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南海问题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01974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我国南海问题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析我国南海问题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析我国南海问题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析我国南海问题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析我国南海问题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浅析我国南海问题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浅析我国南海问题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浅析我国南海问题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浅析我国南海问题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浅析我国南海问题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浅析我国南海问题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浅析我国南海问题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南海问题3.docx

《浅析我国南海问题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国南海问题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析我国南海问题3.docx

浅析我国南海问题3

浅析我国南海问题

一.南海简介

南海诸岛位于中国海南岛东面和南面海域。

包括数百个由珊瑚礁构成的岛、礁、滩、沙和暗沙。

依位置不同分为4群:

东沙群岛由东沙岛和附近几个珊瑚暗礁、暗滩组成;西沙群岛由30多个沙岛、礁岛、沙洲和礁滩组成,以沙岛为主;中沙群岛由20多个暗沙和暗滩组成,一般距海面10~20米,大多尚未露出水面;南沙群岛由200多座沙岛、礁岛、沙洲、礁滩等组成,其中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最南端。

二.我国对南海的所有权历史

(一)古代

 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重要的中国海上航路。

从此,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

华南沿海一带从中国秦朝时开始已经是中国领土,从中国西汉到唐朝末期现越南中部和北部是中国领土,南海已经是中国领海。

中国元朝政府还多次派军到到越南北部平叛和越南南部(占城),中国元朝南方海军经常在南中国海巡逻到婆罗洲(加里曼丹岛)。

中国明朝海军多次通过南海下西洋,是南海的唯一正统力量,南海的东南亚国家的君主从元朝开始到清朝接受中国中央政府的册封才是合法正统的,南海周边国家从元朝开始到清朝是中国中央政府的藩属国。

海南岛在中国西汉开始已经是中国领土,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中国人民最早发现这些岛屿礁滩,长期以这些岛屿礁滩为基地进行渔业捕捞生产和居住,世代相继对这些岛屿礁滩进行辛勤的开发和经营,中国政府最早对这些岛屿礁滩实行管辖和行使主权,所谓越南等南海的东南亚国家拥有南海主权得到说法根本就是不合法不合理的。

(二)战后主权

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

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

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在7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

美国与西班牙1898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和1900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曾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但并未包括南沙群岛。

1953年菲律宾宪法、1951年菲美军事同盟条约等也对此作了进一步确认,而马来西亚只是到了1978年12月,才在其公布的大陆架地图上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和海域标在马来西亚境内。

(三)国际会议的决议

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也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

例如,1955年在马尼拉召开的国际民航组织太平洋地区航空会议通过的第24号决议,要求中国台湾当局在南沙群岛加强气象观测,会上没有任何一个代表对此提出异议或保留。

许多国家出版的地图也都标注南沙群岛属于中国。

例如,日本1952年由外务大臣冈崎胜男亲笔推荐的《标准世界地图集》,以及1962年由外务大臣大平正芳推荐出版的《世界新地图集》,1954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出版的《世界大地图集》,1956年英国出版的《企鹅世界地图集》,1956年法国出版的《拉鲁斯世界与政治经济地图集》等都明确标注南沙群岛属于中国。

越南1960年、1972年出版的世界地图及1974年出版的教科书都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

二十世纪以来,许多国家权威性百科全书,如1963年美国出版的《威尔德麦克各国百科全书》,1973年的《苏联大百科全书》和1979年日本共同社出版的《世界年鉴》都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

(四)主权受侵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

对此中国政府一再严正声明,这些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非法的、无效的。

这些国家的所谓法律依据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三.关于南海是我国领土的依据

(一)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

中国人民对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可以上溯到汉朝。

东汉杨孚《异物志》有"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的记载。

这里的"涨海"是当时中国人民对南海的称呼,"崎头"则是当时对包括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岛、礁、沙、滩的称呼。

三国东吴将领康泰所著《扶南传》不仅提到了南沙群岛,而且对其形态描述道:

"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古,珊瑚生其上也。

"唐宋年间,许多历史地理著作将西沙和南沙群岛相继命名为"九乳螺洲"、"石塘"、"长沙"、"千里石塘"、"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万里长沙"等。

宋元明清四代,以"石塘"、"长沙"为名记述南海诸岛的书籍多达上百种。

元代,对南海诸岛地理位置的记载更为详细。

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中有"万里石塘,由潮洲而生,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原其地脉。

历历可考。

一脉至爪哇,一脉至渤泥及古里地闷,一脉至西洋遐昆仑之地"。

其中"万里石塘"指包括今南沙在内的南海诸岛。

明代《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中标有石塘、长沙和石塘。

从图中标绘的位置看,后一个石塘是今南沙群岛。

清代《更路簿》记载了中国海南岛渔民所习用的南沙群岛各个岛、礁、滩、洲的地名具体方位,其中南沙计73个地名。

(二)中国最早开发经营南沙群岛

  中国人民至迟明初就到南沙群岛从事开发渔业生产了。

早在明代,有海口港、铺前港和清澜港渔民及文昌县渔民到南沙群岛去捕捞海参等物。

  1868年《中国海指南》记载了我国渔民在南沙群岛活动情况,郑和群礁有"海南渔民,以捕取海参,贝壳为活,各岛都有其足迹,亦有久居礁间者,海南每岁有小船驶往岛上。

携米粮及其他必需品,与渔民交换参贝。

船于每年十二月或一月离海南,至第一次西南风起时返。

"清末以来,我国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各地渔民都有人到南沙群岛去捕鱼,其中以文昌、琼海两县最多,每年仅从此二地去的渔船就各有十几条到二十多条。

  《更路簿》是中国人民明清以来开发南海诸岛的又一有力证明。

它是中国海南岛渔民在西沙和南沙群岛进行生产活动的航海指南,积累了许多人航行实践经验的集体创作,它孕育于明代,后不断完善,记载了渔民从海南岛文昌县的清澜或琼海县的潭门港起,航行至西沙、南沙群岛各岛礁的航海航向和航程。

民国以来我国渔民开发经营南沙群岛的史实,中外史料均有记载。

日本小仓卯之助《暴风之岛》记载1918年他组织的探险队到达北子岛时发现三位"文昌县海口人"。

1933年日本三好和松尾到南沙调查时看到北子岛有中国人2名、南子岛有中国人3名住在那里。

日本《新南群岛概况》记载,中业岛有渔民"栽种之甘薯","昔时有中华民国渔民居住于此岛,并种植椰子、木瓜、蕃薯和蔬菜等"。

(三)中国最早对南沙群岛行使管辖

  迟至元代,南沙群岛已归我国管辖。

《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图叙》记载元代疆域包括了南沙群岛。

其中《元史》记载了元朝海军巡辖了南沙群岛。

  明代《海南卫指挥佥事柴公墓志铬》记载:

"广东濒大海,海外诸国皆内属","公统兵万余,巨舰五十艘",巡逻"海道几万里"。

表明南沙群岛属于明代版图,明代海南卫巡辖了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

  在清代,中国政府将南沙群岛标绘在权威性地图上,对南沙群岛行使行政管辖。

1724年的《清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1755年《皇清各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1767年《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1810年《大清万年一统地量全图》和1817年《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许多地图均将南沙群岛列入中国版图。

1932年和1935年,中国参谋本部、内政部、外交部、海军部、教育部和蒙藏委员会共同组成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专门审定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名称共132个,分属西沙、中沙、东沙和南沙群岛管辖。

  1933年,法国侵占我国南沙群岛的太平、中业等九个岛屿,立即遭到我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生产活动的渔民强烈反抗,中国政府也向法国政府提出抗议。

1935年,中国政府的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编印《中国南海各岛屿图》详细标明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各岛礁的具体名称。

  1939年,日本侵占了南海诸岛。

1946年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中国内政部会同海军部和广东省政府委派肖次尹和麦蕴瑜分别为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专员,前往接管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并在岛上立主权碑。

  日本投降后,时任国民党海军海防第二舰队司令的林遵率“太平”、“中业”两舰接收南沙群岛,将南沙主岛以所乘军舰舰名改为“太平岛”,并在岛上树立刻有“太平岛”字样的纪念碑。

  1947年,中国内政部重新命名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全部岛礁沙滩名称共159个,并公布施行。

  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授权公布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标准地名。

  综上所述,大量翔实的史实证明,南沙群岛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开发经营的,中国政府早已对其行使管辖和主权。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四)法理依据

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是有充分的法理依据的。

1.大量翔实的中外史料

早在二千年前的汉代,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航海和生产实践中发现了南沙群岛。

这在东汉杨孚《异物志》、三国时万震的《南国异物志》、东吴将领康泰的《扶南传》等书里均有记载。

这些记载是中国人民对自己居住和生产经营的土地的认识,在国际法上具有重要意义。

从国际法发展的过程来看,古代中国对南海群岛的发现足已证明中国对南沙群岛享有无可争辩的领土主权。

南沙群岛不是"无主地",而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权以任何名义改变南沙群岛属于中国这一法律地位。

2.开发经营及实际管辖

  中国人民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开发经营以及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的实际管辖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中国人民在发现南沙群岛后,最迟自唐宋以来就一直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从事捕捞、种植等生产经营活动。

晋代的斐渊在《广州记》中对中国渔民在南海捕鱼和采珊瑚作了记录。

明清以来,海南岛文昌、琼海的渔民经常于每年冬季利用东北信风南下至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捕捞水产,至第二年台风季节到来之前利用西南信风北返。

中国渔民在南沙群岛居住并从事捕捞、种植等生产活动,从自发到有组织,得到中国政府的准许和支持。

即使南沙群岛在古代不适宜居住,仍有中国渔民长年居住于南沙群岛。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民常年往来于中国海南岛、广东省与南沙群岛之间生产经营,并向中国政府缴税纳赋。

3.政府行为

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行使管辖还表现在一系列持续和有效的政府行为。

自唐贞元以来,中国已将南沙群岛列入了中国的版图,至明、清则进一步明确了这一点。

大量的中国官方文件、地方志和官方地图都记载了中国历代政府对南沙群岛的管辖,并将其列入中国的领土范围。

直至本世纪初,中国政府一直在没有争议的情况下对南沙群岛行使着和平管辖。

  本世纪初以来,历届中国政府都持续不断地维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20世纪30年代,法国曾侵占南沙群岛的九个小岛,中国政府及时进行了外交交涉,中国渔民进行了有组织的抵抗。

民国时期,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维护主权的措施,如给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作业的中国渔民和渔船发放中国国旗,组织对南沙群岛的历史和地理调查,由政府地图出版审查机构重新命名和审定南海诸岛包括南沙群岛的群体和个体名称等。

  二战期间,日本侵占了中国的南沙群岛。

中国为收复被日本占领的南沙群岛进行了不懈努力。

1943年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宣布,此次战争的宗旨之一是"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当时的南沙群岛被日本划归台湾管辖,《开罗宣言》要求日本归还的中国领土当然包括南沙群岛。

1945年《波茨坦公告》再次确认了中国收复失地的立场。

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精神,中国于1946年收复南沙群岛,同时以一系列法律程序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恢复行使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包括举行接收仪式和派兵驻守,绘制南沙群岛地图,重新命名南沙群岛及其群体和个体的名称,编写和出版最早的南沙群岛地理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南沙群岛先后被划归广东省和海南省管辖,中国政府一直坚持并采取实际行动积极维护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综上所述,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有的国家声称南沙群岛在其大陆架或专属经济区内,并据此主张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根据国际法和海洋法,领土主权是海洋权益的基础,海洋权益是从领土主权派生出来的。

任何国家都不能将海洋管辖权扩展到别国的领土上,更无权以主张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为由侵占他国领土。

总之,任何国家对南沙群岛岛礁的军事占领或其它行动,都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在国际法上都是非法和无效的,不构成主张领土要求的依据,也不能改变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这一无可争辩的法律事实。

四.我国对南海问题的基本立场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

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

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

中国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

这已明确写入1997年中国-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发表的《联合声明》中。

中国政府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愿意在争议解决前,同有关国家暂时搁置争议,开展合作。

中国政府不仅是这样主张的,也是这样做的。

近些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就南海问题多次进行磋商,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

中菲、中越、中马等国的双边磋商机制正在有效运行,对话取得不同程度的积极进展。

在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国-东盟对话会中,双方也就南海问题坦诚交换意见,一致赞同以和平方式和友好协商寻求问题的妥善解决。

(一)政策主张

 中国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

近些年来,越南、菲律宾等出兵强占南海一些无人岛礁,摧毁中国在南沙无人岛礁所设主权标志,抓扣或以武力驱赶我在南海作业的渔民,对此,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与有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地区稳定和双边友好关系大局的诚意。

中国高度重视南海国际航道的安全畅通。

中国维护南沙群岛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并不影响外国船舶和飞机根据国际法所享有的通行自由。

事实上,中国过去从未干预过外国船舶和飞机在此地区的通行自由,今后也不会这样做。

中国愿同南海沿岸国家一道,共同维护南海地区国际航道安全。

五.我国南海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去年开始,南海诸国继续蚕食南海的我国领海,今天设立区域编制,明天高官前来视察,过了两天又是开放旅游等等,小动作频繁。

狼子野心,司马昭之意,人尽皆知。

这些小动作的目的就是一个,那就是,使客观占有变成实际拥有,最终目的就是侵占我国的领土、领海。

南海的重要性不容分说,南海的总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公里,约等于我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总面积的3倍,在南海50多个可以住人的小岛或浅礁中,有一半多被越南占据,中国大陆仅保有8个,最大的太平岛被台湾当局控制,剩下的一小部分则被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占据。

南海蕴藏着储量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这也正是南海争端的真实原因。

南海还是中国、日本、韩国等国重要的海上石油运输线,可以说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控制住南海,还将对南海诸国有巨大的威慑作用。

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及印尼占据中国南海岛礁多年,并在南海开采石油。

最近,还企图向联合国提案,从而将其它侵略行为合法化!

其实,南海问题的本质是美国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南海诸岛属于中国是无争议的。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

东盟诸小国之所以敢霸占中国之海疆,除了中国鞭长莫及外,最主要是它们受美国保护的,有美国的支持。

南海是美国围堵中国珍珠锁链的一环。

虽然世界从两极走向多极,但东盟诸国已经习惯了南海采油带来的好处,习惯美国主导下的国际体系。

从战略上看,中国的命门在东南亚,中国的原料来源、市场及贸易通道都要在东南亚或者要经过东南亚。

南海战端一开,中国对任何一国开战都会引起连锁反应,到时不管战况如何,东盟诸国定会在马六甲海峡等地拦截过往的中国船只。

以现阶段的能力从南海开采及运输的石油是远远抵不上经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石油(中国80%的石油进口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

美国、日本等中国的对手也很乐意来上一下,封锁中国。

届时,中国要么发狠利用持久战打烂整个东南亚全取之,先不说这样的战略是否可行,就算可行中国的所得也会远大于所失。

要么中国找对手谈判,在没有取得胜利的谈判桌上能谈出什么来,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连现状都保不住。

另一方面,无论采用何种战略,战事一开中国赖以发展的和平环境被打破,经多年努力建立的国际影响力也随着战事而化为乌有,国内的某些不安份势力也会跳出来闹事。

届时,对中国而然就是一场灾难了。

六.我国解决南海问题面临的难处

(一)

我国海洋维权执法工作的难处之一,就是可用的,尤其是大吨位的舰船太少。

不过,随着我国周边海域形势的不断复杂化,我国的海洋执法机构也正在急速扩充力量以应对这一局面。

26日,中国海监系统里设计速度最快的执法公务船“中国海监75”正式入列中国海监南海总队。

而据预计,在今后的几年中,中国海监船将再增加36艘。

其中1500吨级7艘、1000吨级15艘、600吨级海监船14艘。

   陈功表示,我们解决南海问题所需要的一支海军力量,明确来说,是具有中国风格和特色的两栖攻击舰,以此作为战略威慑性方案的主要力量。

具体策略上,可以首先出动两栖攻击舰为主力的海军巡航编队,从不定期做战斗巡逻开始,直到形成相对固定的战斗值班巡航,战略目标就是要实际控制全部南中国海及其岛屿。

(二) 

其次,一旦战略条件成熟,即封锁现有所有的被占岛屿,直到占领者断水断粮自动撤离为止。

(三)

再次,扣留入侵者及其船只,直到愿意缴纳巨额罚款。

最后,无预警地首先开火攻击,争取击沉、击落小股入侵部队,以展现坚定的战斗决心,迫使挑战者要考虑可能非常高昂的战略成本。

当然,这一方案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但是,如果不下决心用非常之手段、以非常之魄力便不可能根本解决这一问题。

而这最终换来的,将会是南海长久的和平与宁静。

七.针对我国南海问题的建议

(一)

加快在南海部分岛礁的建制工作。

解决南海问题,首先要加强我国在所属岛屿的建设。

作为我国实际控制的最大南海岛礁,永兴岛的战略价值显得越来越重要。

应该发挥永兴岛的碉堡作用,以联动效应带动附近岛屿的管理。

在永兴岛设立海南省所属的地级市可以在行政区划上对附近岛屿和海域实行更有效的管理。

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与台湾方面加强联系。

(二)

对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三国采取和平手段分阶段解决。

这三个国家对部分岛礁提出的主权要求大多是处于经济的考虑,以临近国家的优势换取可能的经济价值。

对于这三个国家可以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例如分其部分南海开发权益等等,相信他们会比较识时务,毕竟揣到腰包里的才是钱。

(三)

对于越南和菲律宾应采取较为强硬的措施。

对于海盗的骚扰,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给予他最强烈的打击。

这里的强烈打击不是说要实行全面的战争状态,而是指我们应该有必胜的决心。

在敏感时刻,需要的是当机立断,不能拖泥带水。

有效的军事威慑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四)

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

东盟作为地缘政治中迅速崛起的一支政治力量,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采取了非常正确的多支点外交策略。

即他们充分利用了中国、日本、美国、印度、俄罗斯这几个大国之间的矛盾关系。

中国应该加强与东盟的合作,经济的发展是共同的主题。

利用东盟的影响力在南海纷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五)

决不能把南海问题国际化。

坚决不能让南海问题国际化,把南海问题置于可以控制的范围以内,谈判只能在相关各方的都坐在谈判桌上的前提下。

南海问题国际化只能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造成各方势力的胶着的“练兵场”。

(六)

加强海军的现代化建设。

归根结底,南海诸国敢于向中国挑衅还是由于我国的海军军事实力不强,无法对其形成有效的震慑。

中国海军应该加快现代化的建设的步伐,建造远洋舰船,这在一方面也可以振兴船舶制造工业。

中国迟早要驶向浩瀚的海洋,不如就让这次作为一个契机。

八.我国针对南海问题的努力

(一)

其实我国政府一直在为解决南海问题积极准备。

今年3月中缅签署关于建设原油和天然气管道的政府协议,中缅油气管道开工。

随着中缅油气管道的动工;中缅铁路、公路及水陆联运系统也会提上日程。

这些工程一旦完工,届时,到波斯湾和非洲的海上距离缩短了2000公里,可以绕过马六甲海峡直接进口中东的石油和非洲的矿产,马六甲困局将不再是困局。

同时这样也会最大限度的分化东盟的凝聚力。

(二)

中国下大力气建设海军,加快推进重点武器装备建设步伐,研制大型水面战斗舰艇、水下自持力和隐身性能好的新型潜艇、超音速巡航作战飞机、精确化突防能力强的远射程导弹等新一代武器装备;其中,航母也在计划建造当中,我国海军的转型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有了航母编队,我国海军就可以进行大规模持续性的军事行动。

(三)

与此同时,我国海洋工程领域的“航空母舰”--世界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4月20日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顺利下坞,进入关键的搭载总装阶段。

这是我国首次自主设计、建造的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填补了我国在海底油气勘探和开采特大型装备项目的空白。

钻井平台最大作业水深3050米,钻井深度10000米;能抵御200年一遇的台风;选用大马力推进器及DP3动力定位系统,在1500米水深内可使用锚泊定位,甲板最大可变载荷达9000吨等;可在中国南海、东南亚、西非等深水海域作业,设计使用寿命30年,计划于2010年年底交付。

有了深海钻井平台我们就可以开采南海深处的石油。

同时当中国在南海深处开采出第一桶石油的时候,不仅南海问题对于中国有了现实的利益驱动,而且更会产生强大的挤出效应,海洋开发是一种高投资的国家级活动,目前南海各国尚可小打小闹的搞资源开发,但是一旦中国加入战团,整个南海开发将产生质变,在中国的强大投入之下,其规模效应将产生更高的的开发效率,而南海各国由于无法在开发效率上跟上中国,最终将在竞争下被迫出局。

九.我的个人理解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南海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领土是一个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维护领土神圣不可侵犯是至关重要的,南海自古以来便是我国的领土,南海周边各国不顾这一历史事实公然侵犯我国主权,是违反国际公约的,应当受到强烈的谴责!

但,为了维护我国的利益,只是谴责没有多大的威慑性,我国必须采取相应举措声明我国的立场与态度,必要时采取一些军事活动也是可取的!

针对我国目前周边几乎全是争端问题的现状,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捍为我国主权,解决南海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南海问题的解决定会在国际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从而为我国解决其他的争端问题做好铺垫!

2010级法学院法本1006班

魏雪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