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及其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6470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品学及其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商品学及其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商品学及其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商品学及其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商品学及其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商品学及其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商品学及其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商品学及其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商品学及其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商品学及其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商品学及其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商品学及其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商品学及其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品学及其答案.docx

《商品学及其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学及其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商品学及其答案.docx

商品学及其答案

商品学及其答案

1.商品是(B)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A.劳动力;B.人类社会生产力;C.工业化;D.农业化2.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A)。

A.劳动产品;B.社会产品;C.工业品;D.农产品3.商品是供(C)消费的。

A.生产者;B.经营者;C.社会;D.城乡

4.从本质上说,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的(A)。

A.功能/效用;B.附加服务;C.使用价值;D.价值5.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B)。

A.功能;B.有用性;C.价值性;D.价格6.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由(A)来衡量的。

A.消费需要;B.商品属性;C.商品价格;D.商品品种和质量7.商品学是研究(D)的科学。

A.商品质量;B.商品品种;C.商品消费;D.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8.商品学是一门(D)。

A.自然科学;B.技术科学;C.社会科学;D.综合性交叉应用学科9.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A.商品使用价值;B.商品价值;C.品种、质量及其相关问题;D.微观、宏观管理10.商品学起源于(D)。

A.美国;B.英国;C.意大利;D.德国11.商品学的产生大约在(A)。

A.18世纪末;B.19世纪末;C.300年前;D.400年前12.商品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在于(C)。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商品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商人的出现;D.商业教育的发展

13.国外最早涉及商品学领域的著作是(C)。

A.《完美商人》;B.《商业之美》;C.《商品学导论》14.商品学的创始人是(A)。

A.约翰·贝克曼;B.达尔文;C.陆羽;D.李时珍

15.(A)年,我国商业教育中开始把商品学作为一门必修课。

A.1902;B.1949;C.1978;D.1985三、多项选择题

1.某些天然物品,如(ABC)等,虽然具有使用价值,但因其不是劳动产品,所以不能称为商品。

A.空气;B.阳光;C.雨水;D.原始森林

2.商品一旦进入市场交换,就要受到(ABC)的支配。

A.价值规律;B.供求规律;C.竞争规律;D.社会规律3.商品流通包括(ABCD)等。

A.运输;B.装卸;C.储存;D.销售4.商品的无形附加物有(ABC)等。

A.送货上门;B.售后维修;C.免费调试;D.使用说明书5.下列项目中,可能成为商品学研究内容的是(ABCD)。

A.商品质量;B.商品标准;C.商品检验;D.商品包装

1.商品分类是商品学研究的(C)。

A.前提;B.条件;C.基础;D.本质

2.根据选择商品分类标志的唯一性原则,商品分类时,在(A)范围内,只能采用一种分类标志。

A.同一层级;B.不同层级;C.所有层级;D.大类和中类3.商品分类标志的选择要能够包括分类的(D)商品。

A.少数;B.部分;C.多数;D.全部

4.商品分类时主要采用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实践中通常将两种方法(B)。

A.分别使用;B.组合使用;C.交叉使用

5.线分类法属于(B)的分类方法,使用范围最广泛。

A.古典;B.传统;C.现代

8.商品条码是用来表示商品标识代码的一种(A)条码,可被机器快速识读和处理。

A.数字型;B.字母型;C.模块组合型

9.EAN/UCC-13代码的结构有(C)个层次。

A.1;B.2;C.3

10.EAN/UCC-8代码的结构有(B)个层次。

A.1;B.2;C.3

11.EAN/UCC-8代码用于印刷面积(A)的商品零售包装。

A.较小;B.较大;C.不分大小

12.UCC-12代码适用于(C)地区。

A.东南亚;B.欧洲;C.北美

13.厂家条码是由(B)直接印刷到商品包装上的条码。

A.供应商;B.生产商;C.销售商

14.店内条码是商店对商品自行编制的(C)代码及条码标识。

A.长期性;B.季节性;C.临时性

15.零售商通过(D)可以随时了解生产商、批发商及运输在途货物的有关信息,以便控制销售活动。

A.商品代码;B.商品编码;C.商品条码;D.物流条码三、多项选择题

1.在商品的分类实践中,通常以商品的(ABCD)作为分类标志。

A.用途;B.原材料;C.加工工艺;D.化学成分

5.商品条码中的条码符号由(ABCD)等部分构成。

A.起始符;B.终止符;C.数据符;D.校验符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现代经济中,全面的质量概念就包含着对(A)的要求。

A.品种;B.数量;C.市场

2.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们一定需要的(B)的总和。

A.消费性;B.有用性;C.实用性

3.商品只有通过(C)才能进入消费领域,实现其使用价值。

A.生产;B.消费;C.交换

4.商品的质量必须与其品种结合起来,才能保证(B)顺利实现。

A.价值;B.使用价值;C.经济效益5.商品品种是构成(A)的基础。

A.经济效益;B.生产效率;C.劳动生产力

6.走(B)道路,是现代企业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A.数量效益型;B.质量和品种效益型;C.规模效益型7.商品品种结构框架一般是按(C)形排列的。

A.灯塔;B.宝塔;C.金字塔

8.商品品种是消费者对(A)的要求,是商品结构状况的反映。

A.商品广度;B.商品美誉度;C.商品知名度

9.商品品种的多样性不是随意的,它必须以人们的(C)为基础。

A.生活水平;B.兴趣爱好;C.消费需求

10.许多商品都有其(C),从增长到兴旺乃至萎缩,最后退出市场。

A.生产周期;B.销售周期;C.生命周期

11.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会有一些(C)不断涌现出来而形成商品品种的新陈代谢规律。

A.新技术;B.新工艺;C.新品种

12.商品品种新陈代谢规律意味着(B)就要被淘汰。

A.老商品;B.没有需求的商品;C.高价商品

13.加速商品品种的(B),符合一般的经济规律。

A.研究开发;B.更新换代;C.技术改造

14.生产的(A)不合理,势必会造成商品滞销和积压,从而使生产效益下降。

A.商品品种;B.商品数量;C.商品质量

15.商品品种的(B),是改进和提高商品质量的重要前提。

A.数量增加;B.有效更新;C.不断完善三、多项选择题

1.高质量的商品必须(AB),并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全面发展的需要。

A.对路;B.适销;C.价廉

2.商品品种结构的决策要考虑到(AB)等因素。

A.市场引力;B.企业实力;C.消费能力

3.商品品种结构必须与人们的(BC)及其变化相适应。

A.生活习惯;B.实际需要;C.消费结构

4.科学合理地简化商品品种,有利于(ABC)。

A.控制生产;B.提高产量;C.降低成本;D.节约能源

二、单项选择题

1.商品质量是商品学研究的(A)。

A.中心内容;B.主要内容;C.突出内容

2.商品要想能够符合规定和隐含要求,通常要靠若干个(B)才能达成。

A.计量数据;B.质量特性;C.技术标准

3.在商品质量评价和管理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对质量有(B)的特性。

A.相关作用;B.决定作用;C.影响作用

4.商品标准中所反映的质量特性,大多数是(B)。

A.真实质量特性;B.代用质量特性;C.附加质量特性5.(C)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

A.花色;B.品种;C.质量

6.(B)是指商品为满足一定的用途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性能。

A.有用性;B.使用性;C.应用性

7.(C)是指商品在储存、流通和使用过程中保证人身安全和健康不受伤害

的能力。

A.安全性;B.卫生性;C.安全卫生性

8.(B)是指商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A.可用性;B.可靠性;C.稳定性

9.(C)是指商品在发生故障后,能被迅速修好并恢复其功能的能力。

A.可用性;B.完好性;C.可维修性10.(A)质量是优质与低成本的统一。

A.最适;B.最佳;C.可靠

11.(A)是商品开发设计的基础。

A.市场调研;B.商品信息;C.技术培训

12.在不影响商品质量的前提下,选用(A)时还应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综合利用。

A.原料;B.工艺;C.设备

13.在质量形成和实现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B),对于下一个环节又是事前的控制。

A.把关;B.检验;C.改进

14.使用过的商品及其包装物作为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应纳入到(A)中。

A.商品质量指标体系;B.经济技术指标体系;C.环境综合指标体系15.在影响商品质量的各种因素中,(D)是决定性因素。

A.环境条件;B.工艺技术;C.原材料;D.人的作用三、多项选择题

1.质量概念的产生和演变,取决于(ABC)的发展程度。

A.技术;B.经济;C.社会;D.管理

2.人们对商品质量的认识和理解,是随着(CD)而变化的。

A.生产环境;B.社会生产;C.经济发展;D.技术进步

3.商品质量往往综合反映出一个国家(ABCD)水平的整体实力。

A.经济;B.科技;C.教育;D.管理4.(BC)是构成商品的原始物质。

A.包装物;B.原材料;C.零部件;D.半成品5.质量检验的好坏主要取决于(ABC)的质量。

A.检测方法;B.检测量具;C.检测仪器;D.检测环境

第五章商品质量管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

1.不是在质量管理中相应开展的活动是(D)A.依靠工人B.自我控制C.QC小组D.PDCA

2.(C)是指达到结果与所有资源之间的关系。

A.质量B.原则C.效率D.有效性3.质量控制是(A)

A.动态的B.静态的C.相对的D.动静结合

4.(B)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可以是一个人或一个组人。

A.策划人B.领导者C.基层工作人员D.检验员5.小册子不包括(D)指导性文件A.《质量管理原则》B.《选择和使用指南》C.《小型组织实施指南》D.《质量经济管理原则》

6.不是质量策划的主要内容是(D)A.确定顾客的需求

B.开发可以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C.开发出能生产所需产品的生产程序D.明确5WH问题

7.排列图法又称为(A),是找出影响质量因素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加工整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

A.帕累托图法B.频数分布图法C.管理图法D.相关图法

8.散布图将有关数据列出,并用(C)填在坐标上,观察两因素之间的关系。

A.面B.线C.点D.表9.哪一个标准不是1987年3月正式颁布的标准(D)A.ISO9000B.ISO9001C.ISO9002D.ISO9858

10.不是质量改进的主要内容包括(C)A.提供控制手段,以保持其有效性B.确定改进对象,组织诊断,寻找改进机会C.测定实际质量特性

D.证明这些方法有效,并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体现11.(A)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A.数理统计方法B.质量改进C.质量管理体系D.运筹学方法

1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B)是制定战时的国防标准A.《质量控制指南体系》B.《数据分析的控制图法》C.《ISO9000》D.《QC小组》

14.质量策划不同于(C),质量策划强调的是一系列活动。

A.质量控制B.质量管理C.质量计划D.质量方针

15.质量方针承诺的对象是与企业利益关系一致的各个相关方,最重要的对象是(D)

A.社会B.供方C.员工D.顾客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1.PDCA循环的基本特点是(AC)A.大环套小环,相互促进B.小环套大环,相互促进

C.PDCA循环每循环一次产品质量就提高一步D.PDCA循环每循环一次产品质量就降低一步E.PDCA循环每循环一次产品质量不变

2.质量管理的概念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ABC)A.质量检验阶段B.统计质量管理阶段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D.质量改进E.全员的管理

3.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有(ABCDE)A.分类法B.直方图法C.控制图法D.因果分析图法E.散布图法

4.ISO9000的核心标准包括(ABCD)A.《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B.《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C.《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D.《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E.《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计划指南》5.统计判断按其工程程序可分为(ACD)A.统计调查和整理B.审核C.统计分析D.统计判断E.检验二、单选题

1、标准是一定范围内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C)文件。

A、强制性B、技术性C、规范性D、逻辑性2、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为(A)A、GBB、GB/TC、DBD、ISO3、GB/T3856-2007是(A)代号。

A、推荐性国家标准B、推荐性行业标准C、企业标准D、地方标准4、对已有产品国家标准的企业,鼓励制定(D)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

A、参照B、等同C、低于D、高于5.按标准的约束性,国际标准是(B)。

A.管理标准B.推荐性标准C.文件标准D.强制性标准6.国际贸易中,一些难以用文字表达商品质量的产品,如土特产、某些工艺品,常常使用(C)作为交货和验收的依据。

A.技术标准B.文件标准C.实物标准D.强制性标准7、按(B),商品标准可分为文件标准和实物标准A、标准化对象的内容B、标准的表达形式C、标准的约束性D、标准的适用范围

8、在下列选项中,(B)是商品标准的中心内容A、确定商品分类B、规定商品的技术要求C、说明标准所使用的对象D、规定抽样办法和试验方法

9、对同一类产品中的一组产品同时进行标准化的一种形式是(C)。

A、简化B、统一化C、系列化D、通用化

10、在国际贸易中与标准化和认证有关的贸易壁垒是(B)。

A、关税壁垒B、贸易技术壁垒C、贸易经济壁垒D、类关税壁垒11、在商品标准化的形式中,简化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商品的(D)A、数量B、比例C、层次D、类型数目

12、在标准化的形式中,通用化要以(A)为前提A、互换性B、组合型C、模数化D、一致性

13、在标准化得形式中,统一化的实质是使商品的形式、功效或其他技术特征具有(B)

A、整体性B、一致性C、互换性D、组合性

14、在下列选项中,(A)是国际标准通常采用的标准代号

A、ISOB、IECC、END、BSE、ANSI三、多选题

1、根据《标准化法》,我国标准划分为(ACDE)等几个级别

A、国家标准B、部准标准C、行业标准D、地方标准E、企业标准2、按照标准的适用范围,商品标准可划分为(DE)

A、文件标准B、实物标准C、技术标准D、生产型标准E、贸易型标准3、在商品标准化的形式中,系列化是使某一类商品系统的(BE)的标准化形式A、结构统一B、结构优化C、结构互换D、结构精炼E功能最佳

4、地方标准是指在没有(BD)的情况下,需要在某一地区内统一制定和使用的标准。

A、国际标准B、国家标准C、部标标准D、行业标准E、企业标准5、在下列选项中,(ACD)属于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

A、进口配额制B、反补贴C、进口许可证制D、技术壁垒E、反倾销

6、地方标准的范围主要包括(ABC)A、工业产品安全卫生要求B、有地方特色的产品标准C、农业标准D、工业产品标准

1.现代的第三方商品质量认证制度起源于(B)A.美国B.英国C.中国D.日本2.合格认证属于(C)认证A.有效性B.原则性C.自愿性D.公平性

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是(C)系列标准。

A.ISO9000B.ISO9004C.ISO14000D.ISO90025.不是产品责任法的是(D)A.疏忽责任B.担保责任C.严格责任D.违规责任

6.产品质量法是指(A)对其产品质量所承担责任的法律法规。

A.生产者和消费者B.供应者和制造者C.生产者和销售者

D.供应者和批发者

7.(A)是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的媒体形式,是将个别企业的不良质量行为和现象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舆论工具公布于众,由此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压力,促使被监督对象及主管部门积极迅速解决问题。

A.新闻的质量监督B.用户或消费者的质量监督C.国家的质量监督D.社会团体的质量监督

8.抽查型质量监督的特点是(A)的质量监督形式A.强制性B.复合性C.潜伏性D.动态性9.我国的商品质量监督主要有(B)A.新闻的质量监督和地区的质量B.国家的质量监督和社会的质量监督C.社会团体的质量监督和社会的质量监督D.社会团体的质量监督和国家的质量监督10.不是统检的具体做法有(C)A.只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查检验B.对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进行考核C.免检产品

D.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查检验

11.(C)是国家干预产品质量的手段之一,其目的是扶优限劣,鼓励生产企业生产更多的优质产品。

A.随机型质量监督B.抽查型质量监督C.评价型质量监督D.仲裁型质量监督

12.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属于(A)质量监督形式,它具有权威性.随机性.公正性.公开性

A.抽查型B.稳定型C.评价型D.强制型

13.在定期监督抽查中,不是对本辖区的重要产品(C)的监督。

A.经常性B.周期性C.准时性D.连续性

14.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继ISO9000质量管理和(A)之后的又一个管理系列标准。

A.质量保证系列标准B.质量统计管理C.质量标准计划D.质量方针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要申请认证,必须满足的条件是(BE)A.遵守中国的环境法律B.法规标准C.实验室认证D.总量控制要求E.体系试运行满3个月

2.职业卫生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主要考虑的问题是(AB)

A.危险的减少与控制,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主要涉及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估等B.预防职业病,减少由于长期从事某一项工作而导致的慢性病C.职业管理D.MOM

E.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员工的个人权利

3.《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的主要内容有(BC)A.质量管理原则B.质量管理体系基础C.术语D.要求E.申请4.商检标志分为(BC)

A.卫生标志B.安全标志C.质量标志D.环境标志E.体系标志5.企业质量体系认证,也曾经被称为(AC)A.企业认证B.质量体系审核C.质量体系评审D.注册E.检查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第八章商品检验

一、单选题

1、商品的(C)检验是商品检验的中心内容。

A重量B数量C质量D含量(有效成分)2、第二方检验又称(C)检验。

A自检B卖方C验收D法定3、需要进行全数检验的商品是(C).A牛奶B电缆C电器漏电性D服装4、检验西瓜是否成熟,常用的检验法是(C)。

A嗅觉法B味觉法C听觉法D光照法5、检验白酒的方法第一步是用(A)检验法A视觉B嗅觉C味觉D触觉

6、商品品级划分时质量分数越高,质量等级越低的商品是(B)。

A食品B纺织品C日用工业品D家电

7、(C)尤其适用于批量较大且质量也可能波动较大的商品批。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分组随机抽样

8、在多次抽样检验方法中,对抽样样本大小的要求是(C)A逐步递增B逐步递减C每次相同D没有规律性

9、采用百分计分法对茶叶进行评级时,评得下列四种茶叶的分数如下,由此可见(A)茶叶的等级最高A95B85C75D65

10、采用限定计分法对棉织布进行评级时,评得下列四种棉织布的分数如下,由此可见(D)织布的等级最高A61B21C11D6二、多选题

1、在味觉检验中,基本味觉有(ABCE)A甜B酸C苦D辣E咸

2、在下列检验方法中,属于物理检验法的有(ACE)A热学检验法B生理学检验法C光学检验法

D仪器分析法E力学检验法ABCE

3、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程序的主要环节有()A受理报验B抽样制样C检验鉴定D判定处理E签证放行4、商品检验的方法主要有(ABCD)

A感官检验B化学检验C物理检验D微生物检验E视觉检验三、单选题

1、(A)因其成本低无污染可回收而备受青睐。

A、纸质材料B、PE材料C、金属材料D、木材原料2、商品包装的容纳功能所起的作用主要是(B)。

A、保护商品B、形成商品C、促销商品D、消费商品3、由于包装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使得包装具有(D)。

A、保护功能B、容纳功能C、便利功能D、促销功能4、真空包装和充气包装是商品销售包装的(C)。

A、材料要素B、造型要素C、技术要素D、装潢要素5、下列包装中,不适合作食品包装的是(B)A、PEB、PVCC、PSD、PVDC6、标志图“

”属于(A)标志。

A、收发货B、储运图示C、危险货物D、集合

7、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局应依法驳回的商标注册申请的有(B)A“幸福”牌奶糖B“红葡萄”牌葡萄酒C“连环”牌乒乓球D“飞马”牌电筒

8、收发货标志是商品运输过程中识别货物的标志,在下列收发货标志中,除(B)必须具备外,其他各项可以合理选用。

A、FHB、FLC、GHD、PGE、YH

9、在下列选项中,(B)与包装的各种功能密切相关,特别是与保护功能关系密切。

A包装技术B包装材料C记号商标D组合商标E立体商标

合起来,丛中产生一种新的产品构思的是(A)A.强行关系法B.产品属性排列发C.多角分析法D.强制法

11.(D)不是开发新产品的技术保证和有效措施。

A.标准化B.系列化C.通用化D.批量化

12.开发这类新产品,对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减少进口具有重要意义,是企业新产品发展的重要目标的是(C)A.国际新产品B.世界新产品C.国家新产品D.地区新产品

13.(D)是指这种产品在市场上已有销售,但对本企业来说还是第一次研制。

A.国际新产品B.地区新产品C.国家新产品D.企业新产品14.(A)是决定企业兴衰存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A.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B.企业的新产品研发能力C.企业的新产品开拓能力D.企业的新产品潜在能力

15.(AA)是指采用新原理.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制成的前所惟有的崭新的产品

A.全新型产品B.创新型产品C.革新型产品D.改进型产品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1.技术引进方式的优点有(ACDE)

A.投资少B.开发简单C.成功把握大

D.较快地掌握制造技术E.避免走弯路

2.新产品构思的主要方法有(ABCDE)A.产品属性排列法B.强行关系法C.多角分析法D.聚会激励创新法E.征求意见法

3.新产品开发的方式有(ABC)A.独立研究开发方式B.技术引进方式

C.独立研究开发方式与技术引进方式相结合D.自主研发E.业务外包

4.样品研制开发是新产品的一个重要阶段,一般包括(ABCDEA.预先研制B.样品设计C.样品试制

D.样品性能及可靠性试验E.样品鉴定或设计定型

5.新产品按地域范围分类(ABCD)A.国际新产品B.国家新产品C.地区新产品D.企业新产品E.国标新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