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8956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docx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

2020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库及答案

1.(B )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B.1996年C.1997年D.1998年

2.幼儿园教育应以(D )为基本的活动方式。

A.学B.上课C.玩耍D.游戏

3.以“生活教育”为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D )。

A.陈鹤琴B.张宗麟C.张雪门D.陶行知

4.先天因素主要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因素是( C)。

A.成熟B.生长C.遗传D.发育

5.在其他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C )。

A.教育者的主导性B.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C.教育的目的D.教育的方法

6.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D )。

A.蒙台梭利B.柏拉图C.洛克D.福禄贝尔

7.儿童的发展是通过(A )。

A.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

C.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D.观看电视卡通节日而发展的

8.关于我国学前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

A.基础教育B.启蒙教育

C.属于义务教育D.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9.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B )。

A.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B.教师的保育意识

C.保育员的工作态度D.幼儿的自理能力

10.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第一所幼儿学校——“儿童之家”,创立以感官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教学体系的教育家是(B )。

A.福禄贝尔B.蒙台梭利C.德可乐利D.凯米

11.建立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并亲自主持幼稚园研究工作,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是(B )。

A.陶行知B.陈鹤琴C.张宗麟D.张雪门

12.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法律文书是(C )。

A.《义务教育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

C.《儿童权利公约》D.《幼儿园工作规程》

13.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主要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应(D )。

A.尊重儿童的个性B.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C.重视儿童学习的自律性D.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

14.“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这用来说明(B )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A.颜色B.环境C.遗传D.物质

15.在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条件下,教育者的(C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权威性B.知识性C.主导性D.艺术性

1.我国学前教育在亚太地区属于比较好的,20世纪末统计3~6岁幼儿入园率约为(C )。

A.25%   B.30%  C.35%  D.40%

2.__________是指文化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

(D)

A.文化传递  B.文化传  C.文化选择  D.文化变迁

3.__________是幼儿词汇量增长的活跃期。

(C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4.认为后天教育经验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儿童某种能力的发生与否,这种作用模式是( A)。

A.诱导   B.维持   C.递进  D.促进

5.儿童经常通过模仿游戏学习和掌握实际劳动知识技能。

(C )

A.氏族社会时期     B.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C.父系氏族社会时期   D.军事民主时期

6.与种姓制度和宗教神学密切联系。

(C )

A.古希伯来的幼儿教育  B.古埃及的幼儿教育

C.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  D.古希腊的幼儿教育

7.__________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同时还强调指出一幼儿教育应当遵循自然的原则。

(B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福禄贝尔

8.__________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 C)

A.杜威    B.蒙台梭利  C.维果茨基  D.皮亚杰

9.《幼教无际论》、《从孩提到青年》、《我的童年》等专著的作者是(D )。

A.陶行知   B.陈鹤琴   C.鲁迅   D.张雪门

10.从全球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90年代强调(A)。

A.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B.儿童个性、情感和社会化发展

C.智力开发            D.培养创造力

11.是促进儿童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

(B )

A.良好的品德修养    B.良好的身心素质

C.良好的审美能力    D.良好的智力水平

12.在指导儿童结构游戏时,要求大班幼儿学会的结构知识是(A )。

A.会识别左右               B.会识别材料的形体、大小、颜色

C.会识别高低、宽窄、厚薄         D.会识别轻重、长短、前后

13.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__________原则。

(B )”

A.活动性   B.综合性  C.发展适宜性  D.独立自主性

14.属于独立自主性教育中关注环境的基本内容。

( D)

A.学习“安静”  B.学习开门  C.学习叠被子  D.学习浇花

15.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或教学表演,为儿童提供具体模仿的范例,这种方法是(A )。

A.示范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演示法

16.是幼儿教师最常用和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

(D )

A.游戏化方法    B.环境体验法  C.行动操练法  D.语言法

17.发泄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B )。

A.语言的发泄,动作的发泄  B.生理的发泄,心理的发泄

C.肢体的发泄,情绪的发泄  D.外在的发泄,内在的发泄

18.__________是被《未成年人保护法》所严令禁止的,是根本不允许在幼儿园以及各级教育机构使用的。

( D)

A.自然后果的惩罚  B.剥夺性惩罚 C.社会性惩罚  D.生理性惩罚

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本书中指出:

“对幼儿照料与教育,就像纬线和经线一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这句话强调(D )。

A.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B.家园配合  C.因材施教  D.保教结合

20.对于1岁半以后的儿童,应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有(B )。

A.不倒翁,拨浪鼓 B.手工、绘画材料  C.色彩鲜明的小球   D.用手穿的大木珠

21.“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属于分离焦虑的(C)。

A.反抗阶段   B.失望阶段   C.超脱阶段   D.平复阶段

22.__________幼儿的特点是求知欲强,好学乐问,对周围的一切都非常关注。

( D)

A.学前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23.教师每天邀请一名幼儿的家长来校参加整个半天的活动,这是__________的做法。

(D )

A.美国保育学校 B.法国保育学校  C.德国保育学校  D.英国保育学校

24.__________是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桥梁,促进家园合作,体现幼儿园和家长的伙伴关系。

(B )

A.咨询活动  B.家长委员会  C.家长学校  D.电话联系

25.__________创建于内蒙古锡林浩特的草原牧区。

( A)

A.流动幼儿园  B.巡回辅导班  C.游戏点  D.儿童游戏场

1.“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针对幼儿教育界普遍出现的(C)倾向提出来的。

A.幼儿教育多元化B.幼儿教育制度化C.幼儿教育小学化D.幼儿教育特色化

2.所谓(D),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系统地教授儿童。

A.吸收的心智B.整个教学法C.全面教育D.教、学、做合一

3.幼儿主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C)。

A.游戏B.交往C.活动D.游玩

4.尊重和保护幼儿原则并没有明确要求(D)。

A.尊重幼儿的基本权利B.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

C.尊重幼儿的观点、意见D.尊重并同意幼儿的主张、决定

5.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最好的信息源来自(C)。

A.同龄人B.社区人士C.家长D.教养员

6.在幼儿园月计划、周计划中,教师制定的目标是(C)。

A.全园教育目标B.中期目标C.近期目标D.行为目标

7.成人往往按照自己习惯设计的蓝图去要求、塑造儿童,使儿童的天性得不到发展,这是因为在制定学前教育目的时未考虑到(D)。

A.社会发展的需要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D.学前儿童的需求

8.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目标的范畴。

C

A.智育B.体育C.德育D.美育

9.对幼儿园幼儿活动的正确理解是(D)。

A.让儿童尽情地随意玩耍B.在安全的前提下按课程的要求活动

C.为儿童舒展筋骨而进行活动

D.教育过程就是活动过程,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

10.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研究发现,儿童入学后学业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D)。

A.儿童的遗传素质B.家长的文化素养C.儿童的早期经验D.学校的教育方式

1.儿童从出生到3岁的社会化主要是在__________中进行的。

( B )

A.社区   B.托儿所   C.家庭   D.社会化活动

2.幼儿教育目标的入手点是( D )。

A.思维   B.想象  C.任务  D.情感

3.皮亚杰认为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要素,即(B  )。

A.遗传、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B.成熟、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C.遗传、成熟、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D.成熟、社会性经验、学校学习的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4.儿童出现逻辑思维萌芽的年龄是(C)。

A.3~4岁   B.4~5岁   C.5~6岁   D.6~7岁

5.人类个体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一般遵循着__________的发展规律。

(C  )

A.由中间到四周发展  B.从外部到内部 C.从动作到语言  D.从语言到动作

6.人类最早呈现出来的幼儿教育形态是( D )。

A.以老教小   B.母亲教孩子  C.模仿游戏  D.在实际生活中学习

7.__________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D  )

A.蒙台梭利   B.皮亚杰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贝尔

8.__________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

( B )

A.思物  B.恩物  C.念物   D.宠物

9.“情商”这个概念是__________首先提出来的,根据他的研究结论,一个孩子将来成功与否,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

(D )

A.加德纳    B.加德曼    C.戈尔纳   D.戈尔曼

10.陈鹤琴对幼儿园惩罚所持的观点是( D )。

A.坚决反对      B.表示理解并支持

C.可以偶尔使用    D.在规定的原则下使用

11.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三个方面。

( A  )

A.创设游戏环境、指导和促进游戏展开、观察和评估游戏

B.创设游戏环境、指导和参与儿童游戏、观察和评估游戏

C.提供玩具和游戏材料、指导和促进游戏展开、做好安全保护工作

D.提供玩具和游戏材料、指导和促进游戏展开、观察和评估游戏

12.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主要体现了学前教育中的__________原则。

( A )

A.独立自主性  B.发展适宜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13.幼儿园老师带孩子们到郊区小农场参观,让城市里的孩子看到了“真正的猪、牛和羊”,这种教学方法称为( A )。

A.直观形象法  B.实践法   C.行动操练法   D.情感体验法

14.大

(2)班的小朋友们都在各自的兴趣小组玩游戏,唯独小强一个人懊丧地坐在一边,原来小强太霸道,小朋友们都不喜欢与他一起玩。

老师看在眼里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老师这种教育方法属于( A )。

A.自然后果法  B.冷处理法   C.权利剥夺法   D.平行教育法

15.在下列家庭教育措施中,哪一项是不太妥当的?

( D)

A.凡是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家长务必身体力行

B.尽量满足儿童生理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C.家庭成员之间保持一致的教育观念

D.一切家庭事务都向儿童公开

16.在家庭中,下列哪一项对儿童性格的形成影响最大?

( C )

A.父母的年龄差    B.家庭经济收入

C.家庭生活氛围    D.家庭结构”

17.我国最早提出并回答先天和后天关系问题的是(C)。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老子

18.“要求幼儿认识国旗、国徽”,这属于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中的(C)。

A.远期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活动目标

19.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C)。

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塑胶地板

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  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20.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时,下列哪一种语言描述最合适?

( B  )

A.“请注意不要错拿别人的毛巾”    B.“请拿自己的毛巾,上面绣着你的名字”

C.“乱拿别人的毛巾老师会批评的”   D.“拿别人的毛巾小朋友会不高兴的”

21.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儿童在学前阶段通过教育已经能够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了,所以至少在学前班可以进行“小学化”的识字教育。

这种做法( B  )。

A.有道理,通过提前识字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B.违背“发展适宜性原则”,不应该这么做

C.在条件好的城市幼儿园大班可行

D.可行,因为提前学习知识有利于儿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提高自信心

22.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与家庭是关系。

( C )

A.教育的主辅   B.商业  C.伙伴   D.服务与被服务

23.下列哪种方式是幼儿教师与家长谈话交往时较好的方式?

( A )

A.谈话时不涉及别的孩子,以平等的身份采用日常用语与家长交谈

B.只是向家长报告孩子的优点,让家长高兴

C.对存在问题的孩子,向家长指出他们的教育观有问题

D.只是向家长谈幼儿的问题,要家长注意或配合教育孩子

24.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中,是首要的因素,它是幼儿教育的前提。

( A )

A.爱心   B.观察力  C.组织能力   D.与儿童沟通的能力

25.上课时遇到幼儿尿裤子这种情况,幼儿教师采取以下哪种做法最为恰当?

(C )

A.一边组织教学一边给孩子换裤子   B.责备孩子该上厕所时不去上

C.把孩子领到寝室或卫生间帮他换好裤子并叮嘱他以后想尿尿要告诉老师

D.如果天气比较热就让其自然干

1.广义幼儿教育包括(A)。

A.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幼儿教育B.幼儿园、托儿所和亲子班的幼儿教育

C.学前班、幼儿园和家庭的幼儿教育D.社区、幼儿园和儿童游戏场的幼儿教育

2.幼儿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C)。

A.要满足家长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B.要促进家长身心的健康发展

C.要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D.要为家长留下单独生活的时间和空间

3.在我国幼儿教育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教育是(D)。

A.社区中心的幼儿教育B.流动站幼儿教育

C.学前班教育D.幼儿园教育

4.下列不属于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是(B)。

A.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B.幼儿的兴趣C.师资力量薄弱D.办学条件差

5.幼儿教育的领导权和性质取决于(C)。

A.国家地理B.国家人口C.国家制度D.国家经济

6.幼儿天生就充满了好奇,不断探索外部世界。

这说明幼儿是(B)。

A.自然成熟的个体B.自主建构的个体

C.依赖环境的个体D.人为塑造的个体

7.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诸因素大致包括(D)。

A.父母、老师、同伴和亲戚B.感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

C.社区、家庭、幼儿园和大众传媒D.遗传、环境、教育和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8.幼儿教师要事无巨细,对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给予关心和帮助,这体现了幼儿教师劳动的(B)。

A.繁琐性B.细致性C.微妙性D.平凡性

9.如果幼儿有主动学习的体验,能独立思考。

这表明该幼儿是(C)。

A.学习的奴仆B.学习的伙伴C.学习的主人D.学习的对手

10.支架教学就是(A)。

A.为幼儿的学习搭建桥梁,提供必要支持

B.尽可能周全地照顾幼儿的一日活动

C.减少幼儿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与挫折

D.控制幼儿,制订详细的幼儿学习计划

11•幼儿一般只能感受事物表面的简单的形式美,这说明幼儿审美感知具有(D)。

A.低级性B.浮躁性C.冲动性D.肤浅性

12.幼儿园班级中的卫生保健工作主要由(B)。

A.幼儿教师完成,但保健医生要做辅助性工作

B.保育员完成,但幼儿老师和其他人员也要参与

C.保健医生完成,但幼儿教师和园长也要参与

D.园长完成,幼儿园其他人员辅助完成

13.幼儿晨问自由活动的保教重点是(C)。

A.引导幼儿从事作业与教学活动

B.让幼儿复习以前所学的内容

C.稳定幼儿的情绪

D.让幼儿帮助老师做好教学准备

14.幼儿园内部环境包括(A)。

A.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B.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

C.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D.客观环境与主观环境

15.按引导发展原则的基本要求,幼儿教师应(D)。

A.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幼儿B.用静态的眼光看待幼儿

C.用批评的眼光看待幼儿D.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幼儿

1.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制度、教育结构、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方法等方面的变革,其中是核心。

(A)

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手段现代化

C.教育结构现代化D.教育制度现代化

2.现代社会初期,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B)。

A.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施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

B.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

C.促进儿童身体、情绪、智能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D.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

3__________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D)

A.柏拉图B.格塞尔C.皮亚杰D.华生

4.__________的宫廷学校由国王(法老)在宫廷中专门开设,采用幼儿教育与初等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形式。

(B)

A.古希伯来B.古埃及C.古代印度D.古希腊

5.在教育史上,是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

(A)

A.裴斯泰洛齐B.卢梭C.洛克D.福禄贝尔

6.__________认为教育应该把重心放在儿童的身上,以儿童为中心,因此儿童在托幼机构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均应根据儿童的兴趣来进行,活动方式灵活多样,不受任何拘束。

(A)

A.杜威B.蒙台梭利C.维果茨基D.戈尔曼

7.有“中国幼儿教育之父”之称号的教育家是(B)。

A.陶行知B.陈鹤琴C.鲁迅D.张雪门

8.从全球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60年代强调(C)。

A.儿童全面和谐发展B.儿童个性、情感和社会化发展

C.智力开发D.培养创造力

9.__________以前是人格陶冶的最重要时期。

(D)

A.3岁B.4岁C.5岁D.6岁

10.《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__________小时。

(C)

A.1B.1.5C.2D.2.5

11.以下几种游戏中,__________属于创造性游戏。

(D)

A.智力游戏B.体育游戏C.音乐游戏D.角色游戏

12.通过适当的训练使儿童学会自我服务、独立做事、独立思考,体现了__________原则。

(C)

A.活动性B.发展适宜性C.独立自主性D.启蒙性

13.发展适宜性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A)。

A.个体适宜性B.性别适宜性C.个性适宜性D.身体适宜性

14.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都应以__________为主要衡量标准。

(B)

A.综合性B.启蒙性C.科学性D.现代性

15.以下对保育工作的认识中,正确的是(D)。

A.保育者的工作是帮助教师做好一些教学辅助工作

B.保育者的工作是搞好卫生

C.保育者的工作是保证在园儿童吃好、穿好

D.“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一体化”

16.__________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

(C)

A.演示法B.范例法C.观察法D.示范法

17.教师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这种方法是(B)。

A.语言法B.行动操练法C.环境体验法D.移情法

18.__________被称为“感觉运动游戏”。

(A)

A.玩沙和玩水的活动B.与视觉、听觉相关的活动

C.与嗅觉相关的活动D.与味觉相关的活动

19.对于初生2、3个月的婴儿,应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有(C)。

A.手工、绘画材料B.用手穿的大木珠

C.色彩鲜明的小球D.不倒翁、拨浪鼓

20.3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D)。

A.具体形象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直觉思维D.直觉行动思维

21.家长对于托儿所、幼儿园的心态可分为几个阶段,其中“对孩子的不适应状态感到忧虑”属于(A)。

A.希求期B.忽略期C.需求期D.渴求期

22.“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

对孩子的爱。

”这话出自(A)

A.苏霍姆林斯基B.杜威C.陶行知D.蒙台梭利

23.__________是教育幼儿的前提。

(C)

A.细心B.耐心C.爱心D.童心

24.一位新入园的儿童问教师:

“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

”教师最好回答:

(B)

A.“老师不知道。

”B.“你现在很想念妈妈,是吗?

妈妈4点半就来接你。

C.“妈妈4点半就来接你。

”D.“妈妈马上就来接你。

25.社区教育起源于(A)。

A.丹麦B.英国C.美国D.德国

1.(C)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而不存在什么天赋。

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福禄贝尔

2.批评清末民初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的教育家是(A)。

A.陶行知B.张雪门C.陈鹤琴D.张宗麟

3.18世纪法国著名的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A)。

A.《爱弥儿》B.《教育漫话》C.《人的教育》D.《母亲读物》

4.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的是(A)。

A.《幼儿园教育纲要》B.《幼儿园工作规程》

C.《幼儿园工作暂行管理条例》D.《未成年人保护法》

5.2001年9月,我国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确定的“五领域课程”内容包括的五个方面是(B)。

A.体育、艺术、语言、常识、社会B.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C.体育、德育、艺术、科学、社会D.健康、计算、社会、科学、艺术

6.(C)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

A.爷爷奶奶B.幼儿教师C.家长D.小学教师

7.(A)是指向家长宣传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学习教育方法等。

A.家长学校B.家长专栏C.家长座谈会D.家访

8.与幼儿园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是(C)。

A.目的性B.组织性C.随意性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