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知识点梳理 素材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4906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知识点梳理 素材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知识点梳理 素材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知识点梳理 素材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知识点梳理 素材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知识点梳理 素材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知识点梳理 素材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知识点梳理 素材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知识点梳理 素材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知识点梳理 素材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知识点梳理 素材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知识点梳理 素材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知识点梳理 素材及答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知识点梳理 素材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知识点梳理 素材及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知识点梳理 素材及答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知识点梳理素材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

课标指出:

“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综合能力。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为同学们构建了开放的答题环境,能够多层面、多角度地展示语文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

  一、世界何时铸剑为犁(P42)

  1、古今战争知多少

  

(1)、在人类的历史上,你知道哪些重大的战争?

列举五个例子。

  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2)、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民族压迫而取得伟大胜利的战争,2005年是抗战胜利的50周年。

中央电视台在每天的新闻联播和新闻30分中连续播放《永恒的丰碑》这一节目。

请你举出抗日战争的著名战将三人,并简要说说他们的事迹。

  杨靖宇左权彭德怀张自忠赵尚志

  2、记住历史,珍惜和平

  战争出英雄。

你最崇拜的英雄是哪些人?

他们有哪些感人事迹?

举出两个例子说给大家听听。

  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王二小

  3、文艺作品与战争

  

(1)、你知道哪些文学作品是描写战争的?

举三个例子。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描写美国南北战争的小说《飘》;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一个人的遭遇》、《解放》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描写中国革命:

1、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2、冯德英的《苦菜花》、

  3、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4、吴强的《红日》、5、冯志的《敌后武工队》

  

(2)、就某一部描写战争的作品谈一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

明君枭雄,一人两面

  历史上的刘备,作为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天下英杰,蜀汉政权的开国之君,既有“明君”之誉,又有“枭雄”之称。

  《战争与和平》中塑造的安德烈公爵算是我个人比较欣赏的一个人物。

年轻,英俊、理智、稳重,尽管对战拿破仑,却对这位战争狂人表现得颇为欣赏。

当然了,在俄国,这似乎是一种过分的举动。

所以,对拿破仑的赞赏上,安德烈表现得没皮埃尔那么露骨,这也显隐了他沉稳的性格。

但是为人还是理智过头了,应当像纪伯伦所说的理智与热情兼备比较好。

不过,像安德烈这种,只有理智才能表现其迷人之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就是一个不错的人物形象,对他的影象十分深刻,他是那样的坚强!

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4、关于战争的成语故事有草木皆兵、四面楚歌、马革裹尸……

  5、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有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兵民是胜利之本。

  6、描写战争的古今诗词有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里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眼。

(毛泽东《七律长征》)

  7、提到战争,你最想说的话是

  战争面前没有真正的赢家,

,战争带给人们内心的创伤,带给国家的苦痛,带给世界的灾难,是我们人类永远无法弥合的伤口,如果我们都能深刻反思战争,也许就能看到世界铸剑为犁之希望。

  8、“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战争的硝烟也并没有从地球上销散。

全国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已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请你以“战争、和平、统一”为主题就“台湾与祖国大陆”这一问题设计一句宣传标语。

  答案要求:

紧扣主题、符合宣传语简洁易记的特点。

参考答案:

血浓于水,两岸和平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两岸同胞一家亲,和平统一心连心。

  9.你知道未来战场有哪些尖端武器?

举例说明。

  1、激光武器2、隐形武器3、单兵攻防武器4、微波炸弹

  5、“纳米”武器6、信息武器。

7、无人化武器

  10、假如你当选成为联合国的秘书长,你将提出怎样的施政报告才能使世界保持永久的和平?

  1、有人的世界就有战争,阻止不如引导,要战争便给他们战争,开辟出一片专为战争而存在的空间就好了,虚拟世界也许虚无缥缈,但也不是全无可能,这片空间可以在网络中开辟.

  2、保留防御性武装力量,以用来抵抗侵略性武装力量;虽然不能使世界保持和平,但也要努力尝试着让更多的人沐浴和平的春风

  二、让世界充满爱(P90)

 1、道不尽母爱

  

(1)你知道的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有哪些?

各举2个例子。

  诗歌:

孟郊《游子吟》、冰心《纸船》

  小说:

高尔基《母亲》

  散文:

老舍《我的母亲》、罗曼·罗兰《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2)历史上最伟大的母亲有哪些?

举2个例子。

  最爱国的母亲,岳母刺字:

“精忠报国”

  邓颖超:

最博爱的母亲孟子的母亲:

孟母三迁

  杨家将的母亲,佘太君,佘赛花,巾帼英雄,抚育影响着几代杨家将效忠朝廷。

  (3)写2个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谚语。

  格言:

1、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2、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3、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俗语:

1、再甜的甘蔗不如糖,再亲的婶子不如娘2、儿行千里母担忧。

  3、养儿方知父母恩。

4、天地宽大,父母恩大。

  谚语:

1、母子分离,活树剥皮。

2、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3、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4)写一个动物母亲的感人的事迹。

  一只狗母亲的感人事迹:

母狗的4个刚出生的孩子困在珊瑚坝孤岛上。

为了给狗宝宝喂奶,它每天从长滨路上跳入汹涌的江水中,游到孤岛上给孩子们喂奶,然后又游出1公里多回到岸上觅食

  (5)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写出具体的活动方案。

  1.谈谈对母爱的理解。

2.说说平时是怎样对待母爱的。

  3.母亲都做过哪些令自己感动的事。

4.总结今后对母爱的看法。

  2、你了解自己的母亲吗?

写一段文字描写自己的母亲。

  3、母亲除了指自己的妈妈之外还有哪些寓意?

  母亲也有它的引申义,用母亲可以指代自己的祖国:

“啊,祖国你就是华夏子孙的母亲,让我们为你骄傲”;母亲还可以象征黄河: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抚育你长大的一切事物,如:

故乡,河。

  4、“爱”,作为个人对社会、人类、自然最基本的情感态度,它应该在我们的生命中播种、萌芽、成长,使生命具有诗性的美丽光辉。

请你以“爱”为主题,为“希望工程”设计一句宣传口号。

  参考答案:

爱心传承文明,知识振兴民族(或:

倾注一点爱心,重燃一个希望——支持希望工程)

  三、说不尽的桥(P121)

  1、请说出几句与“桥”有关的诗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请说出几个与“桥”有关的成语、俗语或谚语:

  过河拆桥;过桥抽板;桥归桥,路归路;

  3、请说出几个与“桥”有关的故事: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飞夺泸定桥

  4、人们用“桥”造出的新词有哪些:

书桥、商桥……

  5、生活中的桥起着联结、沟通的作用,人们从这一点出发,赋予“桥”这个词语更丰富的内内涵。

请你参照例句写出另一个句子。

例:

老师是一座桥,是让学生通向知识殿堂的一座桥。

  书是一座桥,是让我了解世界的一座桥。

  四、走上辩论台(P161)

  辩论比赛一般由五部分组成:

①队员陈词、②盘问、③现场提问、④自由辩论、⑤总结陈词。

  辩论比赛的评分标准包括:

  ①辩论技巧:

辩手语言的流畅,分析、反驳和应变能力以及论点的说服力和逻辑性;

  ②内容、资料:

论据内容是否充实,引述资料是否恰当;

  ③风度及幽默感:

表情动作是否恰当,是否有风度及幽默感;

  ④整体合作:

全队论点结构的完整性,队员之间的默契和配合。

适于辩论的心理素质:

①成熟的自信;②强烈表现欲;③求胜心强;④从容;⑤自然的平常心。

  1、在《走上辩论台》这一次活动中你参与了什么角色?

有什么收获?

  提示:

答题的角度有:

思维方法训练、口才训练、受到思想教育、提高交际合作能力、学会搜集、筛选资料等。

答案示例:

我在活动中参与了搜集资料、论辩和讨论的角色。

(答到一点即可)通过活动,训练了自己辩证的思维方法;培养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合作精神;提高了自己的参与意识;提高了自己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浏览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请为以下辩题各提供三个论据:

  ①上网利大于弊/上网弊大于利

  ②家长应该看孩子的日记/家长不应该看孩子的日记

  3、你怎样看待克隆技术?

理由是什么?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殃及人类,我们应理性的运用科学之剑,让之为人类服务。

  五、莲文化的魅力(P185)

  1、莲的别名有:

荷花、芙蕖、水芙蓉等

  2、列举一些咏莲名句: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在中国文化中,莲有哪些象征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莲是高洁的象征,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还是最有情趣的咏诗作画的题材……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莲的知识?

  我国著名的赏荷胜地有杭州西湖、广东肇庆七星岩等。

莲与佛教关系密切,佛经里把佛国称为“莲界”,把寺庙称为“莲舍”,把和尚的袈裟称为“莲服”。

  六、怎样搜集资料(P213)

  1、.搜集资料的步骤和方法:

一、确定主题;二、围绕主题,到图书馆搜集资料,或实地调查、采访或上网搜查。

  2、如果以“中秋节”为主题,可以围绕哪些问题来搜集资料:

  ①中秋节的来历怎样?

②中秋节各地的习俗有何不同?

③中秋节本地的习俗和活动有哪些?

④赏月的古诗、佳句有哪些……

  如果要到图书馆,你会怎样搜集资料:

  如果要实地调查,你会怎样做:

  如果要上网搜索,你又会怎样做:

  六、科海泛舟

  科学技术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它揭开一个个自然之谜,把古人美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请以你的纯真和热情,来关注科学技术吧。

  1、你第一次迷上科学是什么时候?

这对你后来兴趣爱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

我记得我第一次迷上它的原因。

小时候一次过生日父母送我一套叫《未来博士》书,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科学家的故事》了,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天天捧着它看。

我总是看那些科学家小的时候的故事,比如“科白尼在葡萄树下和他校长一起数星星”……很崇拜他们,也很羡慕他们,因此,我立志,我长大一定要做一个科学家,所以,我要像他们一样从小做实验。

2、关于莲花,有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莲叶防水和自洁之谜,藕断丝连,千年古莲发芽之谜等等,你还能提出哪些值得探究的问题?

  

(1)、莲的历史,品种,用途等

  

(2)、莲在神话传说中就有出现,比如观音菩萨坐的莲蓬,所以它的历史渊源长久。

  (3)、莲花长寿的秘密是什么呢?

  3、当今科学技术正在迅猛的发展,世界上几乎每天都有一项新的技术成果问世,都有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在你的身边都有哪些科学技术的应用?

  农业方面:

灭草剂的出现,减少了农民很大一部分劳动力

  医学方面:

CT的出现使中风死亡率大大降低

  教育方面:

多媒体的应用减少了教师的备课压力

  网络的应用:

在工作中,我们可以收发电子邮件,可以远程会议控制,在大型公司,可以采取局域网,在局域网内的工作文件可以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我们以前没有学习过的东西,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我们想要咨询的问题等等

  4、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请你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实。

你觉得应该怎样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话已经是不用证明了的;其次,再好的科学技术如果只是停留在科研理论上的话,那真是白白浪费了那么多的科研经费而变成纸上谈兵;再一个就是,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而只有产业化了才能使这些科学技术附加到企业这些实体上面,使政府和人民有了监督的对象,才能让科学技术真正为人类服务

  【考试重点】

  1、从考查话题来看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专题性的综合:

  这一类试题,内容大都是社会上的热门话题,公众关注的焦点,实用性强,应用文体得到了灵活运用,彻底摆脱了以前那种不注重应用,为了考试而学的局面,都以专题类的形式设计多种多样的考查题。

  如江苏南京以“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四川资阳市以调查和纠正社会混乱用字为主题,福建厦门市以“好店名”为主题,河南实验区以“对联文化”为主题,浙江课改区以宣传“文化浙江”为主题,陕西课改区以“推广普通话活动周”为主题,宁夏以“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为主题。

  另一类是全面性的综合:

  其特点是综合性强,信息量密集,既有宏观信息引导,又有微观信息呈现。

  如湖北黄冈课改区以“到民间采风去”为总主题,分三个小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

A、走进家乡名胜古迹B、介绍家乡特产C、探寻家乡节日风俗

  2、从对活动的过程的考查来看,有对活动计划、主题的考查,也有对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考查,可见于各个例题。

  结:

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能自主地组织活动。

②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

③能搜集有关资料,调查访问等。

④能写出简单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报告。

【试题透视】

  例题:

徐州市200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导语是对消息核心内容的概括。

请在下面这则消息的横线上补写导语。

  抗日战士聚徐州

  本报讯,今天是徐州沦陷纪念日。

  记者了解到,9名老人分别来自上海、北京、镇江、济南、南京、长沙等地,但都是徐州籍,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也已83岁。

值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老人们相约在徐州沦陷日前夕,相聚到徐州,重话昔日的峥嵘岁月,再游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前日上午,他们参观后感叹徐州的变化太大了。

这些耄耋老人谈起徐州沦陷前后的战斗经历,激昂慷慨,还激动地唱起了《救亡军歌》。

(2005年5月19日《彭城晚报》,有改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当年曾在徐州生活、战斗过的9名八旬老人从全国各地齐聚徐州,共忆往昔峥嵘岁月。

  【突破方法】

  

(一)应对策略:

  1、关注社会热点,丰富信息。

大部分命题者往往喜欢选择一些富有文化气息的社会热点事件作为综合性探究题的背景材料,比如2010年中考中有大量题目选用“地震”“世博”和“冬奥”作为命题点。

所以同学们平时要关心国内外大事,就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收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2、审清题目,明确题目意思和有关答题的具体要求。

  3、精心研读所给材料,探究其中隐含的信息。

  4、根据要求,恰当地表达。

作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核心的考查要素。

相对于阅读中的语言表达题而言,综合题有特定的情境要求,其语言表达的要求也就更高一些。

所以语言风格的选择,要视具体题目的要求而定,不能随意而为。

  

(二)解答综合实践题应注意的事项:

  ①综合性学习实践题不等同于过去的“语言综合运用”,它既有相关知识的综合,更侧重于规律性知识的探讨与应用,即侧重于探究。

  ②综合性学习实践题既有学科知识的渗透,又有跨领域的探究与运用,不是简单的图文转换,而是借阅图文转换或其它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③随着探究实践的不断深入,其题型样式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充分利用知识的传承与互补的规律,尽可能将学科间的因果联系点进行纵横比较,用“发现”的眼光去发现个人的新的见解和感悟,展示个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