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统一考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40575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1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统一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统一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统一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统一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统一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统一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统一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统一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统一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统一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统一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统一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统一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统一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统一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统一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统一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统一考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统一考试.docx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统一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统一考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统一考试.docx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地理统一考试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2005年2月地理统一考试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图1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我国的最西、北、东、南端,据图回答1~3题。

1.图中四地中位于中俄边境的是()

A.abB.ac

C.bcD.bd

2.图中四地分属于我国的()

A.一个行政区B.两个行政区

C.三个行政区D.四个行政区

3.当a地正处于黎明时,c地()

A.一定是正午B.有可能是正午C.一定是下午D.有可能是黑夜

图2中①~④地分属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据图回答4~6题。

4.①~④地所属气候类型依次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5.关于①地、④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两地同处北半球,则①地在大陆西岸,

④地在大陆东岸

B.若两地同处南半球,则①地在大陆西岸,

④地在大陆东岸

C.无论两地处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两地的

植被都是常绿阔叶林

D.若两地分别位于南、北半球,则两地的河

流可能同时进入汛期

6.假如②、③两地同处北半球,且在同一纬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无论何日,③地总是比②地先看到日出

B.从②地到③地,自然带可能依次为荒漠带→草原带→森林带

C.从②地到③地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D.从②地到③地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

图3为a、b、c、d四条河流干流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7~11题。

7.图3中②地位于③地的()

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

8.海轮从a河河口驶往d河河口,其最短航线经过()

A.直布罗陀海峡B.麦哲伦海峡C.苏伊士运河D.巴拿马运河

9.①②③④四地中,表层海水盐度最低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10.①②③④四地所在海域中,5—8月期间赤潮发生频率高,污染面积大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11.C河干流流经的农业带(区)依次为()

A.冬小麦区、玉米带、春小麦区、棉花带、水稻区

B.小麦区、玉米带、混合农业区、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

C.山地畜牧业、荒漠畜牧业、玉米带、小麦区、水稻区

D.乳畜带、小麦区、混合农业区、亚热带作物带、热带种植园区

图4是在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2~14题。

12.图中示意的L河,流向与注入地分别是()

A.由东北流向西南,注入印度洋B.由西北流向东南,注入太平洋

C.由西南流向东北,注入大西洋D.由西北流向东南,注入印度洋

13.该区域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

A.500人以上B.100~300人C.100人以下D.300~500人

14.若要使图示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应建立保护区并着重()

A.防治河水污染B.保护森林资源C.防治土壤盐碱化D.治理酸雨危害

若大气降水是100%,以前渗入某地区的地下水和转化为该地区的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50%和10%。

随着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渗入地下与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32%和43%。

据此回答15~16题。

15.该地区地表径流比重增加的原因是()

A.气候异常,降水量显著增加B.该地区开挖数条人工河道

C.社会经济发展加大对地下水的开采D.绿地面积减少,建筑用地增加

16.该变化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

A.地区内空气温度减少B.地区内的蒸腾量减少

C.地区内发生洪水的频率减少D.地区内的地下不水位下降

图5为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7~19题。

17.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18.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

则该山地海拔不超过()

A.1000米B.2000米C.3000米D.4000米

19.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A.信风的影响B.季风的影响C.西风影响D.西风和副高交替控制

读图6回答20~21题。

20.若x轴表示降水量(a=1200mm),y轴表示蒸发量(b=1200mm),则图中四地径流量最大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21.若为6月22日,且x轴表示昼长

(a=24小时),y轴表示正午太阳高

度(b=90°),则①~④地点中纬度

最低和纬度最高的分别是()

A.①②B.④②

C.③②D.①④

中国人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冠,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

“南甜北咸,东酸西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

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等地居民多喜辣,素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这种食俗五当地气候有直接关系。

阅读上述材料,完成22~23题。

22.由材料分析,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A.自然环境是文化现象产生的基础

B.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的文化现象是完全不同的

C.某地文化的形成只与自然环境有关,与人文社会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影响文化,但文化不会影响自然环境

23.关于材料中提出的湖南等地居民喜辣的原因,错误的是()

A.这些地区是我国高温地区,居民吃辣可以帮助消化,增强食欲,增加体内发热量

B.有助于防止高温期间人们常有的消化液分泌少,肠胃蠕动减弱的现象

C.有助于防止凉季高湿期间人们易患的风湿病、腰肌痛等

D.主要由于这些地区的气候适宜辣椒生长,辣椒的生产量大

图7为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下列关于甲、乙两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世纪中期,甲国人口急剧减少

B.20世纪初期,乙国人口增长最快

C.欧洲发达国家的人口变动趋势与甲国相似

D.目前老年人口的比率乙国高于甲国

25.关于当前两国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减少

B.乙国人口增长过快,原因是国家经济迅速发展

C.乙国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缓

D.甲国人口出现负增找,本国青壮年劳动力不足

26.图8所示四城市中城市交通布局最合理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7.有关商业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受电子通信的影响

B.寺庙、教堂、行政中心往往是形成商业网点的必要条件

C.商业网点都接近商品生产地

D.商业网点的密度取决于当地的人口数量,而与其他因素关系不大

图9为“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8~30题。

28.图中A—C时段,该地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农牧业B.钢铁工业

C.电子工业D.第三产业

29.图中哪个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降

至自然环境自净能力之内()

A.A时间B.B时间

C.C时间D.都不是

30.C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开始下降,

其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高,环保投入大量增加

②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自然减轻

③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技术进步

④法律建全,禁止所有排污工业的生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二、综合题(共70分)

31.下图是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正午竿影长度变化图(竿长2米)。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该学校的纬度大约是,所在的大地形区名称是。

(2分)

(2)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是:

(1分)

(3)图中反映6月22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1分)

(4)竿影长度为①点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分)

(5)在图b中绘出夏至日这天中,竿影长度变化曲线;说出日出、日落时竿影的朝向:

日出时方向,日落时方向。

(4分)

32.假定我国某地势平坦,且此时该地中部为一个低压中心。

中心地区气压为1008.hPa,气压梯度为2hPa/100km。

拓此完成下列各题。

(7分)

(1)在右框中给出该地等压线(至少2条),

在相应等压线上标出其气压值,并绘出

该地气压梯度力(用虚线箭头表示)方

向和风向(用实线箭头表示)(4分)

(2)一般情况下,该地此时的天气状况如何?

在特定情况下,该天气系统能发展为哪种

气象灾害?

(3分)

33.图12是“1990—1980年世界汽车生产份额的地域变动图”,据此分析回答:

(10分)

(1)1915年前后,汽车生产份额达最大的地区是;20世纪60—80年代间,该比重增长最快的国家是,该国家的汽车工业主要布局

在。

形成这种布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5分)

(2)简述中国改革开放后,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合资建设汽车厂的社会经济区位优势。

(2分)

(3)近年来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简要说明轿车进入家庭对居民生活和城市环境的影响。

(3分)

 

34.图13为某地区海陆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曲线P表示一月份某大陆局部地区和临海20℃等温线分布,虚线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

陆地上此等温线是向P1还是P2方向变曲,判断后请用实线描绘,并说明理由。

(2分)

 

(2)简述阴影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及为减缓其影响采取的主要措施。

(3分)

 

(3)图示国家所在商业和贸易中心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区位因素是什么?

(3分)

 

(4)A地区是该国同纬度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2分)

35.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6分)

材料一:

北京市不同地域圈层人口的

分布图(见图14)。

材料二:

北京市地形图(见图15a)

材料三:

2003年国务院批复《北京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

报告,提出北京“两轴——两带

——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

(见图15b)。

 

(1)简述近年来北京市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5分)

 

(2)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如果上述城市化现象发展过度,将会引起现象。

北京中心区“两轴”的城市职能是指。

(2分)

(3)写出东部发展带未来重点发展的主要产业部门,分析其区位优势。

(5分)

 

(4)结合图15中a图,简述将西部定为北京生态环境带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4分)

 

36.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相应问题(17分)

材料一:

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提高,确保国家石油安全尤为重要,需开辟多条石油进口线路。

下图为我国目前和将来拟开辟的石油进口线路。

 

材料二:

在第三届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部长级会议上,各国代表原则上通过了泛亚铁路(昆明——新加坡)的修建计划。

东盟国家还计划开凿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克拉地峡运河。

(1)中缅石油管道与泛亚铁路、克拉地峡运河航线、马六甲航线等石油进口线路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列表比较该输油管道与论证中的中俄、中哈石油管道。

(5分)

(2)写出图中C所示的铁路,并简要分析影响该铁路的主要区位因素。

(4分)

 

(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中B地区由于农村生活用能短缺而导致的最大生态问题。

并提出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的主要措施?

(3分)

 

(4)图中A海域附近正常情况下风浪较小,其原因是,但2004年12月26日该海域却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其原因是。

(2分)

 

(5)据报道: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海啸中,丧生和失踪的外国游客中以北欧人居我,利用所学的旅游地理相关知识试分析其原因?

(3分)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C2.C3.B4.A5.D6.B7.D8.A9.D10.C

11.B12.B13.C14.B15.D16.C17.C18.B19.C20.B

21.A22.A23.A24.C25.D26.D27.B28.B29.B30.C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31.(10分)

(1)23°26′N(1分)两广丘陵(1分)

(2)12时40分(1分)

(3)②(1分)(4)0°110°E(2分)(5)画图见图17(2分)日出时影子朝西南方向日落时影子朝东南方向。

(2分)

 

32.(共7分)

(1)如图18(4分)

(2)一般多为阴雨天气。

(1分)(3)台风、飓风、龙卷风、暴雨洪涝(2分,答对两个即可得分)

33.(共10分)北美(1分)日本(1分)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1分)本地发展工业的原料和燃料缺乏,依赖进口,产品多依赖国际市场。

(2分)

(2)市场广阔(1分)劳动力资源丰富。

(1分)(3)便利了居民的出行;扩大居民的出行距离;造成了城市交通拥堵和城市环境污染。

(答对3点即可得3分)

34.(共10分)

(1)P1绘图略(1分)受大分水岭的影响(1分)

(2)混合农业;水资源不足;东水西调(或跨流域调水)(3分)(3)东南沿海(1分);气候适宜、交通便利、人口与城市较多、开发较早;(2分)(4)地处大分水岭东侧,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2分)

35.(共15分)

(1)新特点:

市中心区人口下降,而近郊和远郊区人口上升,尤其是近郊区人口大幅度上升,标志着北京市已进入郊区城市化阶段。

(2分)主要原因:

①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或市中心区地租高);②近年来中心区危旧房改造与郊区新住宅区建设的加快;③城市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

(2分)

(2)市区人口和产业空心化

政治、文化(2分)(3)部门: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第三产业(物流、服务业、旅游业)(3分)区位优势:

①地处平原,地势低平;②交通运输便利;③有较好的工业基础;④劳动力素质较高;⑤地价较低;⑥有利于与天津等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

(答出其中4点即可)(2分)(4)原因:

西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是北京主要河流的上游地区。

意义:

西部建设生态带具有防风固沙,保护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功能,有利于改善北京整体生态环境。

(4分)

36.(共17分)

(1)优势:

①管道运输运量较大,连续性好、损耗少、效益高。

②比其他线路短。

③有利于我国石油进口摆脱“马六甲困局,”有利于我国石油进口安全。

(2分)对比分析:

(3分)列表(1分),内容(2分)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中缅石油管道

①纬度低,气温高,管道通畅性好②山河相间,地形起伏大,管道铺困难

我国西南地区缺乏石油冶炼加工和输送的基础设施

中俄、中哈石油管道

①纬度高,气温低,管道运行通畅性差②地形较平坦

我国西北、东北地区石油冶炼加工能力和管道输送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备

(2)南昆铁路(1分)区位分析:

①合理布局交通网,为我国西南通往沿海地区开辟一条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②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③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西南地区的脱贫步伐;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答对三条即可得分)(3分)(3)水土流失(1分)措施:

①大力推广生活用煤;②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使炉灶大大节省燃料(或推广使用省柴灶);③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④开发利用小水电。

(答对2条即可得分)(2分)(4)①A海域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丈夫带控制,风力微弱。

(1分)强烈地震引发海啸(1分)(5)答案要点:

普吉岛地处热带,北欧冬季阴冷,因此,热带海岛对其据有强大的吸引力;北欧经济发达,有供旅游的经济条件;此时正值圣诞假期,有闲暇时间。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