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文本解读最新教育文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46705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文本解读最新教育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文本解读最新教育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文本解读最新教育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文本解读最新教育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文本解读最新教育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文本解读最新教育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文本解读最新教育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文本解读最新教育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文本解读最新教育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文本解读最新教育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文本解读最新教育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文本解读最新教育文档.docx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文本解读最新教育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文本解读最新教育文档.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文本解读最新教育文档.docx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文本解读最新教育文档

《古代诗歌四首》文本解读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1.时代背景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观沧海》写作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作背景:

王昌龄的仕途屡经挫折,开元二十七年(739)贬放岭南,天宝元年(742)谪迁江宁(今江苏南京)丞,天宝七载(748)再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

据《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这次左迁(古时尊右卑左,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即生活小节失于检点。

李白在东南地区漫游期间,得悉王昌龄这次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关切,当即写了此诗,遥寄给他,以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从中可见李白的侠肠和肝胆。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次北固山下》写作背景: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天净沙·秋思》写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

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

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

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2.文题诠释

《观沧海》: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

乐府诗本是合乐的,可以歌唱。

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就是为了合乐而加的,与诗的思想内容没有联系。

《次北固山下》:

在北固山下停宿。

《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为曲牌名,“思”即思绪。

3.主旨

《观沧海》:

通过写大海的雄伟壮阔,抒发作者想要平定中原、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这首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七绝。

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流露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表达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感。

《次北固山下》:

通过写眼前之景,主要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

这是一篇抒情作品,诗人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漂白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4.内容解读

(1)《观沧海》解读

《观沧海》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摘自董德松《诗中有画画中含情》,《初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二册)

《观沧海》寄托了诗人很深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

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

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

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

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

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

“碣石”,据《汉书·地理志》载,在丽城(现在河北乐亭)西南,六朝时沉入海里。

“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头两句起得很平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说明自己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

原来的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乐亭县的西南,面对着渤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是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

“澹澹”,是形容海水摇摇晃晃的样子;“何”,这里当“多么”讲。

“水何澹澹”,形容大海波澜壮阔,其中有惊讶,有赞美,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个印象。

“竦峙”,是高耸屹立的样子。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

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

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者是登上山顶,我们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

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

所以他从大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

山岛巍然,一下子就夺去了诗人的注意,所以紧接着就写岛上的景色: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突然涌起了滔天的波澜,使人觉得惊叹都有点来不及呢!

可是等我们掉转视线,去看那涌起的洪波的时候,诗人却不再描写下去了。

“水何”六句是正面铺写大海。

其中真正写大海的只有两句。

虽然字数不多,但作者着重抓住了海水的形态变化进行大笔勾画,写出了大海变化万千的特点。

“水何澹澹”是写大海在无风情况下水波动荡的样子,而海水一遇到大风,就会立即掀起轩然大波。

“洪波涌起”仅四字就逼真地展现出了大海那种波澜壮阔的气势。

“涌”字用得尤其出色。

从这句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作者虽写观海,但并不单纯写海。

如果只写茫茫无际、波涛汹涌的海水,即使写得再好,也会给人以枯寂之感,所以作者在描写大海时,又插以山岛草木来点染,有了山岛草木的点染烘托,就把大海写得生机勃发,欣欣向荣,使人感觉到,大海不仅浩瀚壮阔,而且美丽多姿。

我们试把这几句联起来吟诵一下,就能体会到其中的韵味:

茫茫苍苍的大海,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图画啊!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面对这迷人的海上风光,作者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象。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这是何等的气魄啊!

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

虽然是高度的夸张,但作者还是紧紧抓住了大海气势磅礴这个特征来写,夸张是合情合理的。

(摘自袁行霈《曹操诗〈观沧海〉》)

诗人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更加宏伟的境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寥寥十六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

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实在是壮观极了。

“星汉”就是天上的银河。

这四句诗的意思是:

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来,绕天一周,又向西方落下去,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样。

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

太阳、月亮和银河可算是自然界最辉煌、最伟大的形象了,可是诗人觉得它们的运行仍然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

这种博大的境界在古人的诗里是并不多见的。

(摘自袁行霈《曹操诗〈观沧海〉》)

《观沧海》景情结合的特点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

前面已经表明,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这种抒情方式与其他古代许多写景诗的抒情方式有所不同。

古代许多写景抒情诗是情景分写,或上文侧重写景,下文侧重写情。

如荆轲《易水歌》上句“风萧萧兮易水寒”,侧重写风水;下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写壮士决死的感情。

又如杜甫的《登岳阳楼》,上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侧重写景,气魄也很大;而下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则侧重写情。

《观沧海》完全是把情包含在景中的,寓情于景中。

《观沧海》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

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

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

“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

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摘自袁行霈《曹操诗〈观沧海〉》)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

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

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摘自袁行霈《曹操诗〈观沧海〉》)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

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

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更耐人寻味。

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

(摘自袁行霈《曹操诗〈观沧海〉》)

(选自《初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二册,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解读

王昌龄的仕途屡经挫折,开元二十七年(739)贬放岭南,天宝元年(742)谪迁江宁(今江苏南京)丞,天宝七载(748)再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

据《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这次左迁(古时尊右卑左,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即生活小节失于检点。

《唐诗笺注》卷八载有王牧?

的话:

“本传言少伯(王昌龄字少伯)‘不护细行’,或有所为而云。

”究竟“所为”指的是什么,已难考察,可能是欲加之罪,极方之,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就曾巧用鲍照《白头吟》的妙喻——“一片冰心在玉壶”以言心志,表明自身光明磊落、廉正高洁的操守。

李白在东南地区漫游期间,得悉王昌龄这次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关切,当即写了此诗,遥寄给他,以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从中可见李白的侠肠和肝胆。

诗篇的前两句: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前句写景。

杨花,如同浮萍,是漂泊无依的形象,“无情有思”的杨花,在愁人眼中,“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啼声哀切,所谓“杜宇声声不忍闻”(宋人李重元《忆王孙》)。

诗人所以在繁花杂树中独取杨花,在诸多禽鸟中特选子规,不仅因为它们能点明时令是在暮春,以切合当时情事(王昌龄是在天宝六载秋闻贬谪龙标之命,于翌年春抵达贬所的),还由于它们可以烘托凄凉悲惋的氛围,以寄寓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境。

“杨花”一句真是融情入景、景中见情的佳句。

次句由写景转入言事,正扣题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的字样。

“闻道”,听说,可想见诗人得知挚友被贬时的惊愕痛惜之情。

唐时是以贬地距离京城长安的远近来衡量贬官罪责轻重的。

王昌龄只因“不护细行”,竟然被遣放到比五溪更远的沅水之滨,也可得见当时世道的不公。

五溪,指酉溪、辰溪、巫溪、武溪和沅溪(《通典》),或谓雄溪、满溪、酉溪、武溪、辰溪(《水经注》)。

两说虽不尽相同,但其地均指今湘西一带,故无伤对诗作的理解。

两句诗,意虽悲痛,但不遣悲痛之语,而是令人玩咏得之。

正如白居易的所云:

“说喜不得言喜,说怨不得言怨。

”(转引自宋人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这也正是形象思维的一种特点和诗贵含蓄的一个原则。

诗篇的后两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再扣诗题中的“遥有此寄”四字,从而全面坐实了题意。

元代韦居安《梅诗话》卷上说:

“绝句括尽题意方佳。

”此诗正是这样。

这两句又由写景言事转为抒情寄慨。

意思是:

将我的同情和怀念之心托付给多情的明月,随风一直到达你的贬所吧!

此诗或系夜中所作,故有“寄愁心与明月”这种即景抒情之语。

愁心者,当然是从友人被贬龙标而生。

又,末句一作“随君直到夜郎西”,则王昌龄应在拜命途中,诗句不言宽慰,宽解之意自明。

夜郎,当在今湖南沅陵境,龙标在其西南方向,而非指在今贵州桐梓的夜郎。

清人刘献庭《广阳杂记》:

“王昌龄为龙标尉。

龙标即今沅州也,又有古夜郎县,故有‘夜郎西’之句。

若以夜郎为汉夜郎王地者,则相去甚远,不可解矣。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诗人抒情言志时,有时把主观的意念和感受赋予客观事物,仿佛客观事物同样具有人的感情和性灵,并与作者在感情方面是交流的、共鸣的。

如“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唐张泌《寄人》),“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之类。

这种人格化的修辞方式如果运用得好,会有助于加强作者深厚感情的表达,使诗味更加醇厚。

李白这首诗便是精彩的范例。

(选自《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上)》,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有删改)

(3)《次北固山下》解读

这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

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

“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本文系据长期传诵的《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

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

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

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

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

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

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

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殷璠说: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河岳英灵集》)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

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

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

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

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

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这首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而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相当优美的。

(4)《天净沙•秋思》解读

①简约与深细相依

古人宋玉曾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来形容美女身量的恰到好处。

《天净沙·秋思》文字之精练,也可以说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

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个生动的图景: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

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至于游子为什么飘泊到这里?

他究竟要到哪里去?

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自己去想象。

这首小令,确实不愧为言简意丰、以少胜多的佳作。

小令的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

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作者没有写这些事物的方位,也未写这些事物与游子活动的关系,但读者又可以想象得到,并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

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②静景与动景相映

《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又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

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

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从整个构图看,前四句景,末句写人。

但人是主体,景物是人活动的背景,把背景写充分了,主体就被烘托出来了。

这正是相互映衬的妙用。

③景色与情思相融

诗言志。

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

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难于表达。

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方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与“水”本无联系,但作者借江水之多,喻愁之多,二者有“恰似”之处,用江水东流之景,表达无限的悲愁之情,十分深刻。

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

“小桥流水人家”,不过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色,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中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

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

《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

(选自《大学语文精读课文详析》,语文出版社1987年版)

5.精彩语段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