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16991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柳州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西柳州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西柳州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西柳州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西柳州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广西柳州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广西柳州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广西柳州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广西柳州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广西柳州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广西柳州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广西柳州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柳州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

《广西柳州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柳州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柳州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

广西柳州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

柳州市2018- 2019 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质量抽测试题

语文

(考试时间:

120分钟满分 :

100分)

卷首语:

学会读书,是我们这个学期学习的单元主题。

吟诵诗词,阅读经典,徜徉光影世界,游览风景胜地……相信你通过多种形式,逐渐认识并了解了它。

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现在请一起来盘点你的读书收获吧!

第I卷  (选择题,2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答案

[请将1- 13

(1)题的答案填写在下面表格处]

 

一、积累与运用(12分,每小题2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6分)

带着期盼,带着兴奋,我们走进了九年级的语文学习生活。

一路走来,[A]我们用心聆听了泠泠淙淙( )的鼎湖山泉水奏响的滋润心田的生命交响乐;[B]欣赏了一路欢歌奔腾不息的林中小溪;领略了千峰竞秀、飞红滴翠的黄山。

[C]在那清奇峭拔的桂林山水引领下更是心潮涌动,浮想联翩……语文如茶,林林总总的文章文字,便如同名类繁多的各式茶叶,或醇香悠长,或清香灵动。

个人泡茶的偏好、 手法不同,韵化出不同的滋味和色泽。

[D]正如文人们炯异的文学氛( )围,多彩的情感意趣。

 质朴的玻璃杯,剔透的瓷杯,淳厚的土碗,都可以用来喝茶,各有各的趣味。

品读语文也是如此, 各有其味,各抒已见,不必诘( )责 。

1. 文段中括号前的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cōngfēn jí  B.zōng fèn jiéC.zōng fèn jí  D.cóng fēn jié

2.文段的四个划线句子中有错别字的项是()

3.文段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用心聆听了葡湖山泉水奏响的滋润心田的生命交响乐;欣赏了一路欢歌奔腾不息的林中小溪;领略了千峰竞秀、飞红滴翠的黄山。

B.在那清奇峭拔的桂林山水引领下更是心潮涌动,浮想联翩....

C.质朴的玻璃杯,制透的瓷杯,淳厚的土碗,都可以用来喝茶,各有各的趣味。

D.个人泡茶的偏好,手法不同,韵化出不同的滋味和色泽。

(二)阅读课文《学问和智慧》的节选,请根据内容,按要求完成题目。

(4分)

①有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矻矻穷年,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纵有结果,亦复——这便是由于没有智慧。

②其问题虽小,而其映射的范围,却往往甚大。

③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④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

4.文段中的横线上应填人的个成语是()

A.言简意赅  B.无关宏旨  C.浮光掠影 D.高头讲章

5.把节选的四句话排序,正确的项是()

A.③④①②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三)学校组织了一次“我读书,我快乐”的主题征文比赛,下面是某同学征文稿中的段文字:

6.你认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

[A]书不仅可以引领迷惆的灵魂,而且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B]一本好书就是崭新的一个世界; [C]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

[D]在阅读中,使我的心智得以增长思想得到启迪,境界获得提升。

二、现代文阅读

(一)(共6分 每小题2分)

      读网,更要读书

      ①这是一个网络时代,读网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习惯。

网络固然给生活带来种种方便与趣味,然而,如果将大量的时间倾注在虚拟空间,内心反而容易浮躁,难以沉静。

      ②与眼花缭乱的社交网络相比,读书不仅能够使人远离纷扰的环境,保持一份内心的沉静,而且可以使人感受世界,体悟人生,获得启迪,

      ③因此,读网,更要读书。

书中的知识就好比一艘渡船载着我们在滔滔不息的人海里悠然自得地航行,使我们感到了自己的心灵与作者的灵魂在交谈、碰掉读书,就是在纸面上锻炼自己的心智辨别事理的曲直,找到人生的希望。

      ④谈起读书,我们总是抱怨太忙没时间,但偏偏又能挤出时间刷微博、看视频。

读网是轻松的,可以一目十行,脑子里过一遍,不一定留下痕迹;读书是深沉的,要用心用脑去理解、体会、感悟所以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我们不愿意把时间用在“费脑子”的事情上。

      ⑤拒绝喧嚣的社交网络,腾出更多的时间读书,是需要勇气的。

去年,“网红”埃森娜在You-Tube上发布了最后一个视频《为什么我要放弃社交媒体》,并彻底删除了自己的账号以及275万个订阅者。

为什么这么做?

埃森娜认为,社交媒体是不真实的,制作出的形象编辑过的生活,虽然能获得关注,但也丧失了真正的自我。

      ⑥不仅是埃森娜,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曾因社交网络而失去自我呢?

而能够帮我们找回自我的最好方式,就是读书。

书,微笑着向人们展示它无穷的魅力和优雅,让你忍不住去接近它。

在安静温和的时光里,与清风同行,与书香为伴,那是一种灵魂的享受。

沐浴在柔柔的暖阳中,读一本书,风涛竹韵,谷响泉鸣,一切美好会尽入心中。

读书,激起了精神的共鸣,诗意了青春的幸节,斑斓了行走的岁月。

      ⑦我们生活在这个被屏幕统治的时代,时空被网络割裂,“碎片化”成为生活常态。

诚然,从网络获取信息重要,彻底逃离网络几乎不可能。

但是,面对网络,我们可以做出有益的选择。

让我们放弃那些八卦消息和无聊视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读书吧!

7.对“读网,更要读书”的内容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对于读网来说,读书是深沉的,它需要我们把心沉静下来,去理解感悟、体会。

B.网络固然给生活带来种种方便与趣味,但是会使“碎片化”成为生活的常态。

C.我们应该像“网红”埃森娜那样,彻底拒绝社交网络,腾出更多的时间读书。

D.谈起读书,我们总是抱怨太忙没时间,但是却可以挤出时间倾注在虚拟空间。

8.下列对第③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项是

A.比喻论证  B.道理论证  C.举例论证D.对比论证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路进行论述的,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B.文章第④⑤⑥段主要通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方法具体充分地论述了“读网使人失去自我,读书造就诗意人生"这道理, 说服力强。

C.可以作为第⑥段画线句子的事实论据: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过于依赖网络,遇到什么问题都要求助网络来获得信息,却没有了自己的主观意识,没有了独立思想,使人们的身心健康与思维发展都受到了阻碍。

D.第⑦段中加线词语“几乎”不能删除,它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等特点。

三、文言文阅读(共14分,10-13

(1)题,每题2分,13

(2)、14题,每题3分)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节选《庄子﹒北冥有鱼》)

[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日:

"“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

“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

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

‘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节选自《庄子﹒秋水》)

[注释]①相梁:

在梁国当宰相。

②鵷鵮:

yuānqiān传说中像凤凰一 类的鸟。

③练实:

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字。

④醴泉:

甘泉,甜美的泉水。

⑤鸱chī:

猫头鹰。

⑥吓hè:

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下文的“吓"用作动词。

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抟扶摇而上者(抟:

盘旋)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极,尽头)

C.或谓惠子曰(或:

或者)D.非梧桐不止(止:

栖息)

11.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B.抟扶摇而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C.庄子/来欲代子相D.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1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借用寓言故事说理。

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水,感染力强。

B.甲文庄子笔下的大鹏硕大无比、志存高远、神奇莫测,是作者心中达到逍遥境界的理想形象。

C.乙文中鵷鵮的“不止“不食”"不饮”,体现了庄子高洁的人生态度,侧面体现出庄子对惠子的嘲讽。

D.甲文想象雄奇瑰丽,句式灵活造成铺排效果,文章气势磅礴,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13.

(1)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项是()

      原句: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A.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相互吹出的风。

B.奔腾的野马,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互吹动的结果。

C.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互吹动的结果。

D.奔腾的野马,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相互吹出的风。

      第1I卷  (非选择题,74分)

13.

(2)将[乙]文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3分)

14.[甲]文这则寓言给你什么启示?

(3分)

四、古诗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5.浣溪沙是这首词的①,暮春时节,日落时分,物候的变化引发了词人对② 的感伤。

(2分)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句被誉为“千古奇偶”,请赏析其好在哪?

(2分)

五、古诗文默写(10分)

1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

(1),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2),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4)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5)  ,君子好述。

(《诗经﹒关难》)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7)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举办,掀起了校园汉字学习的热潮,这种现象的盛行,真可谓“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

(《论语》)

六、名著与综合实践(10分)

      2018年12月3日柳州市图书馆举行了“2018全民阅读月”启动仪式。

作为一名中学生邀请你来参加“点亮阅读明灯”主题活动。

      活动一:

[读万卷书]

      我常常看到两位学者被背上的重荷压得要倒下去,像我们的小贩一样。

他们在街上相遇的时候,就会放下负担,打开背包,整整谈上一个钟头。

谈完话以后,才把谈话工具收起,彼此帮忙把负荷背上,然后分手道别。

18.以上文字是《格列佛游记》的精彩片段《语言的妙用》,作者写这情节的寓意是什么?

(2分)

19.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与大师进行精神对话。

请你谈谈格列佛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给你的人生启示。

(4分)

      活动二:

[行万里路]

20.格列佛每到一个地方,必然去认识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格列佛游记》其中的一个艺术特点就是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

假如格列佛来到了柳州游历,请你任选种柳州元素 ,写一则宜传语向其展示柳州的文化魅力。

(4分)

七.现代文阅读

(二)(共14分)

      行走着阅读(包利民)

      ①脑海里还是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终于攒够了钱,急急地赶去书店买下一本心仪已久的书。

走在路上,便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

      ②渐渐地沉入书中,浑然忘了身外的一切,只是保持着走路的状态。

记得当时从书店回来常走的那条路极僻静,绝少人与车,所以可以放心地边走边看。

      ③第一次在车上读书,还是14岁那年。

      ④那是个五月,我家从农村搬进县城。

亲戚开着大货车,车后厢装满杂乱物什,我就蜷缩于其间。

正是上午,汽车穿村过野,渐渐看惯了不变的风景。

忽见身后倚着的纸箱,装着的是父亲的藏书,便找到还未读完的那一本,坐在疾行的车上看了起来。

直到车停下,才骤然而醒。

 现在想来,那时那刻,应多看看离乡的路,因为那一走,许多年后才回归。

当故乡夜夜入梦的日子,回想当日的离别,正是因为有了书,才使得年少的我,心中少了几许愁绪。

      ⑤上大学时,也常常愿意去大操场上边散步边看书。

有那么一个夏日的黄昏,我像往常一样沿着跑道开始读书。

      ⑥在这样美丽的黄昏,别人都在过着精彩的生活,所以大操场上少有人迹。

天边云霞灿烂,长风流淌,缓缓绽放我阅读的背景。

      ⑦正神游书中之时,忽觉撞上一人,然后听到一声低低的惊叫。

急抬头,竟愣住,原来被撞的那个女生也正捧着本书,看来我们行为相同,只不过相向而行。

更为惊奇的是,那女生所看的书与我的竟是同一本!

于是我们便有了惊喜,开始讨论起书中的情节来。

      ⑧十年之后的一个晚上,在网上遇见当年的那个女生,打过招呼,问她现在在做什么,她回答在网上看书。

然后她对我说:

“真想念大学时,行走在黄昏时的大操场上,手捧一本书细细地看,周围是轻风流动……”

      ⑨刹那间,远去的岁月又重回眼前。

忽然想起,似乎已有很多年没有那样读过书了,缓慢的脚步踏动着每一分宁静,心却随书中的一切忽喜忽忧。

那一份情怀已在岁月中沧桑遥远,只于回忆中重温一次又一次的静美。

⑩有一次坐火车去西部, 极遥远的路程,极漫长的过程。

临窗而坐,幸好手中有书。

在微微的颠簸中,走进那些别人的故事。

      ⑪有时忽而从书中惊回,望向窗外,或浩浩江河,或巍巍山岭,皆在瞬间划过眼幕,飘摇远去。

便有了一种不知书里书外的不真实感,别有一番情趣、意蕴在心中。

      ⑫有时一本书读罢,而旅途未半,便于车厢中搜寻,找那同样读书之人交换阅读。

枯燥的行程,因为有了书的存在而有趣起来。

      ⑬而现在的我,读书之时多是或坐或卧,不愿移动半分,身虽静,心却无复当年的恬然与灵动。

于是明白,有的时候,书依然是那些书,却因为阅读方式的不同而感触迥异。

是啊,多想在落日的余晖里,踩着一地的红霞 ,迎着清清的长风, 再次走进书卷的清香里,细细体味行走 着阅读的滋味。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删改)

2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叙述了哪几次“行走着阅读”的经历。

(4分)

22.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3分)

23.本文以“行走着阅读"为题,有什么好处?

(4分)

24.最后一段写到“我” 现在阅读时的情形,有什么作用?

(3分)

八、作文(30分)

25.阅读下面文字,写一篇作文。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

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阅读经典名著,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参加各类活动,享受酸甜苦辣……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不能抄袭。

⑤不要套作。

 

柳州市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每小题2分)

1.D

2.D(炯改为“迥”)

3.A(分号改为逗号)

4.B

5.B

6.C(A不仅而且后面的内容互换;B语序不当;D缺主语)

二、现代文阅读

(一)(共6分,每小题2分)

7.C(作者的观点并不是彻底拒绝网络)

8.A(主要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形象生动地论述了读书对于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9.B(主要通过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具体充分地论述了“读网使人失去自我,读书造就诗意人生”这一道理,说服力强。

“对比论证”的分析有误。

三、文言文阅读(共16分,10-13

(1)题每小题2分,13

(2)、14题每题3分)

10.C(或:

有的人)

11.C(庄子来/欲代子相)

12.B(B.“鲲鹏”没有达到作者理想的绝对自由的境界,但在它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作者所追求的一个属于灵性的而且充满无限自由和谐的广大的精神世界的理想。

13

(1)C

13

(2)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威胁我吗?

(“今”1分,“子”1分,大意正确1分)

14.(以下几点启示,答到其中一点,意思正确即可。

3分)

启示一:

锟化为鹏(1分),是对原有状态的一种质的超越(1分),积蓄能力的过程和时机都很重要(1分)。

启示二:

在人生的旅途上,一定要耐得住寂寞(1分),“待时而动”(1分)。

在没有掌声和鲜花的时候,支撑自己的是高远的理想和顽强的精神(1分)。

启示三:

面对未来,应该积极进取(1分)、奋力拼搏(1分),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分)。

启示四:

谁也没有绝对的行动自由(1分),任何自由都受到一定的限制,都要有一定的束缚(1分),也没有真正的逍遥(1分)。

四、古诗词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15.①词牌名(1分)  ②年华流逝(或:

年华易逝)(1分)

16. (共2分)

示例一:

对偶(1分),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表达作者伤春怀旧之情(1分)。

示例二:

借景抒情(1分),借“花落”“燕归”的自然现象,抒发伤春怀旧之情(1分)。

示例三:

对比(1分),一去一来,“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两者对比,增强了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1分)。

五、古诗文默写(共10分)

17.

(1)老骥伏枥  

(2)瀚海阑干百丈冰(3)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4)所谓伊人(5)窈窕淑女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8)切问而近思

六、综合实践(共10分)

18.(2分)巧妙地运

用反语(1分),批判英国的殖民统治政策(1分)。

19.(人物特点2分,人生启示2分)

示例一:

人物特点:

格列佛自傲自大,自以为是,甚至对救他于

危难的船长都憎恨鄙视;

人生启示:

人要谦虚,要学会感恩。

 示例二:

人物特点:

格列佛聪明、有胆识,面对困难从不畏惧;

人生启示:

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善于运用智慧战胜。

20.(4分)示例一:

奇石之都,风情柳州。

示例二:

百里柳江美如画,城市发展大步行。

(宣传语要求做到:

语言既通俗易懂又亲切感人;采用有鼓动性的陈述句或感叹句;采用对比、比喻、拟人、排比等常见的修辞手法;内容上既要紧扣主题,又要能营造气氛,调动大家的参与性。

七、现代文阅读

(二)(共1

4分)

21.(4分,每点1分)

①买书回家的路上边走边看;

②坐在大货车上读父亲的藏书;

③上大学时沿着大操场跑道读书;

坐火车去西部的途中读书。

22.(3分)景物(环境)描写(1分),渲染温馨甜美的氛围(1分),表达“我”对“行走着阅读”的无限向往之情(1分)。

23.(4分)①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条理清晰;(1分)②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1分);③点明了文章主旨(1分),蕴含了作者对“行走着阅读”的喜爱之情(1分)。

24.(3分)在内容上,将“现在的阅读”与“过去的阅读”进行对比(1分),表达了作者对“行走着阅读”的怀念之情(1分);在结构上,与文章开头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1分)。

八、作文(50分)

25.评分标准:

基准分拟评21分。

基准分评分标准:

中心明确,扣题写作,内容表述清晰,结构合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卷面清洁,字数达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