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迁移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0858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用迁移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用迁移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用迁移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用迁移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用迁移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语用迁移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语用迁移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语用迁移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语用迁移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语用迁移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语用迁移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用迁移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docx

《语用迁移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用迁移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用迁移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docx

语用迁移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

语用迁移、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

摘要: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发生的迁移现象,首先简要地介绍迁移和语用迁移的定义和研究现状,接着从语用语言迁移和社交语用迁移两个方面以大量实例着重阐述了学习者在运用英语时出现的语用负迁移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最后,讨论了语用负迁移和语用失误对英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Abstract:

ThispaperstudiespragmatictransferinChineselearnersofEnglish.Afterabriefintroductiononpragmatictransferstudies,thepapergoesfurthertoanalyzepragmalinguisticfailureandsociopragmaticfailurewithalotofexamples,thenexplainstheirreasons.ThepaperconcludeswithsomeimplicationsforinstructioninEnglishclassroomteaching.

关键词:

语用迁移,语用-语言失误,社交-语用失误,语用能力

Keywords:

pragmatictransfer,pragmalinguisticfailure,sociopragmaticfailure,pragmaticcompetence

 

一、简介:

迁移与语用迁移的研究现状

迁移是教学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

它是指先前学习成果对以后学习的影响。

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母语的语言规则和表达方式习惯应用于第二语言的现象被称为语言的迁移(languagetransfer)。

根据迁移的效果,将迁移分为两类:

即正迁移(positive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transfer)。

母语和目的语在形式、结构、规则和意义上一致时,母语的这些特征会促进目的语的学习和掌握,这种促进新知识学习的迁移称为正迁移;母语和目的语在形式、结构、规则和意义上不一致时,母语就会对目的语的学习起干扰作用,这时产生负迁移。

负迁移也叫干扰(interference)。

迁移是人在获取知识中必然会产生的正常的心理过程。

当一个已掌握母语的学习者学习另一门外语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迁移现象。

近几十年来,人们对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迁移现象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对这一迁移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汇和句法方面(Saito&Beecken,199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语用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语言学界的确立,人们渐渐转向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迁移,即语用迁移(pragmatictransfer),[1]也就是由于某个言语行为在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中实施规则不同而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和跨文化交际产生影响的现象。

这些研究发现:

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存在着语言规则的差异或者某个言语行为在两种文化背景中的实施规则不同往往导致语用负迁移。

与语用正迁移相反,语用负迁移指学习者将母语里关于某个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照搬到目的语来表达同样的言语行为,但是这种从母语迁移到目的语里的语用知识不同于目的语里已经存在的理解和表达同样的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从而对新语用知识的获得和跨文化交际的进行起了干扰作用。

由于语用负迁移一直是困扰第二语言学习的难题,而且语用负迁移往往导致语用失误(pragmaticfailure),使跨文化交际出现障碍,因而尤其值得语言研究者和学习者的注意。

本文将集中讨论语用迁移的类别以及造成语用负迁移的因素,以期对英语教学有所启示。

二、语用负迁移、语用失误及其表现

Kasper[2]将语用迁移定义为学习者已有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对第二语言语用信息的理解、产出和学习所施加的影响。

即外语学习者使用目的语时受母语和母语文化的影响而套用语用规则的现象。

根据Thomas(1983)的观点,语用迁移可以分为语言—语用迁移(pragmalinguistictransfer)和社交—语用迁移(sociapragmatictransfer)。

由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存在语言规则的差异或者同一言语行为在两种文化中的实施规则不同,这往往导致负语用迁移。

语用规则的负迁移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产生语用失误(pragmaticfailure)。

2.1语用失误及其类型

我们将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因没有达到完满交际效果的差错,统称为语用失误(pragmaticfailure)。

我们不用错误(error)这个说法,因为这类失误不是来自语言本身的语法错误等方面的问题,即不是语法结构出错而导致词不达意。

何自然教授(1997)指出:

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performanceerrors),而是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

[3]

Thomas(1983)将语用失误分为两类:

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failure)。

2.2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icfailure)

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是语用-语言学的研究课题之一。

人们使用语言,总是结合具体的语境,恰当地遣词造句,并力求准确地表达话语的用意。

以英语为例,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是指在言语交际时,1)表达方式不得体;2)误用完全句;3)听话人误解说话人要表达的“言外之力”;4)说话人认为同一语言形式表达同一交际功能;5)说话人误加词语,使话语的“言外之力”不明确等。

[4]

1)表达方式不得体

表达方式不得体是语用-语言方面层面失误的常见现象,即没有把握好说话的分寸,忽略了话语的直率与礼貌程度。

英汉两种语言在特定场合的表达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英语国家的餐馆或酒店里,人们常用间接言语行为的方式:

a.Canyoubringustwocoffees,please?

b.Wouldyoubringustwocoffees,please?

而在中国,在类似的交际环境中,人们通常不用这样的间接表达方式,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请求:

a.来两杯咖啡。

b.请来两杯咖啡。

[5]

如果我们在汉语环境中这样对服务员说:

“你能给我们来两杯咖啡吗?

”这样过于客气反而让人觉得很奇怪。

但是,如果把汉语的句形式套用到英语环境中去:

“来杯咖啡”。

说得太直接了会让人觉得没礼貌。

又如:

对一位死者家属表达同情时,只允许说得含糊、笼统:

c.Iwassorrytohearaboutyourmother.

如果把c说成d,就有点失分寸,显得不那么得体。

d.Iwassorrytohearthatyourmotherkilledherself.

如果把c进一步说成e,那就太残酷无情了:

e.Iwassorrytohearyourmothertrippedoverthecat,cartwheeleddownthestairsandbrainedherselfontheelectricitymeter.

2)误用完全句

为了练习语法,英语教师常要求学生用非常完整的句型表达意思。

因此,很多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进行言语交际时总倾向于使用完全句,而不清楚使用完全句会使听话人推断出话语的间接用意。

其实,在不同的语境中,完全句很有可能会表达出说话人的间接用意,例如:

(在教室里,外教问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

外教:

Canyouhearmeclearly?

学生:

Yes,Icanhearyouclearly.

格赖斯的“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学说认为,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总要遵守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的某些准则。

如果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听话人就会推导出话语的“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forces)。

上例中,学生的回答使用了完整的句子,违反了会话原则中量的准则,让人听起来似乎有不耐烦的感觉,这里只需要回答“Yes,Ican.”就行了。

3)听话人误解了说话人要表达的“言外之力”

A:

Wouldyoumindclosingthedoor?

B:

Idon’tmind.

在这个例句中,听话人B把说话人A的话语误解为询问。

实际上,A的话语中的“言外之力”是请求B完成话语中的行动,即把门关上。

听话人最好的回答是为A实现这个言语行为,而不是口头的回答。

4)说话人认为同一语言形式表达同一交际功能

克里帕尔和威多逊(CriperandWiddowson,1975)曾经指出:

“外语教学中存在一种倾向,那就是在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之间划等号⋯⋯致使错误地认为,要发命令就一律使用祈使句,要提问应一律使用疑问句。

”[6]实际上,言语交际的方式灵活多样,绝非直来直去、一层不变。

它涉及交谈双方的身份、熟悉程度、语域、语体等因素。

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绝非只有祈使句才能表达“命令”的功能,例如,下面各句的容、句式不同,但都可以表达“命令”:

(1)Youhaven’tfinishedyourhomework.

(2)Youshouldnotbelatenexttime.

(3)Doyouwanttocomeinnow?

(4)Whydon’tyoucomeover?

(5)Youmightclosethedoor.

(6)Iwouldn’t’tbuythatifIwereyou.(=Don’tbuyit)

(7)Thissoupisabitbland.(=Passmethesalt!

(8)Howaboutclosingthewindow?

5)说话人误加词语,使话语的“言外之力”不明确。

学英语的人往往会说出下面的话:

a.Maryisbiggerthanahouseis.

b.Johnrunsasfastasadeerruns.

c.Hansleapslikeagazelledoes.[7]

说这样的句子的学生总是认为:

句中的划线部分可有可无。

如果加上划线部分,语法关系可能会更清楚。

而实际上,如果上述的a、b、c各句中加上了划线部分,这些句子往往表示“断言”,一般没有“夸”或“比喻”的含义,因而出现语用失误使听话人觉得费解。

2.3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failure)

社交—语用失误是由跨文化差异引起的,因为不同的文化畴存在制约语言行为的社交规约或文化规约。

Leech(1983)讨论过语言使用的社交条件,以及社交语用失误。

日常言语交际中英、汉语中打招呼的语用差异、表示恭维或赞扬的语用差异等,都可能导致社交语用失误。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例子简要地分析社交—语用失误。

下面是一个来自美国的外教与一个中国女大学生之间的对话:

Americanteacher:

You’reaverycleverwoman.

Chinesestudent:

No,I’mnotawoman,I’magirl.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女孩”往往与未婚、低龄有关,“妇女/女人”则多指已婚的、年龄比女孩大的女性;而在美国等西方国家,woman和girl都可用于指女性,无论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区别仅在于girl与天真或幼稚有关,而woman则与成熟有关。

在上面的例子中,中国学生的回答在语法上是正确的,而在语用上不恰当,不得体,会让对方觉得莫名其妙,从而产生社交语用失误。

[8]

由于思维方式和习惯不同或者观察事物的角度和围不一样等原因,会造成语言运用的差异,常常导致交际中的失误。

例如:

一名外国友人问中国学生:

“IsthisfoodverypopularinChina?

”这位中国学生很兴奋地顺口地说“Ofcourse,Ihaveiteveryweek!

”在外国人不了解我国国情和个人嗜好的前提下,突兀的“Ofcourse”有悖于在语言交际中一般都遵守“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强对他人表扬”的礼貌原则,容易引起对方的不快。

实际上,“Ofcourse”并非在任何场合都与“Yes,indeed”一类词语等值。

两者的“言外之力”是不同的。

上面例子中的“Ofcourse”的含义是“Whatastupidquestion!

”或“Onlyanidioticforeignerwouldask!

”因此,不能滥用“ofcourse”来表达“肯定”。

隐私观念的差异也是造成社交—语用失误的原因之一:

东西方隐私观念差异很大。

跟中国人不同,西方人有强烈的隐私观念,这与他们成长的社会环境以及家庭和学校的培养方式有关。

他们认为有些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如年龄、婚姻、薪水等等只和关系亲近的人才可交谈。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隐私观念有不同的理解,如果谈话双方在跨文化交际中都想当然地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并对待观念的差异,势必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例如:

中国人有热情好客的传统,对客人总是很关心“到位”,“问长问短”;西方人士见面经常谈论“天气”之类的话题,在中国人看来则是不够友好、不够真诚的表现。

 

三、语用失误产生的主要原因

3.1语际干扰—语用的错误迁移

英语学习者往往会借助于母语的结构、语义文化等语言规则以及价值尺度来表达思想,他们通常会使用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暂存性的语言变体(中介语),也就是说,它既是一种外语但又不是本族人所使用的地道语言。

例如:

“Gotoworkhappily,andcomebackhomesafely!

”就属于中介语,此话语所对应的汉语就是“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中国的读者都知道它的施为用意,即表示一种祝福,但在英语学习与使用过程中,中国学生很可能将其借用到英语中来,从而让英语国家人士感到疑惑不解。

由于英语学习者自身的英语基本功不扎实或不具备一定的语用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容易借助中介语,错把母语的语言规则及价值尺度迁移到目的语中去,就会造成语用失误,干扰交际的正常进行。

3.2语干扰—目标语部干扰错误

这是因为英语、法语等目标语本身的影响而产生的不正确用法。

例如:

“Thesewomansaredancing.”,“HecanwritehisnamewithFrench.”类似的错误源自英语学习者对英语中某些规则的过度概括或者过度推演,即目标语部干扰所致。

3.3教材编写的不足和不当的教学法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材编写及英语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在中学阶段,还是在大学阶段,普遍存在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而忽略了语用能力的培养的现象。

 

四、语用迁移、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

从以上的例子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Thomas(1983)在评论语用失误的严重性时曾指出:

“语法错误可能使人不愉快或影响交际,但至少在规则上,它们是一清二楚的,听话人会立即感受到它的存在,而且一旦意识到说话人的语法能力较弱,对其是容忍的,然而语用误则不然。

如果一个非本族语者说话流利,双方不会把其明显的不礼貌或不友好行为归因为语言缺陷,而会认为是粗鲁和恶意的自然流露。

语法错误可能显示出说话人还未掌握一定的语言能力,语用错误可能反映出说话人的人格有毛病”(Maletzke,1986)

因此,在外语教学中,一方面,我们要客观地看待语用负迁移和语用失误;另一方面,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学生尽量避免语用失误,以达到完美的交际。

4.1客观地看待语用负迁移和语用失误

必须指出的是,人们常对语用负迁移产生误解,认为负迁移带来的必定是负面影响。

其实不然,语用负迁移属于语用层面的问题,而不是语言层面的问题。

换句话说,语用迁移关键讨论的是某个表达法得不得体、合不合适的问题,而不是对与错的问题。

负向的语用迁移不一定意味着学生的语用能力差。

当学生用一种同他的母语完全不同的第二语言交际时,可能会生硬地照搬母语的句式或词语;如果这些照搬的成分能被操第二语言的本族人所接受,那么,这些只是第一语言给第二语言留下的一些异族文化的识别标志,并不能以此来断言学生的语用能力不佳。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能完全按照本族人的言语表达方式去要求操第二语言的非本族人。

[9]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因语用迁移所造成的语用失误,让学生认识到语用失误与外语学习中的其他语言错误一样,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负语用迁移能证明学生正在经历一个积极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有益的学习策略,会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新的语用知识。

而且,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以及人们对语用迁移现象认识的提高,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危害已有所减弱,操母语者对外语学习者语用失误的容忍度也已大大提高。

学生应克服对跨文化交际的恐惧心理,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语用迁移和语用失误。

4.2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

在洪岗做的一个英语语用能力调查中[10],他发现语言能力较强的四年级学生的语用失误与语言能力相对较弱的一年级学生的语用失误相差甚微。

这说明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并不完全成正比。

何自然教授(1997)认为:

“语用学与外语教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英语作为外语的语用能力不会随着学生的英语能力、遣词造句能力的提高而自然地提高,语用知识是要教的,培养语用能力有赖于在语言实践中运用学来的语用知识。

4.3语用迁移、语用失误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A.把语言形式的教学与语言的功能、语境结合起来

当遇到表达言语行为的语言形式时,我们不仅要讲清其可能的语义,而且要强调其潜在的“语用用意”(pragmaticforce)。

语用用意指的是言语行为理论中的“以言行事”行为的用意,也就是言语的意向。

例如在讲解疑问句时,除了告诉学生它的基本功能是质疑、询问外,还提醒学生疑问句这一语言表达形式还可用来表达请求。

例如:

“Canyoupassmethesalt?

”,这个经典的句子证明了一种表达形式具有不同的言语功能。

同时,一种言语功能也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

例如,当请求别人关窗时,我们可以有以下的表达方式:

1)Willyouclosethewindow?

2)Wouldyoumindclosingthewindow?

3)Canyouclosethewindow?

4)I’dlikeyoutoclosethewindow?

5)It’scoldhere.

6)Closethewindow!

7)Thewindow,please!

至于选择哪一种语言形式来表达“关窗”这一言语行为更好,这得根据语境了。

B.进行语言文化对比

英语和汉语尽管存在着语言形式、语义、句法相同(似)的语言项目,但语用功能不尽相同。

中国英语学习者之所以犯语用失误,除了粗心或一时疏忽以外,大部分是由母语的干扰造成。

因此,教师在讲解某种英语语言形式时,可以从跨文化角度出发,运用RobertLado的“对比分析法”,把学生的母语和他们所学的外语进行具体的比较,找出错误的根源。

C.加强目的语语言输入

途径有:

多读原著:

多读原著,可以学到很多地道、得体的言语表达形式,并扩大自己的视野。

观看英语原版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中含有各式各样的言语行为,如请求、道歉、命令、邀请、拒绝等等。

因此,观看英语原版影视作品在训练学生用英语表达某一言语行为,如“邀请”时,学生将会有直观、生动的感受,深刻的印象。

D.开设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或者定期举行相关讲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11]。

不了解文化而能自由地沟通是不可能的。

因此,开设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或者定期举行相关讲座是很有必要的。

E.改革英语教学和测试的容与方式

我们发现: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或英语专业四级或八级,但不少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与考试成绩不成正比,也就是说,考试成绩不能完全说明其运用能力。

因此,我们认为,在今后的英语教学及测试中,我们应该认真反思我国的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特别是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教材编写和测试理念。

我们提倡在英语考试中,要强调语用能力测试,结合语言使用的一些动态环境因素,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而不应仅仅考查学生对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结语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

要学好英语不仅要提高语言能力,还须增强语用意识,不断在英语学习中培养语用能力。

我们要客观地看待语用负迁移和语用失误,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英语语言知识,还要创造各种条件,将文化教学灵活地导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努力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准确地、得体地应用英语。

参考文献

[1]魏玉燕,语用迁移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2]KasperG,PragmaticTransfer[J].SecondLanguageResearch,1992,(8),203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外语教育,1997年9月

[4]志进,英汉语用失误的对比分析及对策[J],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5]志进,英汉语用对比,实用英汉对比教程第四篇[M],大学,2004年10月

[6]徐继宁,语用迁移、语用失误与外语教学[J],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

[7]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教育,1988年4月

[8]冉永平,语用学:

现象与分析[M],大学,2006年1月

[9]庞好农,语用迁移刍议[J],师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2期

[10]洪岗.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3期

[11]文种,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