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9937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25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艺术生文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日本把偷来的赃物从左手倒右手,还对物品的真正主人说是为了“更好地保管物品”,听起来多么“善解人意,替人着想”。

  事实上,几十年来,日本煞费苦心,动用种种伎俩,包括“私有化”、“租赁”、“购买”、“国有化”等等,以为给这些花样贴上符合日本国内法的种种标签,多次倒手,再加上各种“保管措施”,就能像洗钱一样把赃物“漂白”,最后留在自己腰包里。

只可惜,机关算尽,自欺欺人的把戏不可能得逞。

  美国诗人奥格登·

纳什曾写过一首题为《日本人》的诗:

“日本人彬彬有礼,满口说着‘对不起’;

他爬进邻家花园,微笑说声‘请包涵’。

……他友好鞠躬咧嘴笑,‘抱歉,现在花园归我了’。

  我无意贬损日本文化中彬彬有礼的成分。

但日本政府在涉及钓鱼岛问题上,口口声声“和平”、“安全”、“稳定”、“规则”,“法治”、“宪章”、“国际法”,骨子里却笃信“谎言千遍成真理”。

只可惜,一句谎言,要用更多谎言来掩盖,结果只能欲盖弥彰。

  “偷”中国领土的行径,不论包装多么华丽,描绘得多么彬彬有礼,终归是窃取。

野田们,还是住口、住手吧!

偷偷地补助,暖暖的关怀

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大三学生小伟并不担心这个学期的伙食问题,因为学校已经在6月份“偷偷地”给他的卡里汇去3个月的生活补助。

这是中国科技大学正在实施的“隐形资助”制度所带来的好处。

(《工人日报》9月25日)

  据报道,中科大对于贫困大学生,从资格审查到认定到资助方式,都遵循“科学而人性”的原则,让最需要接受资助的大学生体面地接受资助:

学校“一卡通”中心按要求每月提供平均每餐费用处于基准线下的学生名单,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名单与学校的贫困生数据库进行交叉对比,两者重合即被视为“隐形资助”对象。

名单确定后,学生无需自己申请,学校会“偷偷地”地将生活补助打到其卡上。

  中科大如此的程序操作,因为有了大量隐形状态下调查数据的支撑,以及动态的援助管理,不仅保证了扶助的针对性和公正性,也体现了高校应有的人文关怀。

这种制度被学校师生广泛赞誉,被称为“是一群理科学者科学思维的产物,具有典型的中科大风格”。

  如今,各高校都设有针对贫困生的助学金,但由于“僧多粥少”,到底谁才是最需要资助的人,成为高校的一件头疼事。

而且,贫困生资助既体现着关爱,也关系到尊严,如何处理好知情权和隐私权之间的矛盾,需要很强的责任心和巧妙的工作艺术。

这不仅考验着学校的智慧,也能映照出一所学校的精神品格。

  此前,部分高校“不恰当”的扶贫资助方式曾遭媒体和公众质疑:

昆明某高校通过“比惨”演讲,挑选所谓的“贫二代”;

福州某高校让申请人上台陈述家庭状况,由“围观”同学票选特困生和贫困生;

有的高校,不仅在学校公示栏公布贫困生身份信息,还将学生父母的姓名、健康状况甚至是联系方式也一同晒出来。

  不仅如此,个别高校还出台文件,对受助贫困生的生活有着方方面面的限制和要求。

比如“不能穿戴时髦”,“不许使用价值超过1000元的手机”等。

规范贫困生不要铺张浪费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此的规定未免太简单、武断。

贫困生领的是国家补助,固然需要接受社会监督,但信息公开的形式也应合情合理,需充分考虑他们的感受。

较之一般的学生,很多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自卑情绪,将原本隐私的困苦公之于众无疑是当众揭其伤疤。

某些不恰当的助学方法,虽然救了大学生的贫,却冷了他们的心。

“比基尼京剧”不是创新是亵渎

近日,一组国际比基尼小姐身着性感比基尼、戴着京剧头饰、进行含有京剧元素的比基尼秀的照片,在网上被广泛转发。

有网友称其糟蹋国粹,也有人认为是创新。

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组委会有关人士回应称,此举旨在向世界传递东方美感,绝没糟蹋国粹京剧的想法。

(《成都晚报》9月25日)

  京剧头饰很美,比基尼很诱人,姑且将这种“混搭”了比基尼的京剧,称作“比基尼京剧”。

从网络留言来看,绝大多数网友的批评是猛烈而辛辣的,批其哗众取宠者有之,批其挑逗观众感官者亦有之,有人认为“这是对传统艺术最失败的传承和创新,国粹被糟蹋得令人无法接受”,有人甚至直言“性感外露的比基尼与含蓄内敛的戏曲是水火不容的,而‘比基尼京剧’只有三围,没有文化,谈何弘扬国粹”。

  在笔者看来,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组委会面临如此责难,完全是咎由自取。

  应该承认,包括京剧在内的一些传统艺术如今日渐式微,确实需要创新,使之枯木逢春。

但如何创新却是个严肃命题,再怎么创新,都应以保护和传承为主旨,以尊重传统艺术为前提,都不能丢弃“传统”二字,而将其扭曲或恶搞得面目全非。

  具体而言,京剧与比基尼,完全代表着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中西文化,好比一个是古代大家闺秀,一个是现代“三点式”女郎。

京剧之美,美在极富表现力的唱功和婉约的内涵,美在那种古典的优雅、思想的矜持、文化的深邃;

而比基尼,如果说它也很美,也只是美在女性半遮半露、性感妖艳的曼妙身型。

可比基尼肤浅低俗的外在美,怎可与京剧的古典美、文化美、思想美相提并论?

甚至可以说,二者相互冲突。

  当京剧“混搭”了比基尼,这样的创新就颇有些不伦不类。

中西文化可以交流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也可以相互渗透,但不可生搬硬套,更不可恶搞。

否则,性感妖艳的比基尼与流传千年的国粹,不仅碰撞不出时尚的火花,反而会让人觉得,此举不过是借助京剧的“文化外衣”来达到“另类诱惑”,颇有点卖弄风骚、让京剧成为“情色闹剧”之嫌。

从这个角度说,就有点糟蹋国粹的味道了。

试问,这场国际比基尼小姐比赛中的那些中外模特,又有几人懂得京剧的真谛?

说穿了,某些人之所以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让艳光四射的比基尼女郎演绎国粹京剧,其醉翁之意,并不在于弘扬中华文化,而是借京剧外壳赚取眼球,达到不同凡响的商业炒作效果,以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

对这类为了赤裸裸的经济利益,而不尊重甚至是糟蹋传统文化的赛事,有关部门应该责令其整改并处罚,至少应向传统艺术的坚定拥趸道歉,以使其对传统文化多一些敬意和爱护。

“好声音”不能变成“噪音”

 9月30日晚,知名娱乐节目中国好声音在上海体育场迎来总决赛,这场原计划22:

30结束的演出,因大量插播广告,超时达2小时,引起周边居民不满。

  不难想象,深夜里长时间持续的好声音比赛,已严重影响了居民休息,此时,再美妙的“好声音”恐怕也是让人不堪消受的“噪音”。

  中国好声音是相关主办方的一棵摇钱树,据悉,“好声音”插播广告创下15秒116万的天价;

广告创收已超过1亿元,且这个数字待最终结算完还将上升。

媒体追逐广告商业利益,这本无可厚非,不过,凡事应有度,“好声音”总决赛4个多小时的直播中,粗略统计有14轮广告播出。

如此高频率的广告轰炸,别说周边居民受不了,即便是现场观众也难以承受。

  据报道,观众对过多的广告提出异议,第10轮插播广告后,每次播出广告之际全场都会嘘声一片,连主持人华少也不得不几次安抚观众“我很抱歉,我很理解你们的心情,结果在我手里,但广告过后我们才会回来”。

可以看出,频繁的广告严重影响到观众的观看体验。

“好声音”总决赛票价最低180元最贵达1680元,观众花这么多钱买票不是来看广告的。

  作为媒体,需要处理好服务大众和商业经营之间的关系,不能够无度追逐经济效益而伤害民众的利益。

娱乐节目的广告多,证明其受欢迎度,但过多过滥的广告引发民怨,无疑将损害节目的长远发展。

中国好声音作为一个王牌娱乐节目,在社会责任上,也要做成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此次,居民报警反映“好声音”扰民后,上海警察为保护居民休息权,及时出警,并没有因为“好声音”的特殊身份而给予特殊对待,如此公正执法的态度,值得称道。

从网上舆论看,尽管,“好声音”的现场工作人员在微博上大呼警察粗暴执法,要求道歉,但网民几乎一边倒地对警察执法行为表示支持。

显然,大家尽管喜欢“好声音”,但是这样的感情并不影响到民众对于基本是非的判断。

  作为“好声音”的相关主办方,理应正视这样的民意,不能让这次的扰民事件不了了之,而应对利益受损的观众和相关居民郑重道歉。

并把此事件当成一堂社会责任课,改进今后的节目制作。

  上海警方和相关部门也要做好善后处理。

一方面,由于执法过程中,音响师跌下调音台,头部受伤。

应对警察是否存在粗暴执法行为做进一步调查,还当事人一个公道,另外,对于“中国好声音”超时演出,噪音扰民,依法进行处罚。

如此,这一事件才算画上句号。

“新生撒娇”引发的教育思考

 报载,“一条牛仔裤,两床被单,三双袜子,五件短袖。

”汉口学院电信电气学院大一新生尹小寒(化名),将自己的脏衣服打包邮寄回襄阳的家中让父母帮忙清洗。

昨日,他回到家却发现包裹仍被打包放在家里,父母不给洗。

(见10月2日《长江商报》)

  大一新生将自己的脏衣服打包寄回让父母帮忙清洗,说得不客气一点是“撒娇”。

今年开学以来,全国各地不断爆出“新生撒娇”事件。

如有学生因不能天天洗澡而选择退学;

有学生为逃避军训而谎称爷爷病危……时下的独二代是越来越娇气,难道独二代进大学后成了天之“娇子”?

该新生如此“撒娇”,可惜父母并不买账,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家里”,让新生回家后亲自清洗。

这已经给出了正面回答。

  “新生撒娇”,直接体现出来的是独二代的生活自理能力太差,难以适应新环境下激烈竞争的社会生活与压力。

这一现象的出现,乍一看,是“养不教,父之过”,家长包办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失去了应有的责任心、自我管理、自我生存的能力。

如有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城市高中毕业生选择大学,超过80%由父母操办。

但实质上是应试教育的体制把家长们逼进了死胡同。

虽然时下大力倡导开展素质教育,但在应试教育面前,家长们的愿望往往显得苍白无力,因而独二代成了进大学后的天之“娇子”,也不足为奇。

  西方哲人黑格尔说:

“存在即合理。

”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基础。

应试教育的存在亦如此。

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矛盾,“应试”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应试教育虽然存在残缺,但在现阶段仍然不失为一种选拔人才、体现社会公平的方式,缺乏的是没有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进行有机的融会贯通。

像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学生可以通过个性表达来上大学。

如果我们能够把主动权交给大学,由各大学通过“应试”而录取学生,或许就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融会贯通的好途径。

  厘清了问题的根源,关键是如何采取跟进对策,让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面前别再显得鸡肋,而是平等地协调发展。

精美哲思短文

1、还生命以过程

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

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

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

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

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

废墟是古代派住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的挑剔和筛选。

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的力量和精粹。

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

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

2、有所敬畏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

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

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

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

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别的什么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往往取决于个人所隶属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甚至取决于个人的某种神秘体验,这是勉强不得的。

一个没有这些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可能是一个善良的人。

然而,倘若不相信人世间有任何神圣价值,百无禁忌,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就与禽兽无异了。

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

在他的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

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

不论他对人生怎样充满着欲求,他始终明白,一旦人格扫地,他在自己面前竟也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那么,一切欲求的满足都不能挽救他的人生的彻底失败。

相反,那种不知敬畏的人是从不在人格上反省自己的。

如果说“知耻近乎勇”,那么,这种人因为不知耻便显出一种卑怯的放肆。

只要不受惩罚,他敢于践踏任何美好的东西,包括爱情、友谊、荣誉,而且内心没有丝毫不安。

这样的人尽管有再多的艳遇,也没有能力真正爱一回;

结交再多的哥们,也体味不了友谊的纯正;

获取再多的名声,也不知什么是光荣。

不相信神圣的人,必被世上一切神圣的事物所抛弃。

3、上帝只掌握一半

自从你生下来的那一刹那起,你就注定要回去。

这中间的曲折磨难、顺畅欢乐便是你的命运。

命运总是与你一同存在,时时刻刻。

不要敬畏它的神秘,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

不要惧怕它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

不要因为命运的怪诞而俯首听命于它,任凭它的摆布。

等你年老的时候,回首往事,就会发觉,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

你一生的全部就在于:

运用你手里所拥有的去获取上帝所掌握的。

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就越庞大,你获得的就越丰硕。

在你彻底绝望的时候,别忘了自己拥有一半的命运;

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一半的命运。

你一生的努力就是:

用你自己的一半去获取上帝手中的一半。

这就是命运的一生;

这就是一生的命运。

4、心灵的轻松

生命是一个人自己的不可转让的专利。

生命的过程,就是时间消费的过程。

在时间面前,最伟大的人也无逆转之力;

我们无法买进,也无法售出;

我们只有选择、利用。

因此,珍惜生命,就是珍惜时间,就是最佳地运用时间。

由于我这种意识的强烈萌生,我越来越吝啬地消费我自己。

我试图选择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因此我提倡并创作轻诗歌。

我所说的轻并非纯粹的游戏人生和享乐,而是追求心灵的轻松和自由,过自我宽松的日子。

而这种感觉会导致行为的选择更富有人性和潇洒。

一个人自己活得很累,会使你周围的人和社会也感到很累。

如果说,我能有益于他人和群体,就是因为我能释放出这种轻松的气息,使别人和我有缘相聚(无论多么短暂)都能感到快乐。

只有轻松才能使人不虚此生,才能使整个世界变得和谐。

以恶是治不了恶的。

对于我们这群黄土地的子孙来说,古老的文明、漫长的历史已使我们背负够重的了,复杂的现实和人际关系使我们体验够累的了。

我愿意以轻对重,以轻对累。

对我自己,无论处于佳境还是不幸,我都能寻找到自我轻松,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为劣境所苦。

对周围群体,当我出现在他们面前,能带给他们所需要的轻松,从而增添或缓解他们生活中的喜悦和痛楚。

当然,这也是我在非常窄小天地里的一个愿望,为社会、世俗所囿的我,深知——追求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在某些时候和某些方面,也许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5、想 念

常常会无端地想念一些人。

想起一些人时,总感觉自己的生命是切成一段段的,每一段都和一些人联在一起。

没有这些人,生命似乎也就苍白贫乏,没有着落。

但也不单是朋友,一些不是朋友而不得不与他们发生联系的人,甚至一些憎恨的人,也常常要想起他们,所以,生命便可以分解成这样:

一些被你所爱的人分去了;

一些被你恨的人分去了;

一些被你无所谓爱或恨的人分去了。

你的生命被这三种人分解去了。

你在漫长的岁月里想念他们,因此你觉得自己的生命实在而丰足。

幽幽的想念不为人知,带着往昔的感情色彩,或爱或恨或浓或淡或长或短。

当你想念着一个人时,便觉得在极深极深的心底,有一些莫名的颤动,若隐若现,欲升还沉,你想紧紧地抓住他们,但他们稍纵即逝。

当你想念滑过你生命的那些人时,所有的爱憎都蒙上一层淡淡的晕光。

透过晕光,你再看他们,爱和憎都化做一种体验生命的深广的欣慰了。

6、无需太多

那天偶过花店,他察觉到我对黄玫瑰的喜爱,第二天便送了一束给我。

可不知怎的,我老想着花店橱窗里的那一朵,总觉得这一束不如那一朵清丽可人。

有一天,我俏皮地问他:

“你真的爱我吗?

”其实,只要他讲一个“爱”字,我就满足了,可他不仅说“爱”,且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爱的理由,听着、听着,我心不在焉了?

无需要太多!

人,有时真的并不是非要得到或听到许多的。

一朵花,一片绿叶,一个会心的微笑,一缕柔情,一点真心,一句关切的问候,一声同情的惋惜,便可使我们如品香茗、似饮甘醇了。

只要在我心身透支时,有一双温暖的手向我伸出,我便能借助这一臂之力走出困境;

只要在我苦恼时,有一位善解人意的朋友在我身边,我就能吐出所有心事求得心灵上的舒展;

只要在我忧郁时,天边有一抹淡淡的斜阳,便能照亮我那双迷茫的眼睛。

只要?

不必希求太多——向朋友、向爱情,尤其是向生活。

是否记得?

我们曾经多么专注地设计美妙的未来,我们是如何细致地描绘多彩的前途,然而,尽管我们是那样固执、那样虔诚、那样坚韧地等待,可生活却以我们全然没有料到的另一种面目呈现于面前。

无需痴想太多!

只要我们每一刻都在认真地做人,认真地生活。

7、幸福的柴门

假如通往幸福的门是一扇金碧辉煌的大门,我们没有理由停下脚步;

但假如通往幸福的门是一扇朴素的简陋的甚至是寒酸的柴门,该当如何?

我们千里迢迢而来,带着对幸福的憧憬、热望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带着汗水、伤痕和一路的风尘,沧桑还没有洗却,眼泪还没有揩干,沾满泥泞的双足拾级而上,凝望着绝非梦想中的幸福的柴门,滚烫的心会陡然间冷却吗?

失望会笼罩全身吗?

我决不会收回叩门的手。

岁月更迭,悲欢交织,命运的跌打,令我早已深深懂得什么是生命中最最值得珍惜的宝贝。

只要幸福住在里面,简陋的柴门又如何,朴素的茅屋又如何!

幸福的笑容从没因身份的尊卑贵贱失去它明媚的光芒。

我跨越山川大漠,摸爬滚打寻求的是幸福本身,而不是幸福座前的金樽、手中的宝杖。

幸福比金子还珍贵,这是生活教会我的真理。

8、缘

有时,只那么一两步,便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

这就是缘。

有很多时候,我总是在想,要是那时没有选择这条路,要是?

结局往往大不一样。

是的,我们失去了不少,但我们也得到了很多!

正如生与死,得到与失去永远是一对孪生兄弟。

在我们失去某一样东西的同时,也意味着另一种拥有。

这就是缘。

某一天的某一刻,我信步走出房门,来到某一棵树下,这时吹来一阵风,飘来一片落叶,由此引出一首诗。

一切都很自然。

就好比佛家的“禅”,不容细想的。

很多年前路过一个无名小镇,随便去了一家旅馆,店主的相貌平常得令人过眼即忘,但待人不错,那夜我睡得很香,次日天亮,又乘车继续赶路。

或许今生我再也不会到那个小镇,再也见不到那位店主,但那些灯火、那个小镇、旅馆及店主?

这些残缺不全的美好记忆,却构成了我一生中最大的想象空间。

相恋已久的女友突然提出分手,原因很简单:

今生无缘。

遂释然。

偌大的世界,总会有一个钟情于己的女孩,总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

我们还有什么可强求的呢?

阴差阳错,悲欢离合,构成了我们的一生。

在失去的同时,我们无形中往往已得到许多。

因为得来不易,所以当备加珍惜。

这世界,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抱怨的东西。

因为,这就是缘呵!

9、平 静

我相信,我们内心的平静和我们在生活中所获得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身处何方,也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更不在于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而只在于我们的心灵所达到的境界。

在这里,外界的因素与此并无多大的关系。

大约300年前,当弥尔顿双目失明后,他就发现了这一真理:

“思想运用以及思想本身,能将地狱变为天堂,抑或将天堂变为地狱。

以拿破仑和海伦?

凯勒的生平为例,就可以证明弥尔顿的话是何等的正确:

拿破仑拥有了一般人梦寐以求的一切——荣耀、权力、财富等等,然而他却对圣海琳娜说:

“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过快乐的日子。

”而海伦?

凯勒是个又盲又聋又哑的残疾人,可她却说:

“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我活了50多岁,如果问我在生活中学到了什么的话,那么,我的回答就是:

“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和任何事物可以给你带来平静。

10、幸福三要素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

一是有希望。

二是有事做。

三是能爱人。

有希望。

  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

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

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

“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

”亚历山大回答说:

“我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

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

”一个人要是只生活在回忆中,却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经开始终结。

回忆不能鼓舞我们有力的生活下去,回忆只能让我们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监狱。

有事做。

  

一个英国老妇人,在她重病自知时日无多的时候,写下了如下的诗句:

现在别怜悯我,永远也不要怜悯我,我将不再工作,永远永远不再工作。

很多人都有过失业或者没事做的时候,就会觉得日子过得很慢,生活十分空虚。

有过这种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有工作不是不幸,而是一种幸福。

能爱人。

诗人白朗宁曾写道:

“他望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苏醒。

”生命中有了爱,我们就会变得焕发、谦卑、有生气,新的希望油然而生,仿佛有千百件事等着我们去完成。

有了爱,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也变得万紫千红。

最完美的祷告,应该是:

“主啊,求你帮助我有力量去帮助别人。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