店,把劳动时间,提高工人工资,改善工人居住条件,为工人子女开办托儿所、幼儿园等。

建议普遍设立“合作村”,按照财产公有、权利平等和共同劳动的原则建立一个没有剥削的新的理性社会。

1824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1214公顷土地建立“新和谐”移民区进行实验,但实验又以失败告终。

敏锐揭露资本主义血腥发迹罪行:

原始积累、殖民掠夺、奴隶贸易。

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贫富悬殊、两极对立的不合理状况。

财产公有、平均分配消费品、立即消灭私有制、废除国家、取消法律。

暴力是罪恶之源,改良是救世良药方,高调宣传、上层动员、说服教育、典型示范。

组建“上帝的选民同盟”,寄希望于英明的统治者。

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意义:

第一、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基础,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思想材料。

第二、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积极主张和天才预测,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

第一、世界观和历史观总体上还是唯心主义的。

第二、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动力。

第三、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

Part0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社会主义学说从道德的、伦理的批判,转化为社会的、历史的批判,确立了这一学说的科学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对已有社会主义学说的扬弃。

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的必然产物1.生产力巨大发展并且日益社会化;2.两极分化日益严重,阶级对抗尖锐化;3.工人运动风起云涌,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4.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提出自己的政治要求。

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标志着马克思在政治立场上完成了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立场的转变。

马恩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伟大发现,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两大基石。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创立。

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有什么不同?

空想社会主义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揭示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31,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并把社会主义思想置于这两大理论基石之上,从而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和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一般特征作了科学预测和设想。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主要是理论上的,如何付诸实践,是后来人的使命。

Part03,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中:

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在落后国家率先建成社会主义。

否定了议会民主制选择了无产阶级专政,否定了阶级调和选择了阶级斗争,否定了渐进式西欧社会民主主义,选择了跳跃式的苏联方式。

20世纪初,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领导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了深刻调整。

列宁在20世纪初叶,在实现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这一时期,对社会主义从特征层次作出新的概括。

一是列宁提出的著名公式,共产主义等于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二是公有制加按劳分配。

斯大林后来发展了第二种提法,把社会主义归结为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

战时共产主义又称为“军事共产主义”。

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

苏俄国内战争爆发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处境十分困难。

苏俄政府为粉碎国内地主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发动的反苏维埃政权的战争而采取的一系列特殊的临时性的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

1918年开始实施。

主要内容:

实行余粮收集制;把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取消一切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须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新经济政策:

十月革命后,在苏维埃俄国内忧外患,经济苦难的情况下,苏俄政府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为代表的广大老百姓极其不满。

后列宁同志经过充分考虑,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新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征收,允许农民自由出卖余粮,允许私商自由贸易、并且将一部分小工厂还给私人,还准备把一些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

这使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阶段过渡的道路。

后来因斯大林上台后1929宣布取消。

Part04,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20世纪20年代中到90年代初: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戈尔巴乔夫,契尔连科,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格鲁吉亚人,是苏联执政时间最长(19241953年)的最高领导人,在任期间提出了“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全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但同时也导致了乌克兰大饥荒和哈萨克大饥荒,他还树立个人崇拜,发动“大清洗”运动,大量屠杀和压迫流放反对派领导人以至普通干部和群众,1930-1953年间有近400万人受到镇压,其中被判极刑(枪决)的78万多。

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前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1953年9月3日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期间,他于1956年主持召开苏共二十大,从根本上否定斯大林,此后实施去斯大林化政策,为大清洗中的受害者平反,苏联的各领域均为活化,尤其是文艺获得解冻。

同时,赫鲁晓夫积极推行农业改革,使苏联的民生经济得到改善。

勃列日涅夫(1906年12月19日1982年11月10日),乌克兰人。

1964年10月14日,参与推翻赫鲁晓夫的政变,继任苏共最高领导人。

1964年至1982年在任期间,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使苏联历史性地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强国。

对社会主义国家,他推行有限主权论,推出了勃列日涅夫主义。

执政后期,经济改革趋于保守,大搞个人崇拜,苏联经济陷于停滞。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因心脏病卒于莫斯科,终年76岁。

戈尔巴乔夫,俄罗斯人,1931年3月2日出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普利里沃利诺耶村,苏联最后一任总书记、总统。

1985年至1991年间,担任苏联总书记、总统,推动苏联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多项领域体制改革。

1991年12月25日,宣布辞去苏联总统一职。

苏联模式的弊端与作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外延式的粗放增长;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忽视民主;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终身制等。

习近平: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反法西斯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但违反规律,逐步僵化,最后导致社会主义的重大挫折。

直接原因:

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鼓吹“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奉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放任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采取妥协退让政策。

苏联模式的解体:

长期原因:

长期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长期僵化地对待社会主义;长期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期缺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长期不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矛盾;长期放松执政党自身的建设。

波兰等大多数国家通过和平方式,民主德国是通过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罗马尼亚是通过流血冲突的方式实现了政权的交替。

东欧各国政权更迭之后,德国统一,南斯拉夫分裂为五个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东欧国家更名简表,1.低估了资本主义,造成在实践上与资本主义关系的简单化;2.高估了社会主义,导致不自觉地陷入新的乌托邦;3.看近了共产主义,造成社会主义建设中超越发展阶段;4.忽视了封建主义,使社会主义发生了严重扭曲;5.僵化了马克思主义,妨碍了民族的创造性思维,共产党的优势成为劣势。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自身存在的原因,Part05,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20世纪20年代初到70年代末:

中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选择,在1940年针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上毛主席在新民主义论中就给出了明确的回答: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

”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就鲜明的提出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方向是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同时,不失时机的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奠定了中国发展的制度基础。

1956年2月,毛泽东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先后听取了中央34个部委的汇报,汇报的内容主要是有关经济建设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的思想,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经过中央政治局的几次讨论,由毛泽东集中概括出来的。

同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毛泽东论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著作。

文章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但同阶级对抗社会的矛盾根本不同,它是一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不具有对抗性,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但在这个时期,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很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没有得到贯彻落实,甚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全局性的长期的严重错误,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重大挫折。

原因是:

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但不可能为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具体答案。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很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没有得到贯彻落实,甚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全局性、长时间严重错误,使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历程中遭到严重挫折。

尽管探索艰辛坎坷,但我们党取得的积极成果是极其宝贵的,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Part0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20世纪70年末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最终确立了三个转变。

这就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转到对外开放,从墨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

开创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致开幕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词组,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现代政治的语汇中。

再绘宏图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10月25日,人民大会堂灯光柔和,气氛庄重而热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十三大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个有利于标准”,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春华秋实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播下了新一轮思想解放的种子。

1992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江泽民同志在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人经历14年的改革探索,终于确立了自己的改革目标。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年,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

(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1989年国内政治风波,1989年4月初,北京一些高校的青年学生针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形成学潮。

4月15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逝世,广大群众和青年学生举行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但是极少数人自由化分子却利用这个时机,以悼念为借口,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活动。

1989年至1991年的苏东剧变,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在1989年后开始剧变。

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

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

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

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

1998年特大洪水,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亿元.,1999年法轮功事件和李登辉两国论,“425”“法轮功”人员围攻中南海事件,7月9日李登辉抛出“两国论”,驻南使馆遭轰炸、中美撞击事件,(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2003年经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2008年汶川大地震,2009欧洲债务危机,粗放式发展方式的后果,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难循环低效率,社会事业严重滞后,加强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落实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方向实行社会管理创新,加快社会事业建设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入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不得不思考: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新的中央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通过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可以告诉我们:

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

所以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坚守“四个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凝心聚力,立足岗位,攻坚克难,为新时代洛阳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懈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