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1142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docx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考研

第一章练习题

术语解释

1、教育心理学

2、教育心理实验

3、观察法

4、调查法

自测题(T代表正确的,F代表错误的)

1、教育心理学虽然是一门应用学科,但它必须具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和研究方法学。

2、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

3、冯特致力于与人的教育有关的行为的研究。

4、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对此西方各国学者都不存在什么争议。

5、教育心理学可以为有效的学与教提供一般原理和建议,但它不能给特定情景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处方。

6、在教育史上,赫尔巴特是第一位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7、艾宾浩斯记忆研究是典型的教育心理学记忆研究。

8、教育心理学在西方也称为“学校心理学”。

9、从科学心理学发展历史看来,学习的科学研究先于教学的科学研究。

研究与设计

1、设法找到三种以上不同作者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根据在本章学到的观点,对这些书的

2、体系、内容选择和安排作评价性的研究,并写成约2000字的短文。

第二章练习题

术语解释

1、心理发展

2、遗传因素

3、环境因素

4、二因素论

5、图式

6、同化

7、顺应

8、最近发展区

二.自测题

1、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过程。

2、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平衡性。

3、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是:

遗传和环境。

4、皮亚杰心理发展观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5、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经历了七个阶段。

6、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较好的说明了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三、研究与设计

从教育和发展的角度谈谈对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理解。

第三章练习题

术语解释

学习

联结派

认知派

生成学习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学习论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

发生认识论

自测题

1、学习是可以用经验或练习来解释的可观察的行为变化。

2、学习与表现(performance)之间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3、从学习范型看,记忆电话号码属于配对联想学习范型。

4、刺激替代是操作条件反应形式。

5、在操作条件作用中,强化物出现在反应之前,并引起反应。

6、桑代克的试误学习与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应的形成实质上没有区别。

7、认知学习观的共同特点是强调学习的内部机制或内部过程。

8、早期格式塔的顿悟说没有强调过去经验在顿悟中的作用。

9、尽管早期学习论有许多缺点,但其大部分结论可以用于解释学生的课堂知识学习。

10、可以把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中的执行控制系统看成学习的动力系统。

11、在加涅的模型中,学习是从环境中接收信息开始;而维特罗克的模型中,学习是记忆中提取适当信息开始。

这两个模型在理论上是矛盾的。

12、心理学家“把学习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

13、加涅和布卢姆都将学生学习的结果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14、二年级儿童学会用学具拼搭长方形、正方形,这是动作技能学习。

15、六年级儿童在学习圆概念时,学会用圆规画圆,这是智力技能学习。

16、某中学生13岁开始学跳高,当时身高1.6米。

跳高成绩为1.7米。

两年后身高为1.75米,通过训练,跳高成绩为2.00米。

他所提高的30厘米的成绩是通过练习产生的行为变化,所以,可以用学习来解释。

研究与设计

找出能统率本章各种知识点的线索,用一张图或表把本章主要知识点串联起来。

第四章练习题

术语解释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

桑代克三大学习律

试误说

强化

程序教学

观察学习

社会学习

自测题

1、桑代克认为心理、学习就是情境与反应的联结。

2、巴甫洛夫发现了经典性条件反射,并提出了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原理,但没有运用于学习理论。

3、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主要的学习规律是泛化与分化律。

4、斯金纳提出的行为塑造技术主要由连续接近技术和强化理论组成。

5、程序教学的思想导致了教学机器代替了教师。

6、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础是观察学习。

研究与设计

绘制联结派学习理论发展简图。

第五章练习题

术语解释

知识

顿悟说

符号学习理论

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

建构主义

随机通达教学设计

支架式教学设计

抛锚式教学设计

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

知识分类学习论

示例演练学习理论

学习双机制理论

自测题

1、托尔曼虽然提出中介变量,但实质还是一种行为主义的观点。

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式真正认知学习理论的开端。

3、奥苏贝尔所说的三类知识学习(符号表征学习、概念学习与命题学习)与加涅的三类言语信息(即符号学习、事实学习与有组织的知识学习)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4、“先行组织者”是奥苏贝尔对只是教学的独特贡献。

5、建构主义的兴起与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

6、学习双机制理论认为人的学习机制有两类:

联结性学习机制,运算性学习机制。

7、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论,符合认识发展的辨证运动规律。

8、奥苏伯尔的同化论与皮亚杰的同化论没有重要区别。

9、在信息加工心理学中,程序性知识包括动作技能。

研究与设计

根据熟悉的学科,按照学习双机制理论举例区分该学科的知识类型。

第六章练习题

术语解释

累积学习理论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自由学习

开放课堂

自测题

1、加涅认为学习是后天经验而发生的较稳定的变化。

2、加涅的高级规则学习与解决问题不是同质概念。

3、学习条件学说是加涅学习理论最核心的内容。

4、人本主义首先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5、人本主义认为学习仅有一种类型——意义学习。

6、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仅要求教师参加讨论。

研究与设计

设计某一学科运用自由学习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的程序。

第七章练习题

术语解释

产生式与产生式系统

概念

概念学习

概念形成

概念同化

原理

定势

功能固着

精加工

模式识别

认知策略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图式

脚本

自测题

1、在心理学中,传统上被称为技能的东西,在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中被称为程序性知识。

2、加涅的高级规则学习与解决问题不是同质概念。

3、产生式理论中的C—A公式可以用行为主义的S—R公式来解释。

4、产生式系统中模式识别能力可以用加涅的辨别和概念来解释。

5、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也称弱方法。

6、心理学认为,策略学习的最适当方法是开设专门的策略训练课,进行系统的策略训练。

7、学生学习的一切知识都应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8、在陈述性知识、基本技能和策略性知识知识学习中,都应注意概念和由概念构成的规律的教学。

9、根据概念的定义,天安门、地球等都是概念。

10、在概念教学中,如果学生能精确陈述概念的科学定义,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所教的概念。

11、根据学生学习是否是被动的或主动的,可以区分接收学习与发现学习。

12、概念和规则都有变式例子,都可设计变式练习。

研究与设计

应用概念同化模式设计一个概念教学方案,并使学生能熟练应用该概念。

第八章练习题

术语解释

学习策略

元认知

元认知体验

精加工策略

思维策略

自测题

1、学习策略是个人学习方法和对自己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以提高活动操作水平的技能。

2、儿童完全可以自发地产生并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

3、元认知知识在元认知的结构中具有核心的决定作用。

4、一般的元认知策略就是监控策略包括计划监控、领会监控、策略监控和注意监控。

5、精加工策略主要是在保持记忆时所进行的一种意义性的添加、构建和生发。

6、学习策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

研究于设计

用熟悉的学科教学中的实例,说明学习的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第九章练习题

术语解释

动作

动作技能

熟练操作(skilledperformance)

外部反馈信息

内部反馈信息

练习(practice)

练习曲线

高原期

自测题

1、按加涅的看法,运动技能和智慧技能是两类不同的习得的能力,区分这两类能力的主要依据是作业中是否包含复杂的认知成分。

2、像踢足球这样的体育活动,既需要连续的运动技能,也需要不连续的运动技能。

3、心理学家假定,通过练习,人脑可以储存完成复杂技能的程序并向肌肉发出一系列执行动作的指令,这一假设可以解释熟练操作的自动化。

4、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在发球的同时发出跺脚声,其作用是增加发球的力量。

5、对运动技能的解释,习惯论优于认知论。

6、任何运动技能的学习,一般都要经历动作认知、动作联系和动作自动化三个阶段。

7、像骑自行车、游泳、打太极拳、跳舞、舞剑之类的动作技能,一经学会,可保持数年或终身不忘。

8、在运动技能学习的不同阶段,反馈信息的来源和作用不同。

9、初入学儿童在习字时运用书空形式帮助记忆字形,这是一种很好的心理练习形式。

研究于设计

1、观察一位中学或小学优秀体育教师的上课情况,并作详细记录(要求教师在课内教学生掌握某项体育动作)。

根据观察和记录,分析教师在教学时运用了本章所介绍的娜些动作技能学习的原理。

2、观察并比较初入学儿童与熟练的书写者在书写常用汉字时的不同特征。

第十章练习题

术语解释

迁移

形式训练说

相同要素说

概括说(类化说)

关系转换说

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变量

组织者

侧向迁移

纵向迁移

学习定势

预热(warm-up)效应(准备动作效应)

迁移的产生式理论

自测题

1、从测量的观点看,必须测得学习者的作业变化,才能推测有学习或迁移产生。

不过学习是由直接练习产生的变化,而迁移则是未经直接练习由别种学习间接引起的变化。

2、记忆中的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不是学习中的迁移现象。

3、原有知识和技能在新情境中的运用与学习的迁移是同质的现象。

4、一切有意义学习中都包含知识的迁移,在机械学习中没有迁移。

5、根据形式训练说,电话接线员经过长期训练,记忆数字的能力会大大提高,但不能保证他们记忆外语词汇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6、桑代克是第一个用实验证据批判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家。

7、贾德的实验表明,虽然先后两个学习项目之间有共同的刺激与反应成分,但迁移不能自动发生。

8、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受到原有认知结构的影响。

因此,在有意义学习中总有迁移现象存在。

9、在贾德的水下击靶实验中,智力技能表现在学生有很高的目测能力。

10、语文课上,学生学习一篇新课文前,教师介绍课文的作者生平和写作时代背景,实际上,这样的介绍材料便是奥苏伯尔所说的“组织者”。

11、心理学新近的研究表明,影响策略迁移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对策略应用效果的反省认识。

12、产生式迁移理论与桑代克的共同元素说都可以解释技能的自动迁移,这两个理论没有实质区别。

13、可以把“举一反三”看成侧向迁移。

14、哈洛的学习定势实验,说明学习中的“试误”现象可以转化为“顿悟”现象。

15、练习的相对同一和变化,既考虑了学习定势的积极作用,也避免了其消极作用。

16、练习中的预热效应可以提高作业水平,所以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

研究与设计

1、请根据下列要点对本书所提到的各种迁移学说进行比较研究:

(1)迁移的实质,

(2)理论基础,(3)实验依据,(4)教学含义。

2、根据本章所介绍的迁移实验模式,设计一个实验,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迁移效果(包括近迁移和远迁移)。

第十一章练习题

术语解释

智力

多重智力论

智力三元论

智商

创造力

自测题

1、智力的理论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说纷纭的认识观点。

2、智力与知识关系密切,知识的掌握是能力发展的前提。

3、比奈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

4、知识技能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

5、创造是解决问题的最高形式,但人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总会有创造性的表现。

6、智力是创造的必要条件也是充分条件。

7、影响个体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家庭、学校教育、社会文化和个性品质。

8、创造能力布可以通过教学得到提高。

研究于设计

用熟悉的学科教学中的实例,设计一堂创造力训练课程。

第十二章练习题

术语解释

道德

品德

品德的构成

品德发展的一致性

道德价值观念

道德信念

道德判断能力

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不良品德

自测题

1、一个人的态度很容易从他的行为中推测出来。

2、每种态度都有清晰的认知成分。

3、观察学习与社会学习是同义语。

4、情感学习的结果是以学习者能在新的情境中应用学过的知识为特征的。

5、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促使他陷入认知失调。

6、对某些人来讲,接受两方面的证据不容易使他们保持或改变态度。

7、每个人的品德特质在任何场合下都是一致的。

8、只有保持人际间互惠的行为才是道德的行为。

9、仅仅对别人有利的行为还不属于道德的行为。

10、品德是个人性格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11、在某一年龄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仅仅处于柯尔伯格理论中所描绘的某一发展阶段上。

12、为了使一个原先品德不良的儿童不致旧病复发,使他与旧刺激隔离不是最好的办法。

13、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他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道德规范不断内化的过程。

14、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完全取决于教育者的身教与言教。

研究与设计

1、一位教师试图使小学儿童形成利他的习惯。

他采用的方法使提供榜样法,其中的强化是当众表扬。

试分析:

(1)这种方法最初可能使学生形成的是什么?

(2)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的内外条件是什么?

(3)单凭表扬为强化物能使学生形成持久的利他习惯吗?

(4)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还需什么条件?

提供自私的榜样对形成这种习惯有必要吗?

2、查阅资料,找到皮亚杰或柯尔伯格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测量量表。

以这些量表测定你所选定的中小学生被试的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状况,利用实践法和言语教学法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判断能力的水平,形成道德行为习惯。

在研究中,试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以及两种方法中的一些具体技术的侧重点和使用条件。

第十三章练习题

术语解释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

团体发展性教育

认知疗法

自测题

1、不喜欢社交或社交能力不强的学生心理不健康。

2、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发展性教育外还要进行补救性教育。

3、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家庭因素。

4、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灌输给他们正确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

5、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进行学校的心理治疗工作。

6、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关注个别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相应的教育。

研究与设计

设计一个学校儿童常见的不良心理与行为的矫正方法与技术对比列表。

第十四章练习题

术语解释

动机

动机作用

需要

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

成就动机

本能论

驱力论

强化论

需要层次论

认知失调论

自我效能论

成就动机论

自测题

1、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没有动机,学习便不能发生。

2、强化是导致学习者积极反应增加,消极反应减少,因此,强化在行为主义动机模型和认知心理学动机模型中完全一样。

3、激发学生认知内驱力的有效手段是,提供的教材能最大限度地引起“观念冲突”、“认知不协调”或“认知地不确定性”。

4、动机变量与认知变量不同,在学习期间它们只能以集中精力、加强注意来促进和加强学习地进行;在保持阶段,它们只能通过影响可利用性阈限来影响学习结果的提取。

5、斯金纳将动机与学习作了区分,认为学习可以用强化解释,而动机不能用强化解释。

6、按照马斯洛的动机作用观点,教师在自尊水平低的学生中强调为学习本身的满足而去学的做法是不可能成功的。

7、按照皮克(H.Peak)的观点,态度既含情感成分又含认知成分。

因此,态度在最初的学习阶段与随后的保持阶段起到的作用相同。

8、威纳认为,人们对自己行为结果的归因包括:

努力、能力、控制、运气四方面。

9、根据学习者的目的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还是指向学习活动之外的事件,可以将它们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10、只要创造条件满足动机条件从句的条件,就可导致预期的动机行为,因此,动机的改变是很容易的。

研究与设计

1、评析两种范式的动机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含义。

2、设计一堂班集体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的团体训练课。

第十五章练习题

术语解释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多维度层次模型

后团体奖赏效应

归因

习得无助感

控制点

焦虑

自测题

1、学生的自我概念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

2、学生的归因影响了自己期望的改变,因而也会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

3、学生的焦虑水平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影响极大。

4、考试焦虑和一般焦虑对学习的影响是完全相同的。

5、教师和家长要尽可能的降低学生的焦虑水平。

6、自信训练主要是利用交互抑制原理借以消弱或消除考试焦虑的一种自我训练方法。

研究与设计

设计一项针对一般性期终考试焦虑的团体训练方案。

第十六章练习题

术语解释

课堂气氛

群体动力

领导方式

“课堂”气氛

竞争

合作

遵从

社会性别角色

自测题

1、教师的不同领导方式对学生同化成人的价值观念有重要的影响。

2、在任何文化环境中,权力主义的领导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3、权力主义的领导方式往往会抑制能力低和焦虑水平高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因为他们面对新颖而复杂的问题时,更害怕自尊的丧失,从而过早地关闭思维。

4、无论在简单的还是复杂的确良学习情景中,我们都一致地强调动机、焦虑和竞争应保持中等水平,才能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充分发挥。

5、人们之所以会遵从,是因为他们采纳了从他人那里得到的信息,他们信任别人,害怕偏离。

6、对同辈文化的遵从会使青年一代拒绝接受成人社会的价值观念,从而促成两代人之间的代沟。

7、社会文化期望是造成男女学生成就差异的主要原因。

8、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对学生的影响,主要反映在缺乏对成就的抱负上。

9、实验表明,教师的智力同教学的有效性只有微弱相关,由此可见,教师的智力并不是胜任教学的重要因素。

10、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学习气氛,需要教师具备心胸豁达、敏感性、移情理解、客观性这样一些个性品质,其中最主要的则是客观性。

研究设计

1、青少年对同辈文化的遵从现象,我们时有所闻。

作一调查,了解我国当代的青少年与成人疏远的情况(代沟),并探讨形成的原因。

2、对所在地区的一些优秀教师作一实地调查,了解他们具有哪些良好品质。

3、有条件的话,可对我国经济暂处落后地位的边远地区的学生作一调查,了解他们在学习态度、学习成就和品德方面的特点,以及家庭对他们的期望。

第十七章练习题

术语解释

教学媒体

教学技术

计算机辅助教学

个别指导模式

发现式学习模式

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

自测题

1、教学媒介和方法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外部因素。

2、在学校教学中,教师指导的程度越小,则学生发现的程度就越大,其效果也越好。

3、教材一般不属于教学媒介。

4、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和加涅的最佳迁移结构都强调学习从低位到高位的顺序性。

5、任务分析法是从目标出发,一步一步倒推的分析法,有助于鉴别达到教学目标的先决能力。

6、尽管加涅和奥苏伯尔强调的学习顺序不同,但他们所说的教材知识的层次组织是相同的。

7、“先行组织者”是促进知识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的一种有效教学技术。

8、教学媒介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分类,按具体和抽象的程度可以分为有声的和无声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动的和非动的。

9、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视觉媒介越生动、越形象,则教学效果越好。

10、选择教学媒介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教学目标、学习者的特点学习环境和代价等。

11、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有很大的差异,这是个别化教学受到普遍重视的主要原因。

12、斯金纳是程序教学的创始人。

13、掌握学习通常要求学生掌握80%~90%的测验项目才能学习下一单元。

14、直线式程序教学不能纠正学生的错误,而分支式程序教材能纠正学生的错误。

15、一切个别化教学都严格规定达到的教学目标,但不限制学生达到规定目标所用的时间。

研究与设计

谈谈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异同,提出开展网络教学的基本设计思想。

第十八章练习题

术语解释

个别指示学习

个人化教学系统

资质优异儿童

特殊儿童

弱智儿童

学习困难儿童

同质分组

自测题

1、学生在数学学科中处于形式运算水平,在人文学科中也同样会处于相同水平。

2、学生的学习风格会影响学习的质和量。

3、学生偶然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也属于学习风格的范畴。

4、发展智力与掌握知识、技能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5、学习不良者的智商低于正常水平。

6、根据儿童智力水平进行教学的目的是缩小学生学习速度上的差别。

7、留级和跳级都能缩小班级中学生能力的差距,但留级的效果往往不好。

8、根据斯腾伯格的观点,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与教学加以改善的。

 

研究与设计

1、深入中小学的某个班级,调查学生是否存在不同的学习风格。

若有,请列出不同学习风格的种种表现,并根据所学知识,制订有利于其发展的教学对策。

2、运用修订的S——B量表或韦克斯勒量表对若干名儿童进行智力测量,分析他们的IQ分数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第十九章练习题

术语解释

角色期待

教师威信

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效能感

师生互动过程

自测题

1、教师最主要的角色是学习的领导者和促进者。

2、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要条件是教师的工作作风严厉。

3、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影响教师教学效果重要的因素之一。

4、专家型教师的特点是教学能力强具有教特定学科的独特方法。

5、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主要的是处事热情、情绪稳定、待人亲切。

6、师生互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

研究与设计

尝试以教师能力结构、性格特征和师生互动中的行为表现来建构符合教师角色的教师整体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