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力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0569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力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力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力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力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力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力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力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力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力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力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力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力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力量.docx

《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力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力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力量.docx

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力量

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力量

——枝江一中“唤醒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德国教育家普斯格朗曾说: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强调教育要注重人的本性,启发自觉之心,达到内在的觉醒和完善。

由此可见,教育的本真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是对人的良知、善端、责任、生命、潜能的引导,是对学生人格心灵的发现与重塑。

将唤醒教育这一理念引入学校教育,有利于引导学校思考如何激励学生向上发展,如何激发学生持续向上向前发展的动力。

有这样一故事:

南京有一种具有极高价值的行道树南京椴,因与菩提树十分相似,备受推崇。

但是这种树的种子有休眠的特性,以至现在已经成为濒危树种。

南京林业大学沈永宝教授带领课题组经过多年研究,终于找到唤醒椴树种子的方法,使原本需要沉睡两三年才能发芽的种子现在60天就能焕发新生。

这则故事对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启发,学生成长领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一个过程,有的在高一就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有的高中毕业了,其心智水平还处于初中阶段。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细细想来,学校教育不就是要唤醒那些埋藏于孩子心田里的具有内在生命力的种子吗?

一、唤醒教育的本质内涵及特点

(一)对唤醒教育内涵的理解

我国古代对“教育”一词的解释为:

教者,上所施,下所效,先觉觉后觉也;育者,生育、培养、培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也。

《中庸》解释为: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即着眼于人之本性,启发自觉之心,遵循儒家天人合一基础之上的“以人为本”的内在觉醒与完美。

“教育”在英语中的表述是education,源自拉丁语的educoatus,有“引导、抚育、自身生成”的含义;德语中是erziehung,有“引导、唤醒”的意思。

从对“教”、“育”字义的解读理解,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教育就是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的活动。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和唤醒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教育本身即是对人的本性、潜能的引导、唤醒并对人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之臻于完美的过程。

德国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①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或接纳某种外在的、具体的知识、技能,而是要从人的生命深处唤起他沉睡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促使其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的觉醒,以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自由自觉的建构。

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不仅是要从外部解放成长者,而且要唤醒成长者的人格和心灵,解放成长者的内部创造力。

马克思说: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

因此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

其实,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两股力量,一个是我们表面上看得到的肢体力量,叫做生命外力,一个是我们表面上看不到的心理力量,叫做生命内力。

人的肢体力量显然是弱小的,即使是最有劲的大力士,他的力量也没有一个普通的牛有劲,他所能举起的重量也是有限的。

而人的生命内力一旦被唤醒,则是巨大无限的,就能改天换地,无坚不摧,势不可挡。

过去说一切人间奇迹都是人创造的,具体地说是由人的生命内力创造的。

人的一生强大与否、成功与否、幸福与否、快乐与否,不取决于他的肢体力量,也不主要取决于他的知识力量,而主要取决于他的生命内力。

”所以唤醒教育就是通过通过学校的环境文化、教育活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综合评价等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全面唤醒学生的生命感、价值感,激活学生内生发展动力,让其主动、自觉地从内心深处生发一种想学习,愿发展,永追求的精神的教育思想。

这种唤醒教育思想应该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核心思想。

特别是在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浪潮中,唤醒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具有更深广的内在意蕴与价值。

首先,学校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内在心灵觉醒的过程。

斯普朗格把教育看成是人文陶冶、人格养成的过程,看成是使人从依循本能的自然人蜕变成文化人的过程,即所谓“人文化成”。

因此,学校教育绝非单纯的知识传递和能力训练,它应该是学校创设一个环境与氛围,通过课堂、课程、活动等多种途径,让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进行生命对话,借助这种对话,让学生领悟到自身的存在和内在心灵的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完成自己,不断地丰富自己作为“人”的精神内涵。

总之,唤醒教育就是对人性的唤醒、充盈与放飞。

其次,学校教育是一种围绕“意义”对学生进行的全面的、立体的唤醒。

一方面,从关系论角度说,在唤醒教育理念下,教师、学生、文本或活动(指教材、教育活动、社会实践)三者之间所发生的一切关联和交流,都是围绕着“意义”进行的,唤醒的本质就是让学生领悟“意义”。

这种“意义”并不是指知识本身的意义,而是指人的精神的领悟和发现,即生命或人生的意义。

当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发生真正的生命对话时,这种由意义而引起的共鸣会使师生双方惊喜地感受到一种跳动的活力、一份探索的愉悦、一股难以遏止的激情与冲动,而在这个意义生成的瞬间,师生共同获得一种生命的唤醒,文本或是活动也因意义的昭示而最终得以完成。

因此,唤醒教育是一种以意义为媒介,以唤醒学生为目的的包括教师和文本在内的全方位的唤醒。

另一方面,从学生发展角度说,唤醒教育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唤醒,也就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主张的培养“全人”,即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内在潜能,给予充分的引导、激励、唤醒和鼓舞,使之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学校教育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学生从自然人培育成一个社会人。

我们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学会在社会中基本的生存方式,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格,唤起人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对真理的探求的好奇、热情与执著,使人懂得珍惜自己、关爱别人和呵护世界,因此,“真正的教育”或“好的教育”在于“促进灵魂(意识、精神)的转向”。

再次,唤醒教育是一个永无终结的觉醒、改进、发展的过程。

斯普朗格提出教育的人格生成说,强调教育对人格的作用是以生命为中心不断发展的。

人的生命成长是一个不断被唤醒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主要依赖教育。

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觉醒与领悟的过程中,一次比一次更加真切地认识了自我,发现了自我,从而逐渐地根据真实的自我来自由自觉地建构与完善自我。

人的一生永远处在动态的自我觉醒、理解、生成与建构的过程中,处在由种生命(自然生命)向类生命(自为生命)的永恒超越与趋向之中。

 

(二)唤醒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

(1)、唤醒教育强调教育的创造性。

唤醒是一种教育的手段。

在教育中,教师要饱含深情对学生给予更多的信任和期待,相信学生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学生一旦得到信任,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就会变得聪明、能干、有悟性、很懂事。

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教师应从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启发诱导,激发兴趣,去唤醒学生内在的动力,使其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所以对学生内在生命力的唤醒,是一个不断自我繁衍、自我创新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都是生命个体,也是有情感的生命主体,在以生命唤醒生命的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因素,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机遇,它可以让学校教育工作充满生机、情趣盎然。

同时学生被唤醒了的内在力量具有生长性、迁移性和发散性,这就意味着学校教育工作做好了,能起到四两拔千斤的神奇效果,让原本表现平平的孩子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2)、唤醒教育强调教育的体验性。

“体验”是指个人的“内在感受”,是与个人原有的认识、情感、经历、感受等相关联的心理活动。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体验是一种理解内化的过程,它可以获得知识、体悟情感、提升价值。

唤醒的过程只有融入到学生的生命体验中,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体验性决定了每一项教育活动必须要精心设计,马虎不得。

那种不讲究设计,随性而为,应付差事式的教育,一定是无效的甚至是反效的。

(3)、唤醒教育强调教育的艺术性

唤醒是一种教育的艺术。

学生的灵性和欲求,总是发生在不经意之时,如果教师不善于发现这种灵性和欲求,就失去了唤醒的有利时机。

因此,教师要有一颗灵动的心,不时的去感受,去贴近学生;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他们的闪光处;多一些赏识教育,一句关爱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信任的微笑,都能起到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能使学生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

(4)、唤醒教育强调教育的民主性。

 民主问题首先是权利问题,没有权利的民主是不存在的。

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中,老师享有绝对的权威,拥有几乎全部的主动权,是学生品德的最高裁判者。

这种终审裁判式的结果,造成了多少教育的悲剧。

唤醒教育,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他们具有生命的共性,拥有平等的权利,教师不再是绝对权威,而是在平等合作、交流共生中唤醒学生生命力量。

作为平等的一方,教师也可以在唤醒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的同时,激发自己生命的意义。

唤醒教育的民主性,不但没有降低教师的地位和尊严,而且增加了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幸福感,提升其生命的价值。

二、唤醒教育的内容框架

高中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科学合理定位唤醒教育内容极其重要,经过实践,我们侧重于“六种意识”的全面唤醒。

(1)唤醒主体意识。

教育教学中有这样一种事实:

学生享有同等的教育条件,但各人所获得的结果却大不相同。

同一个班级,同一位教师,同一套教材,同一个教学过程,但是,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

导致这种差异有种种原因,其中主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一。

这个自身主观能动性就是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

老师应该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唤醒人生发展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2)唤醒生命意识。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一个生命,也终归是一个生命。

但在社会生活中,为获取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等而奋斗成为常态,久而久之,人们往往把这些东西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了,甚至当成了人生主要的乃至唯一的目标,为之耗尽了全部精力。

生命原本是单纯的,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等是后来添加到生命上去的社会堆积物。

既然在社会上生活,有这些堆积物就不可避免,也无可非议,但我们要警惕,不可本末倒置。

生命的觉醒,就是要透过这些社会堆积物去发现你自己的自然生命,牢记你是一个生命体,对你的生命保持一种敏感,经常去倾听它的声音,时时去满足它的需要。

对此,学校应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尊严,思考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围绕生命信仰的树立,培育应有的人文精神,这既包括自我的幸福、自我的追求、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也包括对家庭和社会的关怀和贡献。

唤醒生命意识就是要引导学生坦然面对曾经的挫折,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激发其对生命的敬畏感,让生命的意义价值重现光彩。

(3)唤醒协作团结意识。

学生的个性是丰富的,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欲望渴求、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从而铸就了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的个性。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让不同个性的学生团结合作,形成一种集体的力量,使学生到了离开学校的那一天,带着开发的潜能,带着积极上进的个性,带着协作团结的精神更好的去生活。

(4)唤醒生涯规划意识。

唤醒生涯规划意识,就是让学生理解并明晰自己的职业倾向、职业目标,学习和掌握职业技术、职业生涯规划,培植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态度,为日后融入社会提供支撑。

学校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自我,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安排好自己的职业道路,突破生活限制的边框,塑造充实的自我;也可以帮助学生准确评估自己的特点与强项,在职场中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可以帮助学生评估出个人目标与现状的差距,提供了前进的动力;可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身价值并使其增值;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增强职业竞争力,发现新的职业机遇;规划通常建立在个人的人生规划上,因此,做好规划将使个人生活、事业与家庭联系起来,让你的生活充实并且富有条理。

(5)唤醒学生开拓创新的意识。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指出:

“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而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创新人才。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今后教育的首要任务。

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意识,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使学生具有开拓新领域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创新潜能,进行创新活动。

所以教师就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把埋藏在心中的问题告诉你,你就应该给他以饱含智慧的回答;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明白,学生学会思考比记住一大堆过去的知识更重要。

(6)唤醒学生自强自省的意识。

考大学是为了什么?

不少学生认为,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让我的父母和自己过上好日子,而没有把自己将来的事业,同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联系起来,没有对国家未来的关心,更没有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这种教育缺失之后,便造成了孩子境界的短视。

他们没有自我内在发展动力,没有强大境界支撑下的动力,所有的压力都来自于学校、教师和家长强加的通过考学改变命运的压力。

这种压力对孩子的发展是极其有害的。

我们的孩子没有学会自我管理,因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没有给今天的学生提供独立自主能力成长的空间。

当我们培养的高中生缺乏学习兴趣、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的时候,我们的人才培养就是非常值得忧虑的。

钱伟长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钱伟长是依靠历史和语文考了满分进入清华的,他的物理只考了五分,但是他却成了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

为什么?

日本入侵中国时,他要报效祖国,就毅然放弃了中文,改学了物理。

他没有物理学的基础,可他成了这个领域的大家。

这说明情怀和境界是决定人生和事业高度的重要因素,是推动人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所谓要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在我看来,就是要唤醒学生内在的追求,没有内在的人格的自我觉醒、自我意识的觉醒,外在的所谓各种压力,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所起的作用不仅是短暂的,而且就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极其有害的。

 

三、唤醒教育在学校的实践

唤醒教育是一个新概念,真正地要让人们理解、信服、运用还有一个过程,近两年,我们在学校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营造“唤醒教育”的氛围和环境,让“唤醒教育”的理念根植于师生的内心。

1、强化“唤醒教育”理念的学习与理解。

2014年校长参加了湖北省楚天卓越校长培养对象的学习,系统学习了现代教育理念,校长结合自身做校长的经历和对教育的理解,在学校第一次提出了“唤醒教育”的思想。

学校整理编辑了一本“唤醒教育”的理论资料,组织教师专题学习;校长给全校教职工作了一次专题讲座,系统介绍了“唤醒教育”的概念、内涵、特点和如何运用等方面的内容;在校园里竖起了大幅“教育即唤醒”的标语;制作了以“教育即唤醒”为主题的专题宣传片;有的班级还结合班情,选择唤醒教育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侧面为突破口,规定目标,分层递进,深化细化教育要求。

2、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唤醒教育”得到具体实施。

学校狠抓德育领导班子建设,成立了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并不断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的教育网络,全面负责“唤醒教育”的组织和实施。

学校采取层级双向聘任选拔班主任老师,老中青搭配,对刚进校的青年教师,我们采取“压担子,给机会,多指导”的方法,进行师徒结队,让“唤醒教育”的思想能得到传承和落实。

定期召开教育专题会,理清教育工作思路,具体研究实施“唤醒教育”的策略和方式。

加强班主任培训,开设班主任论坛,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让班主任对“唤醒教育”思想学得透,理解深。

“才是德之资,德是才之师”。

学校认识到,打造一支优良的“唤醒教育”师资队伍,才能奏响教育这永恒的旋律。

(二)、围绕“唤醒教育”思想,设计多个教育主题,形成系列化教育内容,唤醒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人生发展意识。

在唤醒教育中,我们强调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和全程育人。

全员育人是指学校的每一个人都是教育者,包括老师、职工,更包括每一个学生;全面育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环境建设的一砖一瓦、一划一木都必须独具匠心,学校安排的各项活动、教师组织的每个课堂都必须精心设计、另一方面是指我们确立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育志存高远、进德修业、身心和谐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现代文明人;全程育人主要表现为关注学生的每个发展阶段、每一个生活时空的全过程的教育。

因此“唤醒教育”的内容应该是系列化的,成体系的。

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分年级、分阶段进行,突出主题。

在高一年级注重“规范”,狠抓起始年级习惯养成教育,孔子曰: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先生说: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学校从头抓起,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开学之初,学校统一下发《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读本》,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枝江一中学生管理条例》、《枝江一中学生奖惩办法》等,在新生军训期间,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学法指导,校史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国防教育等。

在高二年级注重“感恩”,过渡年级的道德教育中,“感恩教育”是一个基点。

懂得“感恩”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坚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做人的起码修养。

学校聘请房善朝专家团队来校进行感恩教育演讲,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召开感恩教育主题班会,举办感恩主题的书信比赛,开展节日感恩活动等等,同时学校关爱留守学生,建立留守学生之家,面向全体学生,把爱播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在高三年级突出“责任”,高三学生面临毕业,“责任教育”是一个重点。

把学生培育成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父母、对社会、对国家有责任感的良好公民,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义务,做到知行统一,形成自觉行动。

主要通过人生规划讲座、高考励志讲座、主题班会等活动形成“三立四有五好”的教育工作模式和工作目标。

三立即立德、立志、立信。

四有即:

有责任,有纪律,有理想,有爱心。

五好即品质好,习惯好,学习好,身心好,合作好。

学校教育内容还形成了“一月一主题,一周一重点”的模式,诸如“养成教育月”、“行为规范月”、“诚信教育月”、“安全教育月”、“法制教育月”、“心理健康月”、“雷锋学习月”等等。

(三)、围绕“唤醒教育”思想,精心设计德育活动,让每一次精品化活动能唤醒学生人生发展意识。

在唤醒式德育中,我们设计和安排了大量的德育活动,以激发学生内在的生命力量。

开展诵读《弟子规》活动,感悟经典,传承美德,唤醒学生基本礼仪意识。

为了便于学生们诵读,学校为每一名学生编印了《弟子规》诵读材料,做到“晨读、午诵、暮省”。

并利用播音室在早中晚播放《弟子规》的录音。

各班班主任还利用班会时间召开主题班会,针对《弟子规》的内容进行讲解,以使学生便于理解、记忆。

为了巩固活动成果,学校还组织了诵读比赛和征文比赛,借助这一平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开展激情行军五十里活动,磨练学生意志,唤醒学生如何对待生活苦难的意识。

从2006年开始,每年的4月左右,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开展“激情行军五十里”活动,深受学生欢迎。

这项活动不仅挑战个人心理和体能的极限,还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强化了学生的集体观念、纪律观念和环保意识,真正唤醒了学生坚韧顽强、不怕困难、锲而不舍的意志和力量;

组织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唤醒学生责任感恩的意识。

我校从2008年开始举办该项活动,每年的5月4日,学校3000余名师生齐聚丹阳广场,隆重举行18岁成人宣誓仪式,年满18岁的高三学子踩着红地毯,跨过彩虹门,戴上成人礼帽,接过校长题有“十八而志,责任以行”的成人礼物——《宪法》。

18岁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成熟,这一特别的仪式赋予他们人生特别的意义。

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进一步规范学生习惯养成。

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让活动促养成,以养成促发展。

学生管理处结合体育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列定活动计划,成立了篮球俱乐部、排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太极拳俱乐部、跆拳道俱乐部、健身操俱乐部、空竹俱乐部、飞镖俱乐部、象棋俱乐部、围棋俱乐部、网球俱乐部、独轮车(花样跳绳)俱乐部等,每个俱乐部实行教练制,配备指导老师,并定期开展活动。

每年春秋两季,学校召开一次大型的运动会,把各项体育活动推向高潮,让每位学生都有一体个健康的身体,为更好的学习打下基础。

开展大课间跑操活动,统一着装,学生会及各班体育委员对各班跑操情况进行考评,并对优秀班级授予流动红旗,进一步规范学生行为,增强班级荣誉感和凝聚力。

同时教师也参与跑操活动当中来,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举办文化艺术节和毕业典礼,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学校遵循“教学高质量、人才高素质、学生有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枝江一中每年都要举办文化艺术节。

包括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摄影比赛、手工制作、科技竞赛、校园十佳歌手比赛以及文艺表演晚会,陶冶情操、培养特长,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

毕业典礼是学生时代的重要里程碑,毕业,意味着结束,也意味着新的开始。

高考前夕,学校为所有高三学子加油鼓劲,缓解考前压力,特隆重举办毕业典礼暨高考出征仪式晚会,以“心怀感恩、放飞梦想”为主题,分为“记忆、感恩、启程”三个环节,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目为现场毕业生构建了一个追忆青春、畅想青春和感谢青春的舞台。

全体师生齐聚一堂,在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殷切嘱咐中,高三毕业生都将带着自信与希望,怀揣梦想,迈向新的人生旅程。

创建“心理氧吧”,开展“心灵之约”导师工作日活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早在2004年,我校就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直以来,学校就高度重视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招聘专职心理教师,在高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通心理咨询室,开展形式多样的咨询活动,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普查工作,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编印《学生心理健康手册》,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2008年6月,在共青团枝江市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青少年心灵导航站”在我校正式挂牌成立。

同时,学校还组织开展“心灵之约”导师工作日活动,学生自愿选择老师进行交流,填写“心灵之约”导师工作日记载表,所选老师要对其进行学生、生活、思想、心理上的关心和帮助。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也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规范学生健康行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多次获得枝江市关工委和枝江市宣传部表彰。

(四)、围绕“唤醒教育”思想,探索自主化管理方式,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唤醒自主发展意识。

在校园管理中,学校提出要营造“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教育者”的大环境,建立全员、全程和全方位的“三全管理网络”。

学校采用值周班级管理、青年志愿者协调、团委学生会督察的立体化管理模式,对学生学习、纪律、行为习惯和环境卫生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检查督导,每天通过书面通报及时公开检查结果,责任到班,责任到人,做到了纵到底、横到边,真正实现了“无缝覆盖”,收到了良好的自主管理成效。

让学生在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集体气氛和整洁、良好、新型的校园环境中充分展现自我,形成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发展的良好氛围,使教育工作多方位、立体化。

为了拓宽学生视野,锻炼操作能力,培养自学的习惯,提升自主意识,学校设立“读书漂流室”,举办“读书节”、“丹阳论坛”,开展研究性学习,组织奥林匹克竞赛,创建学生社团,为学生搭建自主平台,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同时学校还利用校刊《小帆》、“校园之声”广播、宣传栏、板报及校园网等多种宣传媒体的作用,适时地、持久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大力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