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4《洋务运动动》课时练习题1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8538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4《洋务运动动》课时练习题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4《洋务运动动》课时练习题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4《洋务运动动》课时练习题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4《洋务运动动》课时练习题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4《洋务运动动》课时练习题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4《洋务运动动》课时练习题1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4《洋务运动动》课时练习题1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4《洋务运动动》课时练习题1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4《洋务运动动》课时练习题1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4《洋务运动动》课时练习题1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4《洋务运动动》课时练习题1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4《洋务运动动》课时练习题1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4《洋务运动动》课时练习题1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4《洋务运动动》课时练习题1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4《洋务运动动》课时练习题1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4《洋务运动动》课时练习题1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4《洋务运动动》课时练习题12.docx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4《洋务运动动》课时练习题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4《洋务运动动》课时练习题1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4《洋务运动动》课时练习题12.docx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4《洋务运动动》课时练习题12

2019年秋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

《洋务运动》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9·获嘉县清华园学校初二月考)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打在中国背上的一鞭,使中国开始了

A.维新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2018·沈阳市第九十四中学初三期末)奕䜣在一个奏折中提到:

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

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

B.

C.

D.

3.(2019·江西中考真题)他们极力反对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进行任何形式的变革,只是徘徊在封建王国的藩篱中自认为有所新创而得意扬扬,所以最终也没能在外国侵略者面前表现出......“中兴”。

下列符合这一“有所新创”的时代主题是()

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

4.(2019·河南中考模拟)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改良派批评洋务派是因为洋务派遗其体而求其用前进得不够。

其实,洋务派同改良派的真正差异不过在于,前者只布新而不除旧,后者布新同时除旧。

”对材料解读有误的是

A.“布新”指学习西方科技

B.“除旧”指推翻清朝统治

C.洋务派维护清朝统治

D.改良派主张学习西方制度

5.(2019·湖北中考真题)“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以谭嗣同为代表的“戊戌六君子”被捕遇害,缘于他们参与了(  )

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6.(2019·北京中考模拟)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下列企业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的是()

A.安庆内军械所B.轮船招商局C.大生纱厂D.福新面粉公司

二、综合题

7.(2019·河南中考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不久,西方列强开始非法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受到这些外资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再加上洋务派创办企业的诱导,一些地主、官僚、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成为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的经济基础。

材料二:

1914—1923年中国商办面粉厂统计简表

年份

厂数(家)

资本(千元)

创办人或企业代表

1914—1918

63

10658

荣宗敬、荣德生等民族实业家

1919—1923

65

17627

材料三:

五四运动中,上海商界罢市,抗议逮捕学生……九一八事变后,上海银行、钱业两公会致电南京国民政府,要求团结御侮……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后,各地工商界人士开展捐款购机运动,宁波旅沪同乡会等五团体捐购飞机五架……。

(1)依据材料一,指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结合所学知识,它的兴起和发展为19世纪的中国向近代转型做出了什么贡献?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面粉业在一战后的发展态势,并分析出现这一态势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那些影响。

8.(2019·安徽定远县第二初级中学初二期末)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不懈的追求。

某校八年级历史学习小组准备以“中国近现代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为主题,分旧、新中国两个阶段进行知识梳理、资料搜集和问题探究,请你来参与。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打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日木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欺负中国,这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侮我们的落后。

”“中国社会的进步主要依靠工业的发展。

…灬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1944年5月22日毛泽东的讲话

(2)依据材料二回答,毛泽东认为中国富强要“依靠”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在“一五计划”中是怎样得到贯彻的?

9.(2019·四川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同治元年(1862年),李鸿章奏设同文学馆于上海,译出西书颇多。

四年,又在上海设江南制造局,附设译书局。

五、六年间,左宗棠奏请在福建设船厂,附设船政学校。

六年,设同文馆于京师。

九年,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

十年,曾国藩、李鸿章始派学生赴美国留学。

十一年,设轮船招商局。

光绪元年(1875年),筹办铁甲兵船。

二年,设船政学堂于福州,并派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

六年,设水师学堂于天津,又设电报局。

七年,设开平矿务局。

八年,设上海机器制布厂。

十一年,设天津武备学堂。

十三年,又开漠河金矿。

十四年,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十五年,总署请造铁路,张之洞请先筑卢汉线,迨二十二年(1896年),乃以盛宣怀督办其事。

是年,又设邮政局。

此戊戌以前所办新政之大略也。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指出“新政”的起止年代。

(2)据材料,概括“新政”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逐条分析这些措施的影响。

(3)关于材料中的“新政”,中国学术界一般称之为“洋务运动”,外国史学界一般称之为“自强运动”,还有学者称之为“同光新政”“自救运动”等。

你最认同其中的哪一种称呼?

请简要说明理由。

10.(2018·云南初二期末)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不懈的追求。

某校八年级历史学习小组准备以“中国近现代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为主题,分旧、新中国两个阶段进行知识梳理、资料搜集和问题探究,请你来参与。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打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日木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欺负中国,这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侮我们的落后。

”“中国社会的进步主要依靠工业的发展。

…灬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1944年5月22日毛泽东的讲话

(2)依据材料二回答,毛泽东认为中国富强要“依靠”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在“一五计划”中是怎样得到贯彻的?

材耔三: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要使中国在1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趄英赶美”,为达到这一目标,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以大炼钢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

……小高炉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也影响其他行业,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的快工业化进程,使中国已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2002年中共十六大将“新型工业化”道路概括为: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3)比较材料三、四,概括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不得照抄原文)?

请列举两项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工业化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我国建设“制(智)造强国”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11.(2019·山东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简表

阶段

名称

内容

时间

第一阶段

器物阶段

器物设想

1840年—1850年

器物实践

1850年—1895年

第二阶段

君主立宪设想

19世纪70年代—1898年

君主立宪实践

1898年

民主共和设想

1894年—1911年

民主共和实践

1912年—1927年

第三阶段

思想阶段

欧美资本主义思想

1915年—1926年

社会主义思想

1918年—1926年

——摘编自邓俊民、孙立舟《历史时间的分类、特征及其教学意义》

(1)表格中的“器物”代指什么?

写出“第二阶段”的名称。

(2)根据所学知识,概述1920年前后推动“苏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因素。

(3)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12.(2019·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中考真题)应对大变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中期,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大变局。

据材料甲归纳总理衙门的主要职责。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总理衙门应对大变局的效果。

(2)新中国成立是中华民族的又一大变局。

概括材料乙中“党”的总任务,结合1956年的相关史实,说明总任务的完成情况。

(3)改革开放使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据材料丙归纳2005年我国的经济特征,分析这一经济特征出现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内外交困,清朝的一部分官僚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

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他们主张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这样一部分人被称为洋务派,而他们开展的学习西方技术的近代化运动被称为洋务运动,故B符合题意。

维新变法发生在甲午战争后;辛亥革命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新文化运动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时间不符,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比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他们极力反对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进行任何形式的变革,只是徘徊在封建王国的藩篱中自认为有所新创而得意扬扬”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一些内部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他们的口号是“自强求富”,开展了洋务运动,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4.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改良派批评洋务派是因为洋务派‘遗其体而求其用前进得不够’.其实,洋务派同改良派的真正差异不过在于,前者只布新而不除旧,后者布新同时除旧。

”结合所学可知,“除旧”指推翻清朝统治,“布新”指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洋务派维护的是清朝的封建统治,改良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故选项A对材料解读错误,符合题意;“除旧”指推翻清朝统治、洋务派维护清朝统治、改良派主张学习西方制度表述正确,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5.B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以谭嗣同为代表的“戊戌六君子”被捕遇害,缘于他们参与了百日维新。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但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巩固的阻挠。

1898年9月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杀害了戊戌变法六君子,谭嗣同就是其中一位,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了。

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6.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下列企业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的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兴起,安庆内军械所属于洋务派代表曾国藩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故A不符合题意。

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派代表李鸿章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故B符合题意。

大生纱厂属于张謇创办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C不符合题意。

福新面粉公司属于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有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等。

二、综合题

7.

(1)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2)持续发展;民族实业家的努力。

(3)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近代民主政治运动;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西方列强开始非法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受到这些外资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再加上洋务派创办企业的诱导,一些地主、官僚、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可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起的原因有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起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2)根据材料二表格数据可知,中国面粉业在一战后持续发展,出现这一态势的内在原因是民族实业家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成为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的经济基础。

”可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起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可知,推动了近代民主政治运动,根据材料三“五四运动中,上海商界罢市,抗议逮捕学生……九一八事变后,上海银行、钱业两公会致电南京国民政府,要求团结御侮”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8.

(1)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统治。

(2)工业;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李鸿章等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可知,这是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中恭亲王奕和地方官员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这些人被叫做洋务派。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洋务派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进行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所以李鸿章等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

(2)依据材料二信息“日木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欺负中国,这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侮我们的落后。

”“中国社会的进步主要依靠工业的发展。

…灬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分析可知,毛泽东认为中国富强要“依靠”工业;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在“一五计划”中得到贯彻。

国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超额完成,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9.

(1)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中期。

(2)措施:

文化教育上:

设立翻译馆,翻译西方书籍。

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作用:

在中国传播西方文化,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了新式人才,促进中国文化教育的近代化进程。

军事上:

创办近代军事企业,建立新式海军,设立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

作用: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对外国侵略势力有一定的抵抗力,开始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经济上:

设立近代民用企业,修建铁路。

作用: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

社会生活方面:

设立电报局、邮政局。

作用:

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

(3)①我最认同第一种称呼。

理由:

“新政”的主要内容是向西方学习包括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相关事务,因此可以叫做“洋务运动”。

②我最认同第二种称呼。

理由:

“新政”是清朝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进行的一项运动,他前期的口号是“自强”,因此可以叫做“自强运动”。

③我最同意第三种称呼。

理由:

“新政”开始于同治元年,一直持续到光绪二十二年,因此可以叫“同光新政”;“新政”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救亡图存而进行的一次运动,因此可以叫做“自救运动”。

【解析】

【详解】

(1)依据题干李鸿章在上海设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又称同治维新、自强运动。

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洋务派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历时30余年的洋务运动失败。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中期。

(2)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奏设同文学馆于上海,译出西书颇多。

设同文馆于京师。

曾国藩、李鸿章始派学生赴美国留学。

”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措施:

文化教育上:

设立翻译馆,翻译西方书籍。

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作用:

在中国传播西方文化,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了新式人才,促进中国文化教育的近代化进程。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上海设江南制造局,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设船政学堂于福州,派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

”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军事上:

创办近代军事企业,建立新式海军,设立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

作用: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对外国侵略势力有一定的抵抗力,开始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设开平矿务局,设上海机器制布厂。

请造铁路,张之洞请先筑卢汉线”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经济上:

设立近代民用企业,修建铁路。

作用: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设电报局、设邮政局。

”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社会生活方面:

设立电报局、邮政局。

作用:

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

(3)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①我最认同第一种称呼。

理由:

“新政”的主要内容是向西方学习包括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相关事务,因此可以叫做“洋务运动”。

②我最认同第二种称呼。

理由:

“新政”是清朝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进行的一项运动,他前期的口号是“自强”,因此可以叫做“自强运动”。

③我最同意第三种称呼。

理由:

“新政”开始于同治元年,一直持续到光绪二十二年,因此可以叫“同光新政”;“新政”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救亡图存而进行的一次运动,因此可以叫做“自救运动”。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洋务运动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10.

(1)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统治。

(2)工业;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3)大跃进时期以钢为纲,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到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

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4)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力度发展高科技、提高工人素质等。

【解析】

【详解】

(1)依据题干材料: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打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

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

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统治。

(2)依据题干“中国社会的进步主要依靠工业的发展。

”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毛泽东认为中国富强要“依靠”工业;结合所学知识,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953年—1957年,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3)依据题干“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以大炼钢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

毁掉不少山林,也影响其他行业,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中共十六大将“新型工业化”道路概括为: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大跃进时期以钢为纲,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到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

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4)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力度发展高科技、提高工人素质等。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洋务运动、第一个五年计划、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工业化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11.

(1)“器物”:

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名称:

制度阶段。

(2)因素: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近代知识分子的进步追求。

(3)特点:

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仿行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设想到实践,由被动到主动;探索群体具有广泛性;探索与救亡图存相结合;探索的过程也是民族觉醒和爱国热情不断激发的过程。

【解析】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表格中的“器物”代指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第二阶段是制度阶段。

(2)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近代知识分子的进步追求,推动了推动“苏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

1919年9月、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篇文章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介绍,是中国人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分析马克思学说的开山之作。

(3)依据材料图表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内外交困,19世纪60---90年代,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与“求富”;19世纪末维新派的主张是变法维新;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启了民主共和时代;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民主科学时代;这四场运动体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逐步深入,曲折发展的过程。

12.

(1)自强求富;海防;通讯。

洋务运动失败;开启现代化历程。

(2)工业化;三大改造。

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经济迅速发展。

形成邓小平理论;确立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加入世贸组织。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甲的内容,总理衙门的主要职责是自强求富;海防;通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总理衙门应对大变局的效果是洋务运动失败;开启现代化历程。

(2)依据材料乙中“党”的总任务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是中华民族的又一大变局,例如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