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6710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2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docx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详细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考试范围:

第1-7单元;考试时间:

10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水蒸发(化学变化)B.鞭炮爆炸(化学变化)

C.食物腐烂(物理变化)D.烧鱼时把鱼烧焦(物理变化)

2.人们常说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与一种气体的总排放量有关.这种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氢气

3.下列实验只能反映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检验是否是O2B.铁丝浸在硫酸铜溶液中

C.证明H2比空气轻D.倾倒CO2

4.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B.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C.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5.通过初三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下列有关硬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硬水中含较多的不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

B.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式降低水的硬度

C.硬水放一段时间就变成软水

D.在硬水中加入少量的肥皂水,会产生较多的浮渣

6.对下面一些现象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活性炭有吸附性

B.蜡烛一吹即灭﹣﹣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要吸热

D.鱼儿不能在冷开水中存活﹣﹣冷开水中几乎没有氧气

7.CO和CO2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A.都是无色有毒的气体

B.都是氧化物,都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C.都能用碳和氧气反应制得

D.都能溶于水生成碳酸

8.根据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的是同一种元素

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C.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D.它们依次表示原子、离子、离子

9.正确理解化学基本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对下列有关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B.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C.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10.“生命可贵,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B.发生火灾或地震时尽量使用电梯逃生

C.新装修完的房屋不宜立即入住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用蜡烛或火把做灯火实验

11.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是

A.P+O2↑

P2O5

B.4Fe+3O2

2Fe2O3

C.2H2O2

2H2↑+O2↑

D.CH4+2O2

CO2+2H2O

12.物质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三氧化二锑(Sb2O3)生产X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2H2O2═X+2H2O.X的化学式为

A.SbO2B.Sb2O5C.HSbO3D.H3SbO4

13.下面是某学生学完化学用语后的一次练习的部分内容,其中错误的是

A.2MnO42﹣:

表示2个高锰酸根离子

B.维生素C(C6H8O6):

表示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该分子中含20个原子

C.Ar:

可表示氩气

D.2O:

表示2个氧原子

14.点燃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单质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该反应中,生成物C与D的物质质量比为14:

9

15.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煤块粉碎后燃烧会更充分

B.燃烧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C.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D.剧烈的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16.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体积等于2L

B.1g过氧化氢溶液和1g二氧化锰混合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2g

C.1g镁在1g氧气中燃烧会得到2g氧化镁

D.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17.日常生活中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18.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实验只说明了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C.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红棕色固体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实验时,通入纯净一氧化碳的同时,点燃酒精喷灯给玻璃管加热

19.下列四个坐标示意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情况,其中错误的是

A.加热一定量碳酸氢铵(NH4HCO3)的实验,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

B.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变化

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变化

20.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8

3

40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

8

2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X的质量为0

B.该反应中X、Z的质量比为1:

4

C.该反应的生成物是Y和Q

D.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仍有四种物质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①2H②H2③2CO④2H2O⑤

O

能表示分子个数的是(填序号,下同);能表示化合价的是;表示原子个数的是.

(2)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填化学式).

(3)在符号①Fe3+②H2O2③SO42﹣中,表示阳离子的是(填序号);①和③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22.化学是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今有四种气体:

a.O2b.COc.N2d.CO2,请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①用于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②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

③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④用作保护气、化工原料,充入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的是.

23.下列物质:

①氮气②液态空气③矿泉水④高锰酸钾⑤铁⑥冰水混合物.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有.

24.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用A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时,a管产生的气体是.水中预先加入硫酸目的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用B图所示探究燃烧的条件时,燃烧的是(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可能的原因是;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填物质名称)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3)利用C图所示方法,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两支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4)D图实验中要预先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写出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利用E图所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

25.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1)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课后清洗仪器时,小颖发现变红的石蕊溶液又变为紫色,原因是.

(2)小颖还发现,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形成这层白膜的原因是;她用少量稀盐酸将其清洗干净,原理是.

(3)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①铝是活泼金属,生活中的铝锅却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原因是.

②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③为验证某脱氧保鲜剂的主要成分为铁粉,某同学将稀盐酸滴入此脱氧剂中,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并且意外地闻到了一股臭鸡蛋的气味,原来此脱氧剂中除含铁粉外还含有硫化亚铁(FeS).硫化亚铁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温馨提示:

铁元素在该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其中有一种是硫化氢气体,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探究题

26.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a是,b是.

(2)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而小明认为该装置有一个小问题,请你帮助他:

;实验室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在装入药品前,应先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4)小明要制取少量CO2,其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他收集该气体的装置是(填装置序号),选用该装置的理由是.

(5)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C装置仪器a逸出,必须使a仪器.

(6)小强和小明还对过氧化氢分解时影响反应速率的部分因素作出探究,并测得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H2O2溶液浓度%

H2O2溶液体积/mL

温度/℃

MnO2的用量/g

收集氧气的体积/mL(排水法)

反应所需时间/s

5

1

20

0.1

2

16.75

15

1

20

0.1

2

12.63

20

5

25

0.2

4

10.70

20

5

35

0.2

4

8.06

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有关.通过实验①与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有关.若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加适量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质量.(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四、计算题

27.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青蒿素中各原子的原子个数比C:

H:

O为;

(2)青蒿素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8.小宇同学在实验室里将16g高锰酸钾放在试管里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他称得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4.4g,通过计算回答: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2)高锰酸钾是否完全参加反应.

详细参考答案

1.B

【解析】A、水蒸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鞭炮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烧鱼时把鱼烧焦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C

【解析】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土地干旱等,因此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所说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就是指二氧化碳.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与“低碳生活”有关的问题,学生应了解我们身边的环境和化学息息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关心环境,关心社会.

3.C

【解析】A、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铁与硫酸铜反应属于铁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属于氢气的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灭火主要利用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4.A

【解析】A、氧气用途有:

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不能做燃料,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氮气的用途是:

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氦气的密度比较小,化学性质稳定,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正确,因为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初中阶段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要记牢.本题也体现了: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AC

【解析】A、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但并不是含较多的不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故A错误;

B、硬水软化的方法主要有:

加热煮沸、蒸馏和离子交换;加热煮沸是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故B正确;

C、硬水净置一段时间后,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会减少,不会变成软水,可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故C错误;

D、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

向软水中加入肥皂水时,会出现大量的泡沫;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时,会起浮渣;故D正确.

故选:

AC.

【点评】本题考查了硬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6.B

【解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可用于去除冰箱异味,故正确;

B.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的温度使其达到着火点以下,而蜡烛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所以蜡烛一吹即灭,故错误;

C.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能吸收大量的热,可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形成雨水下降,故正确;

D.冷开水中几乎没有溶解氧气,故不能养鱼.故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7.C

【解析】A、CO和CO2均为无色气体,但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CO和CO2均为氧化物,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一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一氧化碳不能与水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A

【解析】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图中三种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10、11、12,属于不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三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均为2+8=10,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三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故选项说法正确.

D、第一种粒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第二种粒子:

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第三种粒子:

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它们依次表示原子、离子、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9.D

【解析】A、在同素异形体组成的混合物中,仍满足只有一种元素,但该物质不是单质,而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气体,其组成元素只有氧元素一种,该气体为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错误;

B、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反应,错误;

C、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错误;

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在考查概念的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认识物质的分类,注意概念的关系.

10.D

【解析】A、天然气属于易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或是加热易产生爆炸,故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正确;

B、发生火灾或地震时,容易断电,不能使用电梯逃生,错误;

C、新装修完的房屋含有甲醛等有害气体,不宜立即入住,正确;

D、久未开启的地窖中可能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因此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用蜡烛或火把做灯火实验,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1.D

【解析】A、该化学方程式氧气是反应物,后面不需要标注↑,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P+5O2

2P2O5.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

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2.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方程式中的已知条件可得,反应前:

2个Sb,7个O,4个H,反应后:

4个H,2个O;比较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可以判断在X中含有:

2个Sb,5个O,即其化学式为:

Sb2O5.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13.A

【解析】A、MnO42﹣离子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故为锰酸根离子,当锰元素显+7价时才叫高锰酸根离子,故A错误;

B、根据维生素C的化学式C6H8O6可知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该分子中原子个数为6+8+6=20,故B正确;

C、氩是稀有气体元素,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质是单原子分子,所以氩气的化学式就是表示氩元素的元素符号,即:

Ar.故C正确;

D、当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就表示几个原子,故2O表示2个氧原子,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4.D

【解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各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该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反应生成了氮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4NH3+3O2

2N2+6H2O

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A正确;

B、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4中物质中,B、C的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B正确;

C、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C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

(2×14×2):

[6×﹙1×2+16]=14:

27.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但由于问题较多,容易被弄糊涂了,因此要从概念的科学定义出发,逐一解答.对于方程式书写的解答要注意配平,不能光看图示,否则容易出错.

15.A

【解析】

A、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说法正确;

B、燃烧不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例如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故说法错误;

C、在化学反应中,燃烧放出热量,其他的一些类型的反应,如金属和酸反应,酸碱中和也放出热量,故说法错;

D、急速的燃烧不一定发生爆炸,爆炸要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故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燃烧、爆炸的含义,解答时要充分理解“一定”和“不一定”的适用.

16.D

【解析】A、由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20℃,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L;故错误;

B、由于1g过氧化氢溶液和1g二氧化锰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了氧气,剩余物质的总质量小于2g;故错误;

C、由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Mg+O2

2MgO可知:

镁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

3:

2,1g镁在1g克氧气中燃烧,镁有剩余;所以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小于2克;故错误;

D、由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S+O2

SO2可知硫与氧气的质量之比为:

1:

1,1g硫粉在1g氧气中燃烧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二氧化硫;故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17.B

【解析】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铁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容易锈蚀,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铝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铝粉就是用于铁制暖气片防锈用的“银粉”,能起到防止金属制品锈蚀的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铝锅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对铝锅起到保护作用,用钢丝球擦洗,能把氧化物薄膜擦去,故选项说法错误.

D.菜刀与盐溶液接触时更容易生锈,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更容易生锈,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锈蚀的条件、防止锈蚀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8.C

【解析】A、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燃烧,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红棕色固体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为防止发生爆炸,先通入纯净一氧化碳,将空气全部排出后,再点燃酒精喷灯给玻璃管加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原理、实验注意事项、实验现象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B

【解析】A、碳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最后为零,故正确;

B、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横坐标表示的是加入的稀硫酸的质量,当稀硫酸少量时,Mg和Fe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由于等质量的稀硫酸消耗的Fe的质量比Mg的质量多,因此随着稀硫酸的加入,在Fe和Mg等质量的情况下,Fe先耗完,产生氢气少,Mg正后耗完,产生氢气多,正确的图象如图所示,

故错误;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质量不变,故正确;

D、通电分解水时,生成氢气氧气的体积比为2:

1,故正确.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并能够根据各物质间量的变化来正确辨别坐标所表示的变化量,分析变化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20.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设待测质量为a,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得:

8g+3g+40g+5g=a+25g+8g+23g,解得a=0.X、Z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Y、Q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

A、由分析可知反应后X的质量是0,故说法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分别为8g:

(38g﹣6g)=1:

4,故说法正确.

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Y和Q,故说法正确;

D、由分析可知反应后X的质量是0,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有三种物质;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表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学会去伪存真,挖掘出有效数据.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求解.

21.

(1)③④;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