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5514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docx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教案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认6个生字,会写4个字。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4.在本课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书写4个字,并且要认识6个生字。

教学难点:

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难点为通过朗读及背诵课文,让学生感受要想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要登高远望,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起他的事情时,只要不断努力,不怕困难,一定会走向成功。

一、激情导入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位有名的大诗人,你们高兴吗?

生:

高兴。

师:

但是,我听说这位诗人特别喜欢接见那些会诵读古诗的小朋友,你们说这可怎么办?

生:

我会朗诵古诗。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

师:

好极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朗诵一下你知道的古诗吧。

生:

(朗诵古诗)

师:

你们知道这么多古诗,真是棒极了!

我想这位唐代诗人王之涣早就想见一见你们了。

(出示诗人画像)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他的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知

1.初读感知

师:

首先请同学们对照拼音自己读一读古诗。

生:

(自由读古诗)

2.检查读的效果

师:

刚才在古诗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生字。

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

(引导并检查学生认识本课生字状况)

(1)难读字音:

千(出示“千”的生字卡片);

(2)易读错字音:

入、日。

(出示“入、日”的生字卡片)

(3)需要读准、读好的11个生字:

登、楼、白、尽、黄、入、流、千、目、更、层。

(电脑屏幕显示生字)

3.同桌互相检查,质疑答疑

师:

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同桌可以互相说一说。

生:

(说说对本文大意的理解,或是对词语、字的认识。

 师:

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老师帮帮你。

生:

(针对自己不懂的词、句或诗句向全班提出问题,尽量让其他同学来答疑。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

只有按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

请认真听老师来读。

(2)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

(指名朗读,播放古诗画面,配合音乐,学生评议。

4.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诵,仔细地想象登上鹳雀楼时看到的壮观美丽的景象。

(放录音)

5.你想用什么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呢?

小组可以商量一下。

(学生可以采取任何方式来表现,如:

朗诵、表演、绘画、语言描述。

让我们再次登上这美丽的鹳雀楼,感受一下当时的壮观景象。

(屏幕展示动态画面《登鹳雀楼》,巩固感知、丰富想象。

6(1)师:

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气势磅礴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吟诵这首小诗?

生:

(体会朗诵,练习背诵)

(2)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背。

(领读、默读、自由读、赛读、全班齐读)

三、课堂小结

师:

(1)同学们,你们朗读得真精彩,连大诗人王之涣也忍不住要夸夸你们了!

(放录音)

(2)老师想再考一考你们,我这里有几首五言诗句,也请你仿照今天学的这首古诗的节奏来试着读一读,好吗?

生:

(运用已掌握的朗读方法,自由读古诗)

(3)你们读得真棒!

希望你们也像诗人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把自己对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5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背诵并默写。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揭题:

理解诗题,知晓诗人。

1.谈话激趣:

师:

同学们,大家肯定知道唐代大诗人李白,他号称“诗仙”,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2.揭题:

指课题,齐读。

谁知道诗题的意思?

①什么是瀑布?

谁看见过?

瀑布是冲陡峭的高山上倾泻下来的水流,远看象一块白布垂挂在山前。

“瀑”字是什么结构?

齐读:

“瀑布”。

②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

庐山的瀑布更是举世闻名。

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随着诗仙李白一起去庐山游览一番吧!

(二)初读:

疏通句读,初知诗意。

想游览啊,老师这里有个要求,如果能把古诗正确的读出来,就马上带小朋友们去!

1.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①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或书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②认识生字:

相机区别“庐、炉”

③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

④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美。

读古诗特别要读出诗的韵律美,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

(如“烟”“川”“天”)谁能把这首诗再读一遍。

⑤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谁能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指名读

(2)男、女生赛读(3)全班齐读(4)师配乐读

2.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①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想去游览一番吗?

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师解说:

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

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

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

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三)再读:

想象画面,领悟诗情。

`

1.站在这样极具震撼力的瀑布前,诗人李白的心情非常的激动,请你们再去细细地读古诗,想想看自己从诗句中读懂了什么?

望庐山瀑布优质课教案设计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夸张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2)补充“银河”、“九天”各指什么?

银河:

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

九天:

天的最高处。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

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3)“疑”是什么意思?

作者疑什么?

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疑:

怀疑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4)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四)吟读:

细品诗韵,抒发胸臆

请小朋友们再读古诗,在充分感受诗人丰富想象力的同时想想这首诗里有哪些字用得特别妙?

预设一:

“生”字的妙用

师:

“生”字是什么意思?

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

香炉峰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

“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

预设二:

“挂”字的妙用

谁能把瀑布挂在山川前面?

生读。

(1)学生交流。

(2)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小结:

你看,仔细一品,这首诗的每一个字都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这就是古诗的语言美。

(3)此时,你就是大诗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

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你想怎样吟诵这首诗?

(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或坐或立,也可以加动作,有感情地读诗。

(4)写一写

(5)过渡:

这么美的诗,这么美的语言,我们应该好好朗读一番。

(6)个读、配乐朗读。

(7)背诵:

听着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自然真是神奇,造就了如此美景,感谢李白又给后人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诗篇。

各位小诗人,如此美景,让我们尽情抒发吧。

谁能将古诗背诵下来了呢?

(五)拓展:

赠送诗文,课外延伸

1.小朋友们真棒,老师从小朋友们的吟诵中不由自主想起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一首描写瀑布的诗歌,现在老师把这首诗歌送给大家。

(课件出示瀑布整首诗,配乐朗诵)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

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2.老师这里还有一首李白写的诗《望天门山》,喜欢吗?

请自由读一读。

(六)、作业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课外收集李白的诗,读一读,背一背。

9.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学会16个生字及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弄清“部、些、巨、狗”的字形。

(二)查字典、观察图画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

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

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

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字形。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

有名。

“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

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

清秀美丽。

神奇:

非常奇妙。

陡峭:

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

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词。

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二)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黄山,激发兴趣。

(出示第一图)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

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

下边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

(二)逐段学习。

1.第1自然段:

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

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

(板书:

秀丽神奇、奇石有趣)

齐读这一段。

2.指名读第2~5自然段。

(1)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奇石?

板书: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

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

指名读第2自然段。

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

再读这一段。

(3)出示第三幅图。

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可以这样解决:

①同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

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

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出示第四幅图,阅读第4自然段。

小组讨论学习:

①先观察图中的石头像什么?

怎么看出来的?

②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③从哪儿看出像“仙人指路”?

④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

指名一组同学汇报讨论情况。

(5)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

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

(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

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

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

是不是就有这些呢?

(6)齐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

板书: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分小组学习,任选一种展开想象,说说奇石的样子。

请三组同学分别说一说。

黄山石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妙趣横生。

让我们一齐亲眼目睹一下黄山的美景吧!

(7)请一位同学读全文,同时放一段黄山风景的录像,使大家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老师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黄山石的奇妙,领略了黄山秀丽的景色。

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亲自去目睹黄山奇景,看一看那里的奇松、云海、温泉是一番什么景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二)完成课后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背诵。

三、教学过程

(一)读本课生词并听写。

岩石怪石巨石仙人仙桃

闻名著名名字风景区

(二)指导背诵。

1.你喜欢哪段读哪段,要读出语气来。

2.指名有语气地读全文。

3.把你喜欢的选两段试背下来。

4.接龙背,齐背。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组成词语。

2.写出黄山奇石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再读句子,注意读出句中的停顿。

(1)闻名中外的()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2)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地蹲在山头,望着()的云海。

(3)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10.日月潭  

【教学要求】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

积累词语,说话训练。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去过的地方不少。

我听说祖国宝岛台湾有一处景点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它就是日月潭。

(板书课题:

10日月潭)齐读课题。

2.同学们的声音真洪亮,看把谁引来了(出示生字词)多种形式读。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

各自拼读,找出翘舌音“胜展”,前鼻音“展、现”,后鼻音“名、胜、央”。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

日月潭环绕周围名胜古迹中央光华岛隐约轻纱仙境游客吸引

开展读词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

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日月潭被光华岛分成哪两个部分?

(北边是日潭,南边是月潭。

本文介绍了日月潭什么时间的景色?

(清晨、中午。

)(板书:

清晨中午)

三.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

名胜迹央丽华展现披

 1.记生字:

开动脑筋记生字。

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加一加:

“夕”加“口”是“名”。

“月”加“生”是“胜”,“亦”加“辶”是“迹”,“化+十”是“华”,“王+见”是“现”,“扌+皮”为“披”。

(2)减一减:

“英”减“艹”是“央”。

(3)数笔画:

“展”和“丽”。

2.组词语:

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展、丽、披”并讲述:

(板书:

展丽披)

“展、丽、披”田字格课件

“展”:

第八笔是竖提,不要多写成撇。

“尸”要写得扁长些,遮住下面的部分。

“丽”:

第一笔横要长一些,下面的两个部分一样大,不要写得一大一小,一胖一瘦。

“披”:

第四笔是横钩,第五笔是竖。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我们的祖国山河秀丽,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领略了美丽的日月潭风光。

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3.积累词语,说话训练。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日月潭》,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

日月潭环绕周围名胜古迹中央光华岛隐约轻纱仙境游客吸引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日月潭》。

(板书:

日月潭)

二、自学课文,明白名字的由来。

1.自由读课文。

读书建议: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边读边思考:

这个地方为什么叫日月潭?

2.指名交流。

齐读、引读第二自然段。

3.读一读,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过渡:

原来日月潭的名字是这么由来的,老师相信当你读完课文第一自然段,一定会有更多收获的。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一、二自然段):

  1.第一段。

读通课文第一段。

要求:

读通顺、流利。

2.提问:

日月潭在哪里?

那里的环境怎样?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优美的词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进行理解,读好句子。

(板书:

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

  拓展介绍名胜古迹:

潭北山腰有座文武庙,从庙前远眺,潭内景色,尽收眼底。

南面青龙山有玄奘寺,供奉着唐代高僧玄奘的灵骨。

3.提问:

引导学生读好第二自然段。

 

(1)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二段。

 

(2)播放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复述。

 (3)看画面复述日月潭名称的由来:

  小组内复述,教师深入小组听听学生的复述,选择复述好的在全班展示,并引导全班同学复述好。

  朗读感悟第二部分(三、四自然段)

4.自主朗读第二部分,感受日月潭清晨、晴天、雨天变幻多姿的美。

要求:

流利、有感情。

 

(1)自由读。

 

(2)在小组内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3)读自己认为难读的段落,听听小伙伴是怎么读的。

  深入小组听听学生的朗读。

  选择学生难读的句子进行指导,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词语(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板书:

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4)说一说,你看到了日月潭哪些时候的迷人景象,美在何处?

(课件出示14、15、16)日月潭清晨、晴天、雨天变幻多姿图片。

(听听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请朗读出色的同学进行展示,引导全班读好。

(相机引导学生注意语气:

清晨、蒙蒙细雨时要读得轻柔;太阳高照时要读得响亮、明朗。

  四、整体朗读,日积月累

 日月潭的景色这么美,请你通过朗读把它介绍给大家。

 在音乐声中自由读文,可以自己读,或小组成员轮读、齐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组内进行赛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找出课文里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读读背背。

  把会写的词语都抄下来,记住,存入“词语宝库”。

  五、实践活动

  可以回家把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讲给父母听,可以找找有关日月潭的故事和传说。

板书设计:

10日月潭

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

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教学反思】

《日月潭》日月潭令人神往,是因为它在祖国的宝岛台湾,是因为它“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然而更吸引人的还是那被光华岛分成两半的日潭月潭的碧水。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尊重学生的读书体验,注重情感的生成。

力求把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读书与形象的图片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去想象日月潭的美,并在感受美的过程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

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体现学习的主体性。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件媒体创设情境

1.导入:

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台湾,再引出其风景名胜──日月潭,带领学生去游览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中国地图让学生们感知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

接着唤起孩子们想要去日月潭看看的感情,回忆“潭”字和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四字词语的巩固,指导书写。

二、运用抓重点词品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进行课文讲解:

1.结合图片、日月潭俯瞰地图和神话故事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2.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

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

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

倘若语文教学舍弃了情感,那么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必然走进繁琐、机械、无效的死胡同。

这句话给我极大触动。

在这节课中,我努力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

同时努力让学生自己感受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日月潭之美的赞赏之情。

要体会这种赞赏之情,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

于是,我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让他们从文中找出自己觉得最美的地方。

只要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美,那么这种“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同时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

但由于让学生的品读的句子较多,显得有点蜻蜓点水,不够深入,有些学生只能浅显地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