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86234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5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docx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

重庆工商大学

2012年6月

 

前言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度推进,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为贯彻国务院[2012]2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化强省和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的两大战略,适应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2011年8月,经省人民政府并获得批准,于2012年3月正式挂牌。

基于红花岗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定位,“贵州省内领先的省级经济开发区;遵义市以新材料、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融合现代商贸物流、研发创意、生态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业新城”。

遵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五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并指出,省级经济开发区的获批是我市园区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全市的经济发展打造了新的发展平台,为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拉开了新的框架和格局,为引进内外资大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实现提速赶超和转型跨越战略目标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根据贵州省商务厅《关于组织编制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的通知》精神,开发区特编制《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

招商引资规划以《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2--2030)》为基础,贯彻落实市、区两级政府对开发区的发展思路以及对开发区的产业发展要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开发区建设和发展快速,把开发区打造成为遵义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高地、经济重地、宜居福地”。

 

第一章规划背景及意义

一、开发区设立背景

1、“十二五”期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贵州省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既为全省各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0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提出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

意见指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要以产业园区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

规划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新建30个以上省级产业园区及若干县市级产业园区,形成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县县有园区、园园有特色的产业园区建设格局。

为红花岗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引资,提供了发展的产业背景。

2、为推动区域协调,缩小贵州与全国发展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进各族群众福祉,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2012年初,国务院国发[2012]2号《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贵州省应抓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加快转型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三化”同步发展,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积极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实现赶超式发展,保障民生,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为红花岗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引资,提供了发展的机遇背景。

3、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战略和遵义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期提出的“提速赶超和转型跨越战略”的两大战略指引下,红花岗区委、区政府将湘江工业园区工业规划区域、深溪工业园区工业规划区域及开发区已建成的工业区域作为一个整体,以一区两园的形式向省政府申报省级开发区,利用省级开发区这一更高层次的平台,充分发挥开发区体制创新、机制灵活、产业集聚等方面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做好发达地区特别是重庆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区的产业转移承接工作,强力推进遵义市工业经济和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为红花岗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引资,提供了的现实背景。

4、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2011年8月,经省人民政府并获得批准,于2012年3月正式挂牌。

基于红花岗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定位,提出了“开发区的基本属性就是经济,根本内涵是开拓,个性特点是创新”;进而确立了招商引资是开发区的“生命线”,项目建设是开发区的“核心”,工业是开发区的“灵魂”,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为遵义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高地、经济重地、宜居福地”的战略目标。

为红花岗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引资,提供了发展的目标任务背景。

二、招商规划目的意义

1、为贯彻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精神,根据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本转移的新动向,开发区将面临产业结构调整、新产业的引入和新城区开发投入等问题,招商引资对于新设立的经济开发区而言尤为重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科学制定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其意义深远,有利于政府的规划实施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随着红花岗经济开发区的设立,现有的产业发展和城区建设已不能满足省级开发区的发展要求。

省级经济开发区,它是具有“产城融合”新区域内涵,需要从区域层面统筹考虑,合理设置产业发展方向,同时也要考虑到城市的配套建设。

因此,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既面临新产业的引入,也面临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

需要对产业发展进行深入的分析。

根据开发区现有的区域产业和配套设施发展需求,新的产业布局与空间发展要求,需要通过规划招商来得以实现。

因此,招商引资规划势在必行。

3、根据贵州省商务厅《关于组织编制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的通知》精神,深入研究和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以“工业强区、城镇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三大战略为方向,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坚持工业强区,加快园区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思路,通过招商规划,明确招商领域的重点和招引资的目标任务,实施有序招商和重点招商,加快红花岗经济开发区的资金的投入,推进开发区的建设速度,实现产业和区域配套环境建设的整体推进。

规划的实施,可为红花岗经济开发区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指导。

4、通过招商规划,可以让投资者了解到红花岗经济开发区详实的招商项目资料、工业园区的产业基础和招商引资项目相关的政策,以便招商信息的随时传递,与投资者交流和沟通,投资意向得以实现。

同时进一步做好投资者的宣传工作,树立红花岗经济开发区良好的区域形象和品牌,吸引企业和项目集聚开发区,促进红花岗经济开发区快速发展。

三、规划依据

贵州红花岗区经济开发区是2011年贵州省新设立15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也是遵义市5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之一。

为了加快开发区建设发展,本规划是根据贵州省商务厅《关于组织编制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的通知》精神,同时主要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个规划纲要》、《贵州省工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0]17号)、《遵义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遵义红花岗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09—2020》、《遵义市红花岗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遵义市湘江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0—2030)》、《遵义市深溪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0—2030)》、《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2--2030)》等文件为编制依据。

四、规划范围及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范围56平方公里,涉及南关、深溪两镇,包括在建的湘江工业园、深溪工业园、深溪镇区的产业及新城区建设。

近期2012—2016年:

招商发展期

中远期2017—2021年:

招商成型期

五、规划原则

1、规划编制符合国家、省、遵义市商务、区政府规范要求。

2、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划与遵义市、红花岗区的相关规划协调同步。

3、招商引资的工作重点,要以“产城融合”理念,现有产业为基础,培育优势产业、突出产业链条,新城区建设要以功能定位为出发点,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开发区产业绩效。

4、招商引资的工作理念,从全局出发,立足红花岗,放眼全市、全国,贯彻开放理念,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5、规划编制内容、任务、目标及实施,要体现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

 

第二章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

2011年,贵州省为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充分发挥产业园区聚集产业发展功能和示范效应,以产业园区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

提出新建30个以上省级产业园区。

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是2011年成为贵州省新设立15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

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东南部,区域范围为东到深溪镇机场坝、西临东联线、南至复兴村、北接忠南快线,涉及深溪、南关两镇,涵括南山、金华、坪桥、永安、深溪、复兴、龙江、清江、高坊九个行政村和南宫山社区,开发区主要含湘江、深溪两大工业园区和部分镇街区域,总人口约4.1万人。

规划面积55.8平方公里,首期开发建设面积12平方公里,起步期面积3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1.9平方公里。

红花岗经济开发区属于遵义市主城区红花岗区行政范围,目前GDP主要来自发展较为成熟的坪桥工业园,2010年其工业产值达到27亿元,占红花岗区GDP的16%。

红花岗工业除坪桥工业园发展较为成熟以外,其他工业园都处于建设或招商阶段,尚未投入生产。

产业以制造业为主,现产业园,主要包括湘江工业园、坪桥工业园、医药工业园、粮油工业园四个制造业园区和一个物流园。

一、园区及产业现状

目前,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已建设形成湘江、深溪两大工业园区。

产业发展重点,主要有装备制造、精密铸造、新材料、新型建材、电子信息、医药、食品等产业。

待2014年前完成忠庄药业园区整体搬迁和南部工业企业异地技改,到2016年形成产值达500亿元的产业集群。

1、湘江工业园区

遵义湘江工业园区成立于2009年9月,是遵义市委、市政府主抓的7个重点工业园区之一,遵义市中心城区重要的工业集聚区和产业建设示范区。

根据《遵义市湘江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0—2030)》,湘江工业园区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境内,位于中心城区南部。

北起南宫山、南以忠深大道以南800米为界、西与贵遵高速公路比邻,东抵坪桥;规划总面积15.48平方公里,用地规模1047公顷,已开发面积3.1平方公里,是遵义市中心城区集电子、机械、金属加工制造及物流配套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形成以“产业发展、交通物流、生活居住、公共服务、生态绿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发展区。

目前,园区招商引资已累计引进项目29个,协议资金81.8亿元,到位资金21.8亿元,引进的产业主要集中在电子电器、机械制造、金属加工行业和物流、仓储、包装等配套领域。

现已有14个产业项目启动建设,裕能科尔LED光电产品制造项目一期即将投产,将成为园区首个投产项目,现已招聘首批员工,正在试制产品;众吉人力资源服务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天蕴纺织异地技改搬迁、恒灿LED光电产品制造项目正在建设厂房;贵州钢绳、新雪域物流园、三一机械再制造、光明电器、厦控电器、恒雅包装、中铂硬质合金、嘉华印制电路板、泰鼎LED节能灯、永胜金属、顺通弹簧等项目正在抓紧推进;IT产业园租用标准厂房企业达到7家,其中4家已入驻。

2、深溪工业园区

深溪工业园区是依照《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一主两副一带”的城市空间结构,有序推进“坪桥—深溪环山工业带”的建设,促进中心城区南部区域的跨越式发展和经济复兴而确立的。

根据《遵义市深溪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把深溪工业园区定位为遵义市中心城区东南部工业新城、南部重要的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仓储物流业基地。

深溪工业园区地属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区域涉及深溪、坪桥、永安、复兴、龙江、高坊、清江等村,东接遵义县龙坪、南抵深溪镇复兴村、西临湘江园区、北起深溪镇坪桥,规划面积29.82平方公里,用地规模10.72平方公里。

深溪工业园区由坪桥国家级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新材料加工产业园、电子<轻工>产业园、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永安药业园及仓储物流园等六个产业园构成。

目前,深溪工业园区已开发面积10平方公里,已签约项目有遵义长征钼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高碳质页岩综合开发利用、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电子高纯钛加工、遵义奇利动画产业园和主题公园、北京大唐联诚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北斗卫星3G系统总装、潍坊中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呼叫中心、重庆中钢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城市矿产”废钢及报废汽车拆解基地、遵义聚源建材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矿渣微粉加工、遵义市大刚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物流中心、遵义市红花岗区香稻粮食加工厂、遵义市黄源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42个项目,总投资78.75亿元。

正在建设5万平方米的IT产业标准厂房,正在加快建设厂房主体工程,力争6月底完成厂房建设。

(1)坪桥国家级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

成立于2001年,2004年6月被国家科技部批复为贵州省两个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之一,2005年8月被贵州省发改委列为省级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试点基地。

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涉及深溪镇坪桥村、深溪村、永安村、龙江村,已开发面积5平方公里。

重点发展冶金、化工、机械制造业。

现有26家入驻企业,包括在建企业3家,技改搬迁企业2家,建成企业和在建企业分别完成投资20亿元、5.3亿元。

(2)新材料加工产业园:

位于红花岗区深溪镇深溪村,规划范围4.45平方公里。

以新材料加工、金属制品加工、新型建材业为主导产业,主要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原材料优势及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着力开发新型建筑材料,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3)电子<轻工>产业园:

位于红花岗区深溪镇深溪村,规划范围为3.52平方公里,以纺织服装制造、包装印刷、家具家装、纸制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为主导,依托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企业的技术和品牌,加快形成遵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重点引进和发展以高新技术、电子技术、纺织服装及新型印刷包装产业,加快形成高新技术、电子技术、轻工纺织服装及新兴印刷包装产业集群,承接东部沿海城市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产业转移。

(4)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

位于红花岗区深溪镇深溪村,以粮油食品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承接中心城区粮油食品和农副产品产业的转移,集中建设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规划范围0.45平方公里。

鼓励和引导食品加工企业提高技术加工含量,发展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业。

已与18家粮油食品加工企业签订了入驻协议,合同引资1.92亿元。

在建企业4家,累计完成投资4000万元。

建成企业1家,完成投资1500万元,到“十二五”末形成50亿元产业规模。

(5)永安药业园区:

(原忠庄药业园区,在深溪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由忠庄药业园区管委会管理,建成后,将入驻现忠庄园区内的10户药业企业,同时,将新入驻台湾顺天堂药厂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众瑞欣邦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大型药企。

园区拟入驻企业是来自忠庄药园搬迁的27家制药企业,规划占地3556亩。

拥有传统知名中药品牌,如廖氏化风丹等。

已签约引入台湾药企顺天堂,发展与国际接轨的中药制药。

医药工业园规划分为4个产业组团:

中药现代化科技创新产业化示范区、中成药产业组团、化学药及生物制品产业组团、总部经济和商业开发组团。

(6)仓储物流园:

位于红花岗区深溪镇深溪村,规划范围为3.48平方公里。

以综合服务型的仓储物流业为主导产业。

依托瑞杭高速、205省道和忠深工业大道以及规划建设中的东南大道,利用便捷的交通优势,杭瑞高速公路出入口立交和便捷的道路交通条件,建成建设集仓储、货运、中转、配送和商贸为主要功能的一体化综合服务型物流基地,成为区域性的物资转运中心和和物资集散中心,形成多功能和全方面的供货枢纽。

二、开发区新城区规划建设

根据《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2--2030)》,按照“一区两园”发展思路,以经济开发区统筹湘江、深溪两大工业园区建设,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50平方公里,开发区进一步整合资源,调整优化工业园区布局,城市功能配套发展,促进“产城融合”;同时对产业和城市功能相互联动、有机结合,实现产业和城市的高效、协同和优化发展。

1、开发区城市组团规划

目前,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城市功能尚未具备,根据规划,红花岗区政府行政中心迁入,拉动该区域发展。

根据《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2--2030)》,本地区规划两大组团中心,即城市组团级公共中心,城市南部产业服务中心。

所以,从整体上规划区公共服务存在两大职能,生活职能是城市组团级,生产职能是服务于城市南部地区的专业中心,功能主要为行政、商贸、教育科研与文化创意等。

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按15万人常住人口计算,其中12万居住人口,3万为居住半年以上人口。

为了更好地进行服务设施建设管理,保证公共服务网络的整体性,满足不同类型人群的需求,规划按城市组团级、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进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考虑工业区中的企业职工对公共设施的需求,参照国内开发区配套设施的建设经验,规划增加工业小区级公共设施配套。

 

2、开发区现代服务业打造

现代服务业是城市功能配套的关键,开发区现代服务业体系的构建,有利于产业和城市的高效、协同和优化发展。

现代服务业将作为开发区加快培育的产业代表,形成遵义市在服务产业领域的现代化特色涵盖商贸服务、文化创意和生产服务等三大领域,形成由短期内向式服务为主向中长期外向式服务发展的现代服务业。

——规划建设商贸流通产业园,培育骨干物流企业,完善商品流通服务体系,打造黔北物资集散中心。

——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产业园、文化科技、教育拓展、展示推介中心、动漫设计、技术咨询、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服务行业,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

——规划建设商业中心区,引入大型商贸企业,推进星级酒店建设,满足生产、生活消费需求,充分发挥中心城区优势,打造黔北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第三章开发区产业招商形势分析

一、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机遇

1、国际产业转移趋势的机遇

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看,尽管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减弱,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紧缩期、调整期,但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产业梯度转移的趋势没有改变,国际资本向以长三角为主的中国沿海地区转移的态势没有改变,并且呈现四个发展趋势:

一是全球产业调整升级步伐加快,国际产业转移层次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出现转移趋势;二是服务业成为产业转移热点;三是国际产业方式不断创新,项目外包日益成为主流,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明显,关联产业协同现象增多。

四是以成本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产业导向型转移趋势。

这给具外向度较高的西部地区利用好全球经济增长周期拐点和西部地区发展转折点,这为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管理来加快西部地区开发区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招商机遇。

2、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的机遇

目前,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80%左右的加工工业,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形成了加速向东部地区转移的新态势。

但随着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加之近年来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开始出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腾笼换鸟”已成为必然,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

这给开发区新一轮招商引资带来更大机遇。

3、贵州、遵义产业发展机遇

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贵州省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既为全省各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0年,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0]17号)。

意见指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要以产业园区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

贵州省委十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十二五”时期,一是产业发展要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主导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集成和产业化能力提高为切入点,改变和解决传统产业定位低、技术低端化的问题,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二是注重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培育发展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三是重点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信息、现代装备制造包括微加工、高端制造和极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十二五”时期全省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信息咨询、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研发设计、职业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努力把服务外包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物流业做大做强,打造成为贵州生产性服务业的亮点。

根据《遵义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要求,千方百计扩大工业投资规模,大力实施项目带动。

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步伐,以优势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依托,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努力争取国家重大工业项目,努力引进国内外大公司、大企业,以大项目为支撑、大企业为载体,做大做强优势工业,延长产业链,带动全市工业快速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

加快发展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接替水平。

按照“集聚优势、集群发展、做大做强、提升质量,延伸链条”的发展思路,发展壮大名酒、名烟、名茶、机电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特色食品、制药、竹加工等十重点产业;实施集聚发展、集群发展战略,以加快建设“7+10”工业园区为抓手,重点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企业聚集。

点轴面相结合,努力构建以“一圈一区三带”为依托、“7+10”工业园区为支撑的工业发展空间布局。

“十二五”末,建成百亿工业园区4个,50亿工业园区3个,“7+10”园区初具规模,形成“一圈”、“三带”、“一区”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贵州省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遵义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步伐,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做大做强优势工业,延长产业链,带动全市工业快速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给开发区带来产业招商新思路和新机遇。

4、区域合作的新机遇

遵义市作为贵州省与成渝经济区对接的桥头堡,遵渝合作意义深远。

2011年省委书记栗战书、省长赵克志率队到重庆,就加强黔渝合作与重庆市党政主要领导进行高层对接,形成了《关于渝遵合作发展信息产业的建议》和《遵渝合作发展信息产业战略框架协议》的战略性合作文件。

战略合作重点是将遵义市纳入重庆经济发展规划,在产业布局、资源配置、政策配套等方面统筹安排;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上,将遵义纳入重庆市“十二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同时鼓励重庆企业到遵义投资拓宽产业领域,为红花岗经济开发区与成渝经济区的产业对接,特别是与重庆产业合作,给开发区带来区域合作的机遇。

5、配套政策的机遇

红花岗经济开发区作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它是具有“产城融合”新区域内涵,现有的产业发展和城区建设需要从区域层面统筹考虑,合理设置产业发展方向和城市的配套设施建设。

省、市级政府将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同时作为省经开发区将会引吸投资者参与开发区的产业投资和新城建设,推进红花岗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的新机遇。

二、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挑战

根据《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开发区发展定位是遵义市集新材料、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产业等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融合现代商贸物流、研发创意、生态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业新城。

目前,面临新产业的引入,也面临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新的政策措施制定等方面的压力。

1、产业转移的新特点,使传统的招商模式面临挑战

国际产业转移也为开发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从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来看,传统的招商模式已不能适应组团式产业转移的要求。

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正呈产业链整体和制造、研发、服务一体化的组团式转移态势,因而开发区的产业基础和产业配套成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这对开发区的招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开发区现在的招商引资带来压力和挑战。

2、区域产业结构不平衡,调整结构任务重

红花岗经济开发区是属省级开发区,是遵义市推进“产城融合”模式的新城区。

目前,两个工业园区生产类制造业比例过高,城配套的服务业几乎空白,仅规划一个物流园,且发展目标尚未明确。

如果按照原来工业园区建设模式,已配套形式发展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