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8764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

《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docx

中职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中药专业类

课程指导方案(试行)

为适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按专业类招生培养和教学评价的改革趋势,凸显中等职业教育“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体系,提高基于专业类的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特制订本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

一、专业类名称及专业范围

(一)专业类名称及代码

中药(代码:

11)

(二)专业范围

中药(720403)、中药制药(720407)等。

二、行业及职业面向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9修改版),以及江苏现代中药产业布局,梳理出江苏中等职业教育中药类专业的行业面向及其在区域生产实际中的比重,以及中药类专业的主要职业面向,具体见表1。

表1江苏省医药制造、批发、零售、卫生等行业及职业面向分析表

行业类别

区域生产实际中的比重和地位

(☆☆☆☆☆)

主要职业

大类

中类

小类

(生产领域)

医药制造业

中药饮片加工

中药饮片加工

☆☆☆

中药炮制工

中成药生产

中成药生产

☆☆☆☆☆

药物制剂工

批发业

中药批发

中药批发

☆☆☆☆☆

医药商品购销员

零售业

中药零售

中药零售

☆☆☆☆☆

医药商品购销员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中药材仓储

中药材仓储

☆☆

医药商品储运员

卫生

医院

综合医院

☆☆

中药师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

专业公共卫生服务

☆☆

注:

表中“☆”数量的多少,既表示该行业(小类)在生产实际中的比重和地位,也是是否纳入专业课程,以及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和权重的参考依据。

三、培养定位与规格

(一)人才培养定位

适应中药产业传承创新融合发展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学习者综合素质和行业通用能力培养为基础,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具有较强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胜任中药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综合素质

本专业类学生综合素质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各专业可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增加相应的内容。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2.具有社会责任感,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遵法守纪、履行公民道德规范和中职生行为规范。

3.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为专业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具有理性思维品质,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6.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热爱祖国传统医药,了解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文化成果,能够通过1~2项艺术爱好,展现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

7.具有积极劳动态度和良好劳动习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形成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为,在劳动中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8.具有正确职业理想、科学职业观念和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

9.具有良好的社会参与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热心公益、志愿服务,具有奉献精神。

10.具备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创新思维。

(三)职业能力

1.行业通用能力

行业通用能力是从业人员跨入某大类行业必须具备的基于各行业的共同基础能力,是形成高水平职业能力的前提,是职业发展的基石,是高质量完成一线工作任务的基本保证。

本专业类着眼于复合型人才培养,参照国家职业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药类)初级水平,按照夯实专业发展基础、强化职业素养培育的要求,建构专业类通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本专业类中职学生跨入中药行业应具备的通用能力。

具体为:

(1)熟悉中药行业分类和主要职业,了解中药行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能把握现代中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新技术、新标准和新规范。

(2)能规范使用和清洗常用玻璃仪器,能称量、溶解、配制和稀释溶液,并测定溶液酸碱性,能规范进行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基本操作,并进行数据处理。

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能正确表示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能认识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维生素等生命物质的结构,了解其主要性质与功能。

(3)能运用中医学阴阳、五行等基本理论和思维方法认识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等运行规律。

能识别常见中药,并掌握其来源、性状特征和主要功效。

(4)掌握常用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的净制、切制、炒制等方法,能判断常用中药饮片炮制的火候和质量。

能根据中药商品的自然属性及外界因素判断其变质现象,开展科学养护,会使用中国药典。

(5)具有质量第一、生命至上的职业操守,具有规范操作与安全环保的生产意识。

热爱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医药文化,志愿为民众健康服务。

2.专业核心能力

专业核心能力是胜任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必备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良好的情感和态度。

各专业核心能力的设定,要基于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梳理出满足工作要求和职业发展的能力要素,兼顾中高职衔接,突出中职阶段本专业的关键能力,有结构、分层次地对能力进行序列化呈现。

3.职业特定能力

职业特定能力是针对特定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各专业特定能力的设定,要基于特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形成本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门性知识和技能。

四、课程设置

(一)课程结构

适应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公共基础课程为学习起点,建构“类平台课程+核心课程+方向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课程结构图(见图1)。

各专业应根据其专业特点设置相应的课程。

图1课程结构图

(二)课程与教学内容

1.公共基础课程

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和各科目教学标准,结合本专业类特点和教学要求,形成本专业类公共基础课程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具体见表2。

表2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及内容要求

课程名称

教学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思想政治

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

学校可结合办学特色、专业情况和学生发展需求,增加不超过36学时的任意选修内容(拓展模块),相应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在部颁教材中选择确定

144+(36)

语文

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

其中限定选修(职业模块)54学时的教学内容,由学校结合专业情况和学生发展需求,依据课程标准,在部颁教材中选择确定

198

历史

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

学校可结合办学特色、专业情况和学生发展需求,增加不超过18学时的任意选修内容(拓展模块),相应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在部颁教材中选择确定

72+(18)

数学

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

其中限定选修(职业模块)36学时的教学内容,由学校结合专业情况和学生发展需求,依据课程标准选择确定

144

英语

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

其中限定选修(职业模块)36学时的教学内容,由学校结合专业情况和学生发展需求,依据课程标准选择确定

144

信息技术

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

具体教学内容应结合专业情况、学生发展需要,依据课程标准选择确定

108

体育与健康

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

其中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教学内容,由学校结合教学实际、学生发展需求,在课程标准的拓展模块中选择确定

180

艺术

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

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增加一定学时的任意选修内容(拓展模块),其教学内容可结合学校特色、专业特点、教师特长、学生需求、地方资源等,依据课程标准选择确定

36

劳动教育

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相关要求,劳动教育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

18

化学

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

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增加一定学时的任意选修内容(拓展模块),其教学内容可结合专业情况和学生发展需求,依据课程标准选择确定

45

2.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类平台课程

依照本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行业及职业面向分析表),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突出中药生产和经营行业涉及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建立专业类各专业通用的学习内容分析表,确定中职学生跨入中药行业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中医药常识和基本技能、职业素养,具体见表3。

表3专业类通用学习内容分析表

类别

主要职业

(面向中职)

学习内容及要求

大类

中类

医药制造业

中药饮片

加工

中药炮制工

职业道德

(1)遵法守纪,爱岗敬业;

(2)传承创新,弘扬国粹;

(3)精益求精,质量为本;

(4)安全生产,诚信经营;

(5)尊师爱徒,团结协作

法律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相关知识;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相关知识;

(5)《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相关知识;

(6)《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相关知识;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关知识

安全知识

(1)设备安全使用知识;

(2)安全用电知识;

(3)药品质量安全知识;

(4)个人防护安全知识;

(5)生产场所的知识

(1)了解中药的起源和发展;

(2)掌握中药材的来源和主要产地;

(3)了解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方法;

(4)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与方法;

(5)能判断常用中药饮片炮制的火候和质量;

(6)掌握中药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方法;

(7)能识别常见的中药材及饮片;

(8)能初步判断常见中药材及饮片的真伪优劣;

(9)能规范使用和清洗常用玻璃仪器,会取样、称量、溶解、配制和稀释溶液,并测定溶液酸碱性;

(10)能使用分析仪器进行物质含量的测定等操作

中成药生产

药物制剂工

批发业

中药批发

医药商品购销员

医药商品储运员

(1)能运用中医学阴阳、五行等基本理论和思维方法认识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等运行规律;

(2)能识别常见的中药材及饮片;

(3)能介绍常见中药材及饮片的功效和使用注意事项;

(4)能初步判断常见中药材及饮片的真伪优劣;

(5)能根据中药商品的自然属性及外界因素判断质变现象,并开展科学养护;

(6)能认识常见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名称;

(7)能认识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维生素等生命物质的主要化学结构和名称;

(8)能按照药事管理法规的要求进行药品处方调剂服务;

(9)会查询和使用中国药典;

(10)能进行良好的专业沟通,指导服务对象合理用药

零售业

中药零售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中药材仓储

卫生

医院

中药师

服务现代中药行业传承创新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以中药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为主线,基于中药的基础知识、中药生产与经营要素以及相关职业知识、工作领域和工作要求,根据中职的学习特点和目标定位,兼顾中高职培养衔接,依据行业通用能力和专业类通用学习内容分析表,设置专业类平台课程,具体见表4。

表4专业类平台课程设置及内容要求

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药用化学基础

(108学时)

(1)溶液及其重要性质;

(2)烃及烃的衍生物;

(3)脂类;

(4)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5)几种重要的生命物质;

(6)化学分析;

(7)仪器分析

(1)掌握溶液的重要性质,了解胶体、缓冲溶液及渗透现象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能进行溶液的配制、稀释和浓度的计算;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能正确表示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3)能说出常见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4)能认识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维生素等生命物质的结构,了解其主要性质与功能;

(5)能掌握定量分析中的误差、有效数字等知识,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6)能规范使用常用化学分析仪器和仪器分析设备;

(7)掌握常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能运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技术进行物质含量的测定

中医学基础

(72学时)

(1)中医学概述;

(2)阴阳、五行学说;

(3)藏象学说;

(4)病因、病机;

(5)诊法;

(6)辨证;

(7)养生防治

(1)掌握中医学基本特点,能阐述中医学发展历程;

(2)能运用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理论解释自然和生命的运行;

(3)能运用藏象学说正确认识人体生理功能和脏腑病理变化;

(4)掌握气、血、津液的内涵,能解释气、血、津液的功能及运行;

(5)能运用病因病机学说、经络学说对生理、病理现象及发病机理进行简单分析;

(6)能运用四诊、辨证的知识初步诊断常规疾病;

(7)能运用体质、防治与康复原则辨识体质,指导养生

中药鉴定技术

(144学时)

(1)中药鉴定概述;

(2)根及根茎类中药;

(3)茎木、皮类中药;

(4)叶类、花类中药;

(5)果实种子类中药;

(6)草类、藻、菌、地衣类中药;

(7)树脂类及其他植物类中药;

(8)动物、矿物类中药

(1)了解中药鉴定的特点、任务及发展;熟悉中药鉴定的基本程序,会查阅药品标准等工具书;能熟练进行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操作;

(2)掌握常用根及根茎类中药的来源、性状鉴别特征;了解其产地、采收加工及主要功效;能鉴别其真伪优劣;

(3)掌握常用茎木、皮类中药的来源、性状鉴别特征;了解其产地、采收加工及主要功效;能鉴别其真伪优劣;

(4)掌握常用叶类、花类中药的来源、性状鉴别特征;了解其产地、采收加工及主要功效;能鉴别其真伪优劣;

(5)掌握常用果实种子类中药的来源、性状鉴别特征;了解其产地、采收加工及主要功效;能鉴别其真伪优劣;

(6)掌握常用草类、藻、菌、地衣类中药的来源、性状鉴别特征;了解其产地、采收加工及主要功效;能鉴别其真伪优劣;

(7)掌握常用树脂类及其他植物类中药的来源、性状鉴别特征;了解其产地、采收加工及主要功效;能鉴别其真伪优劣;

(8)掌握常用动物、矿物类中药的分类、来源、性状鉴别特征;了解其产地、采收加工及主要功效;能鉴别其真伪优劣

中药炮制技术

(108学时)

(1)中药炮制基础知识;

(2)中药材净选加工与饮片切制;

(3)中药饮片炒制;

(4)中药饮片炙制;

(5)中药饮片煅制;

(6)蒸、煮、燀法;

(7)其他制法

(1)能说出常见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

(2)能对原药材进行净选加工;

(3)能操作机器进行饮片切制;

(4)能进行炒法、炙法、煅法、蒸、煮、燀法操作;

(5)能判断常用中药饮片炮制的火候和质量;

(6)能对炮制设备进行常规的检修与维护;

(7)能判断中药饮片在储藏过程中的变质现象,并开展科学养护

药事管理与法规

(72学时)

(1)药事管理基本知识;

(2)药学技术人员的管理;

(3)药品注册、生产管理;

(4)药品经营和使用管理;

(5)中药管理;

(6)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

(7)医疗器械、食品与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管理

(1)掌握药事管理的基本知识,能查询最新法律法规,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执业药师资格制度基本内容,能为成为执业药师做好准备;

(3)掌握药品注册、生产的主要内容,能依法从事药品生产,并服从监督管理;

(4)掌握药品经营、医疗机构调剂等主要内容,能依法从事药品经营,并服从监督管理;

(5)掌握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管理的基本知识,能说出其主要管理规定;

(6)掌握特殊管理药品基本知识,能说出其主要管理规定;

(7)了解医疗器械、食品与保健食品的界定和分类,能说出其主要管理规定。

(2)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

各专业在做好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和在校生学情调研,以及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形成本专业调研报告的基础上,通过基于职业标准的职业分析(参照本方案中的通用学习内容分析表)和基于岗位规范的岗位分析(“职业能力分析表”),明确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确定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并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证书),更新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的总体要求:

遵从体系架构、保持各科独立;力求规范严谨,强调科学合理;坚持育人为本、推进课程思政;注重书证融通、彰显职教特色;强化实践教学、促进知行合一。

五、课程实施

(一)本专业类各专业在本课程指导方案的基础上,依据专业调研与分析,结合“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编制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具体体例格式见表5),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先进、操作性强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表5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体例格式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三、培养目标

四、职业面向

五、培养规格

(一)综合素质

(二)职业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课程结构

(二)主要课程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求

2.主要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要求

七、教学安排

(一)教学时间安排

(二)教学进程安排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条件

(二)教学设施

(三)教学资源

九、质量管理

(一)编制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三)严格毕业要求

十、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二)开发单位及核心成员

附件1: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附件2:

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参考格式

(二)本专业类各专业学制三年,总学时为3000~3300,分6学期完成,实施“2.5+0.5”学制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各职业学校可根据专业实际,集中或分阶段安排。

(三)公共基础课程(含军训)学时占比约为40%,专业(技能)课程(含专业认知与入学教育、毕业考核、毕业教育等)学时占比约为60%。

课程设置中应设任意选修课程,其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四)学分计算办法:

公共基础课程每18学时计1学分,专业(技能)课程18学时计1学分;专业实践教学周,每周按30学时计算,1周计2学分;顶岗实习,每周按30学时计算,每周计1.5学分。

(五)基础性实训条件,具体见表6。

表6中药专业类基础性实训条件

实训室名称

主要设备名称

数量(台/套)

规格和技术的特殊要求

药用化学基础实训室

试管架

20

/

试管

200

15×150mm

玻璃棒

40

/

烧杯

20

100mL

20

250mL

20

500mL

量筒

20

10mL

20

100mL

2

500mL

长颈漏斗

20

Φ75mm

容量瓶

20

100mL

20

250mL

移液管

20

5mL

20

10mL

吸量管

20

25mL

20

10mL

移液管架

20

有机玻璃

试剂瓶

40

500mL白色和棕色

酸式滴定管

20

50mL

碱式滴定管

20

50mL

锥形瓶

120

250mL

滴瓶

80

30mL,60mL,白色和棕色

称量瓶

10

Φ25mm×40mm

胶头滴管

50

/

洗耳球

20

/

滴定台

20

/

滴定夹

20

/

干燥器

2

Φ240mm

恒温水浴锅

8孔,双列

渗透现象演示装置

2

/

电热套

20

/

分析天平

20

0.0001~100g

托盘天平

4

0.1~100g

温度计

5

水银式0~100℃

PH试纸

10

/

PH计

4

/

护目镜

40

/

防护面罩

2

/

防毒口罩

2

/

耐酸手套

10

/

试管夹

40

/

烘箱

2

温度范围10~25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0

/

红外分光光度计

2

/

薄层板

80

硅胶G,硅胶GF254

气相色谱仪

2

/

高效液相色谱仪

2

/

中药鉴定实训室

浸泡标本

120

/

腊叶标本

200

/

原药材标本

200

/

中药饮片标本

350

/

中药伪品标本

100

/

光学显微镜

35

电子目镜640倍+电光源

药架

10

/

实训操作台

20

/

冰柜

1

/

温湿度计

2

/

烘箱

2

温度范围10~250℃

粉碎机

2

成品细度60~120目

显微实训操作台

35

/

中药炮制实训室

滚筒式洗药机

1

直径600mm,水压:

0.12mpa

直线往复式切药机

1

切断长度0.7~60mm

旋料式切药机

1

切片厚度0.5~8mm

手工切药刀

20

/

滚动式炒药机

1

直径600mm,转速24~48rpm

手工炒药锅

20

铁质带柄

电子秤

2

YP30001/3000g

蒸笼

20

/

蒸煮锅

1

500L

炮制实验台

20

不锈钢材质

(六)教学评价及毕业要求:

由各专业根据国家和省的相关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和教学实际统筹确定,力求具体明确、可操作强。

六、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本方案依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版)、《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教职成厅〔2019〕6号),参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9修改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江苏统计年鉴—2020》(

(二)编写单位及人员

牵头单位及人员:

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胡玉涛、殷吉磊、王艳艳、鲍邢杰、时艳、范晓东、韩莉、陈爱梅。

参与单位及人员:

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赵慧芳;南京市医药中等专业学校,李丽;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朱斌;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祝冬青;江苏康缘药业,经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