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88189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51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1页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1页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1页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1页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1页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1页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1页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1页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1页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1页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1页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1页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1页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1页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1页
亲,该文档总共1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1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游数城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复习20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题包计算,探索算式之间的一些规律。

能力目标: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比较,观察能力,善于发现题包中的奥秘,并能用已掌握的规律进行推算。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数学的奥秘,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题包中算式之间的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规律进行推算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情趣引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到一座神秘的古堡去,古堡中住着许多美丽的小精灵,他们在玩着好玩的游戏,我们大家一起去玩好不好?

可是进古堡,首先要破译许多密码,小朋友,你们可以用学过的知识来破译。

有没有信心?

二、破密码,闯古堡

(一)用题包来完成推算

1.我们一起来到了古堡门口,首先,看到了这样一组题。

2+43+5

12+413+5

2+143+15

12+1413+15

师:

你们能不能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进行推算呢?

2.学生进行推算,并说一说推算的方法。

(二)做题包,找规律

1.出示题包

16―8=814―5=9

15―7=816―7=9

13―5=817―8=9

12―4=818―9=9

(1)学生先进行计算,然后小组里面相互说一说,这两组题包的规律。

(2)学生通过计算,发现结果总是8和9,题包中的规律即被减数减少(或增加),减数也作相应的减少(或增加),差不变。

(三)做加法题包,拓展探究空间

1.做加法题包,探究规律

(1)出示题包,请学生计算

1+9=9+1=

3+7=7+3=

2+8=8+2=

4+6=6+4=

(2)探究规律

通过计算这组题包,你发现了什么?

请学生举例说出题目中加数的变化如何引起和的变化。

(3)师小结

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减少几,增加和减少的数相等,它们的和仍是10。

2.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1)师:

两个数相加,和是10。

那么你能写出3个数相加和是10的算式吗?

请你们分小组,一起写一写。

(2)3+3+4=10

2+5+3=10

……

(3)请同学们说一说,在写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好方法,算式写得越多越快。

学生汇报,如:

①可以是按加数的大小顺序写1+1+8=10

1+2+7=10

……

1+3+6=10

 

②还可以先写一个算式,3+3+4=10,然后把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减少几来写。

例:

把3+3+4=10中的一个3增加2,另一个减少2,就写出了算式5+1+4=10,再以此类推写出5+2+3=10等。

③小结:

同学们刚才介绍了许多好方法,都写出了3个数相加,和是10的算式。

你们有没有发现,不管是用第一种方法,还是用第二种方法,都用了一个什么规律(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减少几,和不变)。

(4)那么谁有好方法写出有4个加数,但和是10的算式呢?

先请同学们讨论,然后尝试写出算式,再说说理由。

(例如在刚才写的3个数连加,和是10的算式中,把其中一个加数分拆一下就行了,学生可以用各种方法写出算式。

(5)小结:

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了数学中许多知识都蕴含着小秘密,只要我们积极动脑筋,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奥秘,也会使我们越来越聪明。

3.计算

5+4+1=

3+4+1=

4+4+2=

1+2+3+4=

0+1+2+3+4+5+0+5=

1+2+3+4+0+2+3+5=

学生先计算,并说说计算算式长链有什么好方法。

(四)小组合作,探究算式之间的规律

1.出示

7+5=7-5=7+6=7-4=

9+5=9-5=8+6=8-4=

11+5=11-5=10+6=10-4=

13+5=13-5=11+6=11-4=

学生计算

2.师提问:

(1)通过计算,你发现每一方框中的两个算式的结果有什么规律?

(2)从它们差的相互关系来看,你能找出算式中减数之间的关系吗?

3.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4.汇报探究结果

当一个确定的数加上的数和减去的数之和为10,它们的结果相差10。

例如,

7+5=127-5=27+6=137-4=3

12-2=1013-3=10

5+5=106+4=10

5.在数射线上演示

2

7

12

6.学生举例说出一些符合这样规律的算式

例:

12+7=1912-3=9

14+1=1514-9=5

三、数砖墙,登古堡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登上了古堡的最高处了,再努力一下,我们就能和可爱的小精灵们一起游玩,我们一起来加油!

1.出示数墙,由学生完成数城。

2.拓展:

小精灵提出,如果数墙上最上面的两块砖都要是20,那么数墙我们可以怎样造呢?

四、总结

小朋友们,通过我们的努力,破译出了全部密码,我们终于登上了古堡,我们和可爱的小精灵可以尽情地玩耍了。

玩数图——单数和双数

教学目标:

1.认识2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知道单数的数图边框右边是折的,双数的数图边框右边是直的。

(蕴涵双数能被2除尽,单数不能被2除尽的思想)

2.在拼一拼、摆一摆的活动中探究单双数重新组合后的特征,并归纳出双数+双数=双数、单数+单数=双数、双数+单数=单数、单数+双数=单数。

3.在探究活动中对数图的排列组合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单双数重新组合后的特征并进行归纳。

教学准备:

教具:

磁性圆片20个,1~20数图,格子图。

学具:

1~20数图,双色片,格子图。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单双数及相应的数图

1.初步感知

出示: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两张图中的圆片分别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6、7)

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指名交流:

相同:

分成两行

不同:

表示6的图边框右边直的,表示7的图边框右边是折的。

2.

认识数图

(1)出示:

你能一下子看出有几个圆片吗?

(共14个圆片)

为什么?

(排列得太乱)

它们排得不整齐,我们来重新摆一摆,把它们摆成上下两行。

师演示摆圆片。

(摆时注意每次上下两行一样多)

现在你能知道是几个吗?

(14)

像这样用小圆片摆成整齐的两行,这样的图我们称它为数图。

(2)出示:

谁也能把它摆成一张数图?

一生上台演示。

(强调每次上下两行一样多)

下面请每个小朋友用圆片摆数图:

A、先摆数图3:

学生摆完后教师出示3的数图核对

观察它的边框右边是直的还是折的?

B、再摆数图8:

学生摆完后,出示8的数图核对,观察边框情况。

【说明:

通过用数表示数图及用圆片摆出数图表示数,初步认识数图,解决数和图之间的转换,为下面的拼图打下基础。

摆数图时注意每次上下两行一样多,渗透平均分成2份的思想】

3.认识单双数

(1)老师也摆了几张数图,出示:

1、2、4、9的数图,它们分别是几?

观察:

这10张数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

交流、小结:

相同:

从2开始都有两行;

不同:

有的边框右边直,有的边框右边折。

(2)分一分:

把这些数图分成两类,谁会分?

生上台尝试分:

数图1、3、5、7、9

数图2、4、6、8、10

反馈:

你是按什么分的?

(折、直)板书

(3)小结:

你知道1、3、5、7、9叫什么数吗?

2、4、6、8、10又叫什么数?

师:

1、3、5、7、9的数图边框右边是折的,说明圆片分成两行后有多余,像这些数我们称为“单数”。

(板书)

师:

2、4、6、8、10的数图边框右边直的,说明圆片分成两行正好分完,像这些数我们称为“双数”。

(板书)

(4)画一画

这些是1~10的数图,那么11~20的数图你会画吗?

11的数图怎么画?

生尝试后师板书(每次画上下各一圆圈)

○○○○○○

○○○○○

请你从12~20中任选一个数画出它的数图(每人至少画一张)

生画,师巡视

核对:

师逐一出示12~20的数图,它该贴在哪儿?

(分别贴在分类表中)

【说明:

通过观察、讨论、分类、画图,用多种形式使学生直观地多角度地充分地了解单数和双数的数图分别有什么特征,感受到双数能平均分成两行,单数分成两行后有多余,渗透了双数能被2除尽,单数不能被2除尽的思想】

(5)汇总

在20以内,单数有哪些?

指名,师板书:

1、3、5、7、9、11、13、15、17、19

在20以内,双数有哪些?

同桌互说,师板书:

2、4、6、8、10、12、14、16、18、20

你会倒过来说说这些单数和双数吗?

生同桌互相检查。

二、探究单、双数组合后的特征

1.拼图探究

如果把两张数图左右连接起来,就会组成一张新的数图

师示范

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吗?

4+2=6

请你们任选4张数图拼成两张新的数图,并说说你用的两张是单数还是双数,新的数图是单数还是双数,并口头列式。

学生拼数图。

(选几名学生把所拼数图贴在黑板上,并按双数+双数,单数+单数,双数+单数,单数双数分类摆)

2.观察归纳

(1)观察第一组数图:

第一张数图表示的都是什么数?

(双数)

第二张数图表示的都是什么数?

(双数)

那么结果都等于什么数?

得:

双数+双数=双数(板书)

(2)观察第二组数图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同桌讨论)

汇报得:

单数+单数=双数(板书)

(3)观察第三、四组数图,你又发现了什么?

指名汇报得:

双数+单数=单数(板书)

单数+双数=单数

【说明:

先请学生自由地选择数图拼一拼,然后汇总各种情况,在此基础上观察各类新图的特征,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结论,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单数+单数=双数、双数+单数=单数、单数+双数=单数的结论。

三个结论的得出是循序渐进的,结论1是集体观察逐步得到的,结论2是请同桌互相讨论得出的,结论3在前两个的基础上独立观察得出的】

3.拼图检验

是不是所有的单数,双数相加都是这样的呢?

请你们再摆一摆,看一看。

【说明:

由于刚才学生是自由选择数图进行拼合的,有可能是重复了同一类型,也有可能遗漏了某种,因此再一次提供机会让学生拼一拼加以检验】

4.小结:

刚才我们发现了单数和双数的哪些秘密?

三、巩固练习

书本习题,先计算再找秘密。

(1)生练习后核对

(2)找秘密

从第一列的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双数+双数=双数

第二列的题中有什么秘密?

双数+单数=单数

第三列的题中有什么秘密?

单数+单数=双数

【说明:

由计算得到结论,不仅是对刚才的结论的巩固和加深,再次验证了刚才的结论,而且从图到数,从直观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出示课题:

单数和双数

刚才我们发现了单数和双数的一些秘密,想一想你们是怎么找到这些秘密的?

通过摆一摆、拼一拼的活动,通过观察、讨论、检验我们知道了双数+双数=双数、

单数+单数=双数、双数+单数=单数、单数+双数=单数,这些都是学习的好方法。

【说明:

小结时强调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五、拓展应用

1.我们全班有多少个小朋友?

(42)

那42是单数还是双数?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2是双数,12数双数,22是双数,32、42也是双数

(2)40是双数,41是单数,42是双数

(3)2、4、6、8、10、12……数下去,42就是双数

(4)看看教室的座位,两个人一张桌子,有没有单个的小朋友,如果有单个的就说明它是单数,如果没有单个的就说明是双数。

……

【说明:

此题作为拓展,让学生学习灵活运用知识,既联系了实际,又充分展示学生思考方法的多样】

2.※猜猜()中是单数还是双数,可能是几?

4+()=小于10的双数

5+()=大于10的双数

【说明:

此题要求学生灵活运用今天的新知识和比较、计算的能力,具有一定难度,可作为课外兴趣题】

板书:

单数和双数

1、3、5、7、9、11、13、15、17、19的数图——折——单数

2、4、6、8、10、12、14、16、18、20的数图——直——双数

双数+双数=双数

单数+单数=双数(写在相应的数图旁边)

双数+单数=单数

单数+双数=单数

 

比一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知识与技能

1.解含有一个变数的不等式。

2.会使用符号“>、=、<”对数与加减算式进行比较。

3.运用数卡探究解题策略:

先测定(推断)最大的得数和最小

的得数,然后所有余下的得数在它们之间。

过程、能力与方法

通过探究解题策略,培养学生的推算能力。

教学重点

解含有一个变数的不等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解题策略。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一、引导观察

师:

小朋友,小丁丁、小巧和小亚到游乐场去玩,看到小丑叔叔,他们就兴致勃勃地踩上高跷,要和小丑比高低,比下来的结果怎样?

请小朋友说说比较的结果。

我们已经学过“>、=、<”号,能不能用这三种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例如:

小巧踩着高跷比红鼻子小丑矮,我们可以说:

小亚的高度+高跷的高度<小丑叔叔的高度。

二、揭示课题:

师:

比较物体的多少、高矮、轻重等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我们可以用数字来代替这些数量:

如用6表示高跷的高度,用11表示小丑叔叔的高度,那么小巧的高度就可能是几呢?

()+6<11(板书)。

今天,我们学习“比一比”,出示课题。

一、观察“踩高跷”图,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大家听。

1.生:

小巧踩着高跷比小丑叔叔矮。

生:

小丁丁踩着高跷和小丑叔叔一样高。

生:

小亚踩着高跷比小丑叔叔高。

2.用等式或不等式表示比较的结果。

生:

小丁丁踩着高跷和小丑叔叔同样高。

我们可以说:

小丁丁的高度+高跷的高度=小丑叔叔的高度。

生:

小亚踩着高跷比小丑叔叔高。

小亚的高度+高跷的高度>小丑叔叔的高度。

展开

三、指导审题

1.板书6+()<11

生:

0、1、2、3、4。

提问:

你们用的是什么好方法,能不遗漏、不重复地找到符合题意的所有答案呢?

小结:

可以先想6加几等于11,

6+5=11,由于和要比11小,所

以加数就要比5小。

2.指导校对。

3.师:

小朋友,刚才我们练习的都是加法题,你们能不能自己编类似的减法题?

三、探究解题策略

1.解答6+()<11,探究解题策略。

(1)审题,这是谁和谁比较?

比较的结果怎样?

(2)思考:

哪些数合适?

(3)生:

我发现最小的答案是0,因为加数越小,

和越小,6+0<11。

1也可以,2也可以,3、4也行。

但5却不行,因为6+5=11,不符合题意。

那么,比5大的数肯定都不行。

2.独立练习。

8+()〈14

3.学生自编减法的含有一个变数的不等式。

拓展

师:

小朋友,今天我们练习的是,在不等式里填上合适的数。

有时不能超过某一个数,有时又不能比这个数小,那么我们能不能把最大的或最小的这个数找出来呢?

()里最大能填几?

()里最小能填几?

8+()<12

8+()>12

12-()>5

12-()<5

()-6<11

()-6>11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小结:

要找8+()<12的最大数和8+()>12的最小数,可以先算8+()=12,()里填4,要使结果小于12,加数就要比4小,比4小的最大的数是3;要使结果大于12,加数就要比4大,比4大的最小的数是5。

左与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能确定物体的左右顺序。

2.理解左与右的相对性,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3.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并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能正确确定物体的左、右顺序,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1.左右的认识与区分2.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3.分辨图片中的左右

教学难点:

分辨图片中的左右,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PPT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左与右

a.师:

小朋友们,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

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手在我们生活中作用可大了呢,大家想一想,我们经常用它们来做什么事?

(吃饭,刷牙,写字)

b.师:

那你们知道我们写字是用哪只手吗?

(右手)举给老师看看,我们边举边念:

右手右手。

(放)那另外只手就是左手,那大家把左手举起来,和老师一起念下:

左手左手。

c.师:

我们左右手真是一对好朋友,那小朋友再看下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象左右手这样的一对对的好朋友呢?

(我左眼的好朋友是我的右眼。

d.师:

小朋友的小眼睛可真厉害,发现了我们身上的左与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左与右(板书课题:

左与右)左与右两个汉字特别容易混淆,大家想一想,我们怎么才能辨别这两个汉字呢?

(左“工”,右“口”)

e.师:

小朋友们找到了好多对好朋友呢,那现在我们就用这些好朋友,来玩个游戏,叫“听口令,做动作”(之前先做一个示范如伸左手)

伸右手,伸左手。

拍左肩,拍右肩。

拍左腿,拍右腿。

摸左耳,摸右耳。

右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

伸右手。

师:

老师举的也是右手,为什么和小朋友的不一样呢?

(因为我们面对面,站的方向不一样)师:

那老师要怎么做,才能和小朋友一样呢?

(转过来)

(小朋友们可真厉害,大家都好棒!

二、深化认识

1.看看讲讲

(出示书上图片,全班一起做)

问:

你是怎么想的?

讲一讲

师:

身上的左右我们已经知道了,那身边的左与右你们知道吗?

下面啊,小朋友就来介绍下你左右边的小朋友。

用:

我的左边是----,我右边是-------

师:

小朋友都掌握的非常好,现在就和你的同桌说说看!

三、练习

(一)判断

1.我看到羽毛球的左边是篮球---------------()

2.教室的门在我们的左边---------()

3.我们敬礼用右手--------------()

(二)在街上(PPT)

先指导两个向左向右分别看到什么,再让小朋友自己完成小丁丁左右看到什么。

(三)摆一摆,谁最快

按题目要求摆放,看谁最快。

(四)画一画

A.在笑脸的左边画3个三角星,在笑脸的下面画2个爱心;

在爱心的右边画1个长方形,在爱心的上面画2个菱形;

在菱形的左边画4个五角星。

(五)找一找

1.从右起,第4个是香蕉.第2个是梨

2.从左起,第1个是草莓,第6个是菠萝

3.香蕉的左边苹果.右边是桃子

师:

你能把这些水果都找出来吗?

四、联系实际

A.上下楼梯

1.师:

是上楼梯的小朋友走得对还是下楼梯的小朋友走的对?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总结)

2.师:

如果上楼梯不靠右走,会怎么样呢?

(会和对面的小朋友相撞,不仅是上下楼梯,平时走路,都要这样靠右行。

B.在街上

师:

刚才我们在街上看见小丁丁和小巧。

那我们再来看下胖和小丁丁。

师:

我们先看下四位小朋友站的位置有什么不一样吗?

(小丁丁和我们同向,小胖和我们反向)

那你知道小汽车

五.总结评价

1.今天大家学习了什么?

(左与右)

2.大家回去呢,就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玩,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

在街上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能说出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

2.能说出空间中物体的左右位置。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2.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

情感目标: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学会判断空间事物的左与右。

教学难点:

体会“面对面”的物体方向是相反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注:

请学生事先以小组的形式,围圈而坐。

师:

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跟我做”。

请你跟我这样做(伸出右手,伸出左手,抬起左脚,抬起右脚,摸摸右耳朵,摸摸左耳朵……)

要求学生一边跟着说,一边跟着做。

我就跟你这样做(伸出右手,伸出左手,抬起左脚,抬起右脚,摸摸右耳朵,摸摸左耳朵……)

师:

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左与右”。

[通过游戏的形式,复习左右。

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认识左与右。

同时,在游戏的氛围中,可以进行自我纠错。

]

二、共同探讨,获取新知

1.出示题1

师:

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左与右,我们到大街上去瞧一瞧!

(揭示课题)

师:

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真多,真热闹啊!

我们在过马路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

过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

(板书)

2.出示题2

师:

小丁丁想过马路,他先看看左,再看看右。

他向左看到了什么?

向右看到了什么?

请个别同学回答。

3.出示题3

师:

这时,小巧也准备过马路。

那么,她向左看到了什么?

向右看到了什么?

独立完成后核对。

4.小组合作、尝试探究

师:

碰巧小胖也在过马路,那么小胖向左、向右又会看到什么呢?

小组讨论。

小结:

与小丁丁所看到的正好相反,因为他们是面对面的。

师:

那么小亚呢?

小结:

与小巧所看到的正好相反,因为他们是面对面的。

[在学生搞清他人身上的左与右,并能说出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的基础上,请学生介绍P8题1的图中每个人的左边和右边分别坐着谁?

从而让学生体会“面对面”的物体方向是相反的,为后来说出小胖、小亚向左、向右分别看到什么作铺垫。

然后来到大街上找左与右,先是与学生同方向的小丁丁和小巧,教会学生看图的方法,然后是与学生方向相反的小胖、小亚。

]

三、设疑问难,总结交流

师: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左与右与在街上”,知道了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碰到左与右。

对于这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问题吗?

[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思考、探索,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了多少,还有什么疑问。

]

上中下,左中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情景的展示,让学生认识上中下、左中右相对的位置关系的涵义。

过程能力与方法目标:

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主动探索过程,领会如何确定上中下、左中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知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探索上中下、左中右相对的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场地布置:

教科书、电脑课件、4-5人为一小组(配置一台电脑)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1.以小强送蛋糕的生活实例引入

师:

小朋友们,你们瞧,这是谁?

(电脑出示小强送蛋糕图)

小强:

大家好,我是小强,今天是外婆生日,我要给外婆送一个大蛋糕。

外婆家动迁搬到了绿洲花园,瞧这是地址:

绿洲花园1号楼二楼中间一间

(电脑出示绿洲花园图)

小强:

小朋友们,你们能帮我找一找吗?

师:

原来今天小强要给他的外婆送一个生日蛋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