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表六年级组 六上语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37547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体备课表六年级组 六上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集体备课表六年级组 六上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集体备课表六年级组 六上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集体备课表六年级组 六上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集体备课表六年级组 六上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集体备课表六年级组 六上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集体备课表六年级组 六上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集体备课表六年级组 六上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集体备课表六年级组 六上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集体备课表六年级组 六上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集体备课表六年级组 六上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集体备课表六年级组 六上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集体备课表六年级组 六上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集体备课表六年级组 六上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集体备课表六年级组 六上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集体备课表六年级组 六上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集体备课表六年级组 六上语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集体备课表六年级组 六上语文.docx

《集体备课表六年级组 六上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备课表六年级组 六上语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集体备课表六年级组 六上语文.docx

集体备课表六年级组六上语文

集体备课表

学校:

澥浦中心学校备课人:

1山中访友

【教材解读】

本文出自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之手,是他发表于1995年第三期《散文》杂志的一篇佳作。

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

一读题目,触发思绪的便是作者到山中去拜访一位老朋友了。

但读到文章的第3自然段时,读者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

通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进入到画面中,进入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倍感亲切。

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还恰当地变换叙述人称,对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叙述,有时感情强烈了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

本文作为本组“感受自然”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通过感受作者描绘的境界,体会他一路上的好心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二是学习作者通过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并积累语言。

  本课的重点是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2.学习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是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并完成预习作业;老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语:

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

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

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

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学生可能会说:

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

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

    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

    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等……)

师: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这朋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思考课后作业一:

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

2.回答思考的问题,

交流明确:

作者要访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们是:

古桥──鸟儿——露珠——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阵雨──归鸟

3.检查字词

(1)齐读“词语盘点”中第一课的词语

(2)读课文中出现的易读错的字词(课件)

(抽学生试读,师生纠正,学生齐读)

幽径(jìng)唱和(hè)湛(zhàn)蓝栀(zhī)子花津津(jīn)乐道

犬吠(fèi)吟(yín)咏树冠(guān)

(3)完成《课堂作业本》第2题

校对齐读:

清爽吟诵德高望重俯身瀑布陡峭蕴含挺拔身躯精致奥秘侠客别有深意

4.再读课文:

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位“朋友”或哪些朋友?

作者是怎样拜访的?

5.指名说,并读相应的段落(第3节、第4节、第5节)

当学生读到第3节,指导齐读长句子。

三、学习课文1、2节,把握基调

自由读课文1、2节,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齐读1、2节

四、精读课文,领悟情感

1.走近古桥

A:

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

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生齐读第3自然段。

B:

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

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在书上划一划。

(默读划句,读后交流。

C:

引导理解“德高望重”,说说你从哪体会到古桥的“德高望重”的?

交流明确:

“德高望重”:

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德高望重”的具体体现:

(引导抓住“几百年”、“多少人马”、“躬着腰”、“俯身凝望”等关键词句理解古桥为人们服务的时间之长,服务之多,真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随机出示:

☆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多次引读: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忙开始了,人们忙着到对岸去春种,可你——

庄稼成熟了,人们忙于去河对岸进行秋收,你——

不管是夏日炎炎,狂风暴雨,还是冰天雪地,寒风凛冽,你把——

师:

老桥,你就这么默默地把人送过去,接过来,一年、两年、十年过去,几十年过去了,甚至几百年过去了——

☆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引读:

爷爷从您身上走过,父亲从您身上走过,儿子从您身上走过……一代又一代的人从您身上走过——

师:

老桥如今依旧弓着背,俯着身,默默无语,此时,如果你是作者,你面对这德高望重的老人,会对他倾诉些什么?

预设:

老桥,你真是德高望重的老者,你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敬佩。

你真是任劳任怨的典型!

老桥,我要对你鞠三个弓,以表示我对你的敬意!

师:

是的,老桥值得我们敬佩,同学们,如果让你将老桥描画为一位老者,你会把他画成一个什么形象?

请抓住关键词语回答。

(鹤发童颜,精神焕发;目视远方,淡定从容)

D:

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

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

啊,老桥,你如……)

F:

小结:

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

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

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说说我们学习这一部分的方法。

讨论明确:

朗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特点──诵读课文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1、3、4题;自测本第1题:

辨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拜访了古桥,让我们继续行走,去拜访更多的朋友。

二、精读课文,继续领悟

1.走进大山

师: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那么多的朋友,作者怎么不亲切地一一打招呼呢?

同学们,读课文第5自然段,想一下:

作者会怎么跟朋友打招呼呢?

试着读出感情。

师:

文中仅是作者的招呼语,可“朋友”回应的话却没有,请你看大屏幕,能否填上“老朋友”回应的话。

课件显示:

诗人招呼:

你好,清凉的山泉!

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山泉回答:

诗人招呼:

你好,汩汩的溪流!

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溪流回答:

诗人招呼:

你好,飞流的瀑布!

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瀑布回答:

诗人招呼:

你好,陡峭的悬崖!

深深的峡谷衬托着挺拔的身驱,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悬崖回答:

诗人招呼:

你好,悠悠的白云!

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白云回答:

诗人招呼:

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

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云雀回答:

口头练说——同桌互相招呼回应可模拟表演。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5题

师:

作者曾把自己想象成山中的什么呢?

(一棵树)

师:

从哪些语句的描述中看出来?

2.走进树林

出示:

☆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

我脚下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师:

作者是一棵树,“我”就融进了山中,融进了大自然,“我”与树就融为一体了。

同学们,想一想,树在山中会与哪些朋友生活在一起呢?

(老桥、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

师:

树与他们生活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请你设想一下,你就是这山中的树儿,你脚下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你站成了一棵树,你与默默无闻的石桥爷爷、喜欢吟咏诗歌的溪流哥哥,拥有智慧的悬崖叔叔等生活在一起会有哪些美好的情景呢?

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以“我就是树儿”为题,用笔描绘下来,好吗?

完成自测本第4题:

妙笔生花

3.体验生命的轮回

自由诵读第6自然段,思考:

读这一段,你有什么感触?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叶落花化作泥土,营养了枝叶,又成了枝叶的营养,这是在告诉我们生命的轮回。

作者用心在感受这山中的一切,通过捡花拾叶敲击石块,我们感悟到生命的轮回,时间的变迁,这一段话很深刻,这段话,也仅是一句话,我们把这一句话背下来吧。

(学生读背)

第7自然段:

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

三、欣赏佳句,积累语言

说说你对这篇文章感触最深的一点,带着感情朗读这些句子,去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

引导学生积累、交流朗读以下的精彩句子:

①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②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比喻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③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拟人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④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

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

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⑤你好,清凉的山泉!

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你好,汩汩的溪流!

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你好,飞流的瀑布!

……

排比,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

⑥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四、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2)体会写法: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

五、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

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

这种体验,你们也有过吗?

和同学交流交流。

六、课后作业

完成自测本2、3、5题

板书设计:

古桥

大树

1山中访友山泉

(与大自然深情地对话)溪流热爱大自然

……

 

二、教研组研讨记录

组内教师讨论六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已经比较强了,识字写字教学花费时间太长,应突出重点。

安排适量的练笔,在积累运用语言的同时又进行了书写练习。

修改后的教案突出两个特点:

1.走进课文,整体感知。

如今的语文课堂,一篇课文被分析得支离破碎的现象还是常常出现。

因此,教师对文本整体的把握非常重要。

本节课上,事先考虑到文章的叙述特点,以中心句作为贯穿整个教学的线索,以此为切入点,并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对文本留下较完整的印象。

2.走进细节,突出重点。

作为一篇文章,要教学的知识点很多,教师首先应善于发现文本的精华和细节,引导学生走近细节,感悟语言,进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语言文字,抓住诸如:

呼唤、交换眼神等词语以及描写作者丰富联想的句子应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

3.走进自然,感受美妙

作者将大自然中的一切,都看成是自己的朋友。

其中所蕴含着的作者对大自然深深的热爱之情,便隐含在这字里行间之中。

古桥、树林、山中的一切,这三个极具概括性的介绍,引导学生从对文本的朗读中,感受景物的美好,即读中悟,悟促读。

而最能引领学生身临其境进行体会的,就是在“山中的一切”这一部分的“打招呼”,教师要营造出良好的氛围,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去。

4.体会写法,品味语言

本文的写作方法,也极具特色。

在对树林这一部分的描写中,作者先将树当作人来写,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独特的视角,紧接着,作者又将自己当成了一棵树,这样的想象大胆,且对于学生习作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像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对于学生将文章写美、写活,也会产生较好的指导作用。

语文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对某一篇课文熟记在心,也不仅仅是记住某些知识在课文中出现过;而更重要的则是掌握某些一般性的东西,也就是让学生遇到任何文章都不会发怵,都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理解和破解。

这是我们一直所追求所遵循的。

通过对“寻访了哪些朋友”的理解,学会梳理文章的脉络;了解运用描写的方法使文章更为生动、更为丰满;让学生学会进行知识迁移,举一反三。

三、定稿(详案)

1.《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奇特,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众多的“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一、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能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以示对作者与自然界之间的特殊情感,获得审美体验。

3.能选择并背诵课文中精美的语段,以示对独特表达方式的理解与感悟。

4.能将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在小练笔中迁移运用,以抒发情感。

二、课前准备

1.教师反复研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在此基础上做好教学调整。

2.多媒体课件:

古桥的图片;录有风声、雨声、鸟叫声、溪流声等声响的课件。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明确目标

1.学习本单元课文导语。

本册教材的每一组课文前都有一个单元导语。

单元导语分两段话,第一段话告诉我们本组课文的学习主题和主要内容,第二段话提示要学习的语文读写方法。

先请认真阅读单元导语,画出本单元学习要求的有关语句。

教师概括揭示主要目标:

1.内容主题:

走进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风姿,与大自然互诉心声。

2.学习重点:

能说出课文的独特表达方式,体会作者如何细心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如何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学习新的表达方式,品味优美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

(二)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1.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理解“访”的意思。

2.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觉得作者到山中是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

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表达,只要合乎情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3.课文中的作者的朋友,实际上写了什么内容?

(作者在山中观赏景物。

)两者有什么不同?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探访他的好朋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指导朗读

(1)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学生各自轻声朗读课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

(2)学生说说自己圈出的难读的词语和句子,讨论解决。

(3)提示本课要掌握以下词语:

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奥秘汩汩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2.说说自己读了课文的第一感觉,回答两个问题。

(1)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写景文章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主感悟,多元表达,各抒己见。

(2)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谁来说说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拜访了哪些朋友?

请同学们先在书上划出来,再回答。

(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朋友”。

(3)这么多的景物作者是怎样将他们有条有理地介绍给我们的呢?

(归纳成三个要点:

古桥、树林、山中的一切。

(四)品读课文,感受独特

  1、在作者的笔下,各种各样的景物好像都活了,都有了自己的生命。

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

(心情好;高兴)

  2、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

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早晨,好清爽!

(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

(2)自由朗读,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

(一个“撞”字就将微风写活了,营造了一种富有情趣的意境,给全文奠定了独特的情感基调。

(3)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读读这句话,思考:

作者是第一次进山吗?

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心情?

“满怀”是什么意思?

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

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

用“满怀______”练习说话。

(2)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朗读这句话。

(五)精读课文,感悟深情

在朗读中,哪一种景物深深地打动了你?

你最希望自己成为作者笔下的哪一种景物,为什么?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自己喜欢的景物的语句。

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我希望自己成为(),因为()。

3.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着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

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的旁边。

4.交流同学们划出的句子。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1)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赞美了老桥的什么?

找出文中一个词概括:

德高望重。

理解德高望重的意思。

(2)哪些语句写出了老桥的“德高”?

(引导学生读读议议,抓住“几百年”、“多少人马”、“弓着腰”、“俯身凝望”等关键词理解古桥为人们服务的时间之长,服务之多,真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3)想象并说说这座古桥的模样。

出示古桥图片,思考:

作者面对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桥他联想到了什么?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形象地写出石桥的古老沧桑,暗示了古桥所发挥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对于古桥的一片情深)

(4)比较研读:

一般写景的文章都将看到的景物用第三人称来表示,而这段话是用第几人称呢?

(第二人称)如果把本文中的第二人称都改为第三人称,读了以后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课件出示:

(原文)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改写)老桥犹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

(引导学生比较研读,感受两点:

一是用人和物对话的特殊写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超乎寻常的感情;二是作者在情感发生变化时改变了人称。

(5)赏析佳句,积累语言

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a.读读句子,请想象一下,这座古桥在几百年的历程之中,他驮过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了哪些事?

b.谈谈你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这句话的理解。

(引导:

“时间长久,日月更替,世事变幻”,对比“稳定不变,依然如旧”。

指导学生扣住词语,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的理解,再指导朗读,读出节奏感和语速的变化。

c.指名读句,齐读。

(6)朗读指导

a.面对这位默默无闻的,面对这位一如如旧的,面对这位做出贡献的老桥,谁来读。

b.指名学生读“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依然如旧”。

你觉得你读出了对老桥的?

你觉得你听出了对老桥的什么?

尊敬怀念。

c.老桥是他的朋友。

听出他们十分亲切,没有约束。

作者有这么多的情在里面,才从老桥联想到了老朋友,正因为有情,他的文字才这么动情,读来才这么入情。

d.带上新的理解,自由朗读全段,指名朗读,齐读。

(六)词语积累,自主背诵

1.抄写含有要写的字的词语。

瀑布陡峭身躯津津乐道蕴含侠客

2.有能力的同学将第三自然段熟读至诵。

(七)板书

山中访友

古桥物老朋友

树林我知己

……相朋友

(情)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回顾古桥,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去访问了他的一个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桥。

2.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入深山去探望我们那些特殊的朋友!

(二)朋友相见,感受情意

1、除了“古桥”这位老朋友以外,还探访了哪些好朋友呢?

他们之间情谊如何,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请大家翻开课本,快速浏览全文。

2、交流探究,品评赏读

A品析山中一切

(1)上节课,我们知道作者在古桥部分的描写中,采用了第二人称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课文还有哪段话也是用了这种独特的写法?

(第5自然段)

(2)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比较与第3自然段在写法上的异同。

异:

第3自然段较具体地写作者与古桥的对话;第5自然段则是简略写作者也山中许多景物的对话。

同:

都用了第二人称的表达方式。

(3)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感受作者在山中跟众多景物打招呼的情景。

(4)重点品读词句: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1)指哪些朋友呢?

(2)“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

用具体的朋友替换掉“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说?

(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这山中的瀑布、悬崖、溪流,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

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

你好,清凉的山泉!

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你好,汩汩的溪流!

你吟诵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你好,飞流的瀑布!

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你好,陡峭的悬崖!

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你好,悠悠的白云!

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

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

(2)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

(3)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

请选择一位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

如:

你好,清凉的山泉!

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山泉回答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随意读某一位朋友的话,指学生作答。

(4)深入感受,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

师生合作读,师读“你好,清凉的山泉!

”生接:

“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以此类推。

山泉:

捧出一面明镜溪流:

吟诵一首小诗

瀑布:

天生的金嗓子悬崖:

挺拔的身躯

白云:

洁白的身影云雀:

叽叽喳喳地谈话

(5)有感情地朗读整段话:

同桌对读,师生轮读。

B品析走进树林

1.除了“人与物的对话”和“改换人称”这些独特方法外,本文还有一个独特的地方,想象新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