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595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9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习+单元复习第六单元无答案文档格式.docx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符合的是(  )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氧气能供给呼吸

 B.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C.石墨常用作电极﹣﹣石墨具有导电性

 D.炭黑常用来制作碳素墨水﹣﹣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5.(2016广西贺州)下列关于碳单质的用途及原因分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用途

原因分析

A

石墨可用作电极

石墨可导电

B

金刚石可用来刻画玻璃

金刚石硬度很大

C

活性炭可用于消毒面具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

焦炭用于冶金工业

碳具有氧化性

A.AB.BC.CD.D

6.(2016辽宁葫芦岛)碳单质除了金刚石、石墨、C60外,科学家们还合成了C70、C90、C240等,由此做出如下推测:

①同一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

②单质可能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

③单质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其中正确的是(  )

A.①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7.(2016云南).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又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

8.由于碳元素的存在,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最简单有机物甲烷的化学式  .

(2)家用饮水机是利用活性炭的  作用除去饮用水中的部分杂质.

(3)人类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导致大气产生  效应.

(4)人体可直接利用的糖类﹣﹣葡萄糖,其化学式为C6H12O6,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

9.(2016四川成都)C60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根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

①C60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②C60这种物质是由  (填“分子”或“原子”)构成.

③C60与金刚石、石墨具有相似的  (填“化学”或“物理”)性质.

④足球可由橡胶制成,橡胶属于 有机 (填“有机”或“无机”)物.

解析:

①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答案为:

单质;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2015•泰安)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装置①可作为CO2的发生装置

B.

装置②干燥O2时,气体由a管进b管出

C.

装置③可用作O2的收集装置

D.

装置④是收集CO2气体的验满方法

2.(2016山东滨州)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将药品加入装置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验证CO2已收集满的方法为  ;

(3)实验室收集氧气可用  装置或E装置.

知识点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3(2016浙江宁波)如图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

气密性检查

添加试剂

制取并收集气体

D.

气体验满

4.(2016浙江衢州)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合理改进实验装置,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是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实验中收集集满一瓶CO2后,应将盖有玻璃片的集气瓶  (选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2)有两位同学对图甲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进行了简化,简化后的装置如图乙和图丙所示,其中可行的是  .

5.(2016吉林)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组装气体发生装置后,应先检查装置的  ,再添加药品;

(4)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

1.(2016•重庆)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和O2时,无论选择什么药品,他们都能选用的装置是(  )

2.(2016•重庆)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O2气体,不会用到的装置是(  )

3.下面是实验室依次制备,收集,验满CO2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4.(2015•永州)氨气(NH3)是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下列是实验室收集气体的几种装置,为防止污染环境,你认为最合理装置是(  )

 

A.B.C.D.

5.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2)为什么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浸没在液面以下?

  .

(3)怎样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6.(2016•衢州)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合理改进实验装置,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是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实验中收集集满一瓶CO2后,应将盖有玻璃片的集气瓶  (选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2)有两位同学对图甲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进行了简化,简化后的装置如图乙和图丙所示,其中可行的是  .

7.(2016•昆明)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用A装置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用B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时,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

8.(2016•长春)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e的仪器名称是  ;

(2)用2KMnO4

K2MnO4+MnO2+O2↑制取O2,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①若制取3.2gO2,理论上至少需要KMnO4  g;

②检验O2收集满的方法是  ;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并用排水法收集;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组装制取装置时,需选择上图中的a、b、h、i、k、l、m和  .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 二氧化碳

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2016广西贺州)下列关于CO2性质的信息,组合正确的是(  )

①可以助燃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可溶于水,但不能与水反应④可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②③

2.(2016桂林)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赵做了以下实验,不合理的是(  )

A.步骤①B.步骤②C.步骤③D.步骤④

3.(2016广西南宁)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供给呼吸B.用于灭火C.用作气体肥料D.生产碳酸饮料

知识点二、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与防治

4.(2016•莱芜)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  )

A.人和动物的呼吸B.植物的呼吸作用

C.化石燃料的燃烧D.利用太阳能发电

5.(2016山东聊城)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氮气D.氢氧化合物

6.(2016青岛)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实验1实验2

请填空:

(1)实验1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

1.(2016•泸州)下列气体中.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

A.SO2B.CO2C.N2D.CH4

2.(2016•扬州)下列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H2B.N2C.O2D.CO2

3.(2016•苏州)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有毒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

4.(2016•衡阳)如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

①不能燃烧②不能支持燃烧③还原性④密度比空气大⑤密度比空气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⑤

5.(2016•湖州)如何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找到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酸(CH2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B.二氧化碳能阻挡地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

C.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而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这种新型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6.(2016•永州)向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红色﹣紫色﹣红色B.紫色﹣红色﹣紫色

C.红色﹣紫色﹣蓝色D.红色﹣无色﹣红色

7.(2016•娄底)如图所示:

甲瓶中盛放的是浓H2SO4,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

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紫色小花(  )

A.变红色B.变蓝色C.变白色D.不变色

9.(2016威海)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碳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组成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主要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CO2来实现的,图是碳循环主要途径的模式图.

(1)结合图,下列关于碳循环的认识正确的是(填序号)  .

A.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B.碳循环过程只涉及到化学变化

C.碳循环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D.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碳循环中的下列变化

①动物体内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②消耗二氧化碳的一种方式  .

(3)从化学的视角看物质

目前,人们对二氧化碳的评论褒贬不一,若以“二氧化碳的利与弊”做为论题,你的观点是 ,请列举有力的证据论证你的观点.

要求:

①论据简洁、论证充分.②同一论据举出一个事例即可.③字数在100字以内.

第二课时 一氧化碳

知识点一、一氧化碳的性质

1.(2016•黑龙江)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

C.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2.(2016福建三明)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B.用煤火取暖时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古代字画长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知识点二、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3.(2016临沂)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4.(2016•陕西)对比分析不同物质的共性与差异性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各项对比,有错误的是(  )

选项

共性

差异性

均由分子构成

分子的种类不同

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元素的质量比不同

均能与水化合

化合时现象不同

常温下均是无色气味

相同条件下其他的密度不同

5.(2015•张家界)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B.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能使人中毒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向种植蔬菜的大棚中补充适量的二氧化碳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1.(2016•长沙)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C.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

D.一氧化碳可用做燃料

2.(2016黑龙江)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3.(2015•邵阳)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O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大气中CO2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4.(2014•郴州)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CuO+CO

Cu+CO2可知,CO具有还原性

 B.金刚石、石墨、C60完全燃烧都生成CO2

 C.CO2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D.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和CO两种气体

5.(2016福州)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

B.氯化钾和氯化铵﹣氢氧化钠

C.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闻气味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

6.(2016•黄石)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一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组成:

B.性质:

CO2、CO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用途: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

D.危害:

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

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

7..(2016•无锡)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

HCOOH

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8.

(1)根据“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氧化碳可作燃料,体现了一氧化碳的  性;

②石墨可作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  性.

(2)2013年6月初,我国连续发生了三起大的火灾﹣﹣中储粮林甸粮库失火、大连油罐爆炸、吉林禽业公司火灾,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遇到灾难生命是最宝贵的,如果未成年的你在火灾现场,你可以做的是  (写一条即可)

9对于化学反应,我们不但要考虑加入的试剂,还要考虑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教材中“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

(1)根据你所学化学知识猜测:

试管A中,除C、CuO外,还可能  (写化学式,下同)参与反应.除木炭可以还原氧化铜外,经反应生成的  也可以还原氧化铜,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要排除环境对该反应的影响,你认为应采取何种措施?

 

(2)请你推测,进入试管B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可能有  .要想使进入试管B中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应采取什么措施?

单元知识复习

易错易混剖析

易错易混点一:

CO2溶于水是物理变化,与水反应是化学变化;

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是CO2与H2O生成的H2CO3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正确选项:

C            常见错选:

误区分析:

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说法正确,故A不可选;

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物质,此说法正确,故B不可选;

C、二氧化碳溶于水成为碳酸,所以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碳酸使溶液会变为红色,说法错误,故C可选;

D、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说法正确,故D不可选.

故选C.

易错易混点二: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一下形成液封

以下各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 

高锰酸钾制氧气

B. 

由b进气收集

气体

C. 

制取氧气,氢气等气体

D. 

干燥,收集HCl气体

正确答案:

B常见错解:

误区分析:

A、在试管口需要放上棉花团,故A错误;

B、因为氧气、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大,所以在用排空气法收集时用向上排空气法,即从长的一端进入,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该装置错误,长颈漏斗末端必须在液面以下,故C错误;

D、碱石灰显碱性,不能干燥酸性气体,能与氯化氢反应,故D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真题分类演练

1.(2015•株洲)下列实验操作和分析都正确的是(  )

操作

分析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底部来检验CO2是否收集满

因为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目的是证明这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蒸发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目的是为了加快水的蒸发

木炭还原氧化铜时,加热用的酒精灯可加网罩,最好使用酒精喷灯

网罩的作用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2.(2015•广州)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①②

①④

②③

③⑤

3.(2015•临沂)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如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支持燃烧

5.(2016•大连)在实验室利用以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B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

(2)用装置A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仪器a的名称是  .装置C中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  、  .

6.(2016•乐山)如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填编号)  ;

其中,发生装置中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将适量的

  倒入集气瓶中震荡,观察到试剂变浑浊,说明该气体确实是二氧化碳.

7.(2016•常德)世界上的几千万种物质都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同一种元素能够形成不同种单质,如碳元素能形成的单质有  、  和C60等,这几种碳单质化学性质

  (填“相似”或“不同”),物理性质  (填“相似”或“不同”),其原因是  ;

相同的元素能组成不同的物质,如氢元素和氧元素能组成水和  (填化学式).

8.(2016•镇江)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1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a  ,b  .

(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可选用装置A和  (选填序号)组合.装入药品前要先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序号).

(4)用如图2装置制取CO2并验证相关性质.

①生成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F装置的作用是  .

③H装置中的现象可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  (答一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