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教案精选多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04287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语言教案精选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班语言教案精选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班语言教案精选多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班语言教案精选多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班语言教案精选多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小班语言教案精选多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小班语言教案精选多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小班语言教案精选多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小班语言教案精选多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小班语言教案精选多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小班语言教案精选多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语言教案精选多篇.docx

《小班语言教案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语言教案精选多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班语言教案精选多篇.docx

小班语言教案精选多篇

小班语言教案(精选多篇)

  目录

    

    第一篇:

小班语言教案

    第二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第三篇:

小班语言教案

    第四篇:

小班语言教案

    第五篇:

小班语言教案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

小班语言教案小班语言教案:

小乌龟开店

  班级:

小一班授课教师:

崔佳鑫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的基础上,进一步正确理解故事的内容。

  2.根据自己生活的经验,大胆表述,续编故事。

  二、活动准备:

  1.儿了解各种各样的职业的特点。

  2.种动物手偶一个。

  3.儿用书

  4.言磁带

  三、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大胆表述、续编故事

  四、活动过程:

  1.师出示小乌龟兄妹的手偶,引出话题。

  

(1)教师根据幼儿经验,引导幼儿谈对职业的了解。

  

(2)请幼儿倾听故事《小乌龟开店》

  2.师边操作手偶,变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1)“在故事中,小乌龟询问了哪几种动物?

它们分别开了什么店,

  都卖些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特点理解与职业相关性。

  (3)“现在你们认为小乌龟适合开什么店?

  (4)“最后小乌龟开了一家什么店?

  3.师边操作手偶,边讲述故事后半段。

  

(1)“最后它们开了一家什么店?

你认为适合它们么?

  4.儿完整倾听故事,教师表演手偶。

  5.论活动:

职业策划师,幼儿分组讨论,以绘画的形式记录,集体交流。

  五、活动延伸:

  1.设主题

  2.游戏,请幼儿熟悉各种职业的特点。

  六、活动反思:

  1.师准备.;教师在根据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幼儿开阔眼界,知道不同动物的特点,各种职业的特点。

  2.儿表现:

由于幼儿经验有限,因此在活动中,幼儿对职业的概念较模糊,对文中各种动物的职业没有清晰的认识。

  3.进措施;家园联系经常进行沟通,帮助了解自己家长的职业,从身边的熟悉的任何事开始了解,让家长参与其中,帮助幼儿了解身边的生活环境。

    第二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一束鲜花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知道用鲜花可以表达情感。

    2、培养幼儿说完整句。

  活动准备

    1、课件:

故事

    2、一束花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手拿一束鲜花来到教室,请幼儿猜猜为什么老师带来了花。

  教师:

因为老师今天早上帮助了一位老人,老人很感谢老师,所以送来了鲜花表达谢意。

  二、展开

    1、们知道小象为什么也有一束鲜花吗?

听完故事后,你就知道了!

    2、教师讲故事。

    3、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一束鲜花)

  故事中都有哪些小动物?

你还想听一遍故事吗?

    4、看课件,听故事。

    5、提问:

  -小象都帮助了谁?

  -他帮助山羊公公干什么?

  -帮助小狗干什么?

  -小狗送给了小象什么?

  -为什么要送给小象鲜花呢?

  -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

为什么?

  (小象非常热心,喜欢帮助别人,我们要向他学习!

  6.鲜花

  

(1)你帮助过谁?

谁帮助过你?

我们来做一束花送给帮助过你的朋友吧。

  

(2)幼儿制作

  插塑玩具,插花。

  三、结束

  互赠鲜花。

  故事:

一束鲜花

  小象走在路上,看见山羊公公背着一袋米吃力的走着,小象走过去说“山羊公公:

我来帮你背米把。

”小象让山羊公公把米放到长鼻子上,轻快的上路了,把米送到山羊公公的家。

  小想走过一个小花园,小黄狗要浇花,到井里去打水,一不留神,水桶上的绳子断了,水桶掉进井里。

小黄狗代代的望着井里,一时想不出办法来。

小象走进花园,对小黄狗说“别急,我来帮你捞。

”小象把长鼻子往井里一伸,就把水桶捞起来了,还提了满满一桶水。

  小黄狗叫小象慢慢走,他去买了一束鲜花送给小象,说“谢谢小象姐姐,这束鲜花送给你!

”小象高兴的说“谢谢你

    第三篇:

小班语言教案小班语言教案--爱唱歌的小麻雀(公开课)

  旧铺中心幼儿园赵中艳

  设计意图:

  《爱唱歌的小麻雀》是一篇充满关爱之情的温馨小故事,作品围绕爱唱歌的小麻雀不能唱歌这一悬念,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使孩子逐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美好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作品中角色较多,我将有关角色认知的内容放在最前面,为理解故事埋下伏笔;故事后半部分层层递进,既给孩子清楚明了的记忆、理解、想像的线索,又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

  2.愿意在集体面前较自然地表述。

  准备:

  1.用旧挂历自制的有层次的图书及可粘贴操作的动物卡片,书的内页制作如图,前一页都比后一页短一些,每一页上都有一棵树的造型。

  2.利用图书的封面、封底绘制一棵大树。

  3.故事录音。

  过程:

  一、

  第一遍听故事,突出认知――别人睡觉时不要唱歌,不能吵醒别人。

  1.初步了解故事。

  

(1)出示图画书,展示用封面、封底制作的大树,并介绍故事名称。

  

(2)引导幼儿通过故事名称猜猜故事可能讲些什么。

  2.理解故事内容。

  

(1)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边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

谁住在最上面?

它的下面是谁?

谁住在最下面?

  (3)提问:

小松鼠为什么叫小麻雀不要唱歌?

  二、

  第二遍听故事,激发情感――结合生活经验,为小麻雀想想办法

  1.展示图书。

  教师打开图书,让幼儿了解本书结构,然后将动物卡片分别粘贴在不同的页码上,合上书。

  2.合作讲述。

  教师放慢速度讲述,故事对话部分留给幼儿讲述。

  3.分析讨论。

  提问:

小麻雀可喜欢唱歌了,可现在不能唱了,怎么办呢?

(轻轻地唱;到别的地方去唱;一起睡觉,等等。

)什么时候小麻雀才能唱?

(鹿宝宝醒了再唱。

  三、

  第三遍听故事,行为练习――和小麻雀一起为小鹿唱最好听的歌

  1.播放录音故事。

  2.引导幼儿静静地等待小鹿醒来,在最后时刻,教师用醒来的小鹿形象调换原来熟睡的小鹿形象。

  3.带领幼儿和小麻雀一起为醒来的小鹿唱歌、跳舞。

  4.以小鹿的口吻感谢懂得关心别人的小麻雀和小朋友。

  附:

爱唱歌的小麻雀

  在高高的树顶上,住着一只爱唱歌的小麻雀,她的歌声可好听了,小动物们都喜欢听。

  有一天,小麻雀又站在高高的树顶上,大声地唱起了歌:

“大清早的树林里,有只麻雀爱唱歌……”突然,从下面传来一个声音:

“上面的小麻雀,请你不要唱了。

”小麻雀想:

“是我唱得不好吗?

为什么不要我唱?

我得下去问明白。

”小麻雀往下飞,看见猫头鹰,问:

“猫头鹰,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吗?

”猫头鹰说:

“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小麻雀又往下飞,看见啄木鸟,问:

“啄木鸟,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吗?

”啄木鸟说:

“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小麻雀继续往下飞,看见小猴子,问:

“小猴子,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吗?

”小猴子说:

“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小麻雀再往下飞,看见一只小松鼠,问:

“小松鼠,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吗?

”小松鼠说:

“是的。

是我叫你不要唱的。

”小麻雀奇怪地问:

“为什么呢?

”小松鼠说:

“你飞下去看看就知道了。

”小麻雀飞到树底下,呀!

草丛中的鹿宝宝正在睡觉呢。

小麻雀不唱歌了,轻轻地飞回树顶,安静地等着、等着……她想,等鹿宝宝醒来了,我要为她唱一支最好听的歌。

小班语言说课稿:

爱唱歌的小麻雀

  一、说教材分析:

  童话是富有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

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绘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样说话,富有生命力,并编制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生活。

童话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

《爱唱歌的小麻雀》它是一篇充满关爱之情的温馨小故事,故事围绕“爱唱歌的小麻雀却不能唱歌”的主线,以小小的悬念吸引着孩子,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使孩子慢慢获得一份情感的愉悦,从而延伸为内化的行为,让幼儿通过活动理解要关心别人,个人的行为不要影响别人,培养幼儿初步的关心意识。

  二、说活动目标: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根据这一理念,结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简单的对话。

  2.在情感体验中,感受小动物间的关爱之情。

  三、说重、难点:

  我原来把活动的重、难定在一起为:

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声音响亮。

这样难点没有突出,现在我把难点定为:

能体验到动物之间的关爱之情。

  四、说活动准备:

  原来我只是物质准备为:

  1.麻雀妈妈胸饰一个、大树一颗。

故事中的角色图片:

小麻雀、猫头鹰、猴子、蝴蝶、小松鼠、小花狗。

  2.录音机、录音带。

  现在我增加了经验准备为:

了解小动物的本领。

  二、说教学过程:

    第一、角色游戏法,抓住小班孩子的心里特征,用角色游戏让幼儿进入活动:

“小朋友们,我来扮演?

麻雀妈妈?

,你们当我的?

麻雀宝宝?

好不好?

”幼儿回答。

教师:

“现在妈妈可想听你们唱歌了,你们唱歌给妈妈听吧。

”激发全体幼儿参与学习的欲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了起来,为实现本次活动的重点做好铺垫。

    第二、情景教学法,引导幼儿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当幼儿唱得正高兴时,放录音:

“上面的小麻雀,请你不要唱了。

”同时教师和幼儿停止歌声。

我故意说“是谁在说话?

为什么不让我们唱了呀?

”并出示猫头鹰,引导幼儿主动发问:

“猫头鹰,是你不让我们唱的么?

”我以猫头鹰的口吻说:

“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教师:

“下面的朋友是谁呀?

设置悬念吸引孩子,鼓励幼儿猜想、模仿学说对话。

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说出角色间的对话,让幼儿在情景中学习故事、理解故事。

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也让幼儿更好的体验这种环境所带来的语言交流乐趣,从而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注意倾听打下更好的基础。

  然而当看到小花狗在睡觉时我放低音量说: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孩子大都说:

“拿棒打醒小狗。

”这让我感到很意外,直接把答案给了孩子。

其实,这不是意外,孩子是很现实的,他们的生活中有过这样的“经验”。

这说明我对教材的把握不够透彻,准备的不充分,缺乏活动前的经验准备。

当孩子说:

“拿棒打醒小狗。

”我应与孩子展开讨论如:

为什要打小狗,小狗每天晚上为我们做什么,使孩子懂得小狗晚上为我们看家刚刚才睡着,好辛苦,我们不能吵醒它。

真正领悟到关爱之情。

同时也完成了

  第二个情感目标。

  三、完整欣赏故事。

理解故事内容

  启发提问法:

在幼儿欣赏了完整的作品后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进一步理解故事的情节。

“故事中都有谁呀?

”“小麻雀是怎么问它们?

(按故事中顺序逐个问)”“是谁不让小麻雀唱歌了?

它为什么不让小麻雀唱歌了?

”“小麻雀是怎么做的?

”“你们喜欢这只小麻雀么?

为什么?

  通过完整欣赏培养幼儿注意倾听打下更好的基础,幼儿由此逐步得出故事的含义:

虽然小麻雀很喜欢唱歌,但看见小狗在睡觉时就不在唱了,而是安静的等着等着。

孩子们就会觉得小麻雀多么了不起。

将这一情感教育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是解决重点以及重建后的难点突破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四、结束部分:

迁移故事。

  我依据幼儿的生活环境引导幼儿说说“你们觉得在什么时候也不应该大声讲话?

    第四篇:

小班语言教案小班语言教案:

毛毛虫变变变

  活动目标:

    1、能专心听故事,并能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

    2、观察毛毛虫和蝴蝶的外形特征,能简单说出它们的不同。

    3、发挥想象力,能用肢体模仿毛毛虫和蝴蝶的动作。

  活动准备:

  毛毛虫手指偶、《毛毛虫变变变》故事图卡和歌曲《毛

  毛虫》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毛毛虫》,教师带领全体幼儿模仿毛毛虫爬的

  样子进入教室。

    2、教师出示毛毛虫手指偶,请幼儿猜猜毛毛虫长大会变成

  什么?

    3、出示《毛毛虫变变变》故事图卡,讲述故事:

  毛毛是一条小毛毛虫,她全身绿色,身体圆圆胖胖的,

  样子很有趣。

  有一天,毛毛在树上休息,看见一只小蜻蜓,小蜻蜓

  身上长着一对美丽的翅膀,薄薄的翅膀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小蜻蜓也看见了毛毛,它对毛毛说:

“毛毛,你什么时候才

  长出翅膀?

等你长出翅膀来,我们就可以到处飞,我带你去

  一个美丽的地方。

”毛毛说:

“好哇!

我很快就会长出翅膀了。

  小蜻蜓飞走后,毛毛一边努力的吃叶子,一边自言

  自语:

“快点吃,吃饱了,就会长大,就会长出翅膀啦。

”一只小蜜蜂飞到毛毛身边,说:

“毛毛,好久不见。

你什么时候长出翅膀?

等你长出翅膀来,我们就可以到处飞,我带你去一个有许多好吃的东西的地方。

”毛毛说:

“好哇,我很快就会长出翅膀啦。

  几天后,毛毛开始不停地吐丝把自己捆起来,变成了蛹。

  小蜻蜓和小蜜蜂找不到毛毛,不知道她去了哪里,都很挂念她。

  过了一段日子,毛毛终于从蛹里钻出来,在阳光下慢慢

  张开翅膀,惊讶的说:

“我长出翅膀了!

”毛毛长大了,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

毛毛高兴得拍拍翅膀,飞到花丛里跳起舞来,她还发现自己长了长长的吸管,可以尝到香甜的花蜜。

毛毛开心极了,从此以后,她便可以和小蜻蜓,小蜜蜂一起,每天快乐地在花丛里飞舞、采花蜜了。

    4、与幼儿讨论:

  毛毛是什么样子的?

(全身绿色,身体圆圆胖胖的,样子

  很有趣。

  小蜜蜂想带毛毛去哪里?

(有许多好吃的东西的地方。

)毛毛长大后会变成什么?

(美丽的蝴蝶。

  变成蝴蝶后,毛毛可以做什么?

(在花丛里飞舞、采花

  蜜。

    5、向幼儿提问:

毛毛虫和蝴蝶长得一样吗?

有什么不同?

(幼儿自由回

  答)

    6、教师示范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7、播放歌曲《毛毛虫》,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

  活动小结:

  今天我们终于知道了,原来美丽的蝴蝶是毛毛虫变

  的,小毛毛虫开始只会爬,后来不断的吃叶子,吐丝把

  自己捆起来变成了蛹,过上好长时间就会从蛹里钻出

  来,长了翅膀就可以快乐的飞舞了。

  安全教育提示:

  小蜜蜂是会蜇人的昆虫,所以小朋友是不可以靠进

  蜜蜂的。

  活动延伸:

  夏天到了,带幼儿到公园(或花园)观察蝴蝶并让

  幼儿知道蝴蝶的翅膀是对称的等知识。

  活动反思:

    1、应该提前练习集体幼儿拉衣服模仿毛毛虫爬行。

    2、教述故事时语速要慢一些。

    3、毛毛虫手指偶缺少毛毛虫的触角。

    4、表演毛毛虫变蝴蝶时动作要大一些。

    第五篇:

小班语言教案小班语言:

找朋友

  设计意图:

  最近,我们正在开展“学本领”的主题活动,孩子们了解了部分小动物们的特征。

同时,考虑到我们班级孩子的特点,孩子们不太愿意在集体面前大声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我便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通过情景游戏,让幼儿跟着“小鸭”一起大声的说完整的话语,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名称来尝试简单的仿编。

  活动目标:

    1、在学念儿歌过程中,根据朋友的名字改变儿歌。

    2、激发幼儿喜欢同伴的情感。

  活动重点:

在游戏情境中学念儿歌。

活动难点:

替换儿歌中的名称,尝试改变儿歌。

活动准备:

课件,毛绒玩具、小鸡、小鸭、小牛头饰。

活动过程:

  一、观察树林场景,激发幼儿兴趣。

    1、师:

这是什么地方呀?

原来这是一片树林。

    2、师:

今天有个小动物也来了这里,那我们来听听看,是谁来了?

我们请它出来看看是不是小鸭?

(今天的客人是小鸭)

  师:

原来嘎嘎叫的是小鸭子。

你们看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鸭呀?

  师:

你们看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鸭呀?

(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表述小鸭特征)

    3、过渡:

宝宝们真有礼貌,告诉你们哦!

今天,我要去找朋友玩,找呀找呀找朋友,(点击)看看我找到了谁做朋友啊?

二、欣赏课件,在情境中学念儿歌。

    1、小鸭走呀走,走呀走,瞧!

它找到了哪个好朋友呀?

(出现小兔耳朵画面)你是怎么知道的?

  哦!

长长的耳朵是小兔。

    2、听听小鸭对小兔说了什么话?

(放录音)

    3、小鸭是怎么说的?

哪个宝宝听清楚了,来告诉老师。

(个别念儿歌)

  我们也来学学小鸭跟小兔说一说,好不好?

(集体念儿歌)

    4、小鸭有这么个好朋友,她遇见朋友会用这么好听的话来说,好朋友听了可高兴了。

她又开始找了,找呀找呀找朋友,咦,地上有两只小脚印,会是谁呢?

(出示小鸡脚印画面)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鸭又找到了小鸡做朋友,小鸭刚才用好听的话和小兔做了朋友,她会不会也用一样的话和小鸡做朋友呢?

你来做小鸭,我是小鸡,你会对我说什么?

(继续学念儿歌)

    5、宝宝们真聪明,小鸭继续找朋友了,看得清是谁吗?

  猜猜小鸭这会儿会对小牛说什么?

    6、小鸭一共找到了几个好朋友啊?

数一数。

过渡:

小鸭和朋友们可高兴了,它们一起做游戏呢,宝宝们想不想找好朋友啊?

三、游戏:

找朋友

    1、小鸭子有那么多朋友,好会用好听的话对好朋友说,你们有朋友吗?

(幼儿自由说)赵老师也有一个好朋友,不告诉你们,你们听听看我的朋友是谁?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做朋友,****我爱你,你是我的好朋友。

  2、我的好朋友是谁?

我把他的名字说进去了,你们就知道是谁了是吧。

那你们也有好朋友,你们找到朋友的时候也要把名字说进去哦,那我就知道你的朋友是谁了,好不好,那一起找朋友吧。

    3、教室里还有好多我们的朋友,我们一起回教室找找吧。

反思:

  亮点:

  1、老师考虑了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用情景贯穿整个活动,激发了孩子的兴趣。

    2、老师的在制定目标时考虑了适切性和挑战性。

  不足:

  1、由于是语言活动,所以老师在对孩子的语言要求上要从头贯穿,这样孩子的

  语言才能得到发展。

    2、老师可以有意识的让幼儿发散语言,提问:

你看到了怎样的小鸭。

丰富幼儿的词语。

    3、地上的小脚印制作的不明显,可以减少小脚印的数量,提问时可直接导入。

    4、由于是小班孩子,所以念儿歌时可以角色扮演,请幼儿参与到游戏中,动静交替效果更加。

    5、活动可以从情感处挖掘。

如小鸭会对好朋友说什么话,好朋友听的才高兴。

  psz小编推荐访问其他范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小班语言教案

  小班语言教案

  小班语言教案

  小班语言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