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39914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73 大小:20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3页
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3页
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3页
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3页
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3页
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3页
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3页
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3页
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3页
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3页
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3页
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3页
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3页
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3页
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3页
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3页
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3页
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3页
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3页
亲,该文档总共1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

《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1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docx

部编寒号鸟教案详解

二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3《寒号鸟》人教(部编版)

13 寒号鸟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寒号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面、阵”等8个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故事寓意。

2.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故事讲出来。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寒号鸟的挂图。

(教师)

2.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搜集有关寒号鸟的资料。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激情导入,引出课文(用时:

3分钟)

1.导入:

这节课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民间故事。

很早以前,很远的一座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如果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从石崖里传来“哆啰啰,哆啰啰”的哀号声。

人们就给发出这种声音的动物取了个名字叫“寒号鸟”。

2.板书题目,指导学生读好多音字“号”,并指导学生通过组词识记生字。

3.(出示寒号鸟挂图)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寒号鸟的资料。

4.过渡:

故事里的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号叫呢?

我们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1.认真听老师讲故事,初步了解寒号鸟名字的由来。

 

2.齐读题目。

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准多音字“号”的字音,再分别组词。

3.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寒号鸟的资料。

 

4.明确学习内容。

1.教师也可以借助图片,引出课题。

2.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时,教师要把握尺度,要符合第一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必深入介绍。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用时:

25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思考: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里面有几个角色?

你看到了怎样的寒号鸟?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重点正音:

“哀号”的“号”读háo;“当”在本课读dànɡ;“面、衔、劝、趁、阵、纷”是前鼻音;“缝、当、朗、将、狂”是后鼻音。

1.听读,思考并交流:

课文一共有9个自然段;里面有两个角色,寒号鸟和喜鹊;寒号鸟非常懒惰。

2.借助拼音自由读文,圈画本课的生字,反复认读。

1.对于寒号鸟,在这个环节里只需要学生有大概的印象就可以了,不需要讲出理由来。

3.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互相检查。

(1)小组成员轮流当老师,针对同伴圈出的生字进行范读和领读。

(2)互相评议朗读情况。

(3)交流识字的好方法。

4.检查自读情况,要求:

读准确,读通顺。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

(2)出示课文中的短语。

(3)出示课文中喜鹊和寒号鸟说的话。

5.指导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6.指导学生根据提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出示:

这篇童话,通过(  )和(  )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  )的,寒号鸟是(  )的。

冬天到了,喜鹊(     ),而寒号鸟最后(     )。

3.小组合作。

(1)“小老师”在小组内读生字,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2)相互纠正错误读音,认读生字及多音字“号”和“当”。

(3)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

(1)读词语:

当作、喜鹊、面对面、邻居、崖缝、枯草、劝告、将来、哀号、得过且过、天气晴朗、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2)读短语:

像狮子一样狂吼 冷得像冰窖

冻得直打哆嗦  呼呼地刮着

不停地叫着

(3)读寒号鸟和喜鹊说的话。

5.朗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准字音,不断句。

6.完成填空,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字形,针对字形思考识记方法。

本课生字中有很多左右结构的字,大部分是左窄右宽的,如:

“纷、阵”等;“朗”的左右大致一样宽。

可以通过与熟悉的汉字比较来识记,如:

“且”和“姐”比较;“朗”和“郎”比较。

 

3.在读短语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这样写的好处。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

10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

3.范写生字,重点讲解:

“纷、阵、枯、将”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纷”右上部撇要收,捺要舒展;“枯”左部“木”的横在横中线上,捺变成点,右部“古”首笔横在田字格中心起笔;“却”左高右低,最后一笔是悬针竖,略长;“将”左窄右宽,右边两部分要写得紧凑,“寸”的横在横中线下侧,较长,点在竖中线上。

4.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5.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1.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

2.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如:

“朗”左右等宽,注意左边不是“良”,最后一笔是点;“阵”左窄右宽,右部“车”的第二笔的折点在田字格中心的左侧,横段在横中线上。

3.观察教师范写,一边观察,一边做书空练习。

了解“左窄右宽”的字的书写要领。

 

4.描红、临写。

5.同桌之间交流,全班交流,指出彼此书写的生字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1.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生字的结构,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结构的异同,抓住汉字的书写规律。

 

2.学生要注意观察每个字,分辨清楚再写。

如:

不要把“阵”字右边的“车”写成“东”;不要把“却”字右边的“卩”写成“阝”;“面”是独体字,注意下面的方框要扁。

 

3.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注重书写评价。

四、课堂小结,课外拓展(用时:

2分钟)

1.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2.布置作业:

将课文正确、流利地读给家人听。

1.从教师的总结中知道要多动脑想方法学习生字。

2.完成作业,并请家长对自己的朗读做出评价。

  教师可以建议家长从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是否能读出不同句子的不同语气等方面对孩子的朗读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用时:

4分钟)

1.出示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读。

2.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复习填空:

寒号鸟住在__________,喜鹊住在__________。

冬天到了,喜鹊__________,而寒号鸟最后__________。

1.朗读词语,要求读准确。

当作 前面 晴朗 枯草 将来 腊月 狂吼 重复 哀号 夜里 纷飞

2.朗读课文,交流:

故事里有寒号鸟和喜鹊,冬天到了,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最后冻死了。

  通过填空大致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读中感悟,对话文本(用时:

26分钟)

1.引导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并交流读懂了什么。

(1)图文结合理解“石崖”。

(2)结合生活理解“邻居”。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寒号鸟和喜鹊你喜欢谁?

为什么?

画出相关的句子。

3.抓住喜鹊和寒号鸟的行为、语言来指导学生体会人物的特点。

(1)寒号鸟的懒惰。

A.寒号鸟却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B.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

C.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

“……”

①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指导学生读好“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

②喜鹊是怎样劝告的?

指导学生朗读。

③指导学生加上动作、表情有感情地朗读。

(2)喜鹊的勤劳。

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1.读文并明确:

第1自然段主要写寒号鸟和喜鹊住的地方。

(1)借助图片理解“石崖”。

利用图片,学生观察,寒号鸟的住处是在崖缝里,喜鹊住在大杨树上。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什么是“邻居”。

2.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描写喜鹊和寒号鸟怎么做、怎么说的句子,并说说自己喜欢喜鹊或寒号鸟的原因。

3.在教师的指导下,交流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喜鹊的勤劳。

(1)寒号鸟的懒惰。

 

①抓住“只知道”“伸伸懒腰”等词语感受寒号鸟的懒惰。

②有感情地读描写寒号鸟的语句,读好“得过且过”,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

③试着加上动作、表情有感情地朗读。

(2)体会喜鹊的勤劳。

①抓住“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做窝”等动作体会。

②读喜鹊劝告寒号鸟的话时,要用诚恳的语气。

4.先在组内分角色朗读,然后在班上展示。

1.通过看插图,对照课文第1自然段,明白两种小动物的“窝”是怎样的,在对比中对寒号鸟和喜鹊的形象有初步感知。

 

2.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评议,通过评议让学生再次巩固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3.学生分角色朗读时,可以指导学生加上一些动作、表情等。

三、回顾读文,总结深化(用时:

8分钟)

1.引导学生分辨“喜鹊到底傻不傻”。

2.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

冬天到了,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引导学生交流表达:

你想对寒号鸟说什么?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喜鹊傻不傻。

2.小组合作交流:

说出冬天到了,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的原因。

3.小组合作交流,围绕“现在懒惰,将来难过”这句话,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

  引导学生感悟:

正是因为喜鹊提前为过冬做好了准备,所以才能在冬天到来的时候,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一直懒惰,得过且过,最后被冻死了。

从而使学生明白人不能得过且过,不然不会有好下场。

这样的道理不需要清楚地讲出来,点到即可。

四、领悟精髓,拓展延伸(用时:

2分钟)

把这个故事演给家人看。

和同学合作,分角色演一演。

  表演的时候注意表现两种动物不同的特点。

【优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寒号鸟|人教(部编版)

13 寒号鸟

本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童话。

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垒巢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

全文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

第二部分写冬天快到了,喜鹊忙着垒巢准备过冬,而寒号鸟却又是玩,又是睡,不去垒巢。

第三部分写冬天到了,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得过且过,还是不肯垒巢。

第四部分写寒冬腊月,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冻死了。

课文旨在教育学生勤劳自勉,抓住大好时光勤奋努力,不要懈怠懒惰,得过且过,荒废大好年华。

喜欢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但要从故事中明白道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却不容易。

教学中如何寓理于情,是情趣教学的关键,教师可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抓住喜鹊与寒号鸟的行动对比,充分展开朗读,通过用不同的朗读语气对比出寒号鸟的懒惰导致了它冻死的结果。

这样学生在理解寓意就容易多了。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会写10个生字。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重点:

识记生字、写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

准确领会寓意。

多媒体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寒号鸟”,引导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鸟是怎样的一种鸟吗?

(课件出示寒号鸟,师简介寒号鸟)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与寒号鸟有关的童话故事,题目叫《寒号鸟》。

相信我们学习这个故事后从中定能明白一个道理。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按照下列提示自学课文。

(适时出示课件)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对字音,自主识字。

(2)读通课文,同桌合作,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填空:

这篇童话写的是(  )和(  )之间的故事。

2.交流自学情况。

(1)教师范读课文(故意将本课的生字读错),生听后正音。

(2)出示本课15个生字卡片,指生读,他生评议正音。

(3)说说哪些字容易读错。

(教师点拨:

缝是多音字,本课读“fèng”;腊是边音;劝的介母是u)开展多种形式的认读,巩固生字。

(4)指生读画出的词语,一生领读,全班跟读。

(5)指生填空并齐读。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面、阵、朗、苦”等八个生字。

2.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

3.师重点指导:

“朗”字的左半部分不是“良,提醒学生“夜”是上下结构,单立人不是它的部首,“却”字右边是单耳。

4.展示学生书写,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语,生开火车读认。

2.你知道故事的结局寒号鸟怎么样了?

生答,板书:

冻死了

二、合作探究,找出寒号鸟的死因。

(一)寒号鸟冻死了,是什么造成了它的死?

请同学们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1.生读课文,小组内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一:

懒惰

(1)生说,课件适时出示句子“山脚下有一道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作自己的窝。

”学生自由说,讨论体会寒号鸟的懒惰。

(2)齐读这句话。

(3)小结:

仅是一道缝就能让我们看出了寒号鸟的懒惰。

(板书:

懒惰)

3.继续交流二:

不听劝告不垒窝

(1)生继续说,课件适时出示句段:

有一天,天气晴朗。

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

寒号鸟却整天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喜鹊说:

“寒号鸟,别睡了,大好晴天,赶快做窝。

”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傻喜鹊,不要吵,天气暖和,正好睡觉。

(2)喜鹊和寒号鸟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

指生说。

师相机板书:

勤劳 垒窝 玩睡

自由读——指读——分角色读——齐读。

相机指导朗读:

喜鹊的话要诚恳;寒号鸟的话要不礼貌、懒洋洋、满不在乎。

(3)这段话让你看出了寒号鸟的死因是什么?

生自由说——同桌表演读——同桌上台表演读,生评议。

(4)小结:

是呀,不听劝告,只知道睡觉和玩乐,懒惰成性不垒窝,寒号鸟能不被冻死吗?

4.继续交流三:

得过且过

(1)生接着说,师出示课件: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

“趁天晴,快做窝。

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

“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2)生读句子,师引导理解“得过且过”的意思。

(3)生说原因,同桌合作读好对话——展示朗读——指名分角色对读。

(生评议)

(4)师小结:

不听劝告,十分懒惰、得过且过的寒号鸟呀,你的死是你自己造成的!

(二)寒号鸟冻死了,还有什么造成了它的死?

请同学们再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1.生再读课文,小组内展开讨论。

2.交流:

寒冷的天气

(1)小组指派一名学生说,师出示课件(文中五、八自然段),播放寒风呼啸的录音。

(2)自由读后指生读,播放音乐,师引导生互动,体会天气的恶劣:

这是一个寒风呼啸的冬天,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寒号鸟重复着——(哀号)!

相机板书:

直打哆嗦 哀号 师提示“哀号”中的“号”这个多音字读“háo”。

(3)出示短语:

冻得直打哆嗦 冷得像冰窖 谁能照样子说一说?

随机教学形容词短语。

生说师整理:

热得直冒汗 急得直转圈 胖得直喘气 热得像蒸笼 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胖得像肥猪……

(4)你从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自由说——他生补充、评议。

(5)是呀,这天气是那样的寒冷,没有窝的寒号鸟是在寒风中冻得受不了了才想到明天就做窝,而勤劳的喜鹊在这样的天气下是怎样的呢?

生说,师板书:

住暖窝

(6)分组读——表演读。

生评议——齐读。

(7)师小结:

寒号鸟死了,它是冻死在寒冷的冬天里,与其说是寒冷的天气冻死了它,不如说是懒惰害死了它!

这就是懒惰与勤劳的不同结果!

三、总结深化,延伸寓意。

1.第二天喜鹊在枝头呼唤着寒号鸟,当它发现寒号鸟已经死了,它会说些什么呢?

2.分角色扮演朗读。

3.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4.你能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吗?

13 寒号鸟

寒号鸟        喜鹊

不能 懒惰    要 勤劳

 玩睡        垒窝

直打哆嗦 哀号    住暖窝

《寒号鸟》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堵、缝”等7个生字;会写“面、朗、阵、枯”4个字。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哀号”等词语的意思。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寒号鸟和喜鹊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有什么不一样。

  教学重点:

1.认识“堵、缝”等7个生字;会写“面、朗、阵、枯”4个字。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哀号”等词语的意思。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寒号鸟和喜鹊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有什么不一样。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寒号鸟,出示寒号鸟资料。

  2.把“寒号鸟”读正确,强调“号”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表示哭叫,读第二声,引导学生用组词的方式巩固读音,如“号叫、号哭”。

  设计意图:

  通过讲故事,了解“寒号鸟”。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图文结合,初步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寒号鸟和喜鹊的住处。

  (寒号鸟的住处是在崖缝里,喜鹊住在大杨树上。

  设计意图:

  通过看插图,对照课文明白两种小动物的“窝”是怎样的,在对比中对寒号鸟和喜鹊的形象有初步感知。

  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图文结合识字,出示“一堵石崖”和“一道缝”。

  看图理解“一堵石崖”和“一道缝”。

识记“堵”和“缝”。

  3.观察插图中喜鹊在干什么。

(喜鹊衔着一些枯草,忙着做窝。

)识记“衔、枯”。

  4.从图上看出这对邻居的家有什么不同?

(寒号鸟的住处是崖缝,不是树枝搭建的,不够保暖;喜鹊的窝里有很多保暖的材料。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采用看图观物帮助学生识记、巩固生字“堵、缝、衔、枯”,增强生字识记的准确性。

  5.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对寒号鸟和喜鹊的第一印象。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创设问题:

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哀号?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用横线画出来。

  2.出示两次哀号:

  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

“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寒号鸟重复着哀号:

“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3.请学生朗读,理解寒号鸟为什么会哀号呢?

(因为天气太冷了,而它又没有窝,崖缝里冷得像冰窖,所以冻得哀号。

  4.理解“冻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得”后面是对前面的补充。

  出示课后题:

  5.指导朗读这两句话。

  6.创设问题:

天气真的很冷,崖缝里冷得像冰窖,都把寒号鸟冻得直打哆嗦。

那天气是一下子变冷的吗?

(天气是慢慢变冷的。

)再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和季节变化有关的句子。

  7.了解文章的顺序。

  

(1)指名读读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一一出示。

  (3)板书概括3句季节变化的句子:

“冬天快到了”“冬天到了”“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4)根据3个句子复述课文。

  四、书写指导,练习写字

  学写汉字“面、朗、阵、枯”,重点指导“朗、阵”。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出示寒号鸟和喜鹊的图片,回顾这两种小动物的形象,用一个词来说一说。

  过渡:

寒号鸟这样哀号,邻居喜鹊看不下去了,所以“劝告”它赶紧做窝。

  2.理解“劝”。

(说服,讲明事理使人听从。

  二、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

  1.创设问题:

喜鹊是怎么劝告寒号鸟的呢?

寒号鸟听了劝告说了些什么呢?

用横线画一画它们的对话。

  2.出示两次对话。

  3.指导学生理解喜鹊的话。

(喜鹊关心劝告,语气诚恳。

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现在不做窝的危害,语气加重。

  小结:

从喜鹊说的话,看出喜鹊目光长远,勤劳踏实。

  4.指导学生理解寒号鸟的话。

(寒号鸟糊涂懒惰,脾气暴躁,不听劝告。

  5.理解“得过且过”。

(过得去就过去,过一天是一天。

  6.教师示范朗读。

学生同桌间分角色练习。

  7.分角色朗读。

  8.结合朗读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对话,揭示寓意。

  三、拓展想象

  1.故事续编。

寒号鸟终于冻死在严寒的夜晚。

第二天喜鹊呼唤它……想象当时是怎样的情形,把故事继续说下去。

  2.故事新编。

寒号鸟怎么做就不会死?

编一个让寒号鸟没有被冻死的故事。

  四、小结

  学了这个民间故事,我们懂得了不能像寒号鸟那样得过且过,而要像喜鹊,看得远,做得早,明白美好的生活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懒惰散漫就什么也得不到。

  (丁俊超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3课《寒号鸟》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堵、缝”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

积累冻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等带“得”字的短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2.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完成词语填空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寒号鸟》,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并书写了生字,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出示课件图片:

谁还记得课文的第一自然那段主要讲了什么?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第一个填空,用平板推送任务,学生通过选词填空回忆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山脚下有,崖上有寒号鸟就把这道缝自己的窝。

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

明确:

一堵石崖当作喜鹊一道缝

3.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教师贴图

寒号鸟喜鹊

二、引出疑问,读中感悟道理

这样的邻居,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却冻死了?

让我们从课文中找找原因吧。

1.推送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喜鹊和寒号鸟的分别是怎么做的?

怎么说的?

(1)引导学生抓住喜鹊的表现“一早、东寻西找、忙着”联系生活,体会喜鹊做事有计划,眼光长远。

抓住“只知道、出去玩、睡觉”,体会寒号鸟做事没有计划,不提前做好准备。

(2)指导学生对比朗读,体会不同的表现,感受不同的生活态度。

(3)面对懒惰的寒号鸟,喜鹊是怎样劝寒号鸟的,寒号鸟又是怎样说的?

抓住对话,想象喜鹊和寒号鸟当时的心情,分角色读好对话。

感受寒号鸟不听喜鹊的劝告,就想睡觉,只顾眼前,不顾以后。

(4)配乐创设情境,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

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听地叫着:

“哆啰啰,哆啰啰

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引导学生抓住“冻得真打哆嗦”,联系生活想一想还可能冻得怎么样?

引导学生体会这时的寒号鸟还可能“急得怎么样?

”启发学生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生加上动作,想象寒号鸟的样子读好这句话。

(5)指导学生想象喜鹊和寒号鸟当时的心情,分角色读好对话。

2.第二天早晨,风停了,太阳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

我们看看这次喜鹊是怎么劝寒号鸟,寒号鸟又是怎么回答的?

教师推送课文的第六、七两个自然段。

引导学生理解看看这次喜鹊劝寒号鸟,寒号鸟又是怎么说的?

学生画出画出喜鹊和寒号鸟对话,想象他们的心理读好对话。

体会寒号鸟不听劝告,得过且过的心理。

指导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体会喜鹊和寒号鸟的心理。

3.引读课文的第八自然段:

寒冬腊月,大风纷飞。

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寒号鸟重复着哀号:

“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