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头与额头相贴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79093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额头与额头相贴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额头与额头相贴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额头与额头相贴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额头与额头相贴阅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额头与额头相贴阅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额头与额头相贴阅读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额头与额头相贴阅读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额头与额头相贴阅读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额头与额头相贴阅读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额头与额头相贴阅读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额头与额头相贴阅读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额头与额头相贴阅读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额头与额头相贴阅读答案.docx

《额头与额头相贴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额头与额头相贴阅读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额头与额头相贴阅读答案.docx

额头与额头相贴阅读答案

篇一:

额头与额头相贴阅读答案

篇二:

额头与额头相贴阅读答案

篇三:

额头与额头相贴阅读答案

同系列文档【优化指导】高中语文第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时演练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4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3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5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精品】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4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2_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2_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_3.10《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_新人教版必修4【精品】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精品】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5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精品】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4【精品】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3新人教版必修4【精品】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4【精品】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内容提示: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时演练【试题试卷】,年人教版高中

【优化指导】高中语文第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时演练新人教版必修4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诞.生(dàn)刹.那(à)撕.碎(sī)缺陷.(àn)b.怀孕.(yùn)挑.选(āo)典型.(xínɡ)履.行(lǔ)c.求援.(án)专横.(hénɡ)辜.负(ɡū)罪孽.(è)d.仁慈.(cí)赢.得(yínɡ)渊.源(ān)秩.序(ì)解析:

a项,“刹”应读à;b项,“履”应读“lǚ”;c项,“横”应读hènɡ。

答案:

d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恐惧辩认给予孤立无援b.哭泣空虚因素节外生枝c.遵徇愿望鉴于休戚相关d.幼稚惩罚阻碍拙拙逼人解析:

a项,“辩”为“辨”;c项,“徇”为“循”;d项,“拙拙”为“咄咄”。

答案:

b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所有这些经历并互相补充成为一种体验:

那就是我被人爱。

(2)通过爱他就从他的由自恋引起的孤独中出来,他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另外他还能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

(3)人生下来后的最初几个月和最初几年同母亲的关系最为。

(4)在母体外生活的婴儿还几乎完全于母亲。

a.凝聚解脱密切依赖b.聚集解脱亲密依仗c.凝聚解放亲密依赖d.聚集解放密切依仗解析:

(1)“聚集”只表示集中在一起;“凝聚”强调结合得紧密。

(2)“解脱”表示从苦恼、纷扰中脱离出来;“解放”是指解除束缚。

(3)“密切”强调关系近;“亲密”强调感情好。

(4)“依赖”是指依靠别的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依仗”指靠别人的势力或有利条件。

答案:

a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布朗教练的体系下,湖人内线变得不逊于黑曼巴,而如今拜纳姆拿下新高的30分也不足为奇....。

b.关广富称画画从开始到现在,归根结蒂....都是为了追求真善美。

不仅立意要美,形式要美,画面也要美。

c.14年来,他心里一直有块疙瘩,日夜惶恐不安....,每次听到警笛声,他都吓得心惊肉跳,担心迟早总有一天警察会找上门来。

d.历尽磨难的少年中国已经长大成人,每一个屋檐下的变革都与国家命运相濡以沫....。

一代又一代人用影像记录下城市的容颜和变迁,记录着个体的生活和梦想。

解析:

a项,“不足为奇”指事物、现象等很平常,不值得奇怪。

b项,“归根结蒂”指归结到根本上。

c项,“惶恐不安”指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d项,“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此句表示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应该用“休戚相关”。

答案:

d5.(2012德州高一下检测)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居民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

b.由于建设规模大,建设经验缺乏,目前不少在建公租房项目存在设计不合理、成本控制难、后期维护不便等问题。

c.全国有90%以上的人观看“春晚”,可见“春晚”已成为中国人过年的重要活动,每年“春晚”的质量也成了全国人民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d.“7·23”甬温线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上道使用审查把关不严、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

解析:

a项,不合逻辑,应改为“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而且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c项,搭配不当,应改为“看春晚已成为中国人过年的重要活动”。

d项,结构混乱,应将“发生的原因”删去,或将“由于”和“等因素造成的”删去。

答案:

b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

婴儿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母亲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

在六岁左右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

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一个好母亲是不会阻止孩子成长和不会鼓励孩子求援的。

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她的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

她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

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

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

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母亲的良知对他说:

“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

”父亲的良知却说:

“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

”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

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

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

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6.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

母爱是给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父爱则是指导孩子正视将来会遭到的困难。

7.作者认为理想的父爱是怎样的?

答案:

①能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②应该宽容、有耐心,不要盛气凌人甚至专横;③应该使孩子能对自身产生自信心,成为主宰自己的主人。

8.从文章看,作者认为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拥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

综合了同父亲、母亲的关系,并能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

9.《爱的艺术》一书指出,爱是一种必须经过训练才能学到手的能力,这一点对父母来说意味着什么?

请结合上面的节选文字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一个好母亲应该希望孩子成长、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她应该克服惶恐不安的情绪;一个好父亲在指导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宽容、耐心,使孩子逐渐相信他自己并最终把握自己。

这些都需要学习。

(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额头与额头相贴毕淑敏小时候家中有一支精致的体温表,银头好似一粒扁杏仁。

它装在一支粗糙的黑色钢笔套里。

妈妈把体温表收藏在我家最小的抽屉里——缝纫机的抽屉里。

那时七八岁的我,对天地万物都好奇得恨不得吞到嘴里尝一尝。

我跳皮筋回来,经过镜子,偶然看到我的脸红得像在炉膛里烧好可以加到冷炉子里去引火的炭煤。

我想我一定发烧了,我觉得自己的脸可以把一盆冷水烧开。

我决定给自己测量一下体温。

我拧开黑色笔套,体温表像定时炸弹一样安静。

我很利索地把它夹在腋下,冷冰如蛇的凉意,从腋下直抵肋骨。

我耐心地等待了五分钟,这是妈妈惯常守候的时间。

终于时间到了。

我小心翼翼地拿出来,像妈妈一样眯起双眼把它对着太阳晃动。

可我什么也没看到,体温表如同一条宁静的小溪,鱼呀虾呀一概没有。

我百思不解,难道我已成了冷血动物,体温表根本不屑于告诉我温度了吗?

对啦!

妈妈每次给我夹表前,都要把表狠狠甩几下,仿佛上面沾满了水珠。

一定是我忘了这一关键操作,体温表才表示缄默。

我拿起体温表,全力甩去。

我听到背后发出犹如檐下冰凌折断般的清脆响声。

回头一看,体温表的扁杏仁裂成无数亮白珠子,在地面轻盈地滚动……罪魁是缝纫机锐利的折角。

怎么办呀?

妈妈非常钟爱这支体温表,不是因为贵重,而是因为稀少。

那时候,水银似乎是军用品,极少用于寻常百姓,体温表就成为一种奢侈品。

楼上楼下的邻居都来借用这支体温表,每个人拿走它时都说,请放心,绝不会打碎。

现在,它碎了,碎尸万段。

我知道任何修复它的可能都是痴心妄想。

我望着窗棂发呆,看着它们由灼亮的柏油样棕色转为暗淡的树根样棕黑。

妈妈回来了。

妈妈忙着做饭。

我的心越发沉重,仿佛装满水银。

后来实在等待不下去了,我飞快地走到妈妈跟前,大声说,我把体温表给打碎了!

妈妈狠狠地把我打了一顿。

那支体温表消失了,它在我的情感里留下一个黑洞。

潜意识里我恨我的母亲——她对我太不宽容!

谁没有失手打碎过东西?

我亲眼看见她打碎一个很美丽的碗,随手把两片碗碴一撂,丢到垃圾堆里完事。

大人和小孩,是如此的不平等啊!

不久,我病了。

我像被人塞到老太太裹着白棉被的冰棍箱里,从骨头缝里往外散发寒气。

“妈妈,我冷。

”我说。

你可能发烧了。

妈妈说,伸手去拉缝纫机的小抽屉,但手臂随即僵在半空。

妈妈用手抚摸我的头。

她的手很凉,指甲周旁有几根小毛刺,把我的额头刮得很痛。

我刚回来,手太凉,不知你究竟烧得怎样,要不要赶快去医院……妈妈拼命搓着手指。

妈妈俯下身,用她的唇来吻我的额头,以试探我的温度。

母亲是个严厉的人,在我有记忆以来,从未吻过我们。

这一次,因为我的过失,她吻了我。

那一刻,我心中充满感动。

妈妈的口唇有一种菊花的味道,那时她患很重的贫血,一直在吃中药。

她的唇很干热,像外壳坚硬内瓤却很柔软的果子。

可是妈妈还是无法断定我的热度。

她扶住我的头,轻轻地把她的额头与我的额头相贴。

她的每一只眼睛看定我的每一只眼睛,因为距离太近,我看不到她的脸庞全部,只感到灼热的苍白。

她的额头像碾子似的滚过,用每一寸肌肤感受我的温度,自言自语地说,这么烫,可别抽风……我终于知道了我的错误的严重性。

后来,弟弟妹妹也有过类似的情形。

我默然不语,妈妈也不再提起。

但体温表树一样栽在心中。

(原文有删节)10.怎样理解文章题目“额头与额头相贴”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解析:

含义是体现出了母爱,作用是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答案:

生活中的细节往往体现深沉的母爱。

与后文中母亲用额头为“我”测量体温相呼应。

11.文章画线部分的记叙顺序是什么?

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解析:

这部分是插说,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答案:

插叙。

突出当时体温表的珍贵,为下文母亲打“我”作铺垫。

12.文章是依据什么线索展开叙述的?

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解析:

线索是“体温表”不难作答,梳理思路需联系全文,抓住相应的语句概括作答。

答案:

文章是围绕“体温表”展开叙述的:

①由体温表引出话题,小时候“我”家的体温表地位重要;②打碎体温表挨了母亲打,心中怨恨母亲;③母亲用额头作为“体温表”为孩子们测体温,感受深沉的母爱。

1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解析:

应从写作技巧与表达效果两个方面考虑回答。

答案:

①母爱总会在生活的细节中体现出来;②母爱是包容的,她会原谅孩子的错误;③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说明“我”已深深地理解了母亲的爱,心中充满了感动。

三、语言运用14.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

答:

(2)给这幅漫画加上标题。

(不超过8个字)答:

答案:

(1)这幅漫画上面是一个太阳,在发着火一样的光芒;太阳下面是一棵蘑菇状的大树,在大树阴凉处、树的主干两侧各长着两棵弯弯曲曲状的小树。

(2)溺爱15.请仿照下面所给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表达你对母亲的赞美之情,要求内容与例句相似,并构成整齐的排比句。

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沁脾的茶香使你神清气爽;;。

精品资料,你值得拥有!

篇四:

额头与额头相贴阅读答案

额头与额头相贴毕淑敏(女,生于1952年,当代作家。

)著如今,家家都有体温表。

苗条的玻璃小棒,头顶银亮的铠甲。

肚子里藏一根闪烁的黑线,只在特定的角度瞬忽一闪。

捻动它的时候,仿佛是打开裹着幽灵的咒纸,病了或是没病,高烧还是低烧,就在焦灼的眼神中现出答案。

小时家中有一枚精致的体温表,银头好似一粒扁杏仁。

它装在一支粗糙的黑色钢笔套里。

我看过一部反特小说,说情报就是藏在没有尖的钢笔里,那个套就更有几分神秘。

妈妈把体温表收藏在我家最小的抽屉——缝纫机的抽屉里。

妈妈平日上班极忙,很少有工夫动针线,那里就是家中最稳妥的所在。

大约七八岁的我,对天地万物都好奇得恨不能吞到嘴里尝一尝。

我跳皮筋回来,经过镜子,偶然看到我的脸红得像在炉膛里烧好可以夹到冷炉子里去引火的炭煤。

我想我一定发烧了,我觉得自己的脸可以把一盆冷水烧开。

我决定给自己测量一下体温。

我拧开黑色笔套,体温表像定时炸弹一样安静。

我很利索地把它夹在腋下,冰冷如蛇的凉意,从腋下直抵肋骨。

我耐心地等待了五分钟,这是妈妈惯常守候的时间。

终于到了。

我小心翼翼地拿出来,像妈妈一样眯起双眼把它对着太阳晃动。

我什么也没看到,体温表如同一条宁澈的小溪,鱼呀虾呀一概没有。

我百般不解,难道我已成了冷血动物,体温表根本不屑于告诉我了吗?

对啦!

妈妈每次给我夹表前,都要把表狠狠甩几下,仿佛上面沾满了水珠。

一定是我忘了这一关键操作,体温表才表示缄默。

我拈起体温表,全力甩去。

我听到背后发生犹如檐下冰凌折断般的清脆响声。

回头一看,体温表的扁杏仁裂成无数亮白珠子,在地面轻盈地溅动……罪魁是缝纫机板锐利的折角。

怎么办呀?

妈妈非常珍爱这支温度表,不是因为贵重,而是因为稀少。

那时候,水银似乎是军用品,极少用于寻常百姓,体温表就成为一种奢侈。

楼上楼下的邻居都来借用这支表,每个人拿走它时都说:

请放心,决不会打碎。

现在,它碎了,碎尸万段。

我知道任何修复它的可能都是痴心妄想。

我望着窗棂发呆,看着它们由灼亮的柏油样棕色转为暗淡的树根样棕黑。

我祈祷自己发烧,高高地烧。

我知道妈妈对得病的孩子格外怜爱,我宁愿用自身的痛苦赎回罪孽。

妈妈回来了。

我默不做声。

我把那只空钢笔套摆在最显眼的地方,希望妈妈主动发现它。

我坚持认为被别人察觉错误比自报家门要少些恐怖,表示我愿意接受任何惩罚而不是凭自首减轻责任。

妈妈忙着做饭。

我的心越发沉重,仿佛装满水银。

(我已经知道水银很沉重,丢失了水银头的体温表轻飘得像支秃笔。

)实在等待不下去了,我飞快地走到妈妈跟前,大声说:

我把体温表给打碎了!

每当我遇到害怕的事情,我就迎头跑过去,好像迫不及待的样子。

妈妈狠狠地把我打了一顿。

那支体温表消失了,它在我的感情里留下一个黑洞。

潜意识里我恨我的母亲——她对我太不宽容!

谁还不失手打碎过东西?

我亲眼看见她打碎一个很美丽的碗,随手把两片碗碴一摞,丢到垃圾堆里完事。

大人和小人,是如此的不平等啊!

不久,我病了。

我像被人塞到老太太裹着白棉被的冰棍箱里,从骨头缝里往外散发寒气。

妈妈,我冷。

我说。

你可能发烧了。

妈妈说,伸手去拉缝纫机的小屉,但手臂随即僵在半空。

妈妈用手抚摸我的头。

她的手很凉,指甲周旁有几根小毛刺,把我的额头刮得很痛。

我刚回来,手太凉,不知你究竟烧得怎样,要不要赶快去医院……妈妈拼命搓着手指。

妈妈俯下身,用她的唇来吻我的额头,以试探我的温度。

母亲是严厉的人。

在我有记忆以来,从未吻过我们。

这一次,因为我的过失,她吻了我。

那一刻,我心中充满感动。

妈妈的口唇有一种菊花的味道,那时她患很重的贫血,一直在吃中药。

她的唇很干热,像外壳坚硬内瓤却很柔软的果子。

可是妈妈还是无法断定我的热度。

她扶住我的头,轻轻地把她的额头与我的额头相贴。

她的每一只眼睛看定我的每一只眼睛,因为距离太近,我看不到她的脸庞全部,只感到一片灼热的苍白。

她的额头像碾子似的滚过,用每一寸肌肤感受我的温度,自言自语地说:

这么烫,可别抽风……我终于知道了我的错误严重性。

后来,弟弟妹妹也有过类似的情形。

我默然不语,妈妈也不再提起。

但体温表树一样栽在心中。

终于,我看到了许多许多根体温表。

那一瞬,我脸上肯定灌满贪婪。

我当了卫生兵,每天需给病人查体温。

体温表插在盛满消毒液的盘子里,好像一位老人生日蛋糕上的银蜡烛。

多想拿走一支还给妈妈呀!

可医院的体温表虽多,管理也很严格。

纵是打碎了,原价赔偿,也得将那破损的尸骸附上,方予补发。

我每天对着成堆的体温表处心积虑摩拳擦掌,就是无法搞到一支。

后来,我做了化验员,离温度表更遥远了。

一天,部队军马所来求援,说军马们得了莫名其妙的怪症,他们的化验员恰好不在,希望人医们伸出友谊之手。

老化验员对我说,你去吧!

都是高原上的性命,不容易。

人兽同理。

一匹砂红色的军马立在四根木桩内,马耳像竹笋般立着,双眼皮的大眼睛贮满泪水,好像随时会跌跪。

我以为要从毛茸茸的马耳朵上抽血,颤颤噤噤不敢上前。

兽医们从马的静脉里抽出暗紫色的血。

我认真检验,周到地写出报告。

我至今不知道那些马们得的是什么病,只知道我的化验结果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兽医们很感激,说要送我两筒水果罐头作为酬劳。

在维生素匮乏的高原,这不啻一粒金瓜籽。

我再三推辞,他们再四坚持。

想起人兽同理,我说,那就送我一只体温表吧!

他们慨然允诺。

春草绿的塑料外壳,粗大若小手电。

玻璃棒如同一根透明铅笔,所有的刻码都是洋红色的,极为清晰。

准吗?

我问。

毕竟这是兽用品。

很准。

他们肯定地告诉我。

我珍爱地用手绢包起。

本来想钉个小木匣,立时寄给妈妈。

又恐关山重重雪路迢迢,在路上震断,毁了我的苦心。

于是耐着性子等到了一个士兵的第一次休假。

妈妈,你看!

我高擎着那支体温表,好像它是透明的火炬。

那一刻,我还了一个愿。

它像一只苍鹰,在我心中盘桓了十几年。

妈妈仔细端详着体温表说,这上面的最高刻度可测到摄氏46度,要是人,恐怕早就不行了。

我说,只要准就行了呗!

妈妈说,有了它总比没有好。

只是现在不很需要了,因为你们都已长大……

拓展:

关于《额头与额头相贴》

一只小小的体温表,一场出于好奇闯下的童年祸事,一个妈妈试探孩子体温的吻,记录下了发生在女儿和母亲之间的一段日常情感故事。

长大后的“我”一直惦记着被自己打碎的母亲的体温表,并用特别的方式把它带回给了母亲。

“那一刻,我还了一个愿”,却发现在这个偿还给母亲的誓愿里,位于中心的并非温度表,而是母亲给予我们的“额头与额头相贴”的温暖。

额头与额头相贴如今,家家都有体温表。

苗条的玻璃小棒,头顶银亮的铠甲。

肚子里藏一根闪亮的黑线,只在特定的角度瞬忽一闪。

捻动它的时候,仿佛是打开裹着幽灵的咒纸,病了或是没病,高烧还是低烧,就是焦灼的眼神中现出答案。

小时家中有一支精致的体温表,银头好似一粒匾杏仁。

它装在一支粗糙的黑色钢笔套里,我看过一部反特小说,说情报就是藏在没有尖的钢笔里,那个套就更有几分神秘。

妈妈把体温表收藏在我家最小的抽屉里——缝纫机的抽屉里。

妈妈平日上班极忙,很少有工夫动针线,那里就是家中最稳妥的所在。

大约七八岁的我,对天地万物都好奇的恨不得吞到嘴里尝一尝。

我跳皮筋回来,经过镜子,偶然看到我的脸红得像在炉膛里烧好可以加到冷炉子里去引火的炭煤。

我想我一定发烧了,我觉得自己的脸可以把一盆冷水烧开。

我决定给自己测量一下体温。

我拧开黑色笔套,体温表像定时炸弹一样安静。

我很利索地把它夹在腋下,冷冰如蛇的凉意,从腋下直抵肋骨。

我耐心的等待了五分钟,这是妈妈惯常守候的时间。

终于到了。

我小心翼翼的拿出来,像妈妈一样眯起双眼把它对着太阳晃动。

我什么也没看到,体温表如同一条宁澈的小溪,鱼呀虾呀一概没有。

我百思不解,难道我已成了,体温表根本不屑于告诉我了吗?

对啦!

妈妈每次给我夹表前,都要把表狠狠甩几下,仿佛上面沾满了水珠。

一定是我忘了这一关键操作,体温表才表示缄默。

我拿起体温表,全力甩去。

我听到背后发出犹如檐下冰棱折断般的清脆响声。

回头一看,体温表的匾杏仁裂成无数亮白珠子,在地面轻盈的滚动……罪魁是缝纫机锐利的折角。

怎么办呀?

妈妈非常钟爱这支体温表,不是因为贵重,而是因为稀少。

那时候,水银似乎是军用品,极少用于寻常百姓,体温表就成为一种奢侈。

的邻居都来借用这支表,每个人拿走它时都说,请放心,绝不会打碎。

现在,它碎了,碎尸万段。

我知道任何修复它的可能都是痴心妄想。

我望着窗棂发呆,看着它们由灼亮的柏油样棕色转为暗淡的树根样棕黑。

我祈祷自己发烧,高高地烧。

我知道妈妈对得病的孩子格外怜爱,我宁愿用自身的痛苦赎回罪孽。

妈妈回来了。

我默不作声。

我把那只空钢笔套摆在最显眼的地方,希望妈妈主动发现它。

我坚持认为被别人觉察错误比自报家门要少些恐怖,表示我愿意接受任何惩罚而不是凭自首减轻责任。

妈妈忙着做饭。

我的心越发沉重,仿佛装满水银(我已经知道水银很沉重,丢失了水银头的体温表轻飘的像支秃笔)。

是在等待不下去了,我飞快的走到妈妈跟前,大声说,我把体温表给打碎了!

每当我遇到害怕的事情,我就迎头跑过去,好像迫不及待的样子。

妈妈狠狠地把我打了一顿。

那支体温表消失了,它在我的情感里留下一个黑洞。

潜意识里我恨我的母亲——她对我太不宽容!

谁还不是失手打碎过东西?

我亲眼看见她打碎一个很美丽的碗,随手把两片碗碴一撂,丢到垃圾堆里完事。

大人和小孩,是如此的不平等啊!

不久,我病了。

我像被人塞到老太太裹着白棉被的冰棍箱里,从骨头缝里往外散发寒气。

妈妈,我冷。

我说。

你可能发烧了。

妈妈说,伸手去拉缝纫机的小抽屉,但手臂随即僵在半空。

妈妈用手抚摸我的头。

她的手很凉,指甲周旁有几根小毛刺,把我的额头刮得很痛。

我刚回来,手太凉,不知你究竟烧得怎样,要不要赶快去医院……妈妈拼命搓着手指。

妈妈俯下身,用她的唇来吻我的额头,以试探我的温度。

母亲是严厉的人。

在我有记忆以来,从未吻过我们。

这一次,因为我的过失,她吻了我。

那一刻,我心中充满感动。

妈妈的口唇有一种菊花的味道,那时她患很重的贫血,一直在吃中药。

她的唇很干热,像外壳坚硬内瓤却很柔软的果子。

可是妈妈还是无法断定我的热度。

她扶住我的头,轻轻地把她的额头与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