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26690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X 页数:127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127页
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127页
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127页
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127页
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7页
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7页
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7页
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7页
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7页
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7页
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7页
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7页
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7页
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7页
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7页
亲,该文档总共1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

《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类综合课程PPT教案优质PPT.pptx

问题二:

德育的规律和形式。

即德育如何培养人的品德?

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其他各育有何区别?

第9页/共126页,一、品德及其构成,观点一:

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或智慧人只做自己认为善的事,不会故意作恶。

作恶是出于对善的无知,错把恶当做善。

人知恶必不作恶,知善必行善。

案例分析:

六盏日光灯中学生是否形成了某种品德?

警察与小偷中的小偷有没有道德认知?

品德与知识的关系?

第10页/共126页,观点二:

道德主要诉诸于情感或态度。

如孟子:

人天生就有四种“善端”: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

”英国思想家休谟认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推己及人的同情心。

第11页/共126页,卢梭认为道德源于人心中的社会情感和利他之心,源于对公共利益的追求。

爱尔维修认为,人是有感觉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就是自利自爱,也就是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幸福,这是一切道德的根源。

第12页/共126页,观点三:

道德是意志的体现,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具有普遍道德价值的东西来自人的理性本身的善良意志,道德就是这种善良意志所发出的绝对命令。

如孝敬父母,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感等品德与情感、态度、意志的关系?

第13页/共126页,观点四:

美德即体现在行动上,任何一种美德都是通过实践获得的,并且最终都体现在行动上。

美德和技艺一样,必须通过现实的活动才能获得。

品德与行为、技能的关系?

寓言“旅行的第欧根尼”,故事中农夫的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意义?

真正的道德行为是怎样的?

第14页/共126页,请比较:

帮助别人乐于助人助人为乐三个道德概念的区别,说说你对品德认识。

第15页/共126页,关于品德的认识:

1、品德是作为一个结构物而存在的。

第16页/共126页,品德的心理结构,班华关于品德的“三维结构说”,认为品德是由心理形式维、心理内容维、心理能力维所构成。

林崇德“三子系统说”,认为品德结构包括三个子系统:

一是品德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系统,二是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三是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系统。

第17页/共126页,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

品德的结构为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组成:

“知”即道德认知“情”为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第18页/共126页,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准则或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道德概念,道德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等方面。

第19页/共126页,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具有调控作用。

道德情感包括:

是非感,责任感,义务感,自尊感,友谊感,羞耻感,荣誉感,集体主义感,爱国主义感等。

第20页/共126页,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的确定道德行为目的,在克服困难中自觉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是支持与控制行为的内部力量。

第21页/共126页,4、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实际行为。

第22页/共126页,2、组成品德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彼此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面貌。

人的品德发展具有多端性和不平衡性。

第23页/共126页,品德与知识的区别,杜威:

美德是体认之知。

这种知识是一种亲切的和有生命力的个人的真知灼见在经验中获得和经过检验的信念。

不同于第二手的、基本上是对使用符号的认识。

后面这种知识不能保证行为,它不能深刻地影响性格。

“道德知识”与“关于道德的知识”的区别,第24页/共126页,品德的概念,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第25页/共126页,品德不仅反映了人的社会性,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结果,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体现。

第26页/共126页,外在来看,品德与道德相关,人们往往是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来评价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是道德的,这反映了品德的社会性。

脱离了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就无所谓品德。

内在来看,品德体现为个体内在的和谐,是个体在一定的认知下自主选择,是知情意行的统一。

第27页/共126页,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儿童的伦理学:

儿童的伦理学是儿童对外部规则的建构。

儿童心理学家马休斯:

儿童伦理发生发展的独特性。

发展心理学:

儿童有一个道德“无律”时期。

当儿童还没有自我意识,还不能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的时候,既没有道德也不需要道德。

第28页/共126页,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观点,1、道德产生人格结构论道德的获得在于儿童超我人格的发展。

第29页/共126页,2、道德发展道德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无意识过渡到有意识、从不自觉过渡到自觉、从生理上的自制到心理上的自制的过程。

道德是儿童早期经验中成人道德标准的内化,是一种更为深刻的家庭情绪反映,第30页/共126页,精神分析理论关注的主要在情感方面,强调父母对儿童的感情影响,以父母为榜样意味着继承父母的道德情感。

所以幼时父母的行为方式、赏罚方式会极大地制约儿童的人格与道德发展。

第31页/共126页,

(二)道德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主要观点:

儿童只需通过观察学习,就可获得大部分的新行为,儿童可以通过替代强化去习得道德行为。

环境、社会文化、成人榜样直接影响儿童的道德形成和发展。

第32页/共126页,(三)道德认识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第33页/共126页,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其认识能力的发展存在着互相对应、平衡发展的关系,这种认识能力是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得到发展的。

第34页/共126页,发展阶段,儿童的道德发展可以从其对规则的理解去划分为这样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6岁以前,儿童处于纯粹的“自我中心主义”阶段。

第二阶段是他律阶段(6-10岁)。

第三阶段是自律阶段,这要到10-12岁左右才能达到。

第35页/共126页,影响因素,促使儿童由自我中心向他律道德和自律到的转变的关键是儿童的社会交往,儿童通过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观念,第36页/共126页,在品德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能力,达到道德自律。

第37页/共126页,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

前习俗道德水平(10岁以下)。

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利害关系判断是非好坏。

第一阶段:

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第二阶段: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第38页/共126页,习俗道德水平(10-20岁)。

个体着眼于家庭、社会对其的期望和要求来考虑问题,认为道德价值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尽义务。

阶段三: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阶段四: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第39页/共126页,后习俗道德水平(20岁以上)。

个体超越对社会秩序和权威的服从,开始在人类正义、公正、个人的尊严等层面反思这些规则的合理性,建立一个超越个人或集团利益的普遍原则。

阶段五: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阶段六:

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第40页/共126页,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1、品德的发展应当视为一个整体发展作综合的理解2、品德发展是有阶段的连续发展的过程,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3、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行为主体活动和实践的结果,第41页/共126页,品德发展具有多端性和不平衡性,品德发展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等各个方面,这几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都是构成品德整体的一个方面。

第42页/共126页,道德发展可以概括为:

无律他律自律自由,第43页/共126页,“无律”阶段是指婴幼儿阶段儿童对许多道德规范尚无明确的认知和体验,所以其行为不具有道德意义的阶段。

“他律”阶段是指儿童借助成人的权威去体认道德规范的阶段。

“自律”道德阶段是指儿童(青少年)能够借助自身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体认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道德行为的发展阶段。

“自由”阶段是道德人生的最高境界。

道德主体对自我与世界、绝对与相对、道德判断与决策等等的对立统一的认识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道德情感具有悲天悯人的特点,具有一种彻底的人道主义情怀;

道德行为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第44页/共126页,心理学家利文森(DanielLevinson)认为道德发展的阶段好比:

“季节”,因此,春天较之于冬天并不天然地是一个更好的季节。

夏天较之于春天也不是。

在每个时期或时代向下一个时期的转化过程中有收获,同样也有损失。

第45页/共126页,影响品德发展的基本因素,外部因素:

家庭,学校教育,社会因素,同伴群体。

内部因素:

认知因素,情感、态度因素等。

学校教育不是唯一的促进品德发展的因素,也不是最有效的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

第46页/共126页,家庭环境对儿童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奠基的、直接的、重要的。

家庭的气氛家长的人格修养家长的教养方式,第47页/共126页,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校风和班风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学校的德育课程和各科教学是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组织形式,第48页/共126页,社会生活环境是当代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最普遍的、最广泛的因素,社会主流和非主流的价值观念电视节目、各种广告,网络等大众传媒社会名流和权威人物,第49页/共126页,本节思考题:

如何尊重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

第50页/共126页,案例1:

一个好女孩是如何变坏的?

案例2:

美到心理的化妆案例3:

老师没有错?

第51页/共126页,三、什么是德育?

(一)从目标上,德育是不同于其他各育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二)从内容上,德育与社会道德生活密切相关。

(三)从形式上,德育与教育活动具有统一性。

第52页/共126页,

(一)德育是促进人的品德发展的过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致以行”知与不知的矛盾知与行的矛盾,由不知到知,由知到行,第53页/共126页,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3、德育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第54页/共126页,

(二)德育的内容随着社会道德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狭义的德育,也就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专指道德教育,即moraleducation.。

这种用法在我国起始于近现代教育,在国外,也常指这一含义。

第55页/共126页,广义的德育,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德育内容的不断丰富,人们才逐渐扩展德育的含义,把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法制教育等都包括在“德育”概念中来,于是便出现了广义“德育”。

第56页/共126页,如我国教科书就把德育的明确界定为广义的德育,与伦理学体系中的德育概念不同,教育学上的德育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第57页/共126页,德育即做人的教育。

包括做人的基本品德,如正直,诚信,公正,奉献等。

德育即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包括独立,坚强,认真,毅力,情感,团结等。

甚至有人还认为,德育还应当包括民主与法制教育、无神论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环境教育、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职业和生活指导教育、预防爱滋病教育等等,第58页/共126页,学校德育一般包括: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部分。

第59页/共126页,(三)德育与教育的统一性,1、德育地位的变化由独一无二到各育并列,第60页/共126页,孔子: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痒;

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礼记中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

”南宋的朱熹说:

“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的德育。

第61页/共126页,2、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以智代德?

完全寓它?

各育并重,各育具有特殊性。

德育地位的特殊性:

从其功能上,德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第62页/共126页,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些部分构成教育过程的统一整体。

在这个统一的整体中,德育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的成分”。

第63页/共126页,德育对社会的作用,学校德育通过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重要影响,甚至是根本性变革。

第64页/共126页,智利知识界领袖萨拉扎班迪博士在回顾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的道路时说,“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数字,也是一种心理状态。

当国民心理和精神还被牢固地封锁在传统意识之中时,就会构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

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工业管理模式,乃至政府机构形式,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负于这种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现代人的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第65页/共126页,德育对个体的作用,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其中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

第66页/共126页,德育对教育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德育为本”。

德育是基础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

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促进作用。

第67页/共126页,所谓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实际上是指,德育在完成教人做人的总目标和支持智、体、美诸育具体任务的完成这两个方面的实际作用。

第68页/共126页,这番警世之言告诉了我们什么?

一位从纳粹集中营中逃脱的幸存者,战后做了一所中学的校长。

每当一位新老师来到学校,他都会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

“亲爱的老师,我是一名纳粹集中营中的幸存者,我亲眼看到了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境:

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士兵枪杀。

看到这一切,我疑惑了:

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的请求是:

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性的人。

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创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

只有在使我们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

第69页/共126页,赫尔巴特语:

道德教育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最高目的,从而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第70页/共126页,四、学校德育的实施,

(一)当代学校德育模式(参考)1、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2、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3、道德教育的社会行动模式,第71页/共126页,

(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模式,1、专门的学校德育体系1)思想品德课(直接德育)2)各种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班团队活动,课外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等。

3)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直接教育者和责任人;

班主任是专门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教育者4)学校制度、校园文化等环境因素,第72页/共126页,2、学科教学活动渗透德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新课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73页/共126页,思考题: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第74页/共126页,教学的教育性,不仅教学内容本身有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师自身的因素都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

第75页/共126页,(三)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1、思维训练法2、情感陶冶法3、行为训练法4、理想激励法5、修养指导法,第76页/共126页,1、思维训练法,思维训练法指的是以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第77页/共126页,如何对学生进行说理?

案例:

美到心里的化妆案例:

第78页/共126页,要求:

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内容真实,可信。

态度真诚,热情。

善于捕捉说理时机,拨动学生的心弦。

第79页/共126页,2、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

陶冶是一种暗示的德育方法。

特点。

直观具体,生动形象,情理交融具有愉悦性,非强制性、无意识性等,第80页/共126页,古代一个寺庙,非常穷,这时来了一个小偷,结果是一无所获。

这时方丈来了,一看他就说,谢谢你这么远来看我,我很长时间没有见到朋友了。

临走时,把自己身上的袈裟给了小偷,小偷惊魂未定的走了。

这时方丈说,我多想送你一轮明月啊。

第二天,小偷把袈裟又叠好送回。

他说,我终于送给他了一轮明月。

第81页/共126页,陶冶法的关键是要设置具有隐性教育意义的教育情境:

1、人格陶冶。

模范人物的典范;

教师的人格;

2、环境陶冶。

物质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3、艺术陶冶。

第82页/共126页,案例:

教育无痕,早自习课,老师看到一些同学不到指定的组长陈同那儿去背英语,而到另一个同学那儿背,老师觉得有问题,就叫来几个同学查问。

师:

你为什么不到陈同那儿背书?

生:

他不给我们背,叫我们到吴浩那儿去背。

他为什么不给你们背?

他嫌我们背得不熟,慢,语音不准,怕我们占用他的读书时间,影响他学习。

(另一个学生插嘴道。

)生:

我们平时学习上有不会的地方,他也不愿意教我们,他不愿我们超过他”。

第83页/共126页,(第二天学校开运动会,老师就叫陈同观察1500米赛跑,赛跑开始后,老师就与他一边看一边聊,第一组有6人开始赛跑。

到最后一圈时,有一位同学已遥遥领先,老师告诉他,这位学生是学校长跑运动员,在市长跑比赛中曾获第二名。

第二组中有6人又开始跑了,跑到最后一圈时,前面3位运动员之间差距不大,而且你追我赶,场面激烈精彩,结果第一名成绩比第一组第一名成绩还好。

),第84页/共126页,师:

为什么第二组成绩比第一组的校运动员成绩还好?

因为第一组的那个校运动员跑到最后,没有人与他竞争,跑得不够努力,而第二组同学跑到后来有三位同学不相上下,你追我赶,不敢放松,所以第名也跑得快了。

好,那么在学习上你是希望同学远远落在你后面呢,还是希望追上你,在班上形成你追我赶的风气呢?

第85页/共126页,要求:

a.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b.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情境创设c.与启发说理相结合,第86页/共126页,3、理想激励法,理想激励法是指通过适当方式促进学生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

第87页/共126页,理想激励法的基本要求:

1、理想的确立。

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社会理想循序渐进榜样示范在理想确立中的作用。

2、关键。

正确的认知:

认知冲突,强烈的情感3、出发点。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第88页/共126页,4、行为训练法,行为训练法是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励与惩罚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炼道德意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第89页/共126页,道德行为训练的具体方式:

1、模拟活动。

2、社会实践。

3、日常规范训练。

4、操行评定。

第90页/共126页,如何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

道德评价的具体方式有:

整体印象法,操行评语评定法和操行计量评定法等。

积极评价:

表扬和奖励消极评价:

批评和惩罚,第91页/共126页,案例1:

陶行知“四个糖果的故事案例2:

送不出去的熊猫,第92页/共126页,道德评价的基本要求:

1、以表扬、激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2、注重日常行为表现和行为的过程,而不仅仅看一次行为表现或行为的结果。

3、公平、合理、公正4、注重教育性,第93页/共126页,所谓公平、合理、公正,要求该江泽江、该罚则罚;

哪一方面表现好就奖励哪一方面,哪一方面不足就应该批评。

不能以偏概全,一好遮百丑。

公平、合理、公正还要求奖励的频率和程度恰当。

奖励的级别应与成就的高低相当,特别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表现,过高和过低的奖励都会降低奖励的功效。

第94页/共126页,惩罚,怎样才能成为一种教育力量?

美国芝加哥快报的编辑总监道格拉斯先生与妻子离婚后,5岁的小女儿琼斯归他抚养。

他教育女儿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权利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只要不违背大家共同承诺的游戏规则。

而在人生最宝贵的品质当中,诚实,善良、勇于承担责任排在前三位。

在此基础上,父女俩达成了一项共识:

撒了谎就必须接受惩罚。

第95页/共126页,于是,当小琼斯将幼儿园的拼图游戏板偷偷带回家,并撒谎说是同学给她的时,父亲出了要她退回玩具,当面向老师道歉之外,给出三种惩罚要她选择:

1、一个星期不能吃冰激凌;

2、取消周日的野餐;

3、接受肉刑在屁股上狠揍两巴掌。

琼斯选择了第三种。

于是道格拉斯不得不打电话把前妻叫回家来当“监刑官”。

这是因为在接受惩罚的问题上,父女俩同样形成了一种共识,:

因为过错我愿意接受惩罚,但任何人都不能剥夺我的尊严,我有权选择至少一位目击者证实惩罚过程是否伤害到了我的尊严。

第96页/共126页,几天后,道格拉斯先生也尝到了被惩罚的滋味。

这是一个星期一的早晨,因为周日带女儿玩了一天后,贪睡没有按时起床,当他送女儿到学校时,已经迟到了。

老师微笑着问琼斯迟到的原因,道格拉斯代她答道,因为昨天在公园里玩累了,小琼斯今天多睡了一会,请老师原谅。

“不,爸爸,你在撒谎!

我没有贪睡,贪睡的是你!

”小琼斯愤怒的大叫,眼里浸满了泪水。

尴尬的父亲不得不向老师承认错误,并向女儿道歉。

小琼斯严肃的说,“你现在有两种惩罚方式可以选择:

1、取消本周的约会;

2、接受肉刑。

”我选择肉刑,但是你妈妈出差了,缺少监刑官。

“道格拉斯企图提出给女儿买新鞋子作为取消肉刑的交换条件,但女儿不依。

在一旁的看着这场争执的老师提出,原意担当本次肉刑的监刑官。

于是,一个稚嫩的声音在上空响起,”请这位先生体面的接受肉刑“,第97页/共126页,启示:

一个人要勇于为自己做过的事情承担责任,要诚实、守信。

如果是因为过错而受惩罚,那并不是意见有失体面的事情,反而,说明了你是一个勇于负责的人。

同时,行驶惩罚的一方也要做到公平、公正、合法,既要把握好惩罚的尺度,又要保证不伤害到被惩罚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