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41152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2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

《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docx

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23实验与探究含答案

第九单元 实验与探究

专题23 实验与探究

挖命题

【考情探究】

考点

考向

要求

5年考情

预测热度

考题示例

素养要素

难度

1

教材基本实验

显微观察类实验

实验与

探究

2017江苏单科,4,2分

科学探究、科学思维

★★☆

物质鉴定提取类实验

2018北京理综,4,6分

科学探究

★★☆

调查类实验

2016课标全国Ⅱ,5,6分

科学探究

★☆☆

教材隐性实验

2017海南单科,8,2分

科学思维

★★☆

2

实验探究与设计

实验探究与设计

2018课标全国Ⅰ,4,6分

科学探究

★★☆

 

分析解读 本部分内容在考纲中一共包括19个实验,能力要求均为实验与探究。

在近五年高考中课标全国卷单独出现的频率较低,大都结合其他考点进行综合考查。

预计2020年高考中这种命题趋势还将继续存在。

复习时注意将教材实验分成显微观察类、物质鉴定提取类、调查类、实验探究与设计类等几个类别进行比较归纳复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好的效果。

【真题典例】

破考点

考点一 教材基本实验

【考点集训】

考向1 显微观察类实验

                  

1.(2019届山东青岛期初调研,9,1.5分)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浸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可以观察到液泡紫色变浅

B.观察叶绿体实验,可选用带有少量叶肉的菠菜叶片下表皮制作装片进行观察

C.选择洋葱根尖分生区部位进行有丝分裂观察,可以看到一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

D.鲁宾和卡门向植物提供

O,并检测产物O2放射性,探明了光反应的全过程

答案 B 

2.(2019届黑龙江哈尔滨三中第二次调研,26,1.5分)以下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操作步骤:

取材→解离→染色→漂洗→压片→观察

B.在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观察两次细胞形态

C.蛋白质鉴定:

将适量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滴加到豆浆样液中→观察

D.用黑藻叶片进行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答案 D 

考向2 物质鉴定提取类实验

3.(2019届吉林长春实验中学期中,10,1分)下列关于显色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溴麝香草酚蓝能与CO2反应,使溶液出现蓝色

B.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能与酒精反应,使溶液颜色呈现蓝→绿→黄的变化

C.健那绿是活细胞染色剂,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D.龙胆紫等碱性染液能将DNA染成绿色

答案 C 

4.(2019届广西南宁三中开学考,6,1.5分)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肪的检测步骤:

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

B.DNA提取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

C.健那绿染液是一种活细胞染料,几乎不会损伤细胞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要将酶和底物在相应的温度下分别保温后再混合

答案 B 

考向3 调查类实验

5.(2019届山东青岛十七中高三期中,21,2分)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多种,比如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和黑光灯诱捕法等。

下列关于动植物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不一定是1m2,但需随机取样

B.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易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

C.样方法调查的对象不一定是植物,而标志重捕法调查的一定是动物

D.利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光线强弱对调查结果没有影响

答案 D 

6.(2018湖北宜昌期末,19,1分)下列有关调查方法或调查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用样方法可调查田鼠种群密度

B.观察计数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要用高倍显微镜

C.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主要有目测估计法和记名计算法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被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则调查值偏低

答案 C 

7.(2018山东济南章丘一模,4,6分)下列研究活动中所得到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肯定偏大的是(  )

A.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选择在某地区人群中进行

B.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取样前没有振荡试管

C.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只统计了样方内的全部个体

D.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地麻雀种群密度时,部分麻雀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答案 D 

考向4 教材隐性实验

8.(2019届广东六校一模,5,1分)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真核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

B.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采用调查法和系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伴性遗传问题

D.采用模型建构和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生态学问题

答案 B 

9.(2019届安徽合肥九中暑期检测,14,2分)用新鲜、成熟的菠菜叶片作实验材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

B.可用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

C.较容易制备纯的细胞膜

D.可用于观察细胞膜的结构

答案 A 

10.(2019届河北武邑中学上学期一调,20,2.5分)在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过程中,用到了很多科学方法。

下列方法使用不当的是(  )

A.观察线粒体的嵴用高倍显微镜

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采用同位素标记法

C.分离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D.直观认识真核细胞的结构可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答案 A 

考点二 实验探究与设计

【考点集训】

考向 实验探究与设计

                  

1.(2019届福建厦门湖滨中学第一次阶段检测,22,1分)下列关于实验变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因变量

B.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重铬酸钾溶液是因变量

C.在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中,光照是无关变量

D.在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液泡体积的变化是无关变量

答案 C 

2.(2019届广东六校一模,38,1分)某研究小组欲研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下列有关实验的设计思路,说法错误的是(  )

A.随机选取三组生理状况相同、数量相等的健康小鼠,其中两组制备成患糖尿病的小鼠

B.每组小鼠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都需要测量其血糖浓度

C.患糖尿病小鼠既可以作为实验组又可以作为对照组

D.对照组除每天饲喂等量的食物,也要注射等量的桑叶提取液

答案 D 

炼技法

方法 实验设计与实验评价解题策略

【方法集训】

 (2018湖北武汉调研)某研究小组为验证糖尿病是由胰岛素缺乏引起的,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

健康且年龄、大小等相同的小鼠若干,胰岛素、斐林试剂及其他必需用品。

实验步骤:

第一步,随机选择2只小鼠,切除其中一只小鼠的胰腺,另一只小鼠不切除胰腺但进行相应的切割处理。

第二步,一段时间后分别收集小鼠适量的尿液于试管中,然后滴加斐林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第三步,给切除胰腺的小鼠喂食适量的胰岛素,一段时间后收集适量的尿液于试管中,滴加斐林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问题:

(1)指出上述实验步骤中的3项错误:

   。

 

(2)本实验设置了两种对照:

一种是                 ,另一种是                  。

 

(3)请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并将正确处理后预期的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答案 

(1)第一步选择2只小鼠(小鼠的数量太少);第二步、第三步滴加斐林试剂观察颜色变化(无水浴加热);第三步给切除胰腺的小鼠喂食适量的胰岛素(胰岛素不能喂食)

(2)实验小鼠与正常小鼠的空白对照(或空白对照) 实验小鼠补充胰岛素的自身前后对照(或前后对照)

(3)实验结果记录表如下

切除胰腺(实验组)

不切除胰腺(对照组)

小鼠1

小鼠2

小鼠1

小鼠2

第一次观察

出现砖红

色沉淀

出现砖

红色沉淀

不出现砖

红色沉淀

不出现砖

红色沉淀

注射胰岛素

后观察

不出现砖

红色沉淀

不出现砖

红色沉淀

/

/

 

过专题

【五年高考】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1.(2018课标全国Ⅰ,4,6分)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答案 C 

2.(2017课标全国Ⅰ,2,6分)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答案 B 

3.(2016课标全国Ⅱ,5,6分,0.69)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答案 C 

4.(2017课标全国Ⅰ,29,10分)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

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

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

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

简要写出

(1)实验思路,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

(要求:

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

答案 

(1)思路

甲组:

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

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乙组:

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

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2)结果及结论

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NA病毒;反之为DNA病毒。

教师用书专用(5—6)

5.(2011课标,6,6分)下表中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试剂

预期的实验结果

A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醋酸洋红

染色体被

染成紫红色

B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

双缩脲试剂

脂肪颗粒

被染成红色

C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

甲基绿

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

D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斐林试剂

吡罗红

斐林试剂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

答案 A 

6.(2013课标Ⅱ,29,10分,0.541)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

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注:

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

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回答下列问题:

(1)α-淀粉酶催化    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    。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    ,这两支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                           。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            。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                          。

 

答案 (10分)

(1)淀粉 麦芽糖(每空1分,共2分)

(2)少(1分) 带胚的种子保温后能够产生α-淀粉酶,使淀粉水解(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4)GA浓度高对α-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考点一 教材基本实验

1.(2018北京理综,4,6分)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

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

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答案 A 

2.(2017海南单科,8,2分)某染料(氧化型为无色,还原型为红色)可用于种子生活力的鉴定。

某同学将吸胀的小麦种子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并进行染色实验来了解种子的生活力,结果如表所示。

分组

甲组

乙组

处理

种子与染料混合保温

种子煮沸后与染料混合保温

结果

种子中的胚呈红色

种子中的胚未呈红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组的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使染料变成红色

C.乙组胚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能将染料运出细胞

D.种子中胚细胞代谢活动的强弱会影响染色效果

答案 C 

3.(2017江苏单科,4,2分)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

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

C.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

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

答案 C 

4.(2016江苏单科,19,2分)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  )

实验编号

实验名称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镜检1:

几乎整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呈紫色;

镜检2:

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

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菠菜叶表皮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核和核糖体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中呈紫色的染色体形态清晰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酵母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细胞核、液泡和线粒体的形态、数目清晰可见

                  

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

答案 A 

5.(2015山东理综,3,5分)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B.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需保持细胞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过程

D.将洋葱表皮放入0.3g/mL蔗糖溶液中,水分交换平衡后制成装片观察质壁分离过程

答案 B 

6.(2015天津理综,5,6分)为达到实验目的,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是(  )

A.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B.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

C.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答案 A 

7.(2014重庆理综,1,6分)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

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

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

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

答案 A 

8.(2014山东理综,4,5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答案 A 

考点二 实验探究与设计

1.(2016江苏单科,8,2分)过氧化物酶能分解H2O2,氧化焦性没食子酸呈橙红色。

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设计实验如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1%焦性没

食子酸/mL

2%

H2O2/mL

缓冲液

/mL

过氧化物

酶溶液/mL

白菜梗提

取液/mL

煮沸冷却后的白

菜梗提取液/mL

1

2

2

2

-

-

-

2

2

2

-

2

-

-

3

2

2

-

-

2

-

4

2

2

-

-

-

2

A.1号管为对照组,其余不都是实验组

B.2号管为对照组,其余都为实验组

C.若3号管显橙红色,无需对照就能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物酶

D.若4号管不显橙红色,可证明白菜梗中无过氧化物酶

答案 A 

2.(2015广东理综,5,4分)用秋水仙素处理某二倍体植物的愈伤组织,从获得的再生植株中筛选四倍体植株,预实验结果如表,正式实验时秋水仙素浓度设计最合理的是(  )

秋水仙素浓度(g/L)

再生植株(棵)

四倍体植株(棵)

0

48

0

2

44

4

4

37

8

6

28

11

8

18

5

10

9

2

A.0、2、3、4、5、6B.0、4、5、6、7、8

C.0、6、7、8、9、10D.0、3、6、9、12、15

答案 B 

3.(2014天津理综,5,6分)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

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培养基中的添加物

MRSA菌

1

100μg/mL蛋白质H

生长正常

2

20μg/mL青霉素

生长正常

3

2μg/mL青霉素+100μg/mL蛋白质H

死亡

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的

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

C.实验还需设计用2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

答案 C 

4.(2018天津理综,7,10分)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功能受多种物质影响,与血管健康密切相关。

(1)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可降低VSMC膜上Ca2+运输蛋白的活性,导致进入细胞内的Ca2+   (增加/减少),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

上述调节方式属于       调节。

 

(2)机体产生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引起VSMC内质网功能紊乱,堆积未折叠蛋白,这些蛋白没有形成正确的      ,不能行使正常功能。

 

(3)用同型半胱氨酸处理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熟分化型VSMC后,其细胞分化相关指标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细胞分化指标

同型半胱氨酸       

形态

相对增

殖能力

相对迁

移能力

未处理

长梭形

处理

椭圆形

由此推断,同型半胱氨酸导致VSMC分化程度   (升高/降低),功能紊乱。

 

(4)已知血管保护药物R对VSMC没有直接影响,但可改善同型半胱氨酸对VSMC的作用。

以小鼠VSMC为材料,在细胞水平研究上述作用时,应设计三组实验,即      、同型半胱氨酸处理组和           ;每组内设三个重复,其目的是           。

 

答案 (共10分)

(1)减少 体液 

(2)空间结构 (3)降低 (4)对照组 R+同型半胱氨酸处理组 减少随机误差

5.(2016浙江理综,31,12分)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成年小鼠的分组及处理见表。

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常饲养,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并统计分析。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切除甲状腺

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

 W  

饲养14天

饲养14天

1次/天,共14天

1次/天,共14天

  注:

本实验中灌胃是指将液体由动物口直接注入胃中。

请回答:

(1)表中W是对丁组小鼠的处理,该处理是        。

 

(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将预测的实验结果用示意曲线表示)。

(3)分析与讨论

①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细胞位于    ,该激素经    的血液运至腺垂体发挥作用。

 

②通过服用放射性131I来检测甲状腺功能的依据是              ,                 。

 

答案 (12分)

(1)生理盐水灌胃

(2)

(3)①下丘脑 垂体门脉

②Ⅰ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 131I的放射性强度可被仪器测定

【三年模拟】

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84分)

1.(2019届福建厦门湖滨中学第一次阶段检测,25)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观察到的分生组织的细胞数为(  )

                  

A.2个B.4个C.8个D.16个

答案 B 

2.(2019届河北武邑中学上学期一调,4)关于细胞染色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排除法”是常用鉴别细胞死活的方法,能被台盼蓝染上色的细胞是活细胞

B.吡罗红甲基绿染液、改良的苯酚品红染液、醋酸洋红染液都为酸性染料

C.采用健那绿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需要提前进行8%HCl水解和蒸馏水漂洗的过程

D.苏丹Ⅲ为脂溶性物质,很容易穿过生物膜,不需要水解过程染色剂即可进入细胞

答案 D 

3.(2019届河北衡水中学二调,41)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久置的蔗糖溶液用斐林试剂检测,出现了砖红色沉淀,说明蔗糖是还原性糖

B.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入0.1g/mL的NaOH1mL,再加入0.01g/mL的CuSO44滴

C.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应在低倍镜下找到染色均匀、色泽深的区域

答案 B 

4.(2019届黑龙江哈尔滨六中上学期期中,7)如图是鉴定生物组织中某种成分的操作流程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甲试剂也可以直接用于鉴定蛋白质

B.甲试剂由甲、乙两种液体组成,使用时先加甲液再加乙液

C.石英砂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

D.可用韭菜叶片替代苹果

答案 C 

5.(2019届江西五市八校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