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20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8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答案】D

本题考查细胞器知识。

【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能够合成部分蛋白质,因此内部含有核糖体;

抗体为分泌蛋白,需要高尔基体加工分泌;

溶酶体执行功能时和含吞噬物的小泡融合,膜成分更新;

水稻为高等植物,不含中心体。

3.关于蓝藻、水绵、酵母菌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有细胞壁和核糖体B.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都有选择透过性膜

【答案】C

本题考查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结构。

【解析】蓝藻为原核生物,水绵和酵母菌为真核生物,都含有细胞器,都能进行有氧呼吸,细胞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酵母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关于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B.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均在膜上进行

C.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

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植物的胞在间连丝体现了细胞膜进行信息交流的功能;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有ATP产生,分别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不在膜上发生;

生物膜的功能主要由于膜上的蛋白质承担;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的成分基本相同,都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5.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发现细胞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下列有关囊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转录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

B.胰岛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胞外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C.溶酶体的形成与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有关

D.突触前膜利用囊泡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不消耗ATP

本题考查与囊泡有关的转录、细胞器、分泌蛋白形成等知识。

【解析】转录产生的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胰岛素通过囊泡分泌到细胞外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溶酶体是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形成的;

突触前膜释放通过胞吐神经递质消耗ATP。

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卵细胞体积大,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B.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尾基部,有利于运动

C.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增大了呼吸酶附着面积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核,为能携带O2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

【答案】A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卵细胞体积大,相对表面积小,物质交换效率低;

精子运动需要能量,尾部聚集的线粒体为运动供能;

线粒体通过内膜凹陷增大膜面积,同时增加了呼吸酶的附着面积;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以便含大量的血红蛋白携带氧气。

7.将新鲜苔藓植物叶片放入有少量红墨水、浓度为30%的蔗糖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显微镜下观察到苔藓细胞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A.苔藓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低于30%,发生了质壁分离

B.①处为红色,②处为绿色,③处为无色

C.高温加热后的苔藓细胞重复实验,观察的结果不同

D.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蔗糖溶液,观察的结果相同

本题考查质壁分离复原知识。

【解析】由图分析,该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原因是细胞液浓度小于30%的蔗糖溶液;

外界溶液为红色,细胞壁有全透性,①充满的是外界溶液,②原生质体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呈现绿色,③为无色的细胞液;

高温加热苔藓细胞死亡,不会出现如图现象;

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K+和NO3-通过主动运输到细胞内部,细胞液浓度升高,当大于外界溶液时,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8.某细胞能通过细胞膜从环境中吸收物质X,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当溶液中X的浓度低于细胞中时,也会发生X的吸收

②只有在有氧气时才发生X的吸收

③物质X的吸收随温度变化,而且有一个最适温度

A.①说明该物质能逆浓度梯度吸收进入细胞,该物质可能为二氧化碳

B.②说明该物质吸收的方式消耗能量,该物质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C.③说明该物质的吸收受温度影响,原因是温度影响膜的流动性

D.综合①②③判断,该物质吸收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

【解析】CO2的运输方法是是自由扩散,为顺浓度梯度;

消耗能量的吸收方式还有胞吞;

物质的吸收受温度的影响且有最适温度,是因为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①②③综合分析,该物质的运输逆浓度梯度,需要呼吸供能,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9.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中,产生的CO2中的氧全部来自葡萄糖

B.②过程中,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C.真核生物的②过程只在叶绿体中进行,①过程只在线粒体中进行

D.细胞中的线粒体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这样的细胞能进行①过程

本题考查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

【解析】①为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中的氧来自葡萄糖和水;

②为光合作用过程,水中的O全部转化为氧气,葡萄糖中的氧气来自CO2;

①过程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健那绿为活细胞染色剂,不影响细胞器的功能。

10.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下酶活性降低是空间结构破坏的结果

B.工业上利用淀粉酶能提高水果出汁率

C.一定范围内增大酶浓度和底物浓度均可加快反应速率

D.DNA转录为RNA的过程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

本题考查酶的本质和性质。

【解析】低温下酶活性受到抑制,空间结构不被破坏;

果胶酶提高水果出汁率;

DNA转录为RNA需要DN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11.以下不属于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A.利用醋酸菌生产果醋B.选用透气的创可贴包扎伤口

C.稻田定期排水防止烂根D.皮肤破损后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应用。

【解析】醋菌生产果醋利用的是醋酸菌呼吸作用产生醋酸;

透气的创可贴也抑制厌氧的破伤风杆菌呼吸;

稻田定期排水是防止根部无氧呼吸产酒精使根腐烂;

血清为抗体,能够和抗原结合,利用的是免疫知识。

12.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主要由光合作用提供

B.缺镁时叶片发黄,与正常叶片相比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差异显著

C.夏季晴朗的午后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降低是因为蒸腾作用强烈,植物失水

D.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物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本题考查植物的代谢知识。

【解析】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ATP被暗反应利用,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

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元素,而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缺少该元素,叶绿素合成少,对红光的吸收能力降低;

中午由于温度过高,气孔关闭,CO2进入量减少,光合效率降低;

若多倍体植物采用花药离体培养培养的单倍体含有2个或多个染色体组。

13.以下过程不能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本题考查生物膜上的相关代谢知识。

【解析】1过程可以发生在神经递质释放过程中,突触消耗释放递质耗能,ATP水解成ADP,2过程可以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ADP合成ATP,3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不能在膜上进行,4过程发生在逆转录病毒内,不在膜上进行,5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上,6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7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不在膜上进行,8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在膜上进行。

14.在下列四中实验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结果如曲线图。

①0.1%CO2,30℃;

②0.1%CO2,20℃;

③0.03%CO2,30℃;

④0.03%CO2,2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比较曲线①和②可知,30℃时光合作用酶的活性高于20℃

B.比较曲线①和③可知,适度提高CO2浓度能提高光合速率

C.比较曲线①和④可知,温度和CO2浓度是光合速率主要影响因素

D.Q点四条曲线重合,说明此时光照强度是光合速率主要影响因素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知识。

【解析】①和②温度不同,①光合速率高,说明30℃时光合作用酶的活性高于20℃;

①和③CO2浓度不同,说明提高CO2浓度能提高光合速率;

①和④存在两个变量,温度和CO2浓度,无法进行比较;

Q点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15.下图是胚胎干细胞潜能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细胞形态判断,4种细胞中细胞②最可能连续分裂

B.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各种细胞的原因是具有全套遗传物质

C.分化得到的各种细胞,功能不同的主要差异是特定蛋白不同

D.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组织或器官,进行自体移植可避免免疫排斥

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知识。

【解析】①细胞为球状,而其他三种细胞分别为精子、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为成熟细胞,不能分裂,因此最可能①有分裂能力;

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为各种细胞是因为基因选择性表达;

蛋白质主要承担细胞的功能;

自身诱导分化产生的组织器官可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16.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中各种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细胞的遗传信息

B.细胞的分化和衰老受基因控制,凋亡不受基因控制

C.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

D.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mRNA不存在明显区别

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知识。

【解析】高度分化的细胞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

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易转移;

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分化的状态不同,则基因选择性表达的不同,mRNA有明显的区别。

17.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

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有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A.噬菌体增殖需要大肠杆菌提供原料、能量和酶等

B.DNA中含32P和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是1:

49

C.该过程至少需要2.97×

l05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水解分别得到4种和8种核苷酸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DNA复制。

【解析】噬菌体为病毒,入侵大肠杆菌只注入DNA,增殖过程需要宿主细胞提供原料、能量和酶等;

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只有2个噬菌体含有原来的32P标记的DNA单链,所有的噬菌体都含有31P,只含有31P有98个,因此含32P和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是1:

49;

该噬菌体的一个DNA中含有胞嘧啶为5000×

(50%-20%),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需要外界提供原料的为:

5000×

(50%-20%)×

(100—1)=2.97×

l05;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水解都得到4种核苷酸。

18.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①mRNA与②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起始密码子在①的右端

B.图l所示过程相当于图2的⑧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C.若①中的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其控制合成的③多肽链结构将发生改变

D.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图中的⑦过程

本题考查基因表达和中心法则知识。

【解析】图1中,根据肽链长短判断,核糖体从左向右移动,因此起始密码在①端;

图1过程为翻译过程,图2中⑧为翻译,该过程所需原料为20种氨基酸;

①为mRNA,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则密码子发生改变,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对应的氨基酸可能不改变,控制合成的多肽结构可能不发生变化;

⑦为RNA的复制,发生在病毒内。

19.一个基因型为BbXh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

个BbbXh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BXh,Y,YB.Xh,bY,YC.Xh,bY,YD.BbbXh,Y,Y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知识。

【解析】根据精子的基因型中同时含有B、b,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B和b的同源染色体移动到细胞同一侧,则细胞另一侧不含B和b基因,则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BbXh、Y。

而精子的基因型中同时具有bb两个基因,说明BbXh次级精母细胞在第二次分裂后期含b基因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动到同一侧,则另一侧不含b基因,则该细胞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BbbXh和BXh,而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子都含Y。

20.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甲乙两个小桶,小桶中各有两种颜色数量相等的彩球,实验者分别从甲乙小桶中抓取一个彩球,组合在一起,并记下两个彩球颜色的组合。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种颜色的彩球代表一对等位基因

B.从小桶中抓取彩球之前应充分混匀,随机抓取模拟等位基因分离

C.取出的彩球不用放回甲乙小桶,两个彩球组合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D.多组同时实验,数量越大彩球组合类型的比例越接近1:

2:

1

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的实验。

【解析】在该实验中,每次取出的彩球应放回甲乙小桶,否则会影响抓取的概率。

21.孟德尔研究了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具有YyRr(Y=黄色,R=圆粒)基因型的豌豆自

交,其后代只有1种显性性状的概率是

A.3/16B.6/16C.7/16D.9/16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知识。

【解析】YyRr自交,后代产生9种基因型,四种表现型,共16份,其中表面为一种显性性状Abb和aaB共6份,则概率为6/16。

22.家猫的体色与常染色体上的A、a基因和X染色体上的B、b基因有关,B基因控制斑纹色,b基因控制红色,杂合体表现为玳瑁色。

当A基因存在时,表现为白色。

一只白色

雌猫与一只斑纹雄猫交配,出生的5只小猫分别是:

1只红色雄猫,1只玳瑁雌猫,1只

斑纹雌猫,1只白色雄猫,1只白色雌猫,可推出小猫母亲的基因型是

A.AaXBXbB.AaXBXBC.AAXBXbD.AaXbXb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自由组合定律知识。

【解析】根据题意,该白色雌猫的基因型为AX-X-,斑纹雄猫的基因型为aaXbY,二者杂交后代有玳瑁猫aaXBXb,斑纹雌猫aaXBXB,则亲本雌性基因型应为AaXBXb。

23.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的遗传信息传递中,只有A-U的配对,不存在A-T的配对

B.胰岛素基因的表达过程中,翻译由启动子开始,到终止子结束

C.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乳酸菌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转录结束后进行翻译

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传递知识。

【解析】HIV是具有逆转录功能的病毒,RNA→DNA,因此存在A-T的配对;

翻译从起始密码开始,到终止密码结束;

DNA的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转录出的mRNA碱基排列顺序具有特异性,从而决定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乳酸菌为原核生物,无核膜,因此边转录边翻译。

24.人的红绿色盲基因和血友病基因都在X染色体上,右面的家系图中,黑色表示该个体患血友病,叉号表示该个体患红绿色盲症。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血友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

B.Ⅲ-1的红绿色盲基因来自Ⅱ-1,血友病基因来自Ⅱ-2

C.Ⅲ-3与正常男性婚配,女儿患血友病的概率是0

D.若Ⅲ-1的染色体组成为XXY,产生异常配子的是Ⅱ-1

本题考查遗传系谱图的推断。

【解析】红绿色盲和血友病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Ⅲ-1为男性血友病患病,其致病基因来自Ⅱ-2,则Ⅱ-2为携带者,红绿色盲遗传方式与血友病相同,Ⅲ-1若有红绿色盲基因则来自其母亲Ⅱ-2;

Ⅲ-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女儿一定含有一个来自父亲的正常基因,因此女儿患病概率为0;

Ⅲ-1XXY,两条X染色体可能由母亲提供,也可能是是父亲提供的含XY的配子。

25.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产生新的基因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本题考查育种知识。

【解析】人工用物理因素诱病可提高突变的频率;

诱变育种产生新基因;

三倍体植物可以由二倍体和四倍体产生的配子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

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因此诱变体多数表现的不是优良性状。

26.下列有关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可使已分化的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

B.基因突变前后,基因间的位置关系也会发生改变

C.只要基因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改变

D.基因突变具有害多利少的特点,无法作为进化的原材料

本题考查变异和进化知识。

【解析】基因突变可导致癌变;

基因突变产生等位基因,基因的位置不发生改变;

若发生的为隐性突变,则生物的性状当代不发生改变;

有利和有害是相对是否适应自然环境而言,基因突变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27.在854只小鼠群体中,A1和A2是一对等位基因,研究表明该群体中384只小鼠的基因型为A1A1,210只小鼠的基因型为A1A2。

A.基因突变能改变A1和A2的基因频率

B.A1和A2基因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

C.A1的基因频率是57%,A2的基因频率是43%

D.该小鼠群体所有的A1和A2基因,构成小鼠的基因库

本题考察基因频率的计算。

【解析】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产生,改变基因频率;

基因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A1的基因频率=(384×

2+210)/854×

100%=57%,A2的基因频率=(1—57%)=43%;

一个种群的全部基因构成种群的基因库。

28.孔雀、鸳鸯等许多种类的鸟,其雄性个体的羽毛具有颜色鲜艳的条纹,以下哪一条是对

这一特征能稳定遗传的最好解释

A.条纹羽衣是鸟类躲避天敌良好的伪装,是鸟类对环境的适应

B.雌性个体优先选择有条纹的雄性,导致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频率升高

C.条纹羽衣使这种鸟更容易相互识别,防止与其他种类遭遇时的潜在危险

D.雌性个体对有条纹雄性的选择,导致雌雄个体共同进化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知识。

【解析】条纹羽衣的鲜艳有利于雄性求偶,不利于伪装适应环境;

雌性个体的选择作用导致控制条纹的基因频率升高;

条纹鲜艳,易被天敌识别,潜在危险性大;

雌性个体对有条纹雄性的选择,导致该基因频率上升,不能体现雌性进化。

29.右图为缩手反射弧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效应器A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

B.若神经-肌肉连接也算突触,该图中有4个突触

C.刺激B点,在D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传递是单向的

D.抽指血时被针扎不会缩手,说明大脑皮层能调控脊髓的反射活动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知识。

【解析】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和腺体;

图中存在3个突触;

刺激B,在D处测到电位变化,再刺激D,B处没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突触中是单向传递;

缩手反射的中枢是脊髓,抽指血不缩手,是因为大脑皮层对低级中枢脊髓具有控制作用。

30.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中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流经肝脏,血糖含量可能升高或降低

B.H2CO3和NaHCO3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的缓冲物质

C.血浆蛋白减少会引起组织水肿

D.内环境稳态由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知识。

【解析】肝脏可能存在肝糖原分解或者合成,因此血糖含量升高或降低;

H2CO3和NaHCO3是维持血浆pH稳定的缓冲物质;

血浆蛋白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低,水分进入组织液增多而导致组织水肿;

内环境稳态是由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31.下列有关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B.运动员服用睾丸酮不会影响生殖功能

C.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需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

D.给雌雄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能促进卵和精子成熟

本题考查动物激素调节知识。

【解析】服用睾丸酮造成运动员体内雄性激素的含量升高,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从而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减少,而促性腺激素具有促进性腺发育的功能,因此影响运动员的生殖功能。

32.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下列有关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预期,错误的是

A.实验大鼠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兴奋,产生冷觉

B.实验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

C.实验大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增加产热

D.实验大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血糖升高

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知识。

【解析】冷觉在大脑皮层产生;

寒冷条件下,冷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

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代谢增强,产热增加;

胰岛血糖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则血糖浓度升高。

33.19世纪流行这样一种理论:

动物血液中的糖都是直接从食物中来的,血液中的糖的多

少取决于所吃糖的多少。

为了检验这种理论,贝尔纳用狗做了以下实验:

他用糖和肉分

别喂狗,几天之后,发现它们血液中都有大量的糖分。

A.贝尔纳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不支持当时流行的理论

B.实验说明血液中糖的来源不仅是直接来自糖类食物

C.减少食物中糖的摄人就能控制血液中糖的含量

D.食物中的肉进人体内后能通过生化反应转变为糖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知识。

【解析】根据题干实验信息,食用肉类的狗血糖含量也高,贝尔纳的实验不支持当时的理论,同时可以说明氨基酸可以转化为糖类,因为非糖物质可以转化为糖类,因此减少糖的摄入不一定能控制血液中糖的含量。

34.以下有关体液免疫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吞噬细胞摄取处理;

②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细胞集团或沉淀;

③T细胞接受病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