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七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教案青岛版六三制.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七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教案青岛版六三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七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教案青岛版六三制.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上册七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七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
单元
主题
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
总课时
10
主备人
执教人
单元
教学
内容
分析
关于“时、分、秒”的内容,在前面的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分=60秒;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本单元具体内容有:
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计算;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学情
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上的整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钟表上的时、分、秒。
时、分、秒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也是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基础。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学生对时和分之间的60进制(而不是通常的10进制)不易掌握,所以构建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把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单元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钟面上的时、分、秒,知道时、分、秒之间是60进制的。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与他人交流简单的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上的时、分、秒,知道时、分、秒之间是60进制的。
教学难点:
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
突破
重难点
措施
1.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切实组织实际观察等数学
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
学具的作用。
3.围绕重点展开教学组织课堂活动。
4.注意课内外结合。
课时
安排
第1课时信息窗1时、分的认识
第2课时信息窗1练习课
第3课时信息窗2计算经过的时间
第4课时信息窗2练习课
第5课时信息窗3秒的认识
第6课时信息窗3练习课
第7课时我学会了吗复习课
第8课时第七单元试卷测评课
第9课时第七单元试卷讲评课
第10课时变废为宝实践活动课
课时备课卡
备课时间2015.11.20总第1课时
课题
信息窗1时、分的认识
课型
新授
课时
1
设计者
审核者
执教者
教材
解读
本信息窗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呈现元旦联欢会的情境图,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由联欢会上的不同节目的开始时刻,如第一个节目的开始时间是8:
:
31,让学生顺其自然地进行相关的学习。
学生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应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1时=60分。
初步体验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提出合理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数学学习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
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时=60分。
教学难点:
时分实际意义的理解,和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课前
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课本。
学生:
课本。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个人二次修改
教
学
过
程
五
环
节
一、导入新课(不超过5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入语:
同学们,一年的第一天是什么日子啊?
你们还记得元旦是怎们过的吗?
(学生回忆回答。
)这里有一场元旦联欢会,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
(时、分的认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元旦联欢会的小朋友带给我们的数学问题吧。
(二)出示目标,明确重难点
学习目标:
1.我要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我要学会时分这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3.我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大胆展示,积极发言,不做小动作。
这节课的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时=60分;难点是时分实际意义的理解,和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过渡语: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学习目标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吧!
二、合作探究
(一)出示任务
下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交流以下几个问题:
1.观察钟面,你看到了什么?
2.转一转你手中小表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
3.对于时和分的了解你还知道哪些?
时和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时间有几种表示方法?
可以怎样表示几时几分?
(2)方法提示
分针走1小格是几分?
走1大格是几分?
分针从12走到数1是多少?
分针从12走到数6是多少?
你是怎么算的?
分针从12走到数9是多少?
你是怎么算的?
(三)展示交流
生1:
我看到了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三根针,而且每两个数之间有5格。
生2:
我发现分针转动一圈,时针走一个大格。
生3:
我知道1小时=60分钟。
生4:
我知道可以有两种方法表示时间,有普通计时法,如8时31分;电子表计时法,如8:
31。
(4)教师点拨(易错点,易混点)
刚才我们通过不同的方法说出了钟面上有十二个大格、六十个小格,时针、分针就是通过走多少个大格以及多少个小格来计时的。
刚才时针和分针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虽然他们走的距离不一样,但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也就是说,1时和60分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板书:
1时=60分)
有两种方法表示时间,有普通计时法,如8时31分;电子表计时法,如8:
31。
三、巩固拓展
(一)基础巩固
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第3题
(2)拓展训练
组织学生拿出学具钟做游戏
(1)我拨你说:
同桌两人合作,一人在钟面上拨一个时间,另一个人说出这个时间是几时几分,判断是否正确;变换角色做。
(2)你拨我说:
同桌两人合作,一人先说一个时间,另一人在钟面上拨出对应的时间,判断是否正确;变换角色做。
过渡语: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在检测和训练中,你有哪些容易出错的地方?
我们可以怎样避免呢?
四、总结收获
(一)学生收获
1.我学会了怎么看钟表了,知道分针走一圈就是一个小时,这时候时针走了一大格。
2.我能积极回答问题了。
3.我知道时和分之间的关系了,1时=60分。
4.我知道了有两种方法表示时间,有普通计时法,如8时31分;电子表计时法,如8:
31。
(二)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时间的单位和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时=60分。
希望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细心,把这两个单位之间的弄清楚,争取把每道题都做正确。
五、回扣目标
下面就让我们再一起看看我们的学习目标吧,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是不是完成了这几条学习目标,如果有的地方没做好,希望你下次做得更好!
学习目标:
1.我要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我要学会时分这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3.我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大胆展示,积极发言,不做小动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1时=60分
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普通计时法电子表计时法
10时15分10:
15
6时零5分6:
05(对)
6:
5(错)
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过程。
结合“元旦联欢会”,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练习课课时备课卡
时间:
2015.11.21总第2课时
练习
内容
时、分的认识练习课
课型
练习课
课时
1课时
达成
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知道1时=60分。
2.知道时间的两种表示方式,会根据一种写出另一种。
3.通过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时间计算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练习
重难点
练习重点:
能够准确读出和写出钟表上所表示的时间。
练习难点:
两种时间表示方式的转化。
练习
形式
自主练习、集体订正、教师精讲
备课组练习设计
个人二次修改
练
习
过
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时间的单位“时、分”,谁能说一下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表示时间的方式有几种,都是什么样的?
二、学习目标(屏幕出示)
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准确读出和写出钟表上的时间。
(2)知道时间的两种表示方式,会根据一种写出另一种。
三、自学指导
过渡:
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请看自学指导。
思考:
(一)怎么能准确读出时间,先看什么针,再看什么针?
你有什么诀窍可以和大家分享?
四、基本练习,巩固提高
自主练习4 学生独立完成
自主练习5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做在自己的课本上,学生计算完后集体订正,展示交流,教师精讲点拨。
五、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师生共同小结)请同学们谈一谈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多找几位同学说。
最后教师总结概括。
六、达标测试
做配套练习册上的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练习效果简要分析:
(即反思)
由于本节课时间紧,总是过于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动手操作多数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进行的,如果在巩固阶段出现“你拨我说”或“我说你拨”的环节,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也就更好地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课时备课卡
备课时间2015.11.22总第3课时
课题
信息窗2有关时间的计算
课型
新授
课时
1
设计者
审核者
执教者
教材
解读
信息窗2的主题图是观看元旦联欢会最后一个节目——校园歌曲大联唱的情境。
情境图呈现了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刻分别是10时35分和10时55分,启发学生提出关于“校园歌曲大联唱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的问题,从而对学生进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教学。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应会进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知道1时=60分的基础上学会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时间计算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合作探究学会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课前
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课本。
学生:
课本。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个人二次修改
教
学
过
程
五
环
节
一、导入新课(不超过5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入语:
同学们,联欢会就要结束了,最后一个节目是校园歌曲大联唱,我们一起看看联唱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吧。
(二)出示目标,明确重难点
学习目标:
1.我要学会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2.我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大胆展示,积极发言,不做小动作。
这节课的重点是会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难点是合作探究学会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
过渡语: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学习目标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吧!
二、合作探究
(一)出示任务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要注意以下几个要求:
1.校园歌曲大联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又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2.从10:
35到10:
55经过了多少分钟?
你是怎么算的?
(2)方法提示(重点,写请合作学习的步骤)
1.先独立思考,自己先尝试解决一下上面的问题
2.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的方法,看看谁的方法更简单、更好用、更快。
(三)展示交流
生1:
校园歌曲大联盟的开始时间是10:
35,结束时间10:
55。
我是这样计算经过的时间的:
看分针走了几个大格,分针从7走到了11,也就是走了4个大格,一个大格是5分钟,4个大格也就是20分钟。
生2:
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和刚才的同学一样。
我是这样计算经过的时间的:
我是用手拨钟表的分针,发现经过了20小格,也就是20分钟。
生3:
我是这样计算经过的时间的:
因为10:
35和10:
55这两个时间都是在一个小时内的,所以我从35分10分10分色数到55分,发现数了2个10分,也就是20分。
(四)教师点拨(易错点,易混点)
同学们你们说的方法都非常好,你们观察的很仔细,而且总结的很到位。
下面老师就来说一说我的方法,同学们看看对吗?
我们先看开始的时间是10:
35,结束的时间是10:
55,这两个时间都是10点多,没有到11点,说明这两个时间在1个小时内,那我们就可以只看分针就可以了(也就是只看两个时间的分钟数)。
下面我们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计算:
55-35=20(分)
过渡语:
同学们你听明白了吗?
那就一起来检测一下自己是不是学会了吧?
三、巩固拓展
(一)基础巩固
1.“美术星空”(16:
00-16:
40)
出示问题,反馈交流,归纳方法
2.“新闻联播”(19:
00-19:
30)
出示问题,反馈交流,归纳方法
3.课本75页自主练习第1题,填一填
(二)拓展训练
1.“大风车”(18:
30-19:
00)
小组交流,合作完成,然后指名说答案,小组合力帮助学困生。
2.10:
45-11:
00,经过分钟
12:
20-13:
00经过分钟
20:
10-21:
00经过分钟
过渡语: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在检测和训练中,你有哪些容易出错的地方?
我们可以怎样避免呢?
四、总结收获
(一)学生收获
1.我学会了怎么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方法了。
2.我能积极回答问题了。
3.我知道开始时刻减去结束时刻就是经过的时间。
4.我知道如果两个时间在1个小时内,那我们就可以只看分针就可以了(也就是只看两个时间的分钟数),用比较大的数减去比较小的数就可以了。
(二)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又收获了什么新知识?
你认为用怎样的方法计算有关经过时间最好?
我们刚才是从8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
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
五、回扣目标
下面就让我们再一起看看我们的学习目标吧,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是不是完成了这几条学习目标,如果有的地方没做好,希望你下次做得更好!
学习目标:
1.我要学会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2.我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大胆展示,积极发言,不做小动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计算经过时间
10:
35-10:
55
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的时间
55-35=20(分)
通过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时间计算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练习课课时备课卡
时间:
2015.11.23总第4课时
练习
内容
经过的时间练习课
课型
练习课
课时
1课时
达成
目标
1.让学生在知道1时=60分的基础上学会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计算。
2.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练习
重难点
练习重点:
一小时内的经过的时间的计算。
练习难点:
从某一时刻到下一个整时刻经过的时间的计算。
练习
形式
自主练习、集体订正、教师精讲
备课组练习设计
个人二次修改
练
习
过
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你还记得怎么做吗?
请解答下题:
10:
20-10:
55经过了分钟
20:
10-21:
00经过了分钟
二、学习目标(屏幕出示)
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能准确算出经过的时间。
(2)知道从某一时刻到下一个整时刻经过的时间的计算方法。
三、自学指导
过渡:
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请看自学指导。
思考:
(一)如何准确读出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
(二)怎么计算经过的时间?
你有什么诀窍可以和大家分享?
四、基本练习,巩固提高
自主练习2学生独立完成
自主练习3 学生独立完成
自主练习4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做在自己的课本上,学生计算完后集体订正,展示交流,教师精讲点拨。
五、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师生共同小结)请同学们谈一谈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多找几位同学说。
最后教师总结概括。
六、达标测试
做配套练习册上的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练习效果简要分析:
(即反思)
第一课时,对于计算不是整时刻之间的经过时间,鼓励大家使用推算的方法,因为推算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的活动过程。
尽量让所有学生都掌握这种本领。
等到第二课时时,再介绍类似竖式的计算方法。
以后就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课时备课卡
备课时间2015.11.24总第5课时
课题
信息窗3秒的认识
课型
新授
课时
1
设计者
审核者
执教者
教材
解读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认识时、分”和”计算经过时间“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时间单位为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尤其是一秒的时间非常短暂,很难被学生感知到,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运用各种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同时,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比较复杂,因为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学生学过的十进制关系,学生往往感到不习惯,这无疑给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带来一定困难,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感知秒的意义。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时、分、秒的时间观念的形成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课前
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课本、钟表、自制钟面。
学生:
课本、自制钟面。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个人二次修改
教
学
过
程
五
环
节
一、导入新课(不超过5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入语:
新年就要到了,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好吗?
出示新年晚会倒计时图,倒计时:
10、9、8、7、6、5、4、3、2、1。
像刚才这样短的时间单位,我们通常称它为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
(板书课题:
秒的认识)
(二)出示目标,明确重难点
学习目标:
1.我要认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2.我要知道分和秒之间的数量关系,知道1分=60秒。
3.我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大胆展示,积极发言,不做小动作。
这节课的重点是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难点是知道1分=10秒,会用这个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过渡语: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学习目标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吧!
二、合作探究
(一)出示任务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要注意以下几个要求:
1.你知道最长最细的是什么针吗?
走的最快的是什么针?
2.秒针走一小格是多少呢?
秒针走一大格表示几秒,秒针从1走到4表示几秒?
3.1分钟有多么长?
1分钟=()秒?
(3)方法提示(重点,写请合作学习的步骤)
1.先独立思考,自己先尝试解决一下上面的问题
2.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的方法,看看谁的方法更简单、更好用、更快。
(三)展示交流
生1:
时钟中最细最长的那根是秒针,走的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生2:
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秒针走一大格表示5秒,秒针从1走到4表示3秒。
生3:
1分钟=60秒。
(四)教师点拨(易错点,易混点)
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秒针就是那根最细最长的,而且是走得最快的针,它是最勤劳的。
当秒针走了一圈也就是60秒的时候,我们发现分针走过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分和秒之间的数量关系,也就是1分=60秒。
(教师板书:
1分=60秒)
过渡语:
同学们你听明白了吗?
那就一起来检测一下自己是不是学会了吧?
三、巩固拓展
(一)基础巩固
1.1秒你能干什么?
出示问题,同桌表演,反馈交流
2.1分=()秒5分=()秒
120秒=()分300秒=()分
出示问题,反馈交流,归纳方法
3.课本78页自主练习第2题,填一填
4.课本78页自主练习第3题,互相说一说
(二)拓展训练
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小明跑60米大约用12
从家到学校大约用15
朗读一首小诗大约用20
从济南到北京大约用6
小组交流,合作完成,然后指名说答案,小组合力帮助学困生。
2.填“>”、“<”、“=”
80秒○1分6时○36分5分○350秒
4时○200分120秒○2分90分○2时
过渡语: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在检测和训练中,你有哪些容易出错的地方?
我们可以怎样避免呢?
四、总结收获
(一)学生收获
1.我认识了时间的另一个单位——秒,知道了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2.我能积极回答问题了。
3.我知道分和秒之间的数量关系,也就是1分=60秒。
(二)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又收获了什么新知识?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计量时间的单位---秒。
知道了1分=60秒,一秒过得快不快?
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浪费1秒钟!
五、回扣目标
下面就让我们再一起看看我们的学习目标吧,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是不是完成了这几条学习目标,如果有的地方没做好,希望你下次做得更好!
学习目标:
1.我要认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2.我要知道分和秒之间的数量关系,知道1分=60秒。
3.我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大胆展示,积极发言,不做小动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秒的认识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1分=60秒
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时、分、秒的时间观念的形成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练习课课时备课卡
时间:
2015.11.25总第6课时
练习
内容
秒的认识练习课
课型
练习课
课时
1课时
达成
目标
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练习
重难点
练习重点:
探索秒针的计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