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经典实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2420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机经典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动机经典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动机经典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动机经典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动机经典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动机经典实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动机经典实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动机经典实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动机经典实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动机经典实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动机经典实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机经典实验.docx

《动机经典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机经典实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机经典实验.docx

动机经典实验

经典实验一: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实验(AtkinsonJ.W.)

问题提出:

成就动机(achivementmotivation),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

如:

具有这种动机因素的学生,就能刻苦努力,战胜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取得优良成绩。

个体的成就动机对个体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激发个体的成就动机呢?

实验目的:

考察任务难度对个体成就动机的影响。

实验假设:

中等强度任务最能激发个体成就动机。

自变量:

任务难度

因变量:

成就动机大小

被试:

80名大学生

实验过程:

把80名大学生分为四组,每组20人,给他们同样的任务。

明确告之,第一组,只有成绩最好者能够得到奖励(概率为1/20);第二组,成绩前5名将会得到奖励(概率为1/4);第三组,成绩前10名者可以得到奖励(概率为1/2);第四组,成绩前15名者都可能得到奖励(概率为3/4)。

实验结果:

结果表明,成功可能性适中的第二组、第三组成绩最好;成功概率太高或太低的组成绩则下降。

讨论意义:

这样的实验结果告诉我们,因为成功概率过高,让人觉得任务本身不具挑战性,努力与否都会成功;而成功概率过低时,则让人觉得即使努力了也没用,反正都是失败;所以这两种情况下人的成就动机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当成功概率为50%时,人们的心理是,虽然有失败的可能性,但是如果努把力,同样具有成功的可能性,这样,同样的任务,就被看得非常有挑战性,从而激发起人的成就动机,使成就动机水平达到最高。

拓展: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期望理论并不是在探讨学习任务本身的难易问题,而是涉及成功的标准(如评分标准)的问题。

如果学生认为不论怎样努力也肯定会不及格时,他的学习动机就会处于极低的水平。

因此,这需要教师适当地掌握评分标准,使学生感到,要得到好成绩是可能的,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

经典实验二:

感觉剥夺实验(Bexton,Heron,Scott,1954)

问题提出:

感觉剥夺指的是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刺激处于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

有机体处于这种状态,外界的声音刺激、光刺激、触觉刺激都被排除。

几天后,有机体发生某些病理心理现象。

那么人类是感觉寻求的动物吗?

感觉剥夺对人类产生怎样的影响?

实验目的:

考察感觉剥夺对个体产生的影响。

实验假设:

人类是感觉寻求动物,感觉的剥夺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

自变量:

感觉剥夺时间

因变量:

被试的反应

被试:

大学生

实验过程:

第一个以人为被试的感觉剥夺实验是由贝克斯顿(Bexton)、赫伦(Heron)、斯科特(Scott)于1954年在加拿大的一所大学的实验室进行的。

被试是自愿报名的大学生,每天的报酬是20美元(当时大学生打工一般每小时可以挣50美分),所以大学生都极其愿意参加实验。

所有的被试每天要做的事是每天24小时躺在有光的小屋的床上,时间尽可能长(只要他愿意)。

被试有吃饭的时间、上厕所的时间。

严格控制被试的感觉输入,如给被试戴上半透明的塑料眼罩,可以透进散射光,但没有图形视觉;给被试戴上纸板做的套袖和棉手套,限制他们的触觉;头枕在用U形泡沫橡胶做的枕头上,同时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限制他们的听觉。

实验结果:

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 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

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

实验前,大多数被试以为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睡一觉,或者考虑论文、课程计划。

但后来他们报告说,对任何事情都不能进行清晰的思考,哪怕是在很短的时间内。

他们不能集中注意力,思维活动似乎是“跳来跳去”的。

感觉剥夺实验停止后,这种影响仍在持续。

具体地,对于简单的作业,如词或数字的记忆,感觉剥夺没有影响;对于中等难度的作业,如移动单词中的字母问题,感觉剥夺也没有什么影响;对于复杂的问题,如需要高水平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创造测验、单词联想测验,接受过感觉剥夺的被试不如未接受感觉剥夺的被试的成绩好。

感觉剥夺影响了复杂的思维过程或认识过程。

从感觉剥夺实验中,还发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那就是接受感觉剥夺实验的被试中有50%报告有幻觉,其中大多数是视幻觉,也有被试报告有听幻觉或触幻觉。

视幻觉大多在感觉剥夺的第三天出现,幻觉经验大多是简单的,如光的闪烁,没有形状,常常出现于视野的边缘。

听幻觉包括狗的狂吠声、警钟声、打字声、警笛声、滴水声等。

触幻觉的例子有,感到冰冷的钢块压在前额和面颊,感到有人从身体下面把床垫抽走

讨论意义:

研究表明,丰富的、多变的环境刺激是有机体特别是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

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感觉剥夺现象的研究不仅对于讨论病理心理现象有其理论意义,而且对于特殊环境下(航天、航海、潜水等)的工作人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因此感觉剥夺现象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加拿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日本等很多国家都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感觉剥夺的研究。

拓展:

对人有益的感觉剥夺

需注意的是,也有研究者发现感觉剥夺对个体也有好处,如有人认为,感觉剥夺不会对大多数人造成困扰,相反,它能减轻压力,有助于人们积极面对生活。

聚德费尔德(PeterSuedfeld,1980)曾以吸烟者、肥胖者为被试进行实验,发现对他们的感觉输入进行限制有助于修正他们的行为。

当他们在一个限制刺激的环境中呆24小时,那些想改变行为的人的自控能力会在贝斯特和聚德费尔德(AllanBest&PeterSuedfeld,1982)的实验中有所提升,吸烟者在一个安静的黑屋子的床上躺24小时(可以起来喝水、上厕所),同时听着有关吸烟不利的话。

在随后的一个星期内,没有人再吸烟。

一年后,2/3的人仍不抽烟,其数量是只听吸烟不利的话而没有限制感觉输入的不再吸烟者的两倍。

经典实验三:

认知失调实验(Festinger&Carlsmith,1959)

问题提出:

费斯廷格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你和你喜欢的人一起郊游或不理睬与你有过节的另一个人。

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尽管你很不喜欢你的上司夸夸其谈,但为了怕他报复你而恭维他。

在现实社会中,不一致的、相互矛盾的事物处处可见,但外部的不一致并不一定导致内部的不一致,因为人可以把这些不一致的事物理性化,而达到心理或认知的一致。

但是倘若人不能达到这一点,也就达不到认知的一致性,心理上就会产生痛苦的体验。

那么当这种不一致出现时会怎样呢?

实验目的:

考察当个体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即产生认知失调(CognitiveDissonance)时个体的反应。

实验假设:

报酬越少的被试其认知失调程度越高,态度改变越大。

自变量:

报酬(20美元、1美元、0美元)

因变量:

被试对任务的喜爱程度

被试:

60名大学生

实验过程:

将被试分三个组进行,每组20人:

(1)控制组,没有任何报酬。

(2)一美元报酬组。

(3)二十美元报酬组。

他们让被试做两项极为无聊的工作:

第一项工作是解开或绕线,第二项工作在木板上摆弄48根小木棍,每项进行30分钟。

之后告诉被试说这项研究的真正目的是想验证完成该工作的绩效如何受他人预先对此工作评价的影响。

实验者还给被试说由于人手不够,希望被试能够提供帮助,具体任务就是告诉下一个进来的人这项工作很有意思(撒谎)。

实验结束后主试询问了被试对这些任务的喜欢程度。

实验结果:

结果如下图所示,得到报酬1美元的报告的喜欢程度最高,平均估值为0.35,得二十美元报酬的平均估值为-0.05,控制组为-0.45。

没得到报酬的被试真实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不喜欢这个任务,得到二十美元高报酬的被试态度改变的较少,还是表达了不喜欢该任务,得到一美元的态度改变最大,撒谎说喜欢该任务。

讨论意义:

在这项研究中,费斯廷格和卡尔斯密斯认为撒谎的被试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减少认知失调:

一是增加第三个认知以使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性减少;二是改变他们对工作的态度。

给1美元的被试之所以态度改变大,是因为他们感受到的认知失调高,而给20美元的被试用高的报酬来解释自己的撒谎行为,高的报酬成了解释反态度行为的正当理由(sufficientjustification),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新的认知用来解释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性,因此不太需要改变态度。

1美元太少,不能成为反态度行为的正当理由,而是不当理由(insuficientjustification)。

在谈到失调对行为的影响时,费斯汀格做了两个假定:

“当失调存在时,由于个体心理上的痛苦,个体则试图减少失调,达到认知和谐,以减少心理上的不舒适体验。

当失调存在时,除了努力减少失调外,个体还积极地避开可能导致增加失调的情景和信息”。

减少失调可通过三种方式:

(1)改变自己对行为的认知。

(2)改变自己的行为。

(3)改变自己对行为结果的认识。

例如,吸烟有害健康,导致认知失调,个体减少失调的方式是:

(1)不吸烟不行,无论怎样都得吸烟;

(2)停止吸烟;(3)吸烟与健康没有关系,很多人吸烟反而很健康。

拓展:

惩罚也可以产生认知失调

与小的奖励可以引发人们对不喜欢工作的兴趣类似,较轻的惩罚也会成为人们不做某项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不当理由。

Aronson和Carlsmith(1963)在研究儿童游戏行为的实验中证明了这一点。

在研究中,试验者给了儿童一堆玩具,其中有一个玩具不许他们玩,如果孩子玩了的话就会受到轻或重的惩罚。

在这种情境下,如果孩子顺从了试验者的要求不玩那个玩具,就会引起失调。

如果把这种失调与受到的惩罚联系在一起,较重的惩罚可以减少由于玩了那个玩具而产生的失调,并进而不发生态度的改变,而较轻的惩罚不足以解释儿童的行为,所以他们产生了最大的态度改变,从而不再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经典实验四:

亲和动机实验(Schachter,1959)

问题提出:

亲和动机(affiliationmotive)——人类普遍具有的社会动机之一,它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亲近、交流、往来以获得他人的关心、理解、合作的动机。

这种动机促使人去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社团活动等。

社会情境中很多因素都会对亲和动机产生影响,那么情绪也会对它产生影响吗?

实验目的:

考察恐惧情绪对亲和动机的影响。

实验假设:

个人在焦虑恐惧的情境下,会产生较强的合群或亲近他人的动机。

自变量:

情绪(恐惧vs平和)

因变量:

亲和行为:

独自一人来还是结伴来

被试:

62名大学生

实验过程:

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

对实验组被试,主试先让她们看一些令人生畏的仪器,并告诉她们将用这些仪器在她们身上实验,实验会有电击,能使人痛苦但无伤害。

对控制组的被试,既不让她们看见仪器,也不告诉她们电击之类的事。

然后对两组被试说,实验开始之前要提前几分钟到实验室等候,可一个人到实验室来等候,也可与别的同学结伴而来。

每个人在纸上选择:

“独自来还是愿结伴而来”。

实验到此结束。

具体如图所示。

实验结果:

实验组有62.5%的人选择结伴;控制组只有33.3%的人选择结伴。

说明越是在焦虑、恐惧的清境下,合群或亲近他人的倾向越强烈。

讨论意义:

亲和动机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亲近、交流以获得他人的关心、理解、合作的一种心理状态。

这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当它引发的亲和行为得以顺利进行时,个人就感到安全、温暖、有信心;当亲和行为受到挫折时,个人就感到孤独、无助、焦虑和恐惧。

亲和动机人类普遍具有的社会动机之一,指个体与他人结群、交往并希望有人陪伴的内在力量与需要。

社会心理学对亲和动机有如下解释:

①适度唤醒层次论。

认为每个人所需要的最适宜的刺激量各不相同,亲和动机就有差异。

就个人而言,当外来刺激超过个人最适宜程度的刺激量时,会引发追求清静的动机;反之则产生相反动机,即希望有人陪伴。

至于最适宜的刺激量为多大,没有给予明确界定,也没有提出计量方法。

②本能理论。

认为人天生有一种亲和本能,这是产生结群、交往行为的原动力。

③条件作用理论。

认为婴儿之所以依恋其母,是因为她的面孔和形象已经与某些原始驱力状态的缓和产生了联想,这种原始驱力首先是饥和渴,每当母亲给婴儿喂奶时,婴儿便把母亲与温暖、舒适的感受联系起来,这种感受来自饥渴的减轻。

婴儿无数次受到爱抚,就无数次地与愉快情境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条件作用过程,他逐步学会了“爱”母亲,再把爱逐步泛化到其他人身上,最后与他人结群、交往、希望有人陪伴的动机成了某种“习惯”而被固定下来。

拓展:

出生顺序也能影响亲和动机?

沙赫特等人的研究还发现,出生顺序与人的亲和动机的强度也有关。

长子、长女、独生子女的亲和动机较强,在恐惧情境中更多地亲近他人,排行老二及以后者其亲和动机不如老大强烈。

如下图所示。

经典实验五:

母性动机实验(Warden,1931)

问题提出:

生理性动机也称为驱力,是由个体的生理需要所驱动而产生的动机。

它以个体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对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饥、渴、缺氧、母性、性欲、排泄、疼痛等,这些都是保证有机体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生理性动机。

那么这些生理性动机强度都一样大吗?

实验目的:

考察各种生理驱力的大小。

实验假设:

需求越强,即动机越强,产生驱力越大。

自变量:

不同驱力源

因变量:

母老鼠跨越栏杆的次数

被试:

母老鼠

实验过程:

1931年,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心理学家卡尔•沃登制作了一个“哥伦比亚障碍笼”。

他抓来一只刚生下幼鼠的母老鼠,两天不给它吃任何东西,然后将其关在笼子里。

笼子的另一端,放有几粒它抓不到的食物,要想吃到食物,唯一的渠道只有爬上通电的栅栏,但如果爬栅栏,其爪子就要触电。

在笼子的另一端,可以将刚刚生下的幼鼠放在另一端。

沃登实验的目的,是想通过这只笼子观察并测量两种动机来源的力量,即饥饿驱动力和母性驱动力。

实验结果:

结果如下图所示,当诱因为幼鼠时,即母性驱力时,母老鼠跨越栏杆次数最多。

讨论意义:

沃登希望通过实验验证一个简单的假设:

老鼠的需求越强,其满足需求的动机或驱动力越强。

其他心理学家就动物的驱动力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假想,在这些假想中,最著名的一个是,生理需要越大,满足它的驱动力也越大,该动物表现出来的活动也越多。

为检测这一假设,1922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心理学家克特•里奇塔把鼠笼绑在弹簧上,使其自动记录老鼠的活动,达到了预想的结果。

它们显示,饥饿状态的老鼠在笼里窜动的次数要多于吃饱的老鼠。

1925年,J.F.达谢尔在北卡罗莱那大学利用一块复选板进行同样的试验,结果发现饥饿的老鼠踏进的方框数目远多于吃饱的老鼠。

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以探索其他的主要驱动力,包括满足于液体、氧气、性交、适宜的温度及避开疼痛需要的驱动力。

 1943年,行为主义者克拉克•哈尔将动物动机的生理因素归纳为一条极为简单的理论,即所有的驱动力均在寻找同样的基本满足。

饥饿因生理需要而激发寻找食物的动机,寒冷因生理需要而激发寻求温暖的动机。

所有动物寻求的理想状态均来自于所有驱动力的满足的平衡。

在几乎半个世纪以后,个体生态学的研究显示,许多动物在其肉体需要得到满足后,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处于慵懒或不活跃状态。

老虎吃饱之后,会在同一地方一动不动地待上12个小时。

蛇在吃饱之后,会整整冬眠一个冬季。

但另外一些动物的行为却无法用这个理论解释:

仓鼠会在锻炼轮上盲目地奔跑;老鼠可以学会按压杠杆,使其滴下有甜味却无营养的水;狗会俯首听命,摇首摆尾,只要能逗主人高兴,可以将自己的生理需要搁置一边。

行为主义者进一步解释说,这些动物的驱动力产生于非生理需要,但它们可通过对原初驱动力的联想而得到后者的动机力量。

比如,狗学会服从主人的命令,因为它已学到,只要服从,就能得到食物奖励。

于是,它慢慢地形成寻找服从的驱动力,从而使服从变成奖励。

拓展:

母性驱力产生的原因?

动物的母性驱力既是普遍现象,其驱力之产生究系何种原因?

心理学家们对此问题的假设性解释,认为是由于动物发情及产后哺乳期间内分泌改变使然。

此期间脑垂腺分泌的泌乳激素(prolactin),是促使母亲表现母爱的内在生理作用。

为了验证此假设,曾有心理学家抽取刚生产不久雌性白鼠的血浆,注射到从未怀孕也无性经验的雌白鼠身上。

结果发现:

注射后不到一天即自行表现出爱护婴鼠的母爱行为(Terkel & Rosenblatt,1972)。

不过按研究者的看法,真正控制动物母性驱力者,并非泌乳激素。

泌乳激素只是促使个体表现母爱行为的近因。

真正控制个体母性驱力者,可能是脑部的某一部分特殊构造,该部分构造是先天遗传的,是具有生理作用的;惟平时不发生作用,一旦受到泌乳激素的刺激,它就经由神经传导作用,支配控制个体的母爱行为。

此一理论性解释,尚待生理心理学家进一步验证。

动机经典实验六:

感觉寻求实验

问题提出:

感觉寻求,是对探险、操作、好奇和刺激的一种反射性需要。

人们需要使自己保持一种适度的唤醒水平,以避免过度单调或过度刺激。

在唤醒水平太低时,表现出好奇心和寻求刺激。

那么这种刺激寻求具有生理基础吗?

实验假设:

电极的位置、电信号的频率和强度与刺激效应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自变量:

在老鼠脑内不同部位安装电极导致的不同的电刺激

因变量:

老鼠按杠的次数

实验过程:

奥尔兹将微电极埋在白鼠脑内某一部位,将相连的电路开关摆在动物面前,按一下开关就会使脑内那一部位受到一次电刺激,随后电路自动被切断,必须重新按开关才能再得到电刺激。

实验结果:

实验表明,如果在鼠脑的某些部位装入电极,老鼠会无休止地、连续按压杠杆以进行自我刺激,如果在鼠脑的另一些部位装入电极,老鼠则会在按压一、二次杠杆后,就不再按压杠杆以避免刺激。

那些能引起老鼠连续按压杠杆的脑的部位在受刺激时给老鼠带来快感,因此就被称为“快乐”中枢或“奖励”中枢,它包括从大脑腹侧的嗅脑到脑干的很多部位。

在这些部位装入电极,特别是在下丘脑的视索前核、前部、腹内核等处装入电极的话,老鼠甚至可以以每小时8000次的频率连续按压杠杆以进行自我刺激,直至精疲力尽进入睡眠状态为止。

那些不能引起老鼠按压杠杆的部位在受到刺激时给老鼠带来痛苦,因此就被称为“痛苦”中枢或“惩罚”中枢,如中脑的内侧及其附近部位等等。

讨论意义:

奥尔兹通过进一步实验还发现,把微电极插入脑部的另一个重要系统:

边缘系统,也能看到老鼠拚命按压横杆的情景。

所以,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在下丘脑和边缘系统内存在着快乐中枢。

老鼠之所以一个劲儿地按横杆,就是因为刺激这个快乐中枢后,可以体验到欢快的情绪。

后来,这个实验在医院脑外科病人那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医生征得病人的同意之后,在动手术时顺便刺激了一下相应脑部位。

他们发现,病人挺喜欢这种刺激,如果把开关--横杆交给病人,他也很乐于去按压几下。

这说明人脑中也有快乐中枢。

自我刺激行为是否产生某种愉快感或满足感,最初20年的研究资料似乎支持这种设想。

因为性欲、食欲水平,即驱力状态与自我刺激反应率之间有着一致性关系。

一些生理心理学家努力寻求一些脑结构的自我刺激分别与食物、水和性满足之间的关系。

然而,所积累的科学事实越多,就越发现阳性自我刺激的脑结构并非愉快中枢或阳性情绪体验中枢,任何一些脑结构的切除都不影响自我刺激行为,所以不存在它的特定中枢。

动物压杠杆的自我刺激行为与驱力状态的性质无关。

无论食物、水或性等任一种驱力均可同样影响某一脑区的自我刺激行为。

反之,自我刺激现象引起本能行为的增强也没有特异性,决定于环境中存在着的客体,哪种客体存在就会增强那种本能行为。

所以,更客观地讲,脑内自我电刺激引出的是一种非自然的特殊效应。

一些患脑疾的病人,进行脑的自我电刺激也都报告是一种稀奇的感觉,并未见有某种意义明确的极度快感。

更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食物、水或性对象,任一种奖励的压杠杆行为,都很快变成巩固的学习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可以在脑内形成记忆。

然而,脑的自我电刺激行为模式很难形成记忆,很快消退,只隔一个晚间,动物就忘记了自我刺激的感受,次日又须重新在实验箱内再次注入脑内刺激,以得到新的体验后才能连续按压杠杆。

这些事实使人怀疑是否能用奖励、愉快等情感体验的概念去解释自我刺激现象。

近些年来,更多的生理学家和生理心理学家们认为,脑结构的电刺激可以作为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联系的强化因素。

换言之,脑的自我电刺激可以易化给定环境条件下出现的行为模式,不论其行为的生物学意义如何。

脑组织受到电刺激的时刻,动物正在按压杠杆,动物看见的也是杠杆,所以脑的自我刺激就会强化这种行为。

如果动物看见水或正在饮水,则脑的电刺激就会强化饮水行为。

简言之,近年对自我刺激实验的意义,并不像20年前那样把它看成是情绪体验中枢的研究。

相反,新的理论观点是脑的电刺激可以强化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的联系,强化正在进行的行为模式。

拓展:

痛苦中枢?

既然有快乐中枢,那么有没有痛苦中枢呢?

心理学家把微电极插入其他一些脑部位,同时把开关装置改装一下,使老鼠按压横杆时能截断电流刺激。

实验时,先对老鼠的这些脑部位进行电流刺激,老鼠会很不舒服,并学会按压横杆,截断电流。

这些部位可能就是老鼠的痛苦中枢。

人们推测在老鼠的下丘脑存在“快乐中枢“,用同样的方法也找到了“痛苦中枢“。

这一实验结果立即在社会上引起轰动。

人们不仅要问:

“人的下丘脑中有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吗“?

60年代,美国医生扎克布森和汤尔可逊大胆地进行了尝试,用电极刺激病人下丘脑的有关部位。

人们惊讶地看到被刺激病人面带微笑,表示感觉良好。

当然此结果尚不能充分证明在人脑中存在“快乐中枢“,但这些发现促使人们对情绪的脑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