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0645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

《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

天然气行业供需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1月

 

正文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门站价下调刺激需求增速回升,拐点已现

根据发改委的规划,202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达10%,消费量达4000亿立方米。

过去两年一方面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天然气下游化工、建材等原料气和燃料用气需求下滑,房地产增速放缓影响新增居民用气增速;另一方面,原油和煤炭价格持续下降,天然气价格调降相对滞后,使得天然气相对于原油、煤炭的比价经济性较弱,导致天然气车销量大幅下降,煤改气进程有所放缓。

以上因素综合影响使得2015年天然气消费量增速从之前的年均增长10%-20%快速下滑至4.74%,2015年总消费量1932亿立方米。

图1:

天然气消费年增速2015年降至个位数

但我们认为这只是天然气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波动,需求长期快速增长的趋势并未改变,一旦不利和瓶颈破除,消费增速拐点来临。

2015年发改委共两次下调非居民气门站价是消除不利和瓶颈、提振2016年用气需求直接刺激因素。

2015年4月1日存量气和增量气并轨,存量气上调0.04元/方,增量气下调0.44元/方;2015年11月20日非居民气下调0.7元/方。

下调后江苏、广东等主要用气省份门站价已接近2元/方左右。

表1:

2015年主要用气省份门站价调整情况

图2:

2015年11月第二次调价后,各省门站价

图3:

月均消费增速2015年12月同比反弹+45%

图4:

年均消费增速2016年1-9月同比12.5%

2015年的调价效应逐步传导到天然气下游LNG重卡、天然气集中式发电、工业燃气等终端消费利用领域。

此外政策强力驱动民用供暖与工业领域的“煤改气”(重点京津冀地区)、分布式天然气发展条件逐步成熟,我们在今年2月就判断天然气消费拐点出现,年初至今的数据更印证了我们的逻辑。

2016年1-9月天

然气表观消费量153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09%。

2016年全年消费增速因供暖

季到来将比较确定维持10%以上。

当前国际气价仍位于低位区间、政策面“煤改

气”强力驱动、油气改革深化,结合对天然气下游各消费细分领域需求的细致分

析,我们判断天然气年均消费增速呈现“L”型、2016年即为拐点,2017年增

长将继续维持在10%以上区间。

表2:

1-9月天然气生产和消费量

2、全球供给宽松、消费疲软,未来3-4年国际气价在当下低位区间徘徊可能性较大

2.1、油价下行带动气价走低

国际WTI与Brent原油期货价格自2014年下半年在7个月的时间内,一路从约110US/barrel狂泻至48US/barrel。

在4个月内短暂反弹到65US/barrel后,

又开启第二轮下跌周期,至今年二月初下探到26US/barrel左右的阶段性历史低位。

国际气价走势与油价具有较强的联动性,油价下行也带动气价走跌。

NYMEX天然气期货价走势几乎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走势一致,在2014年2月触及顶点6.40US/MMBtu后,经过2015年初的短暂反弹,在今年3月下探到2010年以来的历史最底部1.611US/MMBtu。

图5:

2011年至今,布伦特原油、WTI原油、NYMEX天然气期货价格走势

探究此轮油气价格下跌缘由涉及的因素错综复杂,从政治、经济事件发生的时间跨度来看:

政治上美俄中东博弈,欧美联合制裁俄,经济上美沙联合打压油价,美国页岩油、页岩气实现量产,满足国内后开始外销国际市场,俄、沙联合增产企图降低油价挤出美页岩油气生产商,大量伊朗石油在本国经济制裁结束后涌向国际市场、伊朗天然气供给也呈现增加状态。

但拨开这些因素,更深层次的是全球范围内的石油、天然气供给过剩,同时缓慢的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拖累了消费需求增长。

据EIA统计,2010年以来沙特和OPEC的原油日产量持续上升,今年8月达到1060万桶/天,较2009年上升了31%。

而全球对原油的实际消耗量仅较2009年上升了9.4%。

虽然近期达成限产协议、市场对油价形成了上涨预

期,但协议能否切实落实还要看各产油国执行情况。

EIA预测2017年油价将在

50-60美元每桶区间徘徊,近2年油价难回70美元每桶以上时代。

同时EIA也

预测2020年全球天然气产量将从2014年的3.5万亿立方米升至5.3万亿立方米,近4年内天然气消费增长低于供给增长。

图6:

2008-2014年全球天然气产量、消费量与2015、2016年产、消增长率预测(亿立方米)

图7:

2000-2014年世界主要各地区产量、消费比较

主要产气国增加天然气供给主要源于两方面原因:

一看好天然气未来需求增长,EIA预测2030天然气或将取代石油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能源消费占比将由目前的约22%提升至约30%;二是主要产气国在2014年前天然气价格高企时,

集中投资的项目开始陆续达产。

EIA认为2014年至2017年天然气产量会以比

消耗量年均快2个百分点速度增长,未来3-4年全球天然气市场供需矛盾会加剧。

剖析历史数据,分地区从全世界范围的供给和需求来看,亚太地区消费量明显超过产量,欧洲和欧亚大陆、北美地区、中南美洲供求基本均衡,非洲、中东地区的供给明显超过需求。

结合主要产气国项目投产情来看,非洲、中东地区依然供给超过需求。

世界第三大产气国伊朗将投资2500亿美元用于石油和天然气项目,经济制裁的解除为雄心勃勃的出口计划扫清了障碍;欧洲和欧亚大陆地区,经济复苏低于预期,欧盟的天然气消费水平未来几年可能维持在2012年的水平。

第一大产气国俄罗斯年产能负荷率只有70%,保留扩产潜力。

中亚油气资源丰富的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正加紧完善其对外输气管道等基础设施,

增加出口规模;世界天然气市场的最大变数来自美国。

基于开采技术进步、美页岩气实现量产。

在满足本国需求同时开始出口,北美地区逐步从净消费区变为纯出口区。

2013年奥巴马政府批准美国开始向国际市场出口页岩气,目前欧洲已成为其稳定客户,后续东亚将是开拓重点。

随着产量逐步提升,世界天然气市场将有更多美国气。

EIA估计美国的天然气产量将由2011年的6530亿立方米增长到2017年的7690亿立方米,最快明年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气国;尽管亚太地区仍为供求最不平衡的净消费区,但来自区域内部的供给也在增加,澳洲已投资超过2000亿澳元用于LNG生产项目,EIA预计澳将在201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国。

未来3-4年全球范围内的天然气供宽松。

2.2、国际气价下行、日本削减需求,东亚进口气溢价减少

世界三大消费区北美、欧洲、东亚天然气售价还存有较大价差,北美最低、东亚最高,三地价差目前呈现向下缩窄趋势。

东亚是纯消费区,区内中日韩三国对外依存度都较高,尤其日本为100%。

在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日本关闭所有核电站开始大规模进口天然气用于产电。

东亚市场顷刻间新增2000万吨LNG需

求,相当于2013年全球LNG需求总量的8%。

致使2011-2014年三地价差扩大并维持高位,直到201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下跌带动气价下行。

2014-2016年初,北美、欧洲、东亚三地价差向下缩窄,尤其今年年初下降下跌明显。

CFR至三国LNG平均到岸价3个月累计跌幅超过30%。

至今年12月02日最新数据,CFR远东到岸价格又回升至年初水平(大陆、台湾地区6.32

US/MMBtu、日韩6.38US/MMBtu)。

主要因为北半球到了供暖季和油价回升,但长期来看国际油价难以大幅走高,日本陆续重启核电站将减少约3000万吨位

LNG需求,中国进口需求短期内还无法填补缺口,三地价差长期仍然呈现向下

缩窄趋势。

图8:

2000-16年3月,三大消费区天然气价格比较(US/MMBtu)

表3:

2015.11-16.2月LNG远东到岸价格

3、提高天然气能源消费比重是国家战略

3.1、天然气消费能源占比偏低

天然气是最清洁的化石能源,用作生产生活用气比煤和油产生更少的排放物、燃烧效率更高,用在交通领域更环保便宜,用来产电波峰稳定、可调节新能源上网,综合优势明显。

提高天然气消费占比是我国实现巴黎气候大会做出承诺(2030年单位GDP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的主要途径。

但目前天然气占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仍然偏低。

2014年全球平均人均年消费天然气467m,中国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8.9%、135m,提升潜力大。

按467m33世界平均水平估算,14亿人口每年至少还能产生6500亿m3天然气需求。

造成我国天然气能源消费占比低主要是资源禀赋差异和开采技术仍然不太成熟,我国贫油、气,富炭、水、风、光照资源,未来新能源和煤炭清洁化利用在一次能源中还是占有相当比例。

但随看开采技术进步,大量新发现页岩气、煤层气等资源逐步具备开采价值。

参照发达国家市场发展,我国天然气利用仍然处于早期阶段,挖掘潜力很大。

长期看天然气的经济性是决定用气需求能否增长的关键;短期看气价下调会提高潜在需求用户的用气意愿和支付能力,中间缺少不了政府政策引导,特别是目前我国天然气价格还未完

全市场化。

图9:

2015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图10:

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比较

3.2、政策、体制改革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图11:

2013-203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数据

综合前文,我们认为短期内气价下调已到达刺激消费作用,未来3-4年国际气价维持低位,保证了天然气消费现阶段和较长时期内的经济性。

政府出台的若

干项政策从战略层面整体规划了“十三五”期间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关键的催化剂是近期油气改革深化,长期要实现天然气定价市场化、价格向下与国际接轨,起到长期引导消费的作用。

一、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十三五规划》拟将天然气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

2020年提升至10%,消费量达4000亿m。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世界能源中3国展望2015》,也预计国内天然气需求将保持两位数增长,2020年前后达到约4000亿m。

分领域看城市燃气消费将达到1040亿m、占比26%,工业燃料用气1560亿m、占比39%,发电用气920亿m、占比23%,化工用气480亿m、占比12%。

国内产量为2450亿m,对外依存度稳定在37%左右。

图12:

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预测

图13:

203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预测

二、《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分布式能源与天然气利用是其中关键两环。

分布式能源系统将被作为战略新兴产业来发展,它与集中式发电相对使用微型燃气轮机、不需通过高压电网远距离运输,直接就近用户提供冷、热、电循环一体的能源供应,梯级利用效率可达70%-90%。

“十二五”

就分布式项目已做过规划,但由于燃料成本较高(占总成本70%)及主要装备需从国外采购,发展远低于预期。

《十三五纲要》重提天然气分布式,政策补贴增厚、进口气维持低位、项目经济性凸显,产业发展条件已具备。

从规划来看,

分布式发电建设将逐步成为燃气发电的主力。

“十三五”共规划建设天然气分布

式发电项目1000个,装机容量5000万千瓦。

若项目全投产,每年至少可产生720亿m3的用气需求。

三、油气改革深化,产业链投资机会到来。

长期来看油气改革深化,产业链投资机会到来。

改革总体思路是“管住中间、

放开两头”上游实现油气源多元化竞争,推动矿权和进口权开放、增加油气供给;中游加大中游管网、储气库、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落实第三方准入,并形成有效的监管体制机制;下游油气分销引入充分竞争。

最终目标是实现油气定价市场化,降低油气终端售价,刺激下游提升需求。

目前我国居民气与非居民气实行双轨制,存在严重的交叉补贴。

居民较非居民用气门站价普遍低0.2-0.5元/m上下,最高差价达到1.73元/m。

新一轮价改居民、非居民气价实现并轨、工业用气价格低于居民用气是趋势(发达国家成熟天

然气市场普遍按消费量定价,2013年OECD国家平均居民气价是非居民1.5-2倍、美则是2.5倍),长期推动工业企业用气量增长。

“双价并轨”步骤可能分两步,第一步是非居民气下调,居民气上浮实现并轨。

第二步非居民与居民气价分别继续下行和上调,最终实现市场化以量定价。

但预计“十三五”双价并轨步伐较慢,价改将从体制改革角度“去垄断”、利用市场调控降低非居民气价。

居民用气虽已实行阶梯气价、个户承受价格上浮能力也较强,但因整体用气需求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政策大方向是普及居民用气尤其三四线城市和农村采暖生活用气。

近期国内多地物价局下调居民气价正是基于大政策方向。

目前我国天然气终端用户零售价格是由城市门站价格加上管道配气费决定,前者由国家发改委定价,后者由省级政府物价部门制定。

表4:

国内不同气源定价方式

价改未来城市门站价格将被取消,上游“坑口”气价形成竞争。

政府只对管输价格进行监管,压缩配气费(增容费、计量费、调峰费、营业税金以及附加利润构成)中间环节,最终达到降低终端售价目的。

近期颁布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与《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就是把管输费用从门站价中分离出来,对成本收益进行监控、去除中游管输垄断、进而逐步取消门站价的尝试。

价改今后价税、价费分离是趋势。

图14:

未来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及监管示意图

11月26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成立、并发布油气市场系列价格指数,包括中国液化天然气(LNG)出厂价格指数,中国华南LNG交易价格指数和中国汽、柴油批发价格指数。

目前交易平台交易的管道天然气交易已覆盖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南和东北六个区域,液化天然气交易主要在华东和华南。

交易中心会员269家,数量还在持续增加中。

预计交易中心今年的天然气单边交易量将达到150亿立方米,占全国消费量的8%。

成立交易中心是为了建立一个类似于美国HenryHub和欧洲NBP天然气现货期货交易市场,将区域内所有天然气供方、需方集中到交易中心来交易,实现除管输外其他环节的市场化定价。

成立交易中心目的首先是提高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能力,其次侧面推进我国天然气市场格改革。

油气改革总规划纲领《深化油气改革的若干意见》有望年末或明年年初出台,除核定中游管网的成本外。

国家发给委今年以来也明显加快海上LNG接收站的审批速度,并将部分权利下放。

下游分销企业如深圳燃气、中天能源、广汇能源、新奥能源等“三桶油”之外的企业都已通过审批,开始动工建设自有的LNG接收站。

3.3、自产、进口双保险,力保需求高增长

天然气的需求增长预测存在不确定性,但至2020年总供给能力达到4000亿m3较为确定。

其中国内产量需由2015年的1350亿m3增加约1200m。

对于国内生产,存在三个有利因素:

一是探明储量大幅增长,截至2015年底天然气总储量44万亿m。

随着开采技术进步,具有开采价值的储量由6万亿提升至22万亿m;中石油等“三桶油”计划增加天然气开采及相关业务的投入;未来社会资本也将逐步进入上游领域,长期增加供给。

图15:

2007-2020年,国内天然气产量及增长率

表5:

对外输气管道投产情况(设计输气能力/亿m)

另外我国已规划建成较为完备的天然气进口渠道:

综合陆上东北、西北、西南三个方向的管道运输,东向海上LNG接收,我国天然气进口形成了“海陆并举、液气俱重、多种渠道、保障供应”的局面。

理论上不计算2015年以后新增的LNG接收能力,已达3950亿m(1650+4300万吨LNG相当于约2300亿m33天然气)。

即使未来国内产量不达预期,仍然可足供4000亿m3的用气需求。

根据目前正审批、在建和计划的LNG接收站项目,至2020年前后我国将拥有接近30座LNG接收站年合计接收LNG能力约1万吨。

图16:

2006-2015年我国新增与累计LNG年接受能力(万吨)

4、城市燃气消费年均增速快于整体消费增速,占比不断提高

天然气下游消费主要集中在城市燃气、发电、工业燃料和化工四大领域。

2000年,“西气东输”项目的竣工引导天然气消费增长驶入快车道,城市燃气、发电和工业领域用气呈现高速增长。

近年来,天然气开发利用进一步扩展到交通运输领域,天然气汽车发展迅速,多个地区推行公共交通领域的“油改气”。

子领域需求高增速,带动行业中观层面整体消费规模的快速扩张。

天然气消费总量从2000年的245亿m3快速增长至2015年1935亿m,年均增速14.78%远高于同期能源消费总量增速。

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费占比由2000年2.8%提升至2015年的6%。

2014、2015年受经济下行影响、工业用气需求疲软,发电和车用天然气经济性因煤、油价格大幅下跌而走低,这两年天然气整体消费增速只增长9.59%、4.74%。

但我们认为这只是消费需求的短期回调,消费增长仍在快车道、只是停下来检修换了个老损零件。

新零件就是下调的天然气门站价,2015年4月、11月上游非居民门站价两次下调,彻底激活了需求高增长。

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月消费增速同比大增45%、18%、18.5%,调价效应逐步传导到下游终端消费利用LNG重卡、天然气集中式发电、工业燃气等各领域。

此外政策强力驱动民用供暖与工业领域的“煤改气”(重点京津冀地区)、分布式天然气发展条件逐步成熟,我们自年初就判断天然气消费拐点出现,1-9月天然气消费数据(1531

亿m,消费增速同比回升至12.09%)更印证了我们的逻辑。

10月供暖用气高峰到来、2016年全年消费增速比较确定维持10%以上。

当前国际气价仍位于低位区间、政策面“煤改气”强力驱动、油气改革深化,结合对天然气下游各消费细分领域需求的细致分析,我们判断天然气年均消费增速呈现“L”型、2016年即为拐点,2017年增长将继续维持在10%以上区间。

表6:

1-9月天然气生产消费数据及行业重要政策

城燃消费领域主要包括城镇居民用气、公共服务设施用气、交通用气、釆暖用气等,在4个主消费领域占有比重第一38.8%。

2002年之前我国天然气消费以

工业燃料和化工用气为主,2000年占比分别为41%、37%。

2002年西气东输的投产引领了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的变化,城市燃气与发电的用气量、占比快速上升。

尤其是城市燃气消费量年均增长20.8%,超过同期天然气消费总量年均16.1%的增速。

2014年该领域共消费天然气710亿m、同比增13.4%,超过消费总量增速4.5个百分点。

发电用气270亿m、占比14.8%,同比增3.8%;工业燃料用气560亿m、占比30.6%,同比增8.9%;化工用气2903亿m、占比15.8%,同比增3.6%。

城市燃气消费占总体消费比重不断提高。

图17:

2000-2014年主要天然气需求领域消费量

4.1、燃气管网普及、城市化率提升助力居民用气稳步增长

尽管经济发达城市、省会城市气化率接近100%,但居民用气消费增长空间仍然宽广。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三四线城市气化率不足50%,覆盖人口也不到50%;②城镇化率提升推升天然气用气需求。

十三五规划至2020年还要实现1亿农业口在城镇落户,力争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

图18:

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主线管网建设情况

“十三五”居民用气主要增长点在:

1)主干线,地级、县级市、区县支线天然气管网的铺设,推升城镇气化率。

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建成天然气主线管道6.5万公里,初步形成了西气东输(西一、西二、西三线)、陕京线系统、川气东送线、涩宁兰系统、秦沈线、山东管网、中缅管线等组成的主线管道,此外还有冀宁线、中靖线、兰银线、淮武线、中贵线等重要联络线将主线管道联络贯通,主线管网骨架已基本搭建完毕,后续随着连接中俄东线、西线、中亚D线主干管网的建成,主线管网将进一步完善;地方支气管网链接主线管道和联络线,放射布局覆盖城镇,是城镇气化率的关键。

截至2014年底,我国建成地方支气管网40万公里,而几乎同等国土面积的美国地方支气管网长度超过200万公里,是中国的5.4倍,中国仅相当于其

上世纪50年代的水平。

最新发布的天然气白皮书也预计至2020年,我国将累计建成天然气长输管道10-12万公里,地级市以上管道覆盖率达到90%、县级市管道覆盖率达60%,一次性输气量将从目前的1650亿m3提升至4000亿m3。

目前地级市天然气管道平均覆盖率仍低于60%,“十三五”我国将进入一个天然气管道建设高峰。

我国居民用天然气领域存在交叉补贴,政府实行价格管控,《天然气利用政策》里也将居民用气列为优先类。

上游气源区分居民用气与非居民用气,且气价居民比非居民普遍便宜20%-30%。

2015年居民用气开始实行气价阶梯制度,将用户按消费量分为三档,超过每档规定额度的气,按下档提价收费。

油气改革拟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居民与非居民气价并轨、按消费量来定价,届时居民气价会相对提高,非居民气价则会相对降低。

但须指出的是,居民用气属于必需消费品,单户家庭消费量小,需求弹性小,

居民相对工商企业用户价格承受能力更强,且居民用气量每年都能保持10%左

右的稳定增长。

增量用户不仅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三四五线城市新增的或LPG、

煤气改造置换用户,也来自经济相对发达的一二线城市。

图19:

截至2014年居民用天然气、人工煤气、LPG累计人口数据(万人)

2)三四五线房地去库存和城市化进程推动居民用气量增长。

三四五线城市目前的去库存政策、及未来的城市化进程(吸收农业人口的主力是三四五线城市),两者与城镇气化率增长具有高度相关性,任何一方的积极增长都会直接或间接的推动居民用气需求的增长。

居民用气每年的新增用气需求涉及诸多因素、很难精确计算,但增长率较为稳定一般都能维持10%以上。

2015年居民用气总消费约350亿m,考虑到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回升,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热点城市房产销售高景气度,以及三、四线城市政府因地制宜出台的差异化刺激楼市消费的政策已初见成效,2016年居民用气的增长很可能超预期,预计2017年继续快速增加长,保守估计今明两年年新增用气规模都会达到50亿m。

4.2、LNG经济性增强、CNG存量大,交通运输用气看好重卡与船舶消费

城燃用气交通运输领域车船用气增长将是重点,主要是LNG重卡销售与普通重卡LNG改造。

“十二五”政府对天然气产业的支持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供给侧,十三五及今年两会行业支持重点将偏向需求侧,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中下游利用交通领域是重点之一。

看好LNG重卡消费的增长,其他车用领域存在来自电动车的有力竞争、天然气汽车处于劣势,政策支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表7:

1-9月天然气生产消费数据及行业重要政策

非重卡领域,电动汽车政策优势体现在:

①电动汽车享受单独牌照,无限购;②免征电动汽车购置税;③只要是电动车无论产地,同样享受高额补贴;④公务用车、公共交通有电动汽车最低比例配置要求;⑤规划2020年电动车存量达到500万辆,产业发展甚至与官员政绩挂钩。

相比较天然气汽车的全国性政策扶持力度则要小的多,只有交通部对每辆新售LNG重卡补贴1.5万元。

图20:

2012-2020年全国LNG加气站数量

另外LNG重卡燃烧热值为11000大卡/方、已接近普通柴油重卡,相较CNG重卡的8500大卡/方动力有了较大提升,解决了动力不足的问题;其次从安全角度考虑LNG储存压力低于0.8MPa接近大气压,远比CNG20-25MPa的储存压力更安全可靠;长途货运LNG重卡拥有续航里程优势,一次加燃料一个液灌450L、282m3相当,可行驶450-500公里。

CNG重卡一次加气8个钢瓶、100

m3相当,可行驶200-2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