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55515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3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A卷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已知甲、乙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明:

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B.根据反应条件推测,该化学变化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C.该反应原子种类与分子种类都不变,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图示中的反应物、生成物质量比为1:

1:

1:

1

2.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②2NH3③H2SO4④

⑤Ca2+⑥2NO3ˉ⑦H2CO3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3.向含AgNO3、Cu(NO3)2、Mg(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A.Ag、Cu、Mg

B.Cu、Mg、Zn

C.Ag、Cu、Zn

D.Ag、Mg、Zn

4.做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后,废液缸中盛有大量的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某同学处理废液时做了如下实验:

取废液缸中上层清液40mL于烧杯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至过量.记录滴入Na2CO3溶液质量(x)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纵坐标(y)表示生成CO2的质量

B.反应进行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

C.OA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Cl2=2NaCl+CaCO3↓

D.C点溶液的pH=7

5.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生铁、黄铜都属于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包括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金

C.可用抽丝、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纤维和棉纤维

D.石墨做润滑剂是因为质软

6.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B.升高温度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都能变成饱和溶液

C.t2℃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溶质质量甲>乙

D.t1℃时,将20g的丙物质溶入50g的水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

7.人体内元素失衡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下列疾病可能与缺钙有关的是

A.佝偻病

B.大脖子病

C.贫血症

D.智力低下

8.下图是某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与“●”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图中X处的粒子示意图是

A.

B.

C.

D.

9.如图所示向放有两层蜡烛的烧杯中倒入足够的

气体,蜡烛都没有熄灭,原因是()

A.受热后

的化学性质改变了

B.受热后

的质量改变了

C.受热后

的分子组成改变了

D.受热后

的密度改变了

10.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甲物质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

C.生成的丙、丁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

3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7:

32

1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明矾净水是因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的杂质

C.水结冰体积变大是由于分子间间隔变大

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12.下列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3.唾液中含有较多的淀粉酶,新鲜猪肝中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等特点。

取五支试管,分别加入2.0mL30%的过氧化氢溶液,实验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产生的气泡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能促进过氧化氢分解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

(2)1号试管和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比较,可说明酶具有_______性;2号试管和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比较,可以说明酶具有_______性。

(3)3号和4号、5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比较,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旧康泰克等一些治疗感冒的常用药因含对人体有较大副作用的PPA(苯丙醇胺)而被禁用。

PPA的化学式为C9H13ON,它由____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PPA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个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5.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甲烷燃烧的产物。

(1)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A的目的是_____。

(3)实验B中向外拉注射器,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16.

(1)现在很多家庭自备干粉灭火器,其中一种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干粉(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铵)灭火。

①灭火器中的二氧化碳可利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来代替,该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②钢是铁的合金,属于_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③磷酸二氢铵(NH4H2PO4)受热分解生成磷酸(H3PO4)和氨气,并吸收大量的热,并能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的覆盖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利用下图装置完成两个实验。

(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若挤压左侧滴管1,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240℃以上。

①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燃烧管中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若挤压右侧滴管2,一段时间后,微热燃烧管至80℃。

③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④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结论,对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17.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如图1)

(1)图中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装置B收集氧气则进气口应为________(填“a”或“b”)端;

(3)进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装置C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对比装置C和装置D中现象,可得出可燃物燃烧必需具备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

(实验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如图2)为了更准确地测定相关数据,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2中坐标图所示。

则其中X曲线表示的是________(填“温度”或“氧气浓度”)曲线。

结合X、Y两条曲线,试解释图中BC段气压增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实验室使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可供选择的实验仪器和用品如下.

(1)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

(2)制取氧气时,用a仪器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优点是_____(填序号).

A.便于控制反应快慢B.定量添加药品更方便

C.生成氧气质量更大

(3)回收二氧化锰,需要进行过滤操作,除上图仪器以外,过滤还需要的仪器名称是_____.

(4)回收的二氧化锰,还可以在上述反应中反复使用.其原因是_____.

19.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该实验的原理是通过_____(填“化学”或“物理”)方法分离或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从而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的含量。

四、简答题

20.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如果A实验瓶中没有少量的水,导致的后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A实验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例如:

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C+O2

CO2,本试题的有关化学符号表达式都用这种形式表示)

(2)B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的实验改进,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五、流程题

21.海水经过晒盐后得到粗盐和苦卤,粗盐中还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为将这些杂质除尽,可依次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将其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最后经蒸发即得氯化钠晶体。

以下是某化工厂对海水进行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1)请写出苦卤中氯化镁和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在制备精盐的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是否可以颠倒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

(3)在第⑥步操作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2.碱式碳酸镁高温能分解,可用于镁盐制备,制药工业等。

其组成一般以xMgCO3·yMg(OH)2·zH2O表示。

Ⅰ.研究其分解产物

(1)取样高温灼烧,检测到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固体,由此推断生成物中肯定不含金属镁及单质碳,理由是  。

(2)检验生成物中是否含有碳酸镁、氢氧化镁。

 

操作现象

结论

取适量生成物置于试管中,  。

生成物中不含碳酸镁。

取适量生成物置于试管中,加入热水,滴入酚酞试液,

观察到  现象。

生成物中不含氢氧化镁。

(3)用酚酞试液检验是否存在氢氧化镁不能用冷水代替热水是因为  。

综合上述实验推断碱式碳酸镁的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        。

Ⅱ.测定碱式碳酸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按下图一进行实验。

①量气管中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水代替是因为  ,若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则测出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实验中共消耗稀硫酸20mL,根据所测数据求得生成气体的质量为1.32g,则进入量气管的气体体积为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实验条件下CO2密度为1.97g/L)

Ⅲ.确定碱式碳酸镁的组成 

设计如上图二装置,并按下述步骤操作。

步骤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36.4g样品置于试管中,称量装置B的质量为192g。

步骤2:

加热装置A直至样品完全反应。

步骤3:

用止水夹夹紧装置A和装置B间胶皮管,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步骤4:

称量装置B的质量为199.2g。

(1)装置B中物质为  ,装置C的作用为  。

判断样品完全反应的方法:

当观察到装置B中  ,则样品已完全反应。

(2)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Ⅵ.有人说“加热碱式碳酸镁最后阶段固体质量减少是因为生成二氧化碳”是真的吗?

另取一定量碱式碳酸镁样品在空气中加热,测出样品的固体残留率(

×100%)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0至t1℃过程中固体质量保持不变的原因是  。

②分析图像数据判定该说法是  (填“真的”或“假的”),判定理由是  。

七、科普阅读题

23.二氧化碳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早在公元三世纪,我国西晋时期的张华在其所著的《博物志》中就有“烧白石作白灰既讫……”的记载,其中“白石”即石灰石,同时生成CO2。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消耗量急剧增加,释放的CO2越来越多…….当大气中CO2等气体的含量升高时,会增强大气对太阳光中红外线辐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发,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将CO2分离回收、循环利用和再生转化成资源,化学吸收法是利用吸收剂与CO2发生化学反应来吸收分离CO2的方法,常见的吸收剂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钾溶液以及各类胺溶液等。

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会发生生成甲醇、一氧化碳和甲烷等的一系列反应,实现再生转化,我国科学家在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分别合成出了ZnGa2O4介孔光催化材料和单晶纳米带,并将其用于CO2的光还原,成功地实现了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

请回答:

(1)《博物志》中所记载“白灰”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

(2)温室效应加剧对环境的影响有______(写一条即可);

(3)ZnGa2O4中Ga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4)用碳酸钾溶液吸收CO2时,产物是K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一定条件下,CO2和H2反应生成CH4和H2O.请在以下框图中将该反应的微观粒子补充完整。

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题

1、

2、

三、实验题

1、

2、

3、

4、

5、

四、简答题

1、

五、流程题

1、

六、科学探究题

1、

七、科普阅读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