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91518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地理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从容说课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才是绝对的。

地球表面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只有相似的地区。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

教材主要剖析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

其中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都属于水平方向上的分异规律,还有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该部分内容较为抽象,教师教学时可选取恰当的视听资料来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以更好地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如教学“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选取我国南北向的大铁路——京九线沿途景观的变化让学生体会这种景观的过渡是由热量的变化而引起的,教学“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选取我国东西向的大铁路——陇海线沿途景观的变化,使学生理解从森林—草原—荒漠的景观变化是由于水分的差异而引起的。

在教学“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时,可选取不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的山体在一起比较,引导学生讨论:

为什么这些山体的垂直带谱丰富程度相差很大?

最后得出结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跟山地的高度以及山地所处的纬度有关,并深刻理解这种现象的地理成因。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立体、动态地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懂得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2.了解区域差异有不同的空间尺度,能用地图解释陆地上不同的自然带。

3.会分析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4.了解人类怎样利用地域分异规律。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读图分析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的思想,因此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因地制宜。

教学重点

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空间尺度。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

答:

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

答: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可将不同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作对比)

师这两幅风光迥异的图片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师对。

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板书)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推进新课

师从整体上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上面两幅图的差异又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

地球表面各地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事实上,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只有相似的区域,但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出示图片“五带的划分”)

师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异?

生温度。

师这种分异的尺度范围是什么?

生全球性的尺度。

师对。

我们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区和我们家乡的差异所体现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的规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模小。

(提问)陆地上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生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师请说一说,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动物、植物都有着怎样的特点。

(生讨论,师总结)在热带雨林中,长年高温多雨,植被常绿,树种繁多,层次复杂,生长茂盛,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

森林中的动物种类丰富多样,但茂密的森林使动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几乎没有善长奔走和长跑的动物,而多营巢树栖、攀缘生活、耐湿热的动物。

师那么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动、植物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生讨论,师总结)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典型植被为草类,耐干旱,根系发达。

草原开阔而平坦,动物善于奔跑以逃生或捕食。

师从对以上分析知道,自然地理环境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但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又表现为景观上的一致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辩证统一的。

(出示图片“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分析并观察这幅图片,归纳出“自然带”的概念。

生在陆地上,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一种地域组合,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现象。

师很好。

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出示图片“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

师请分析造成这两种景观差别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生热量因素。

从赤道到两极太阳辐射逐渐递减,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地区,苔原分布于高纬度的寒冷地区。

师对。

受这种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从赤道到两极有规律地更替。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5.6,找一找哪些自然带横穿整个陆地?

说一说在低、中、高不同纬度自然带的分布有何特征?

生苔原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都是横穿整个陆地的。

师这三个自然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生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在高纬度地区,热带雨林带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师自然带在中纬度地区的分布有着怎样的特点?

为什么?

生在中纬度地区主要是受到海陆分布的影响。

自然带并不像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那样横穿整个陆地,而是在大陆东岸、西岸和内部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组合。

师对。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一说在中纬度大陆东岸自然带的组合类型。

生在中纬度大陆东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

师在中纬度大陆西岸自然带有着怎样的分异规律?

生在大陆西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师对。

请同学们看“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并回忆气候的相关知识,思考: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着什么气候类型?

它和同纬度的大陆东岸自然带类型的区别是什么?

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在地中海气候下发育的植被类型,而同纬度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师那么请大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

生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

师具体说有何不同呢?

生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高温多雨,冬天寒冷干燥。

师不错。

(出示图片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代表植物——橄榄的叶子和果实特征,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外表特征作分析比较)

师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两种气候下生长的植被,在外在特征上有何不同?

讨论:

它们各自是怎样适合气候的?

(生讨论,师总结)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分,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硬叶林带的植物通常皮厚叶小,表面有腊质,果实的皮也较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的叶片较大,表面也无腊质,原因是这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植物有足够的水分供应蒸腾作用。

师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又有着怎样的组合类型呢?

生有着两种组合。

中部的亚热带和温带荒漠带、两侧的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

师对。

这种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当然也有水分条件的参与。

课堂小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异性是有规律的。

我们这节课主要是认识到其差异性。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

1.自然地理环境为什么存在地域差异性?

答:

陆地上不同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形成不同的水热组合—气候类型。

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着与之统一的植被和土壤类型。

2.在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下,哪些自然带是横穿整个大陆的?

它们分布在什么纬度?

答:

高纬度的苔原带、针叶林带和低纬度的热带雨林带横穿整个陆地。

3.在中纬度地区自然带的分布有着怎样的规律?

答:

在大陆的东岸、西岸和大陆内部各自形成了特定的组合。

在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针阔混交林带;西岸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大陆内部中部为亚热带和温带荒漠带及两侧的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带。

推进新课

师这种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同学们长途旅行过吗?

现在让我们沿着中国东西向的铁路大动脉——陇海铁路做一次旅行。

(出示图片“陇海铁路”)

(在陇海铁路东端、中部、西端相应的地方各出现一幅典型景观图)

(东端动画出示图片“温带落叶阔叶林”,中部出示“温带草原”,西端出示“温带荒漠”)

师请同学们思考,沿陇海铁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三类景观的更替?

(生讨论,师总结)

从沿海向内陆,由于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不同,干湿状况差异很大,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的变化。

师这种变化在什么纬度体现得最明显?

生中纬度。

(活动)

我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中,有人主张造林,有人主张种草,也有人建议种植灌木。

请讨论,哪种主张较合理,并说明理由。

(生讨论)

师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生长的典型植被是高大的树木,而西部地区则是以草原和荒漠景观为主?

生水分条件不同。

东部地区水分充足,而西部地区水分缺乏。

师对。

森林、草原、荒漠植被三者对比,它们生长的速度有何不同?

为什么?

生森林生长得最快,因为单位土地面积上叶片总面积最大,光合作用的产物最多。

荒漠植被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最小,光合作用的产物最少,因此生长得最慢。

草原介于森林和荒漠植被两者之间。

师事物都是辩证的,森林虽然生长得快,可单位土地面积上叶片总面积最大,耗水量也最多。

荒漠植被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最小,需水量也最少,草原的需水量则介于森林和荒漠植被两者之间。

那么,在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中究竟应该种植什么呢?

生不一定。

师为什么?

生因为西部地区也因地区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水分条件,要结合当地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师很好!

北京奥运提出的口号是“绿色奥运”。

有人建议在北京大量种植常绿阔叶树种,请同学们结合北京的气候和所处的自然带,想一想,这样做合适吗?

生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因此在北京的绿化中,应该以种植温带落叶树种和适应温带地区的草类植物为主。

常绿阔叶树种不能很好地适应北京的气候,成活难度大,养护费用会很高。

师对。

因此在生态建设中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更科学地建设和保护环境。

(过渡)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都是水平方向的分异规律。

在地球表面上有许多高大的山岭,随着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垂直分布规律。

师请同学们看P98“活动”,分析为什么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垂直带谱有着很大差异?

(生思考讨论)

师查看地图,请说一说喜马拉雅山的纬度大约是多少,属于什么气候带。

生大约处于北纬30°,属于亚热带气候。

师对。

这里平地上应该是怎样的植被景观?

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师对。

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北坡的山麓地带为什么自然带不同?

生南坡山麓的海拔低,只有1000米左右;而北坡的山麓海拔高,达4000米。

师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有。

南坡处于北印度洋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而北坡处于背风坡。

师很好。

为什么南坡的自然带谱比北坡丰富得多?

生因为北坡相对高差小,而南坡相对高差大,水热变化的空间大,因此南坡的自然带谱比北坡的复杂得多。

师很好,而且南坡的纬度也比北坡低。

综合以上原因,所以南坡自然带谱较北坡复杂。

师查看地图,思考为什么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谱非常丰富?

生乞力马扎罗山的纬度很低,山麓属于热带草原,海拔高,水热状况垂直变化明显。

师对。

因此,山麓与水平带是一致的,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的数目就越多,垂直带谱也就越完整。

(P99“阅读”)

师农业生产为什么要因地制宜?

生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要求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师我国自南向北、自东向西在气候要素上有着怎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如何影响我国的农业的地域差异?

生我国自南向北热量条件越来越差,自东向西降水越来越少,这种热量和水分条件自东南向西北的逐渐变化,引起了我国自东南向西北动植物种类、生长期、耕作方法等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生产力也呈现地域性差异。

师对。

在我国贵州有“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的说法,为什么?

对农业有着怎样的影响?

生贵州地处我国云贵高原,垂直高差显著,气温和水分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变化,水热的垂直差异使土地形成了立体利用。

师对。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然地理环境有地域差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具有规律性。

请大家用一幅简略图总结本节的知识结构。

 

2019-2020年高中地理5.2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课后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

国家环保总局环监局与美国环保协会联合提出:

大气污染罚款上限可设定12万元/日;水污染不低于2600元/日。

据此完成第1~2题。

1.这两条规定依据的环境管理政策是(  )

                

A.以防为主,防治结合B.谁污染,谁治理

C.强化环境管理D.环境保护

2.对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企业罚款,是因为这些企业利用了    资源(  ) 

A.水B.大气

C.环境容量D.土壤

解析:

第1题,对污染企业罚款依据的是“征收排污费制度”,贯彻的是“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

第2题,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的空间,还提供资源和消纳废弃物的场所,环境容量也是一种资源。

答案:

1.B 2.C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三十次会议于2002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据此完成第3~4题。

3.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包括(  )

①重大工程建设 ②区域开发 ③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活动 ④防止不利于环境事件的发生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体现了环境管理中的    政策(  ) 

A.预防为主B.三同步

C.强化环境管理D.三统一

解析:

第3题,防止不利于环境事件的发生属于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目的,不是其评价的范围。

第4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活动事先作出预测和评估,论证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政策。

答案:

3.D 4.A

2013年7月6日,广西贺州市发生水体镉、铊等重金属污染事件。

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表示:

“将组织对所有可能影响饮用水安全的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实行最严厉的措施,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据此完成第5~6题。

5.在对污染企业惩罚的措施中,“罚款”依据的环境管理制度是(  )

A.征收排污费制度

B.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6.事件发生后,贺州市政府贯彻的环境管理政策是(  )

①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②谁污染,谁治理 ③强化环境管理 ④考核决策者的政绩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

第5题,“罚款”是对污染企业浪费环境资源的一种惩罚措施,依据的是征收排污费制度。

第6题,“排查”是“防”,“实行最严厉的措施”贯彻的是“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答案:

5.A 6.C

排污交易权的主要思想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7~9题。

7.“排污交易”依据的是    制度(  ) 

A.征收排污费B.污染源限期治理

C.三同时D.环境影响评价

8.“排污交易”对    类企业有利(  ) 

A.造纸B.钢铁

C.有色冶金D.微电子

9.“排污交易”是环境管理中的    手段(  ) 

A.法律B.教育C.经济D.行政

解析:

第7题,“排污交易”交易的排污权,增加了污染企业的生产成本,类似于征收污染费。

第8题,微电子属于污染较少或没有污染的企业。

第9题,“排污交易”是通过排污权的“买入和卖出”实现的,属于经济手段。

答案:

7.A 8.D 9.C

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对指定区域的重点环境问题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的治理要求是限定(  )

①治理时间 ②治理内容 ③治理效果 ④治理措施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11.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的治理类型有(  )

①区域或流域的限期治理 ②行业的限期治理 ③点源的限期治理 ④目标的限期治理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解析:

本组题考查了我国“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

解题关键是要了解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的治理要求、治理类型。

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的治理要求是限定治理时间、治理内容和治理效果,治理类型包括区域或流域的限期治理、行业的限期治理、点源的限期治理三类。

答案:

10.D 11.D

2013年2月2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人民政府决定对平罗县凯迪化工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下达xx年污染源限期治理任务。

各限期治理企业必须按时完成治理任务,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县人民政府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其实施停产治理,直至关闭。

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限期治理”依据的是(  )

A.“三同时”制度

B.排污收费制度

C.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D.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13.宁夏对企业“限期治理”属于    的限期治理(  ) 

①区域 ②流域 ③行业 ④点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

限期治理依据的是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对企业排污限期治理既属于行业限期治理,又属于点源的限期治理。

答案:

12.C 13.B

读下面一则通知,完成第14~15题。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xx~xx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xx年×月×日

14.该通知贯彻的环境管理制度是(  )

A.预防为主B.谁污染,谁治理

C.强化环境管理D.环境影响评价

15.该市制定这个考核办法的目的是(  )

①将环境保护纳入政府任期目标中 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③将环境保护作为地方政府和决策者的政绩考核内容 ④使环保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解析:

第14题,通知中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关键词,说明它贯彻的是“强化环境管理”这一政策。

第15题,该考核办法适用于全市的所有区域,并不仅限于城市环境;②和④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目的。

答案:

14.C 15.D

1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因纸价上升,利益的驱动使某镇小造纸厂纷纷上马,但因为污水治理设施不配套,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大量农业用地因受污染而减产,农民纷纷上诉,各小造纸厂最终被环保部门依法取缔。

材料二: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指通过实行定量考核,对政府在推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的活动予以管理和调整的一项环境监督管理制度。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自1984年起在我国得到广泛推行。

(1)在工厂规划时,建设项目中的环境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    、同时    和同时    。

 

(2)小造纸厂污水治理设施不配套,造成极大环境污染的事实违反了哪些环境管理政策?

(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贯彻的环境管理政策是      。

 

(4)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怎样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

解析:

(1)题,“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2)题,小造纸厂没有采取措施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也没有承担环境治理的责任和费用,因此小造纸厂违反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和“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

第(3)题,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是上级行政部门对下级行政部门进行考核,贯彻了“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

第(4)题,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是依据“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把城市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通过科学、定量的指标体系,使环保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的一项制度。

答案:

(1)设计 施工 投产使用

(2)违反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和“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

(3)强化环境管理

(4)把城市环境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综合规划、综合治理、综合控制。

17.(探究性学习)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国不断加大对工业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材料二:

中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构成表。

年份

投资总额

(亿元)

国家预算

内资金(%)

企业自筹

资金(%)

其他(%)

2001

174.48

20.83

4.29

74.88

2002

188.37

22.28

4.25

73.47

2003

221.79

8.45

64.00

27.55

2004

308.11

4.50

73.81

21.69

xx

458.19

1.70

78.93

19.37

(资料来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xx》数据计算)

(1)分析表中数据,指出我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的变化趋势。

(2)通过表中数据判读我国污染治理责任的变化。

(3)企业应如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解析:

(1)

(2)题,主要考查读表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国家预算内资金比重不断下降,企业自筹资金比重不断上升;这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第(3)题,要想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就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对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理。

答案:

(1)国家预算内资金比重下降;企业自筹资金所占比重大幅上升。

(2)政府承担的责任减小,企业承担的责任增大(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3)清洁生产或发展循环经济;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清洁能源,加大技术投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