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历史针对性训练题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7585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三年级历史针对性训练题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三年级历史针对性训练题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三年级历史针对性训练题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三年级历史针对性训练题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三年级历史针对性训练题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中三年级历史针对性训练题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中三年级历史针对性训练题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中三年级历史针对性训练题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中三年级历史针对性训练题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三年级历史针对性训练题3.docx

《高中三年级历史针对性训练题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三年级历史针对性训练题3.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三年级历史针对性训练题3.docx

高中三年级历史针对性训练题3

高中三年级历史针对性训练题-3

高中三年级历史针对性训练题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2008.05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第Ⅰ卷(必做共100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2.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古代思想博大精深,文化辉煌灿烂。

回答9~l0题。

9.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10.清初学者唐甄说:

“为政之道,必先田市。

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

”上述言论反映的思想主张是

A.重农抑商B.农商并重C.重商主义D.自由主义

中西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回答11~12题。

11.十六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时,携带一幅世界地图,因中国的位置在图中偏西,遭到了明朝士大夫的严厉斥责。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闭关锁国政策B.天朝上国的心态C.自然经济影响D.君主专制制度

12.胡适说:

“(进化论的介绍与传播犹如)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

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当头棒喝”说明向西方学习的运动开始兴起

B.“绝大的刺激”反映了中体西用得到广泛认可

C.“思想像野火一样”反映了自由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

D.进化论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

回答13~14题。

13.在对下列四位历史人物进行分类时,某同学将前三人归为一类。

他确定的分类标准是

张謇荣宗敬荣德生李鸿章

A.勇于学习西方的先行者B.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

C.倡导政治维新的改革家D.著名的近代爱国实业家

14.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地势险要,为革命斗争提供了便利条件B.创建了人民军队

C.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府D.点燃了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

二战以后,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

回答15~16题。

15.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16.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

亿美元,”+”为顺差,“一”为逆差),它反映了

年代

1950

1960

1970

1980

与日本

+2.4

+2.0

-15.9

-19.4

与欧共体

+2.0

+10.7

-5.8

-17.8

①二战后美国经济衰退

②二战后日本、欧共体经济迅速发展

③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快于欧共体

④二战后资本主义陷入了经济危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第Ⅱ卷(必做110分+选做30分,共140分)

【必做部分】

27.(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奥运会是以祭神为主,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全希腊综合盛会。

体育竞技仅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

赤身运动是它的一大特色……比赛时,要求裸体的运动员全身涂上橄榄油。

以使身体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光,肌肉更富有弹性,更加显示出运动员健美的体态,使人们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1)古代希腊奥运会的“赤身运动”体现了什么?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5分)

 

材料二

图一图二图三

(2)以上三幅圣母像中那幅作品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

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5分)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

要防止滥用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

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3)归纳材料三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4分)

 

材料四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

“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

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

(4)晚清时期“先进思想家……”指的是哪些人?

为什么会出现“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

(7分)

 

(5)你是否同意“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的观点。

说明你的理由(4分)

 

29.(35分)城市化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济南商埠的开设,加速了济南城市的近代化进程。

材料一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于胶济铁路已经通车。

资本主义国家的大量商品迅速涌入济南,济南的城市经济结构,需要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进行调整,以利通商。

山东巡抚周

馥为响应清廷“新政”,会同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袁世凯奏请朝廷开设济南商埠,得到准许。

1905年11月12日,济南政界、商界举行了开埠典礼。

(1)依据材料概括济南开埠通商的时代背景。

(4分)

 

材料二20世纪初的济南开埠,是济南乃至山东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自开”和“陆路”是济南开埠的特点;“商埠”位于济南老城的西关外,分为福、禄、寿、喜四区,不划租界,取消土地永租制.外商与华商照章租地,既保持了城市特色,又拓展了经济空间;新旧城互补,一身二任,“济南遂不独为山东政治中心,更为山东工商业之要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济南开埠较之清政府早期的开放通商口岸有何变化?

为什么说“济南开埠,是济南乃至山东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7分)

 

【选做部分】

33.(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又一次的幻灭——昙花一现的“现代化”》,回答问题。

图一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

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

图二在“忧时七上皇帝书”的感召之下,身不逢时的年轻国君在颐和园行宫(而非紫禁城内正式议政的勤政殿)与一位“秀才”共谋国事。

开始了一场“现代化”运动。

图三但是.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

却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

(1)图一中“已成定局的悲剧”指的是什么?

简要说明图一所示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3分)

 

(2)为什么说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一场“现代化”运动?

(3分)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失败的原因何在?

(2分)

 

(3)图三释文没有用“画上了句号”,而是酌字“画上了‘休止符’……”,这里的深层次含义何在?

(2分)

 

山东省济南市高中三年级针对性训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参考答案

2008.05

9.解析:

A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由此可判断答案为A项。

10.解析:

B“田”、“市”不安,其国必贫,可见田和市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其地位是并重的。

11.解析:

C材料反映了明朝士大夫的愚昧无知和闭塞,这是由自然经济的局限性导致的。

12.解析:

CA开始兴起错误,B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思想主张,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13.解析:

D张謇、荣宗敬、荣德生是19世纪末涌现出的实业家,他们倡导实业救国,李鸿章是洋务派代表人物。

14.解析:

DA是地理条件,B是南昌起义,C是在江西瑞金。

15.解析:

D题目考查的是赫鲁晓夫改革带了的积极影响,A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

16.解析:

B战后50—7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发展,①错误,西欧、日本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④错误。

27.答案:

(1)体现:

古希腊人注重人体之美。

(2分)原因:

人文思想的萌芽;商品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繁荣。

(3分)

(2)图二。

(2分)理由:

该图圣母的头顶上没有光环,人物形象温柔慈祥更接近人,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3分)

(3)观点:

分权制衡(或:

权力的制约和平衡);影响:

为资产阶级设立了一整套政治构想,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4分)

(4)思想家:

严复、梁启超、康有为;孙中山等。

(2分)原因: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

(3分)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先后领导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2分)

(5)同意: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极力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理念,但因历次资产阶级运动脱离群众,尤其是农村的广大农民,所以先进的思想对广大农村影响很小。

(4分)

不同意: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宣传活动持久、深入,随着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发生,先进思想观念已经传播到农村并逐渐深入人心。

(4分)

29.答案:

(1)背景:

胶济铁路通车;清政府的新政;济南原城市经济结构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地方官员的努力。

(4分)

(2)特点:

被迫到自开;沿海、沿江到陆路。

(4分)原因:

济南开埠促进了济南近代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促进济南城市功能从一个单纯的政治中心,发展为兼具山东工商业中心地位的城市。

(3分)

33.答案:

(1)悲剧: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事件:

“公车上书”。

影响:

推动了当时维新运动的兴起。

(3分)

(2)原因:

从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目的(政治上期望君主立宪、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挽救民族危机等)、变法内容(政治、经济、文教)、变法性质等角度说明是一次现代化运动。

(上述角度中任答3点即可得3分)

理由:

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且依靠了没有实权的皇帝;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2分,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3)含义:

中国的现代化并未终止.如后来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或新民主主义革命等。

(2分)。

(可只列一条史实,但必须要有史实,否则只能得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