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92993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6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

上饶市第十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数学

时间

月日

地点

办公室

主备人

黄琼

参加人员

黄琼王晓莉

备课内容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中心发言人:

黄琼

一、教材简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三、教学重难点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

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四、课时安排

认识东西南北方向………………………………………………2课时

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3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

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上饶市第十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数学

时间

月日

地点

办公室

主备人

黄琼

参加人员

黄琼王晓莉

备课内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中心发言人:

黄琼

一、内容及简析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初步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好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除法计算中的一些基础知识。

教材内容包括两部分。

1.口算除法:

口算除法包括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数的口算。

 

2.笔算除法:

笔算除法包括一位数除二、三、四位数,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会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五、突破重、难点的措施:

1.加强学生自主探究活动,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

2.拓展主题图的情境视野,根据实际情况将出发的学习与人的生活环境、健康

成长、交通、体育、娱乐、饮食等联系起来,是枯燥乏味的除法计算植根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探索性。

3.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位。

4.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六、课时安排 

1.口算除法                                            3课时

2.笔算除法                                            9课时

3.整理和复习                                          1课时约5课时。

<<一位数除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9页例1及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分小棒地过程理解和掌握一位数除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习惯。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哪一位上面。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出示口算卡片:

120÷4     280÷7      300÷6     540÷9     24÷2   84÷4

指名说出24÷2、84÷4的口算过程。

2.口答。

(1)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8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竖式计算

8÷4           25÷5        64÷8        65÷9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口述,编一道除法应用题。

2.出示例1问题:

求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你会列式计算吗?

3.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如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

(教师巡视指导)找两个学生到黑板进行板演。

5.让板书的学生说说理由。

根据他的回答,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树,分一分。

看看他们这

样计算与思考对吗?

6.教师讲解竖式除法的步骤和关键。

 7.试一试(抽学生黑板上做)  36÷3         68÷2         84÷4        78÷3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第21页第1题前两题。

(1)找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集体订正,请同学叙述计算过程。

(3)质疑计算中出现的问题。

2.病题门诊。

课本第21页练习四第2题。

(1)出示练习题。

(2)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研讨计算中的错误。

(3)集体纠正,改正错误之处。

(4)出谋划策,提出改进方法。

3.做课本第21页练习四第1题的剩余题目。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知道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吗?

上饶市第十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数学

时间

月日

地点

办公室

主备人

王晓莉

参加人员

黄琼王晓莉

备课内容

第三单元《统计》

 

 

中心发言人:

王晓莉

一、教材分析:

1.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填简单的统计表。

 

2.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

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复式统计表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的掌握其特点和制作方法,而应更多地引导学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描述数据,并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与预测,以更好地发展统计观念。

 

课时安排:

2课时: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关系,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在填表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统计表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描述数据,并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与预测,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难点:

 

了解复式统计表,并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与预测。

 

《复式统计表练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表,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体验数据整理、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特点。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能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体会复式统计表便于观察、比较、分析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填写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

 

2.想一想:

什么是复式统计表?

它有什么特点?

小结:

把几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格上,就叫做复式统计表。

它的特点是便于观察和比较。

(二)加强应用、体会作用。

1.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将三

(1)班同学50米跑的成绩进行了记录。

大家看下面是育人小学三

(1)班同学的体育成绩记录单。

 

(1)请你们把这些数据整理在下表中。

(2)填写统计表。

 

(3)根据统计的结果回答问题。

①比较一下这个班男生和女生的体育成绩。

②这个班的体育成绩怎么样?

③请你选择一部分学生,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小结:

复式统计表既可以和自己比,又可以直观的和他人比,便于我们比较和分析,针对问题及时作出相应的对策。

2.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下面哪类图书。

(1)因为男女生的爱好不同,所以我们在统计的时候可以对男女生分别进行统计,根据需要我们把表格设计成复式统计表。

(2)根据统计的内容分别进行统计,填写复式统计表。

分析:

根据统计的结果,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男生喜欢()类图书的人数最多。

(2)女生喜欢()类图书的人数最多。

(3)应该怎样购买图书,请你给出意见。

总结

(1)根据刚才的操作想一想,制作统计表的完整过程是什么?

小结:

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根据数据进行分析

(2)你认为统计的作用是什么?

小结:

统计的作用是便于分析,能够根据分析的结果做出判断、进行预测。

3.实践操作。

(1)课本40页

(2)说一说,你想怎样进行统计?

(3)将统计的数据填写在表内,并回答问题。

(三)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根据统计的情况作出决定。

大家看,这是某地区三、四月份天气情况。

1.请把各种天气情况整理在下表中。

 

2.请你根据统计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想一想,如果爷爷奶奶去这里旅游,选择哪个月份去比较好?

(四)小结

上饶市第十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数学

时间

月日

地点

办公室

主备人

王晓莉

参加人员

黄琼王晓莉

备课内容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中心发言人:

王晓莉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

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

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

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

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

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

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

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

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P46例1,练习十1—4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点:

能正确的进行笔算乘法。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的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

14×10=140(本)14×2=28(本)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

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2.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4道题,选4个学生板演。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的4道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

 三、作业设计 

1.完成P47页第1、2、3、4题。

2.笔算下列各题。

 

33×33=    12×12=   11×26=   41×21= 

4.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

 

5.每个教室需要11米白纱布做窗帘,17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米?

课堂总结。

上饶市第十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数学

时间

月日

地点

办公室

主备人

黄琼

参加人员

黄琼王晓莉

备课内容

第五单元《面积》

 

 

中心发言人:

黄琼

单元教学内容:

教材P60-75 

单元教学目标 :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单元教学难点:

 

1.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初步学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8课时。

 

 

《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P66例4,练习十五1、2题 

教学目标:

 

1.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推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在实践中发现并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口算下面各题。

 

15×3  80×60  60×30  25×4  4×30  17×8 

400×5  9×13  12×7  26×3  11×100  45×3

 二、探究新知 

教学第66页例4. 

1.出示例4,请同学们读题后说一说,你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吗?

 可以用手中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会发现正好能摆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2.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摆小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

是不是所有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宽”呢?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用学生们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便填表。

 

长/厘米      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小组合作完毕后,由各组汇报本小组通过拼摆后的填表结果。

 

2.引导学生总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通过拼摆和表格的填写,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吗?

 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让学生齐读并记住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3.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及到正方形面积公式。

 给你一个长方形要你求出它的面积,你会吗?

 测量书上第3小题两幅图,再计算它们的面积。

 

长和宽相同那是什么图形呢?

在正方形里,长和宽相等,我们就把长和宽统称为边长。

 

那么你们知道正方形面积怎么求吗?

 板书: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通过让学生观察板书,说一说,今天的学习收获和应该记住的公式。

4.练习:

完成P67页 上面的做一做 

三、作业设计 

1.P68页第1题做在书上。

 

2、P68页第2题说说“半个场地”是什么意思。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一)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30×21=630(平方厘米)

上饶市第十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数学

时间

月日

地点

办公室

主备人

黄琼

参加人员

黄琼王晓莉

备课内容

第六单元《年、月、日》

 

 

中心发言人:

黄琼

新知识点:

1.认识年、月、日。

2.24时计时法。

3.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教学要求: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www.L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的对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为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

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但是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

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教材内容在设计时着重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的平台。

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组织探索性的学校活动。

如观察年历时,让学生思考“一年有几个月“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探索外圈和内圈的关系等。

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

3.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由于学生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因此在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或晚上几时,学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

教学时,应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或学具,加强对钟面的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一整天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表外圈与内圈的数的关系,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理解24时计时法。

在教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从出发时刻开始,转到到达时刻,把直观观察和路线图对应起来,并口算出经过的时间。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