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15280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1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

《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docx

七年级地理上册检测题

七年级地理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检测

(一)

班级姓名2012.9

一、选择题:

将所选答案代表字母填入下表。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B.地球是个球体

C.地球绕太阳公转D.海平面上升

2.小梅说她去旅游时照了一张非常有意义的照片,照片上她两只脚分别踏在南北半球上,这个地点可能在

A.北京B.成都C.基多D.上海

3.下列关于经线、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B.纬线相交于南北两极

C.纬度越高,纬线越长D.两条相对的经线构成一个圆圈

4.地图的“语言”包括

A.图片、高度、距离B.指向标、地名、数字

C.比例尺、方向、图例D.比例尺、图例、指向标

5.下列现象由公转引起的是

A.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B.昼夜的更替

C.四季的变化D.太阳的东升西落

6.下列常用图例符号中,错误的是

A.水电站B.河流C.铁路D.长城

7.下面表示南半球冬季的是

A.12月、次年1、2月B.6、7、8月C.3、4、5月D.9、10、11月

8.龙泉的小敏要到成都动物园游玩,她应查找

A.世界政区图B.中国地形图

C.四川省地图D.成都市区旅游交通图

9.乙、丙两地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地距离约为2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B.1:

100000

C.1:

10000D.

10.在比例尺为1:

200000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直线距离是3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A.6千米B.0.6千米C.60千米D.4千米

11.“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看地图方法,适用于

A.所有地图B.所有经纬网的地图

C.带有指向标的地图D.不带经纬网和指向标的地图

12.关于右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名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A——半岛B.B——海峡

C.C——岛屿D.D——群岛

13.地球表面海陆面积之比是

A.5:

5B.3:

7

C.7:

3D.6:

4

读北京市略图(右图),回答14~16题

14.图例符合

,表示的是

A.水库B.铁路

C.高速公路D.省界

15.如果有一幅图幅与该图一样大的中国地图,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国地图的比例尺更小

B.中国地图表示的范围更大

C.中国地图表示的内容更详

D.北京市地图的比例尺更大

16.造成北京与英国伦敦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不透明B.地球自转C.地球公转D.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7.下列不属于海陆变迁的实例是

A.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B.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的遗迹

C.荷兰的围海大坝D.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形成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以上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在大陆的分布状况

A.①B.②C.③D.④

19.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原因是

A.陆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B.岩石圈板块的运动

C.火山和地震D.全球气候的变化

20.下列地点,符合低纬度、东半球、南半球三个条件的是

A.20°S、180°B.75°S、90°EC.10°S、15°WD.70°N、0°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1.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南纬度是。

22.世界共有大洲、四大洋,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洋是洋。

23.地球公转的方向是,公转周期是。

2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表示,褐色比黄色表示的海拔。

25.比例尺表示距离比距离缩小的程度。

三、综合题(共5小题,共50分)

26.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A点的纬度是,

经度是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地,有阳光直射的是地

(3)按照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①地属于

带,②地属于带

(4)判断:

③地在④地的方向

2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请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1分)

(2)请标出A、B、C、D所代表的节气

A:

B:

C:

D:

(3)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太阳直射纬线是,这一天是月日,此时北半球正处于季,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4)“坐地日行八万里……”,“坐地日行”实际指的是地球的(运动),“八万里”指的是地球的周长

28.读下面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

C:

;D:

虚线A、F中,表示山脊的是,可能是河流的是。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坡度;等高线稀疏,坡度。

(3)G地的海拔高度为米,H地与G地的相对高度约为米。

(4)请根据图推测图中D山顶的海拔高度在米——米之间。

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甲图乙图

(1)写出图中大洲大洋的名称:

大洋①是____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_____

大洲③是______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布在南极圈以南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

(4)图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___________,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___________

(5)乙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_(东或西)半球,该图中最西边的经线度数为____________,最东边的经线度数为____________

30.读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请将代表下列板块的字母填写在图中恰当的位置

A.非洲板块B.美洲板块

C.亚欧板块D.太平洋板块

(2)读图,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板块和板块碰撞(张裂或挤压)形成的。

(3)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下列罗列的板块中与这个火山地震带的形成无关的是()

A.非洲板块B.美洲板块

C.南极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

(4)读图判断,红海在不断的(扩张或缩小)

 

七年级地理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检测

(二)

班级姓名2012.9

一、选择题:

将所选答案代表字母填入下表。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大雨的是

2.下列关于卫星云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卫星云图是气象卫星拍摄的地球大气图像

B.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云雨区,绿色表示海洋,蓝色表示陆地

C.卫星云图,可以直接显示暴雨出现的位置和强度

D.卫星云图,可以显示台风出现的位置和移动的方向

3.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A.四季如春B.阴转多云C.电闪雷鸣D.暴风骤雨

4.在城市中,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的污染指数是

A.0~50B.51~100C.151~200D.201~250

5.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A.正午B.午后2时C.午后3时D.16时

6.成都一年中气温最低出现在

A.6月B.7月C.1月D.2月

7.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影响因素主要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

8.珠穆朗玛峰常年冰雪覆盖,形成其气候严寒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人类活动C.海陆位置D.地形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小B.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缓

C.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D.等温线密集的地方表示高温中心

读右图“不堪重负的地球”图,完成10~11题。

不堪重负的地球

10.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

A.环境问题B.人口问题C.资源问题D.水污染问题

11.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A.劳动力普遍短缺B.资源短缺

不堪重负的地球

C.各国国防兵员不足D.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

12.为服务、迎接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向社会招募了大量懂英语的志愿者,因为英语是

A.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B.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C.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D.上海世博会唯一指定外语

13.下列语言中,不是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A.阿拉伯语B.俄语C.汉语D.意大利语

14.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B.终年炎热的热带地区,降水丰富

C.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候的因素D.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15.某地人口出生率为3.5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则人口死亡率为多少

A.1.95%B.5.15%C.2.05%D.1.85%

16.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无可避免地打上各地自然条件的烙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东南亚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B.西亚住的是竹楼

C.蒙古包适合游牧民族的需要D.亚马孙河流域住的是芦苇房

17.我国北方房屋的门、窗户一般不朝北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湿度B.水源C.风向D.降水

18.很多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售的产品中,不包括下列哪项

A.矿石B.木材C.普通玩具D.高档日用品

19.上海某公司专门为黑种人配方生产的日用化妆品,你认为该公司今后在下列哪个地区的市场销售可能最好

A.欧洲西部B.非洲的中部和南部C.非洲的北部D.东亚、东南亚

读三大宗教建筑景观图,完成第20题

20.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的代表性建筑是

A.A图B.B图C.C图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1.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就是;在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

22.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率减去率

23.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和三个主要人种

24.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语

25.世界三大宗教是伊斯兰教、教和教,中国回族主要信仰的宗教是教

三、综合题(共6小题,共50分)

26.读A、B两地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9分)

(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月,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月。

(2)就南、北半球而言,A地在半球,B地在半球。

(3)从A、B两地的降水月份分配看,降水季节差异更大的是地。

(4)补充完整A、B两地的气候特点:

A地:

夏季炎热,冬季温和

B地:

夏季多雨,冬季低温

2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字母A、B所在处为坡,暖湿气流被(抬升或下沉),降水;字母C处为坡,降水。

(2)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如果A处温度22℃,那么山顶的温度为℃。

28.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B、C、D、E、F分别代表哪种气候类型的分布:

(温馨提示:

可供选择的答案有: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等)

A:

_______________气候B:

_______________气候C:

_______________气候

D:

_______________气候E:

_______________气候F:

_______________气候

(2)读图判断:

季风气候多分布在大陆的________岸(填“东”或“西”),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多分布在大陆的_______岸(填“东”或“西”)。

(3)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全年______________,植被是______________

29.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看图,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速度十分_________,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__________,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_________亿。

(2)世界各地人口增长速度不同,下列哪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A:

非洲B:

欧洲

(3)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带来很多问题,请列举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三个),及应该采取的措施(1分)(共4分)

(4)不仅世界人口增长地区分布不均,人口分布也不平衡,人口稠密地区有亚洲东部和_________部、____________洲以及北美洲____________部

30.读下列国家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把国家分为___________国家和___________国家

(2)根据轮廓判断,A、B、C三国中为中国的是________图,人种是________人种,它是最大的___________国家

(3)___________洲西部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北美洲的___________、大洋洲的___________也是发达国家(任举一个国家)

(4)上面的六个国家,你还认识哪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试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方面分析其原因。

(4分)

 

七年级地理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检测(三)

班级姓名2012.9

一、选择题:

将所选答案代表字母填入下表。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现如今,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其表面大部分是蔚蓝色的海洋。

据此并结合右图,完成1~2题。

1.地球表面积约为

A.4.1亿平方千米B.5.1亿平方千米

C.6.1亿平方千米D.7.1亿平方千米

2.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分别约占

A.49%,51%B.39%,61%

C.29%,71%D.19%,81%

龙卷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小强同学根据天气预报将龙卷风始发地M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图(右图)中作了标注。

据此回答3~4题。

3.M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A.29°N,112°EB.29°N,112°W

C.29°S,112°ED.29°S,112°W

4.龙卷风移动的方向是

A.自北向南B.自西南向东北C.自南向北D.自东北向西南

5.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是由于

A.地球自西向东公转B.地球自东向西公转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D.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6.北京的刘明在网上认识了杰克和基努。

一次聊天时,刘明说:

“我这儿现在烈日炎炎,但到了冬天却是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

”基努说:

“真羡慕你!

我这儿终年炎热,我还从没亲眼见过雪花是什么样子的呢!

”杰克说:

“那有什么稀奇,我这儿终年严寒,连房子还都是用雪搭成的呢!

”,根据材料判断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刘明在温带B.基努在热带

C.杰克在寒带D.基努在温带

7.右图中,①、②两图例通常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A.水库、水电站B.瀑布、常年河

C.沙漠、时令河D.草原、公路

8.下列地图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最大的应是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四川省地图D.成都市地图

9.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平原用哪种颜色表示

A.蓝色B.绿色C.褐色D.棕色

10.在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

A.陆地B.海洋C.云区D.高山

11.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跑进教室,老师说:

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

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几点

A.10B.12C.14D.16

读右图,完成12~13题

12.如果在A地测得气温为20℃,若只考虑地形因素的影响,则C地的气温该是

A.30℃B.10℃C.2℃D.5℃

13.若只考虑地形因素的影响,右图A、B、C、D四处中降水量最多的最可能是

A.A地B.B地C.C地D.D地

14.下列关于降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地区降水丰富,为多雨带B.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沿海比东部沿海降水多

C.极地地区为多雨带D.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比沿海降水多

15.寒冷的冬季,农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了许多夏季才能吃到的蔬菜,塑料大棚改善了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哪个条件

A.地形B.气温C.肥力D.抗病

16.珠穆朗玛峰常年冰雪覆盖,形成其气候严寒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人类活动C.海陆位置D.地形

17.小丽到某地旅游,她发现当地居民皮肤白晰,头发多呈波状、色浅,鼻梁高,嘴唇薄,游览的过程中,常见到尖顶的宗教建筑“教堂”。

小丽旅游的地方可能是

A.非洲南部B.亚洲西部C.亚洲东部D.欧洲西部

18.右图中的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A.炎热干旱的沙漠B.终年严寒的地区

C.炎热多雨的热带D.地势高峻的高原

19.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请问产生本次地震的原因是

A.青藏高原的火山爆发引发的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引起的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引起的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引起的

20.地形剖面图是以下列哪类地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

A.卫星地图B.政区图C.等高线地形图D.城市交通图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1.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

22.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月最高,月最低。

23.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亿;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率减去率

24.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和三个主要人种。

25.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语。

三、综合题(共5小题,共50分)

26.读下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2)判断该图反映的节气是(夏至日或春分日),日期是前后,太阳光线直射的纬线是,这一天,成都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夜

(3)写出B点的经纬度位置:

纬度是:

,经度是:

(4)读图,A点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带

2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5分)

(1)A、B、C、D中,海拔最高点是__________点,海拔为__________

(2)B、C两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

(3)B、D实际的水平距离是____________

(4)C在D的____________方向

2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7分)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2)B所在纬线是__________,G纬线是__________,BG之间的范围为五带中的__________带,GH之间的范围为__________带。

(3)F所在大洲为__________洲,属于__________板块,A、B所在大洲属于__________板块,A所在大洲与B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

(4)F所在地区的人种主要是__________人种,C所在地区的人种主要是__________人种,E所在地区主要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__;

(5)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划分,E所在地区主要是______________国家,F所在地区主要是______________国家

29.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看图回忆: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2)根据纬度位置判断,非洲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带。

(3)在温带地区的年降水量,大陆内部(大于或小于)沿海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4)看图,将气候类型与其对应的字母连线: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其中气候特征具有高温多雨的是,成都的气候类型为(都填字母)

30.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但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据甲图分析,从地形类型看,世界约有56%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形)地区。

世界人口稠密分布地区有洲的东部和南部、洲的西部和北美洲的东部。

(2)据乙图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中的半球;按纬度来说,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纬度地区。

(3)判断: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人口为(稠密或稀疏)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人口为(稠密或稀疏)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