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76503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有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8分)

1.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

A.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

C.需要450mL溶液时,要用500mL容量瓶配制500mL溶液

D.实验室常用的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

考点:

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专题: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分析:

A.根据量筒精确到0.1mL分析;

B.根据托盘天平精确到0.1g分析;

C.依据容量瓶的规格和所配制的溶液的体积进行选择分析,没有450mL的容量瓶,必须采用稍大一点的500mL的容量瓶;

D.根据广泛pH试纸的精确度只能达到1分析.

解答:

解:

A.量筒的精确度只能达到0.1mL,不能读到12.36ml,故A错误;

B.托盘天平能精确到0.1g,故称取8.75g的食盐是错误的,故B错误;

C.容量瓶的规格和所配制的溶液的体积相符,没有450mL的容量瓶,必须采用稍大一点的500mL的容量瓶,配置同浓度的溶液500ml,再量取450ml即可,故C正确;

D.广泛pH试纸的测定的pH为正整数,无法测得某溶液pH为3.5,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常用仪器,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记住量筒、托盘天平、广泛pH试纸的准确度.只要记住了准确度,就能很容易地判定所给出数据的合理性.

 

2.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用作引流的是(  )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专题: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分析:

玻璃棒在很多操作中被用到,不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也不相同,如引流、搅拌加速溶解、防止液体飞溅、转移固体等作用.

解答:

解:

①在过滤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②在蒸发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因局部受热而飞溅;

③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物质的溶解;

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①和④,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玻璃棒的作用,熟悉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即可解答,较简单.

 

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哪个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考点: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分析操作对n、V的具体影响,根据c=

分析不当操作对浓度的影响.

解答:

解:

A、所用NaOH已经潮解,实际称量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小,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A错误;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B正确;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移入容量瓶内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C错误;

D、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实际加水量超过了容量瓶的容积,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

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与误差分析,根据c=

理解溶液配制的操作与误差分析,难度不大.

 

4.在试管的内壁附着下列物质,用稀盐酸浸泡而不能除去的是(  )

A.用足量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物质

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D.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考点:

化学仪器的洗涤、干燥.

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物质是铁;

B.足量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是铜;

C.盛石灰水留下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钙;

D.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是氢氧化铁.

解答:

解:

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物质是铁,铁能与盐酸反应,故A错误;

B.足量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是铜,是不活泼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的后面,不能和稀盐酸反应,故B正确;

C.盛石灰水留下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故C错误;

D.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是氢氧化铁,能够和稀盐酸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酸的性质,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H2O的质量是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是16g

C.3.01×1023个CO2分子的质量是22g

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22.4L

考点: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

A、质量的单位是克;

B、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C、3.01×1023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然后根据m=nM;

D、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只适用于气体.

解答:

解:

A、1molH2O的质量是18g,故A错误;

B、CH4的摩尔质量是16g/mol,故B错误;

C、3.01×1023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m=nM=0.5mol×44g/mol=22g,故C正确;

D、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只适用于气体,所以标准状况下,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均为22.4L,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明确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根据气体体积与摩尔质量的关系即可解答,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及适用条件,为易错点.

 

6.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16gB.32gC.64g/molD.32g/mol

考点:

摩尔质量.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

先根据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关系:

n=

计算出X的物质的量,然后利用摩尔质量的表达式:

M=

计算出X的摩尔质量.

解答:

解:

8g气体X的物质的量为:

n(X)=

mol=0.25mol,

X的摩尔质量为:

M(X)=

=

=32g/mol,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摩尔质量的简单计算,题目难度不大,解题根据是掌握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转化关系,试题主要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7.下列溶液中,跟100mL0.5mol/L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100mL0.5mol/LMgCl2溶液

B.200mL0.25mol/LAlCl3溶液

C.50mL1mol/LNaCl溶液

D.25mL0.5mol/LHCl溶液

考点:

物质的量浓度.

专题:

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

根据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式中离子的个数,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解答:

解:

100mL0.5mol/L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

A、100mL0.5mol/LMgCl2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2=1mol/L,故A错误;

B、200mL0.25mol/LAlCl3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为0.25mol/L×3=0.75mol/L,故B错误;

C、50ml1mol/L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故C错误;

D、25ml0.5mol/LH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

抓住“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式中离子的个数,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32gSO2含有氧原子数为0.5NA

B.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CaCl2溶液,含有Cl﹣离子数为1NA

C.标准状况下,22.4LH2O的分子数为1NA

D.常温常压下,14gN2含有分子数为0.5NA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

A、32g二氧化硫物质的量是0.5mol,含有1mol氧原子;

B、必须告诉溶液的体积,才能计算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

C、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

D、注意干扰条件的处理,14g氮气物质的量是0.5mol.

解答:

解:

A、由于32g二氧化硫物质的量是0.5mol,含有1mol氧原子,含有氧原子数为NA,故A错误;

B、没有告诉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氯化钙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

C、标况下,水不是气体,无法计算水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

D、14g氮气的物质的量是0.5mol,含有分子数为0.5NA,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注意干扰条件的处理,标况下物质的状态,本题难度不大.

 

9.1gO2和1gO3中(  )

A.所含原子数相同

B.所含分子数相同

C.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相同

D.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相同

考点: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A.O2和O3都有氧原子构成,二者质量相等,含有原子数目一定相等;

B.二者质量相等,但摩尔质量不相等,故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含有分子数目不相等;

C.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D.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解答:

解:

A.O2和O3都有氧原子构成,二者质量相等,含有原子数目一定相等,故A正确;

B.二者质量相等,但摩尔质量不相等,根据n=

可知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含有分子数目不相等,故B错误;

C.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1gO2和1gO3的体积之比=

=3:

2,故C错误;

D.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1gO2和1gO3的密度之比=32:

48=2:

3,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比较基础,注意根据PV=nRT理解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

 

10.如果1g水中含有n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

A.n/1mol﹣1B.9nmol﹣1C.2nmol﹣1D.nmol﹣1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

根据水分子的构成、n=

、N=n×NA来计算.

解答:

解:

1g水的物质的量=

=

mol,

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

则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2=

mol,

由N=n×NA可知,

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NA=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明确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目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不同字母表示的意义来解答.

 

11.30mL1mol/LNaCl溶液和40mL0.5mol/LCaCl2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Cl﹣浓度为(  )

A.0.5mol/LB.0.6mol/LC.1.00mol/LD.2mol/L

考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分析:

先利用n=cV计算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Cl﹣的总物质的量,再根据c=

来计算混合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

解:

NaCl的物质的量为0.03L×1mol/L=0.03mol,

CaCl2的物质的量为0.04L×0.5mol/L=0.02mol,

则Cl﹣的物质的量为0.03mol+0.02mol×2=0.07mol,

混合溶液的体积为0.03L+0.04L=0.07L,

则混合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mol/L,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注意对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式的理解,注意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比较基础.

 

12.欲配制100mL1.0mol/L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

①将14.2gNa2SO4溶于100ml水中

②将32.2g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ml

③将20mL5.0mol/L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ml.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考点: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专题:

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

①14.2gNa2SO4的物质的量为0.1mol,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浓度为1mol/L.

②32.2gNa2SO4•10H2O物质的量为0.1mol,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等于硫酸钠晶体的物质的量,根据c=

计算判断.

③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据此计算稀释后浓度,进行判断.

解答:

解:

①、14.2gNa2SO4的物质的量为

=0.1mol,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浓度为1mol/L,溶液体积为100ml,不是溶剂的体积,故①错误.

②、32.2gNa2SO4•10H2O物质的量为

=0.1mol,由化学式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等于硫酸钠晶体的物质的量为

0.1mol,溶液体积为100ml,所配溶液浓度为

=1mol/L,故②正确;

③、令稀释后硫酸钠溶液浓度为c,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则20ml×5mol/L=100ml×c,解得c=1mol/L,故③正确.

所以②③正确.

故选:

B.

点评:

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及对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计算,难度不大,根据c=

加深对溶液配制的理解.注意配制中物质溶于水溶质发生变化的情况.

 

13.等体积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1:

2:

3B.3:

2:

1C.1:

1:

1D.6:

3:

2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与等量的AgNO3溶液,恰好都完全反应,则等体积的NaC1、MgCl2、A1Cl3三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相等,以此来计算.

解答:

解:

设NaC1、MgCl2、A1Cl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z,

由分别加入等量的AgNO3溶液,恰好都完全反应,则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相等,

x=y×2=z×3,

解得x:

y:

z=6:

3:

2,

因溶液的体积相同,则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浓度之比,

所以浓度之比为6:

3:

2,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离子反应的计算,明确离子之间的关系得出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14.3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g溶质,现欲配制1mol•L﹣1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

A.1:

4B.1:

5C.2:

1D.2:

3

考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分析:

根据3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60g溶质计算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

解答:

解:

60gNaOH的物质的量为:

=1.5mol,

则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mol/L,

欲配制1mol/L的NaOH溶液,设需5mol/L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xL,蒸馏水的体积为yL,忽略稀释时体积的变化,则混合后的体积为(x+y)L,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

xL×5mol/L=(x+y)L×1mol/L,

解得:

x:

y=1:

4,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不中等,注意把握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公式的运用方法,明确溶液稀释前后的规律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15.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O2重116g,若充满CO2重122g,现充满某气体重114g,则某气体的分子量为(  )

A.28B.60C.32D.4

考点: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相对分子质量及其计算.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

同温同压下,相同容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令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容器质量为m,根据容器充满氧气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列方程计算n、m的值;根据M=

可计算X气体的摩尔质量,据此计算气体X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

解:

令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容器质量为m,则:

m+n×32g/mol=116g,

m+n×44g/mol=122g.

解得,n=0.5mol,m=100g.

充满气体X后的质量为114g,所以气体X的质量为114g﹣100g=14g,物质的量为0.5mol.

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

=28g/mol.

所以气体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故选:

A.

点评:

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是解题关键.

 

16.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所得溶液密度为0.9g•cm﹣3,这种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

A.18.4mol•L﹣1 34.7%B.20.4mol•L﹣1 38.5%

C.18.4mol•L﹣1 38.5%D.20.4mol•L﹣1 34.7%

考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

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

NH3溶于水后虽然大部分生成NH3•H2O,但在计算时,仍以NH3作为氨水中的溶质,设水的体积为1L,则氨气的体积为700L,由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计算氨气的物质的量,溶液质量=氨气质量+水的质量,溶液体积可由溶液的质量和密度来计算,再根据质量分数定义、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计算.

解答:

解:

NH3溶于水后虽然大部分生成NH3•H2O,但在计算时,仍以NH3作为氨水中的溶质;

设水的体积为1L,氨气的体积为700L,

则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31.25mol,

氨气的质量为31.25mol×17g/mol=531.25g,

溶液的质量为1000g+31.25mol×17g/mol=1531.25g,

溶液的体积为=

=1.7L,

则氨水的质量分数为:

w=

×100%=34.7%,

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18.4mol/L,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溶液的体积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也是学生解答本题的易错点.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1)1molH2SO4中含 NA 个硫原子, 4 molO.

(2)19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Cl﹣离子,ACl2的摩尔质量是 95g•mol﹣1 ,相对分子质量是 95 ,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4 .

(3)用20g烧碱配制成500mL溶液,该溶液浓度为 1 mol/L;从中取出1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含溶质 0.04 g.

考点: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

(1)根据硫酸中S、O原子数计算;

(2)根据氯离子物质的量计算ACl2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

计算其摩尔质量,进而计算A的相对原子质量;

(3)根据n=

以及c=

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为均一稳定分散系,取出任意体积都和原溶液浓度相等.

解答:

解:

(1)1molH2SO4中S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S原子数为NA,含有4molO,故答案为:

NA;4;

(2)19g某二价金属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Cl﹣,则ACl2的物质的量为

=0.2mol,ACl2的摩尔质量是

=95g•mol﹣1,相对分子质量是为95,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35.5×2=24,

故答案为:

95g•mol﹣1;95;24;

(3)20g烧碱的物质的量为:

n=

=

=0.5mol,则c=

=

=1mol/L;

溶液为均一稳定分散系,取出任意体积都和原溶液浓度相等,从中取出1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溶质的质量为:

m=nM=cVM=0.001L×1mol/L×40g/mol=0.04g;

故答案为:

1;1;0.04.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掌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计算,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

 

18.(14分)(2015秋•济宁校级月考)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

A.萃取B.分液C.过滤D.蒸发E.重结晶F.蒸馏

将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方法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中: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 C )

(2)把饱和食盐水中的食盐提取出来( D )

(3)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 C )

(4)除去酒精中溶解的微量食盐( F )

(5)分离水和石油的混合物( B )

(6)用自来水制取医用蒸馏水( F )

(7)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提取硝酸钾( E )

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分析:

(1)CaCO3不溶于水;

(2)食盐溶于水;

(3)沙子不溶于水,而食盐溶于水;

(4)酒精沸点低易挥发;

(5)水和石油分层;

(6)自来水中水的沸点低;

(7)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

解答:

解:

(1)CaCO3不溶于水,则选择过滤法分离,故答案为:

C;

(2)食盐溶于水,则选择蒸发分离出食盐,故答案为:

D;

(3)沙子不溶于水,而食盐溶于水,则选择过滤法分离,故答案为:

C;

(4)酒精沸点低易挥发,则蒸馏分离出酒精,故答案为:

F;

(5)水和石油分层,则选择分液法分离,故答案为:

B;

(6)自来水中水的沸点低,则选择蒸馏法制备蒸馏水,故答案为:

F;

(7)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则选择结晶法分离出硝酸钾,故答案为:

E.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混合物分离方法的选择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9.(16分)(2013秋•泰来县校级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检测次数溶液中检测出的离子

第一次KCl、K2SO4、Na2CO3、NaCl

第二次KCl、BaCl2、Na2SO4、K2CO3

第三次Na2SO4、KCl、K2CO3、NaCl

(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 二 次检测结果不正确.

(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

首先,向溶液中滴加 HNO3 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 检验碳酸根离子的存在 ;然后,继续加入过量的该溶液,其目的是 除去碳酸根离子 ;

第三,再向溶液中加入 Ba(NO3)2 溶液(填化学式);

第四,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 AgNO3 溶液(填化学式).

考点:

几组未知物的检验.

专题:

物质检验鉴别题.

分析:

(1)BaCl2和Na2SO4、K2CO3都能反应而不能共存;

(2)碳酸根离子可以和硝酸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再加入硝酸钡可以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检验硫酸根离子之前,要先将碳酸根离子除去,防止干扰,最后加入硝酸银检验氯离子,开始不能加盐酸、硫酸,否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