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6708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x.docx

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docx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一、(2019天津)

(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的节选文字,完成第1~3题。

①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②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岁:

岁月。

B.不必若余之手录若:

像,如同。

C.生以乡人子谒余谒:

拜见。

D.言和而色夷和:

谦和。

答案:

A

解析:

“岁”,每年。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B.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C.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D.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

答案:

A

解析:

“博士”,古义,古代学官名;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写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和生活衣食无忧,与作者当年求学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

B.作者以“岂他人之过哉”这一反问句式,鲜明地表达观点,显示出不容置疑的力量。

C.因为马生和作者是同乡,且学习勤奋刻苦,所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高度赞美马生。

D.“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这句表明作者担心世俗之人对自己的歪曲,从反面强化了本文的主旨。

答案:

C

解析:

“高度赞美”有误,应是“劝勉”。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3题。

况①守时,府治②被火焚,文卷悉烬。

遗火③者,一吏也。

火熄,况守出坐砾④场上,呼吏痛杖一百,喝使归舍。

亟⑤自草奏,一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

初吏自知当死,况守叹曰:

“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

”奏上,罪止罚俸。

公之周旋⑥小吏如此,所以威行而无怨。

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

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

(节选自《智囊》)

注①况:

况钟,字伯律,南昌人,时任苏州太守,明朝著名廉官。

②府治:

府衙。

③遗火:

因失职造成火灾。

④砾:

小石,碎石。

⑤亟:

急速,赶快。

⑥周旋:

这里是“对待”的意思。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文卷悉烬    悉:

        

(2)喝使归舍舍:

        

参考答案:

(1)全,都 

(2)房舍,住宅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

参考答案:

这本来就是太守该负的责任,一名小吏怎么能够承担呢!

3.选文结尾评论说“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况钟的“不可及”之“品”体现在哪里?

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示例:

况钟的“不可及”之“品”体现在勇于担当。

对小吏的过错,况钟在呈奏皇上时,自己承担了全部责任。

二、(2019海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第1~4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小石潭记》)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晓雾将歇(hé)     B.沉鳞竞跃(yào)

C.参差披拂(cī)D.佁然不动(tái)

答案:

C

解析:

A项,“歇”应读“xiē”;B项,“跃”应读“yuè”;D项,“佁”应读“yǐ”。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五色交辉   交辉:

        

(2)四时俱备四时:

        

(2)青树翠蔓翠蔓:

        

(4)俶尔远逝俶尔:

        

参考答案:

(1)交相辉映 

(2)四季 (3)翠绿的藤蔓 (4)忽然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实是欲界之仙都。

(2)潭中鱼可百许头。

答案示例:

(1)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

(这里确实是人间的仙境。

(2)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

(石潭里的鱼约有一百来条。

4.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请说说作者笔下的水有何共同特点。

参考答案:

清澈、透明、纯净。

三、(2018天津)

(一)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完成第1~3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畎亩:

田间,田地。

B.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

责任,使命。

C.行拂乱其所为拂:

违背。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

告诉。

答案:

D

解析:

“喻”,了解、明白。

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百里奚举于市

B.必先苦其心志

C.空乏其身

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答案:

D

解析:

“衡”,同“横”,梗塞、不顺。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从个人和国家两个不同角度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B.文章开篇以六位先贤的经历证明:

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C.文章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缜密。

D.本文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对今天的写作仍具借鉴意义。

答案:

B

解析:

“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分析不当,文章证明的是成就不平凡事业的人都曾经受过一番艰苦磨炼。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3题。

上①谓侍臣曰:

“吾闻西域贾胡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

”侍臣曰:

“有之。

”上曰:

“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

吏受赇③抵④法,与帝王徇⑤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

”魏徵曰:

“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也。

”上曰:

“然。

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上:

指唐太宗。

②贾(gǔ)胡:

胡商。

③赇(qiú):

贿赂。

④抵:

触犯。

⑤徇:

顺从。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上谓侍臣曰    谓:

        

(2)宜戮力相辅宜:

        

参考答案:

(1)对……说 

(2)应当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

参考答案:

人们都知道他喜爱珍珠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3.在君臣的对话中,唐太宗提出的警示有哪些?

用自己的话简述。

参考答案:

官吏不能因受贿而触犯法律,君王不能因贪图奢华享受而亡国,君臣要尽力相互帮助,避免被人嘲笑。

四、(2018江苏淮安)阅读下面两部分文字,完成第1~5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

【乙】沪邑元宵灯火,以伞灯为最。

灯作伞形,或圆,或六角,咸以五色锦笺①缀成,磨薄令如蝉翼,上镂人物、花鸟,细若茧丝。

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百金不惜。

但伞灯之出最迟,每俟诸灯兴阑②,于百花生日前后始盛。

多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③折枝花灯,偶缀禽、鱼、蝉、蝶,飞舞若生。

又扎彩为亭,高可三四丈,名曰“抬阁④”,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麟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或二层,或三层,每层以纹绣孩童,扮演杂剧,常扮《长生殿·玉环拜月》,兽炉中香烟一缕,烟际现月宫,姮娥⑤立殿左,左右侍女,各执宫扇,扇上立牛女二星,望之如在霄汉也。

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

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

同里张秋浦茂才⑥《岁事衢歌》有:

“月夜笙箫步绿塍⑦,珠帘垂处小楼凭。

吴绫输与谈笺纸,妙擅⑧江乡算伞灯。

”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

雨苍氏曰:

琐事耳,而插一叹想句,便寓绝大感慨。

(节选自毛祥麟《墨余录》,有删改)

注①锦笺:

精致华美的纸。

②兴阑:

兴尽。

③绫:

比绸缎还薄的一种丝织品。

④抬阁:

一种民间的游艺项目。

在木制的小阁里有人扮饰戏曲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

⑤姮娥:

嫦娥。

⑥茂才:

秀才。

⑦塍:

田埂。

⑧擅:

独揽,独占。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

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答案:

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为宫室       为:

        

(2)罔不因势象形因:

        

(3)或六角或:

        

(4)高可三四丈可:

        

参考答案:

(1)雕刻 

(2)顺着、就着 (3)有的 (4)大约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贻余核舟一。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3)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

参考答案:

(1)曾经赠送给我一个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2)船从头到尾有八分多长。

(3)每种灯火经过时,(前后)绵延数里(远),照得夜里如同白天(一样亮)。

4.请简要说说甲文画线部分是如何体现“奇巧”二字的。

参考答案:

画线句主要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可见雕工的精细;“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5.结合乙文内容,说说“雨苍氏”有哪些感慨。

参考答案:

有与外国通商后不再有“元宵灯火”兴盛的感慨,有对制作伞灯时谈笺价格高昂的感慨。

五、(2018安徽)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1~4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

公曰:

“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

”对曰:

“是则可矣。

知夫苟中心图民①,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

注①中心图民:

内心为百姓考虑。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又何间焉    间:

        

(2)必以信信:

        

(3)必以情断之之:

        

(4)智虽弗及及:

        

参考答案:

(1)参与 

(2)实情 (3)代指案件、案情 (4)够,达到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是则可矣。

参考答案:

(1)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这就能(开)战了。

3.甲、乙两段文字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            描写,甲文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            。

 

参考答案:

对话(语言) 对比

4.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

参考答案:

(1)鲁庄公任人唯贤;

(2)曹刿的远见卓识。

六、(2018江西)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

好学者以术干①齐侯,齐侯纳之,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

禄富其家,爵荣其亲。

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

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

二子以实告孟氏。

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

秦王曰:

“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

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

”遂宫②而放之。

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

卫侯曰:

“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

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

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

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

”遂刖之而还诸鲁。

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③施氏,施氏曰:

“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

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

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

此用与不用,非定是非也。

”孟氏父子舍然无愠容,曰:

“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节选自《列子·说符》)

注①干:

这里是“劝说”的意思。

②宫:

酷刑的一种。

下文的“刖”也是酷刑的一种。

③让:

责问,责备。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羡/施氏之有    B.孟氏/之一子之秦

C.当今/诸侯力争D.遂/宫而放之

答案:

B

解析:

B项,应为“孟氏之一子/之秦”。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抚:

      

(2)反:

      

(3)愠:

      

参考答案:

(1)安抚,抚慰 

(2)同“返”,返回 (3)生气,发怒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

(2)今之所弃,后或用之。

参考答案:

(1)他的(另一个)儿子前往卫国,用兵法劝说卫侯。

(2)现在放弃的,以后也许会用到。

4.选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参考答案:

(1)天下没有永远不变的道理,处理事情要随机应变。

(2)他人的成功经验不能盲目照搬。

(3)做事应适应形势,抓住机遇。

(4)劝说他人时要了解对方的需要。

七、(2017四川成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河中石兽

纪 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棹数小舟    棹:

划(船)。

B.不亦颠乎颠:

颠倒,错乱。

C.渐激渐深激:

猛烈。

D.转转不已已:

停止。

答案:

C

解析:

“激”,冲击。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求石兽于水中   能谤讥于市朝

B.乃石性坚重乃不知有汉

C.至石之半称善者久之

D.如其言其如土石何

答案:

A

解析:

A项,介词,在;B项,动词,是/副词,竟然;C项,助词,的/助词,凑足音节;D项,代词,他/副词,表反问语气。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A.你们这代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

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会是突然上涨的河水带着离开的呢?

B.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

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会是突然上涨的河水带着离开的呢?

C.你们这代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

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会是突然上涨的河水带着前往呢?

D.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

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会是突然上涨的河水带着前往的呢?

答案:

B

解析:

“尔辈”,你们这些人;“去”,离开。

据这两个词可判断出B项正确。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

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文章语言简洁。

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文章寓理于事。

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文章人物各具特点。

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答案:

D

解析:

讲学家只是提出了石兽埋在沙里只能越来越深的看法,并未采取行动。

模拟预测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明]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媵人持汤沃灌     汤: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

         

(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敝:

         

(4)略无慕艳意略无:

        

参考答案:

(1)热水 

(2)同“披”,穿 (3)破 (4)毫无,一点也不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参考答案:

(1)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

(2)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3.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豪华的生活?

参考答案:

用同舍生的衣着豪华的生活与自己的节衣缩食的艰苦生活作对比,从而表现作者专心致志、以苦为乐的学习态度。

4.从第①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

5.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

答案示例:

(1)学习要勤奋刻苦;

(2)对老师要有礼貌,要虚心求教;(3)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克服困难,做到有恒心,有毅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湖心/亭一点

B.有两人/铺毡/对坐

C.拉余/同饮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答案:

A

解析:

“湖心亭”是偏正短语,中间不能停顿。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拥毳衣炉火(裹、围)

B.惟长堤一痕(唯一)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连词,就)

D.舟子喃喃曰(船夫)

答案:

B

解析:

“惟”,只有。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崇祯五年十二月”与“湖中人鸟声俱绝”交代了游西湖的时间以及冰封西湖、万籁俱寂的环境,为下文写西湖雪景和游人“痴”张本。

B.“雾凇沆砀……上下一白”写出雪中西湖的空阔感,“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写雪中景物之小,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C.选文第②段主要写亭中游人邀“余”一同饮酒的情景,只是为了表现亭中游人的热情好客。

D.选文以时间为叙述线索,使整篇文章脉络清晰;写景形象生动,与题旨相扣,又有独特韵味。

答案:

C

解析:

写亭中游人煮酒赏雪,并邀“余”一同饮酒的情景,表明湖中人比“相公”更痴。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参考答案:

(1)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等声音都消失了。

(2)(他们)看到我很高兴地说:

“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5.“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

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埋下伏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记承天寺夜游①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①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欣然起行      欣然:

        

(2)念无与为乐者念:

        

参考答案:

(1)高兴的样子 

(2)考虑,想到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参考答案: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请谈一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赏月的闲适,被贬官后的淡淡哀愁,面对挫折的豁达情怀。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       服:

衣服。

B.明日徐公来明日:

第二天。

C.窥镜而自视窥镜:

照镜子。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

偏爱。

答案:

A

解析:

A项,“服”,穿戴。

2.下列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D.皆以美于徐公

答案:

D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