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品学练考化学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70467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品学练考化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品学练考化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全品学练考化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全品学练考化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全品学练考化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全品学练考化学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全品学练考化学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全品学练考化学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全品学练考化学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全品学练考化学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全品学练考化学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全品学练考化学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全品学练考化学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全品学练考化学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品学练考化学答案.docx

《全品学练考化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品学练考化学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品学练考化学答案.docx

全品学练考化学答案

全品学练考化学答案

【篇一:

高中化学必修二习题】

pclass=txt>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

对点训练

1.1868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史上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⑤8.如图l1-1-1a、b、c、d、e是长式元素周期表中的5种元素(不包括镧系和锕系)。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a、e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2

b.d、e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8、18或32

c.b、c原子序数之差一定是2d.b、d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7能力提升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b.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

d.某元素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一定位于第三周期10.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15列某元素能形成碱性气体

16.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共有16种,下列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①都是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3;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③对应的含氧酸都是强酸;

④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叫气态氢化物;⑤氧化物与水反应都不会再生成气体a.全部b.只有①

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①②④⑤

(2)已知a、b分别是第四周期的Ⅱa族、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则n-m的值为________。

(3)有x、y、z三种短周期元素,相对位置如图l1-1-4所示,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

图l1-1-4

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对点训练

1.下列各组比较,错误的是()a.熔点:

li>na>k

b.碱性:

lioh<naoh<kohc.还原性:

k>na>li

+++

d.氧化性:

cs>rb>k

2.钾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其根本原因是()a.钾的密度比钠小

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a.只有④b.只有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

8.氟、氯、溴、碘性质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多b.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c.原子核外次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d.相对原子质量依次增大

能力提升

9.从实验的安全方面考虑,在下列四种演示金属钾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或操作较为科学的是()

abcd

图l1-1-5

10.下列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15.某同学做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篇二:

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

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3.知道合金的组成,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4.会区别纯金属和合金,认识合金比纯金属有更广泛的用途。

【注释】

1.特性:

是指某事物所特有的性质;特殊的品性、品质。

2.几种重要的金属材料使用顺序:

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铝器时代。

【课前自学】

一、阅读教材完成

3.如果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或就可以制的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它是物,一般而言,合金比组成他的纯金属硬度,熔点,抗腐蚀能力。

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往往不是纯净的金属,而是它们的。

人类

最早使用的合金是。

二、填写---全品学练考p1“自主学习思考问题”

部分

情境导入】

请你仔细观察教室里哪些物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你能否说说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情景展示】

【分组讨论】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炮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

如果用锡制会出现什么情况?

4.为什么有的铁制如水龙头等要镀铬?

如果镀金怎么样?

5.金属的哪些优良的特性使其有这么广泛的用途呢?

它们的用途仅由物质的性质决定吗?

【自主阅读】p164-165

【合作交流】

1.实验取出铁丝,铜丝,铝丝,观察实验现象。

①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②用力试试是否可以弯曲、折断;

③用小刀割一下;

【结论】物质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还要考虑到、、是否美

观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和对的影响等。

如铜可以拉成细丝是因为铜有

良好的性。

可以压成薄片是因为有良好的性。

钨用于制造灯丝,是因为钨的。

银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业,是因为银的优良。

金被

大量用作饰品,是选用金特有的象征着富有和高贵。

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

大部分金属常温下为态(汞为态),有光泽;大多数呈色(铜为色,金为色),有良好的性、性。

金属的差异性:

不同金属也有本身的特性,如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

金属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硬度最高的金属(6)熔点最高的金属7)熔点最低的金属

(8)密度最大的金属(9)密度最小的金属

【归纳提升】

金属共同的区别于非金属的物理性质:

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少数金属呈其

他颜色,如金为金黄色,铜为紫红色),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但不同的金属物理性能的优良程度又存在差异。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但在选择材料时除考虑性能外,还应综合考虑其储量多少、价格高低、生产工艺的难易等多种因素。

【合作交流】

比较最常见的合金——生铁和钢,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自主阅读】p166-167

1.什么叫合金2.合金和金属相比有什么优点

【情景展示】纯金属受到品种和性能的限制,不能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制成合金后,金

属制品有了更广泛的应用。

【问题探究】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物理性质有什么变化?

【观察活动】p167

得出结论。

合金色泽不固定、硬度一般都比纯金属更____、熔点一般都比纯金属更____、抗腐蚀性能力更___、拉伸强度更__、用途更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归纳提升】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一般情况下,

若跟组成它的成分相比,合金的硬度增大、熔点降低;有的合金还有高强度、强磁性等

物理特性。

有的合金则有耐腐蚀等化学特性。

【当堂检测】

1.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2.金属钛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4.5g/cm3,熔点为1725℃,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

下列物品不能用钛制作的是()

a、保险丝b、医疗器械c、潜艇外壳d、眼镜架

3.古人曾将铅锻打成细细的铅条,作为笔来写字,这也是“铅笔”名称的由来。

铅条能像现代铅笔一样写字,这一现象与下列铅的性质有关的是()

a、硬度小b、熔点低c、密度大d、能导电

4.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不能导电、传热b.合金属于纯净物

c.合金没有延展性d.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5.用金属的化学式填空:

(1)体温表中的液态金属是

(2)广泛用于航空工业、造船工业的金属是

(3)包装糖果、香烟的银白色金属是(4)干电池的金属筒是

6.下列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a.纯硅b.青铜器c.青花瓷器d.汉白玉雕塑

7.“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

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可

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因为它们属于()

a.氧化物b化合物c.混合物d.金属或合金

8.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餐具,并向全世界推广。

其主要原因是()

a.价格便宜b.升热慢退热也慢,保温性较好

c.烹饪出的食品含有铁元素d.铁中含有有机物必含铁元素

9.国际因特网上报道:

“目前世界上有20万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我国政府将启动“酱油补

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

a.铁元素b.铁单质c.四氧化三铁d.三氧化二铁

10.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

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

“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a.延展性b.导电性c.弹性d.导热性

【课后练习】全品学练考-p1-课时作业

(一)

【课后作业】课本p168-6.1习题填写在课本上

【课外阅读】

一、会飞的金属

金属还会飞?

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在金属的家庭中,由于铝的密度小,使它得天独厚地能随飞机一起腾云驾雾,翱游高空,因此,铝被誉为“会飞的金属”。

人们常把飞机比做银燕,其实,飞机是用铝和铝合金做的,由于纯铝很软,人们便在纯铝中加入4%的铜与少量的镁、锰、硅、铁等,制出了硬铝。

硬铝既保持了密度小的特性,又克服了纯铝软的缺点,因此硬铝很快就成了最重要的一种合金。

一架普通的飞机,差不多要用50万个硬铝做的铆钉,另外,飞机的外壳、机翼、机尾、螺旋桨、引擎的许多部件也是用硬铝做的。

以前,这个“会飞的金属”还只能飞翔在地球附近的高空,可是从1957年起,随着人造卫星与宇宙火箭一个个接连上天,铝就成了“飞天”的原材料,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密封外壳与第二颗人卫星的动物舱,以及球形容器都是铝合金做的。

本来,铝已经够轻的了,可是1958年以来又研制出了更轻的铝——泡沫铝,在泡沫铝的“肚子”里尽是氢气泡,放在水里,它会像木头一样浮起来,1m3的泡沫铝,只有178kg,

而1m3的水有1000kg,另外泡沫铝能保温、隔音,不易锈蚀,目前制造飞机与火箭最理想的材料是泡沫铝,铝更名副其实的成为“会飞的金属。

”二、拿破仑和金属

威震十九世纪欧洲军事舞台的风云人物、法国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拿破仑,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

其中有三个谜竟同金属有关。

1812年冬天,拿破仑攻占莫斯科后受到俄军包围,他的银光闪闪的锡制铠甲于一夜之间竟变成了一堆灰色的粉末。

当时,法军战士都对此感到迷惑不解,并看作是一种不祥的预兆。

就连拿破仑本人在从莫斯科突围后逃往法兰西的路上,想到此事时也大有天伤我也之感。

随着电子显微镜的问世和金相学的发展,才找到了锡铠甲突然化为粉末的原因。

原来锡金属的晶格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在常温下,锡是正方晶系的晶体结构,呈银白色,软而富有展性;当温度下降到零下33℃时,锡晶格遭到破坏,锡的外形变成一团散碎的灰末。

据有关史书记载,当俄军把法军围困在莫斯科时,正值隆冬季节,气温低达零下40℃。

在那样的严寒条件下,拿破仑的锡铠甲怎么会不变成一堆粉末呢?

1796年拿破仑率军侵入埃及。

当他到开罗近郊吉萨参观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后,竟站在达斯芬克斯石雕像前两眼发直,一言不发。

当时,拿破仑的侍从们都以为统帅参观法老墓时中了邪祟。

后来,人们又猜测法老墓中有一种会使人神经错乱的致病细菌。

其实,真正的病因却在于,法老古墓中的壁画都是用金属铅的化合物颜料画成的,在墓中尸体腐烂所产生的硫化氢的作用下,不断形成有毒的硫化铅微尘。

这种铅化合物可以使人中毒,轻则产生腹痛,重则会使人神经麻木。

1815年6月,拿破仑在有名的滑铁卢战役中被欧洲反法联军战败后,被流放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上,并于1821年5月猝然死在那里。

对于他的死因,众说纷纭,悬而未决。

事隔150多年,为了弄清这桩历史遗案,当时拿破仑的一位侍卫官的后代,把其祖上出于忠诚而保留下来的一绺拿破仑的头发献了出来。

一发断奇案,拿破仑死时的头发的含铅量远高于正常人的头发,因而很可能是由于慢性铅中毒致死。

据有关史料证实,拿破仑被软禁6年中所住的居室墙壁都是用红、黄、白三种铅化合物颜料涂饰的,易于同空气中的微量硫化氢化合,产生有毒的硫化铅微粒。

人吸入这些微粒后,可以不断积累,造成中毒死亡。

三、武德合金

伍德合金是武德合金的另一称呼西班牙人乌罗阿和武德分别于1935年和1941年发现了铂主要以游离态和合金形式存在。

因此,为了纪念武德,人们将这种特殊的合金命名为武德合金。

保险丝就是用武德合金制成的。

武德合金用50%铋、25%铅、12.5%锡和12.5%镉制成的。

它的熔点是70℃,比所有成分金属熔点都低。

把保险丝安装在电闸盒中,如果电路中发生短路或超载,电流过大,导线便会发热,当温度升高到70℃时,保险丝熔断,保护了电器设备,防止了火灾的发生!

四18k金

【篇三:

第十一周反馈单】

/p>供稿:

班主任、班长、寝室社长、各种课代表

2014年11月21日

一.李王张刘陈:

中国大姓越来越“大”?

中国到底有多少个姓,这个问题众说纷纭,由于众多小姓容易漏计,精确的数字很难求得。

说法上从3000多的到7000多的都有。

以最高的7720个姓来计算,13亿人口平均下来则每个姓有近17万人。

这篇文章谈的不是李王张刘陈等为何成为大姓,而是中国姓氏的分布问题。

光看中国可能并不觉得中国姓氏分布有什么奇怪,但跟其他国家对比,中国的姓实在少得可怜。

近邻日本人口一亿多,姓氏数量高达十万以上,人口为中国十分之一,姓氏数量比中国多十倍不止。

欧洲国家以比利时为例,根据统计,比利时平均每个姓只有48人。

而全国人口有1230万左右。

比利时总人口约为中国总人口的1%,但平均每姓人口只有中国姓氏的万分之三以下。

这些国家不但姓氏数量比中国多很多,大姓集中度也显然不如中国。

英语系国家最大姓普遍是smith,但在英国,smith不过占总人口的1.15%。

法国最大的姓martin占人口还不足0.5%。

主要国家中,姓氏集中度高于中国的有韩国和越南,韩国金、李、朴三大姓比例高达40%,越南40%的人姓阮。

但是越南和朝鲜姓氏发展历史特殊,平民姓氏是近代纷纷采取王姓产生的。

和其他国家的可比性比较低。

莫非是中国姓氏的产生机理也和其他国家有明显不同吗?

姓和氏在先秦时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氏容易变,姓作为女性共祖标识较为稳定。

秦代以后姓氏合一,概念已经和现代的姓氏相差无几,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有“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的记载。

当今大多数常用姓氏实际上来自氏。

姓的起源非常古,具体来源恐怕已经不能轻易得知。

而氏来源主要有祖先名地名身份等等。

地名是氏的一大来源,不少现代大姓正是来自古代的地名国名,如赵、周等。

另有一部分氏来自于某代祖先的名字,如郑穆公有七个儿子合称七穆,字分别是子良子罕子驷子印子国子有子丰,他们的后代也就成了良氏罕氏驷氏印氏国氏有氏丰氏。

后世七穆就演变为七个姓氏。

身份职业时而也能转化为姓氏,如司徒、司马等。

那欧洲的情况又如何呢?

父名是欧洲姓氏的一大来路,最明显的是法国,大姓martin、bernard等均为常用名,他们的后代则以父名作姓。

此外地名为姓在欧洲也有,此类姓氏在欧洲贵族中尤其常见,因欧洲贵族早期往往被称为“某地的某某”,以其封地作为身份标志,久而久之这个“某地”就固化成为姓氏了。

法语姓氏中的de某某,荷兰语姓氏中的van某,德语姓氏中的von某都是此类路子。

职业身份作姓也相当普遍,前面提到英语世界第一大姓是smith,这个姓就是职业名得姓的典型例子,smith作为一般的名词时意为铁匠,该姓人的祖先想来从事过铁匠工作。

又由于中世纪时铁匠的功能相当重要,数量在各职业中较多,因此以铁匠为姓的人多也不足为奇了。

不光在英国,德国第二大姓schmidt,俄罗斯第三大姓“库兹涅佐夫”也都和铁匠有关。

此外,欧洲还有一些以个人特征绰号作姓的,如英国的brown(棕),法国的petitjean(小让)。

整体而言,欧洲姓氏产生原理和中国姓氏类似,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最后形成如此大的数量差距恐怕还另有原因。

秦朝以后姓氏合一带来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氏失去了能产性。

原本氏作为个人的身份标记之一

在代与代之间是可以变动的。

但与姓融合后,姓氏功能合一,都演变为主要依据父系进行代际传递的身份信息。

这也就通常父亲姓什么子女也就姓什么。

这样姓氏产生机制就急剧缩减,后来出现新姓基本上不外乎被赐姓,如武则天赐姓蝮,避祸自行改姓,以及外族采用汉姓,像令狐之类。

而一般的中国人则遵守“立不改姓”的规矩,不会随意更动自己的姓氏。

由于姓氏产生机制的衰亡,姓氏数量也就自然而然地开始减少。

如果某个男性没有男性后代的话,他也就绝嗣了,很多人实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不惜采取抱养甚至拐卖男婴的方法给自己续嗣。

绝嗣的概率可能比很多人预想得要高得多,那到底绝嗣情况有多普遍呢?

男性后代数量不同情况下50代绝嗣概率图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参数小于1(平均每代男性后代数量不足1),这个男性长期绝嗣的概率是100%,如果参数等于1,除非出现实际上没有可能的每代都严格生一个儿子的情况,否则仍然会绝嗣。

而在大于1(即人口增长)的情况下,这个男性才有不绝嗣的可能性。

就算这样,除非生得

2014.11.17——11.21

特别多,否则情况也不乐观:

在参数为1.25的情况下,最终绝嗣率仍然会超过60%。

从以上这个非常简单的模型就可以看出,由于绝嗣率相当高,所以男性个体少的小姓很容易绝,而在小姓消亡的同时,活下来的姓就容易发展壮大,成为大姓,一长一消姓氏集中度就必然提高了。

在一般男性动辄绝嗣的情况下,少数成功者则因为后代极多化身超级父亲根据历史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姓曾经有过12000个左右,比现代是要丰富多了。

正由于起源很早,所以中国姓氏在历史传承损耗也相当严重,到如今姓氏稀少就不稀奇了。

起源早不但意味着中间绝嗣的可能性大,也意味着姓氏产生的时候人口较少,更是让姓氏稀少,分布集中的情况雪上加霜。

除了历史起源悠久外,中国历史上多次人口急剧减少,然后慢慢恢复的事件对姓氏又有什么影响呢?

人口急剧减少后慢慢恢复的过程中,会有些姓要么在人口减少过程中几乎全体灭亡,要么人口数量降低得很厉害,以致后来自然消亡。

而顺利生存的姓氏则会在人口恢复的过程中取而代之,产生奠基者效应,从而改变了姓氏的构成比例,让姓更加集中。

一个绝好的旁证是魁北克,魁北克先是由法国殖民,后来因为英国占领整个加拿大,法国移民停止,现今500万的魁北克法裔人群,大多数是当年8500名法国移民通过自然繁殖产生的后代。

因此魁北克姓氏相比法国要集中很多,而且不少大姓在法国本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姓,第一大姓tremblay占魁北克人口1.13%,但在法国排名恐怕都到1000开外去了。

反观姓氏多的日本和西欧国家则是另外一种情况。

2014.11.17——11.21

历史和概率只是目前中国姓氏稀少的一部分原因,语言上的因素也不可小觑。

相对而言,欧洲早期姓氏多是教会和税务官登记时记录的。

平民往往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姓怎么拼,而教士和税务官文化水平也不见得有多灵光,一个姓在拼写时出现差异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是偏远地区方言有明显差异的话,姓的记录中出现差池就更加常见。

再加上欧洲语言多有屈折,一个词自身就有多种形式,最后局面乱成一锅粥也就可以想见了。

如法语大姓bernard,就分出了biernard、berna、bernat、bernau、bernaus、bernaut、bierna、biernaux、bernardus、bernardi、bernardy、debernard、debernardi等五花八门的形式,而英语姓mainwaring据说有130种变体,此种乱象一直延续到印刷开始普及,拼写固定化规范化,国家从教会手中收回了登记权才终止。

中国的姓是用汉字书写,而汉字的书写从很早开始就非常规范,并且和实际发音脱节,不管一个姓在不同地方的读音如何,记录在汉字上基本只有一种形式。

汉姓方言差别的情况只在东南亚有所反映,一个广州籍的mr.wong,一个泉州籍的mr.ng,一个漳州籍的mr.wee在官方统计中可能算成三个姓,但是只要他们懂点汉字知道点家谱,则都会明白自己姓黄,倘使有人真把黄写得多了一点或少了一横的话,大概只会被人当成写了错别字,根本传不下来。

书写变体分化的情况在中国就更是极少发生了,简化字的到来让事情起了小小的变化,引发萧姓分出肖姓,傅姓分出付姓两例,但也基本仅限于此。

就这样,中国的姓氏变得越来越少,如果没有新的大量产生姓氏的机制的话,想来未来遇到李/王/张/刘/陈先生的概率还会越来越高。

二.風雲人物——徐浩森

2014.11.17——11.21

大家好,我是徐浩森,很高兴成为本周风云人物,作为值日班长的我,能够严格要求自我,对工作充满热情,学习上认真上进,一丝不苟,每周五都能进自己的一份力,维持班级秩序,作为数学课代表,我的数学成绩较为突出,积极为同学们讲题,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

作为班级的一份子,我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加入班级的数学和物理兴趣小组,帮助组员解决不懂的问题。

希望1310班更加美丽——因你、因我、因他。

这就是我,我是徐浩森。

三.xx代表有话说。

化学:

“本周结束了对选修四的学习,选修四这本书非常重要,是高考化学的重中之重。

虽然学习已经结束,但以后的时间里,大家要多抽出时间复习,争取攻下这个难点,化学兴趣小组已经成立,下周将正式启用,希望同学们好好利用这个小组,与同学多多讨论问题哦~~~”

生物:

“本周学习了植物生长素有关内容,还是要强调多看书,重要的内容都在书上,作业一定要认真写,来巩固琐碎的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性考试的范围是必修三的前两章和第三章前两节,希望大家一定要把书上的知识点全都吃透。

语文:

“本周学习了,《一剪梅》和《旅夜书怀》并且学习了诗歌的表达方式,希望同学们能利用周末时间好好复习。

新发了一本世说新语和一本病句的学案,真的十分有用,希望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复习!

祝同学们有一个愉快的周末哦!

”物理:

“本周没有学习新内容,希望同学们把好好整理这周做的题。

英语:

“本周基本完成了必修五的学习,单词全部过关的同学可以开始背诵选修六的单词。

第二次阶段考试仍会有单词题,范围是必修5的m4、m5、m6,下周进行考察。

四.本周任务

数学:

《零失误》p46~59英语:

学案p128~150语文:

1.写一篇作文2.病句学案06写完3.《世说新语》两则物理:

整理错题生物:

《全品学练考》p21-22化学:

《红对勾》97~100,第四章测试卷a卷。

选做:

b卷下周带化学选修三教材。

五.纪律情况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