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9616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

1.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上,中共十六大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而提出的相关口号是(  )

A.经济发展   B.民主健全    C.科教进步    D.社会和谐

 

2.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概念是在(  )

A.2002年十六大        B.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

C.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    D.2005年2月胡锦涛重要讲话 

 

3.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过《全世界和谐》一文,最早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马克思批判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提出未来和谐社会模式的具体设想是(  )

A.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体   B.自由人联合体

C.重建个人所有制       D.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4.相对于和谐社会的社会目标而言,小康社会主要是指(  )

A.经济上的目标      B.生活上的目标

C.整体性目标       D.政治上的目标

 

5.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大战略举措。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

A.1000美元      B.2000美元   

C.3000美元      D.1000-3000美元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突出强调的是(  )

A.经济基础       B 政治基础

C.阶级基础       D.社会基础

 

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  )

A.民主法治       B.自由民主

C.公平正义       D.社会稳定

 

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是(  ) 

A.安定有序       B.社会安定

C.发展有序       D.秩序良好

 

9.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

A.具体内容       B.方针政策   

C.指导思想       D.行动纲领

 

10.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本质都是(  )

A.公平和正义      B.以人为本

C.协调发展       D.和谐

11.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十三届四中全会B.十六大

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六届六中全会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A.社会稳定B.社会富裕

C.社会和谐D.社会发展

 

二.多项选择

 

1.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方面的内涵特征或基本思路中,社会公平正义极为重要,它是(  )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B.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要义  

D.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2.根据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实践,我国经济社会在现代化起飞的新阶段也存在着两种可能性。

这两种可能性是(  )

A.继续持续稳定发展   

B.经济徘徊不前甚至倒退和社会动荡不安

C.比较稳定.一帆风顺地前进

D.进一步发展比较困难并且陷入社会动荡

 

3.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主要是(  )

A.社会各阶级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从而凸显不公

B.一些社会群体为改革发展所承担的代价与得到的补偿不对等

C.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错综复杂,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

D.经济社会体制整体转型与经济社会进入关键发展阶段和全方位对外开放“三个重叠”

 

4.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实现了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的飞跃。

这“四位一体”是指(  )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C.和谐社会建设

D.国防建设.党的建设

 

5.根据2002年2月胡锦涛重要讲话的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  )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C.自由幸福.互助合作      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主要是指(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B.党在执政理念上的新发展

C.在新世纪新阶段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迫切需要

D.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必然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重要保证

 

7.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公平就是(  )

A.社会主义民主等到充分发扬

B.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C.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D.政治参与得到进一步扩大

 

8.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公平正义就是(  )

A.社会各方面利益得到妥善协调

B.人民内部矛盾及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C.弱势群众的基本利益得到切实保障

D.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9.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诚信友爱就是(  )

A.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B.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C.全社会形成普遍的团结认同

D.人与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10.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充满活力就是(  )

A.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B.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C.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D.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11.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安定有序就是(  )

A.社会组织机制健全  

B.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C.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D.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12.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生命健康  D.生态良好

 

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其中主要是指(  )

A.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加强和谐社会的政治法律保障

C.发展先进文化,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D.和谐社会建设不断为以上“三个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14.胡锦涛指出:

和谐社会建设关键在于提高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主要是指提高我们党(  )

A.激发社会创造活力而又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

B.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

C.开展群众工作.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

D.处理突发事件进行危机管理的本领

 

15.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历史上对我国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提出的重要思想,提出要建立健全的社会管理格局是(  )

A.党委领导     B.政府负责

C.社会协同     D.公众参与

 

16.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关键是(  )

A.健全社会组织机制

B.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C.加强社会基层单位

D.健全社区组织生活

17.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A.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

C.民主法治D.充满活力E.安定有序

 

三.辨析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一个无差别无矛盾的社会。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小康社会是有机统一的。

 

四.问答题

1.如何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是什么?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7.结合我国国情,运用所学知识从三个方面谈谈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8.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

9.就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谈谈你的看法

10.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什么?

简述其理由。

11.科学的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12.我国还存在着哪些不和谐的因素?

(至少说出三个方面)

13.当今社会上还存在着哪些与社会主义社会不和谐的现象?

请为消除这些不和谐的现象献计献策。

14.列举三个事例,说明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5.青少年学生怎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五.论述分析:

材料分析1

考试不诚信,高考难录取。

教育部前不久宣布,以参加国家教育统一考试的违规事实及处理结果为主要内容的“考试诚信档案”,从今年起将记入高考考生电子档案并提供给有关高校,作为高校是否录取考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考生进行必要.善意的诚信考核,这种做法值得称道。

教育产品最终要输向社会,高考作为精英人才选拔,如果这些未来公民屡屡在最起码的诚信道德方面都不及格,这不但是教育的失败,更会增加诸多社会灾难和不安定因素,因此,注重诚信等品德考核应是一种教育必然。

道德考核是自古以来的教育追求。

高考将诚信记录作为是否录取的重要依据,让学生在不同的“诚信分值”面前得到不同的评判结果,这种权威性.关键性评价能督促学生提高道德意识,向上向善,慎独养德。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共识,而要想具有良性精神生态和愉悦指数,就要注重“精神美容整容”.“精神桑拿浴”,摒弃污浊.低劣.低级趣味,崇尚高尚.诚信.温文尔雅。

在干部考考评.公民个人年终考评,乃至各种就业机会的考评中,人们都很讲究德能绩勤,注重诚信做人,所以,教育部强调诚信,也是与社会规则的认同.接轨,优化德育教育,优化德育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相吻合的。

注重诚信等道德考核还是一种世界教育趋势。

道德考核已成为很多国家教育部门对学生录取的共同要求,比如在美国,虽然其主流社会道德观与我们有差异,但他们的“实践成绩”.“社区服务成绩”等都有个人道德素质和人格评介成绩,促进学生道德自律。

也许有人会说,这种措施有涉嫌侵犯学生人权的嫌疑。

我觉得这是一种误解。

学生是应有自己的权益,但这种权益是建立在社会道德规则基础上的,个性的下位规则应该服从社会道德的上位规则,过分强调个性权益,那只能导致无政府主义和私欲膨胀,甚至会导致礼乐崩坏,人性恶化,行之不远,社会上,有些人将诚信视为笑谈就是证明。

一个良性和谐的社会应该使道德高尚者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较高回报率,因此,基于这种社会基础,弘扬善良美德,不仅仅是对传统美德的呼唤,更是社会大教育的终极目的:

注重每位公民心理的健康与心态的和谐,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摘自《光明网》)

案例讨论

(1)怎样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2 

材料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摘自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材料2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摘自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材料3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摘自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讲话。

 

根据材料请回答: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2)论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第十一章 习题答案要点

 

 

一.单项选择

1.D2.C3.B4.A5.A6.D7.C8.A9.C10.B11.D12.C

 

二.多项选择

1.ABCD2.AB3.ABC4.ABC5.ABD6.ABCD7.ABC8.ABD

9.AB10.ABCD11.ABCD12.ABD13.ABCD14.ABC15.ABCD

16.AB17.ABCDE

 

三、辨析题

1.[答案要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差别.没有矛盾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环节。

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相对的具体的,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兼顾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2.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有机统一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是以小康社会为基础的更为全面的社会目标模式。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的深化。

原来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现在是提升为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的一个长期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20年,也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较近的阶段性目标,建设和谐社会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都要努力坚持的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只在让“社会更加和谐”,解决好当前我国进入发展新阶段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才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创造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途径。

建设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营造和提供一种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机制,这是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途径。

 

四.问答题

1.如何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2)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3)要正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答案要点:

(1)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站在时代和全局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①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从国际来看,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

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从国内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我国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成功应对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

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

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对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可能性: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又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

②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法治社会的逐步形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

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④改革开放获得的三个文明的伟大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利条件;

⑤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答案要点:

(1)理论意义:

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2)现实意义或实践意义: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保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③促进社会和谐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是: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不许坚持科学发展。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③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④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⑤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⑥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②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化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③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⑤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⑥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⑦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⑧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⑨实现社会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

①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②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③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④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⑤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答:

(1)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2)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3)这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4)这是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体现。

(5)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

7.结合我国国情,运用所学知识从三个方面谈谈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答:

(1)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2)我国的人口众多,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

(3)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还较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的迫切要求。

8.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

答: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但它们又密切联系,互为条件,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言,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是对“全面小康”的坚持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保证。

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它们共同统一于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