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1994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答案.docx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答案.docx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答案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是一项是(  D )

A.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

B.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

C.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遇之。

D.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

2.下列能表现庄姜容貌的动态之美的诗句是(  B  )

A手如柔荑      B巧笑倩兮     C齿如瓠犀     D肤如凝脂

3.《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的性格特征是( A   )

A性格刚烈      B委曲求全     C自私懦弱     D冷漠无情

4.明代的戏剧作家汤显祖有《临川四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  B  )

A《紫钗记》    B《牡丹亭》    C《邯郸记》    D《南柯记》

 

5.1920年,胡适的诗集(  C  )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白话诗集。

A《红烛》     B《野草》     C《尝试集》      D《女神》

6.朱自清在1923年写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篇散文,当时也写了同题散文的人还有(B    )。

A郁达夫      B俞平伯       C林语堂       C周作人

7.《诗经》中塑造出“伊人”形象的诗歌是( D   )

A《氓》      B《黍离》      C《硕人》      D《蒹葭》

8.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文人是(   C )

A韩愈      B欧阳修       C秦观        D苏轼

9.下列小说不属于明代四大奇书的是(   C )

A《水浒传》   B《西游记》    C《红楼梦》    D《三国演义》

10.因为一首诗而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是( D  )

A穆旦      B卞之琳      C徐志摩        D戴望舒

1、目前在中国推行双语言不包括提倡下列哪种语言:

C

A.普通话B.方言C.网络语言D.英语

2、能体现出汉语的“音美”特点的是:

B

A.象形B.凝练C.简言意赅D.组合多样

3、“少用辞藻,以求清真、质朴、通俗”的风格是:

D

A.谨严B.繁丰C.豪放D.平淡

4、《山石》诗的妙处之一是首尾呼应,请指出与“天明独去无道路”中的“无道路”相呼应的句子:

D

A.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B.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C.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D.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5、陶行知提倡的教育思想中不包括:

C

A.生活即教育B.社会即学校C.教育即生长D.教学做合一

1.《诗经》和《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共同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精神和_____浪漫主义精神_______的优秀传统。

2.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刘义庆的___世说新语_________。

3.李清照属于___婉约派_________词派的宋代女词人。

4.“新月派”是闻一多、徐志摩等人组成的一个诗派,他们写作诗歌遵循三美理论:

音乐美、_____绘画美_______、建筑美。

5.《行行重行行》选自于___文选_________,这组诗歌内容多写游子思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等。

6.鲁迅的__狂人日记___是我国的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

7.相去日已远,__衣带日已缓__________。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8.子曰:

“____见贤思齐________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9.明代短篇白话小说的主要形式是_____拟话本_______。

10.歌曲《兰花草》的歌词来自于胡适的一首名叫_____希望_______的白话诗。

1、所谓“四书”是指《____论语____》、《孟子》、《大学》和《中庸》。

2、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被誉为“百代文宗”、“文章巨公”。

3、胡适在《大学的生活——学生选择科系的标准》中提出学生选择科系的标准是性之所进,力之所能。

4、王力在《略论语言的形式美》中,指出汉语具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和“回环的美”。

5、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的新感觉派作家,他获得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6、《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作家余华的作品。

7、黄梅戏是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和湖北地区。

8、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其中,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6、端康成作品的内容不包括:

D

A.描写孤儿生活B.同情下层妇女C.表现社会变革D.赞美日本风光

7、沈从文小说较多展现出的一组二元对立冲突为:

C

A.古代与现代B.男性与女性C.乡村与都市D.开放与保守

8、莫言小说深受西方哪种写作手法的影响:

D

A.表现主义B.象征主义C.黑色幽默D.魔幻现实主义

9、戏剧《牡丹亭》中肯定的是:

B

A.理B.情C.贞D.义

10、中央电视台文化系列片《徽州》第二集《八千里路》主要介绍的是:

B

A.徽剧B.徽商C.徽菜D.徽州方言

 

三、赏析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下面这段文字的作者是谁?

属于什么文体?

这一段文字描写了什么?

请就故事内容加以分析作者的写作用意。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蓄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之。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

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麂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犬畏主人,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

麋至死不悟。

 

2.请从思想内容、哲理意味和语言层面在三个方面来分析下文的艺术特色。

  从我居室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一株高高的芙蓉树。

在那烟树参差的春日里红点点,煞是迷人。

它牵动我的灵感,撩拨我的文思,久而久之,我竟视这位隔窗而立的“邻居”为知己了。

  可是,有一个早晨,我推窗而望,蓦然发现昨夜的一场风雨已将它剥蚀得面目全非。

立时,一种“繁花落尽”的悲凉掠过了我的心头!

我不由感慨系之:

在人生道路上磕磕绊绊,几经周折,几度沧桑,又一次次地失落了许多至爱的朋友,生命不正如同这随风而逝的繁花么?

  这件事过了些时日,也就渐渐地淡忘了。

一次,我下乡归来,感觉到室内空气有些沉闷,就不经意地打开了窗户,顿觉眼前一亮:

一树火红的三角梅映入眼帘,它在夕阳的背景下定格。

意外的惊喜使我几乎不能自制,我诧异,当初在落英的背后,为什么竟没有发现这萌动着的不屈的生命呢?

  是的,芙蓉的最后一叶花瓣凋落了,人们对它的嘉许也遗忘在往昔的记忆里,可是三角梅却成长了,那火焰般灿烂耀眼的红色向人们昭示着生命的更迭与延续。

  谁能说,失去与获得不是一曲交响乐呢?

  我久久地伫立窗前,深深感悟到:

生命中没有四时不变的风景,只要心永远朝着阳光,你就会发现,每个早晨都会有清丽而又朦胧的憧憬在你的窗前旋转、升腾,这个世界永远传送着希望的序曲。

四、写作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1.对联练习(每题5分,共10分)

(1)品美文若饮甘露,______赏明月赛拥佳人

赏妙音如沐东风

酌清茶似升极乐

尝好酒胜食珍肴

试佳茗如遇圣人

读好书如沐春风

__________________。

(2)绵绵春雨润万物,_____飘飘冬雪兆丰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这首诗改写成一段散文。

(15分)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娥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摸鱼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5分)

生活中有浪漫、轻松,也不乏鲜花和掌声;生活中有困苦、艰辛,也不乏险滩和暗流。

那么,在你的眼中,生活是怎样的呢?

请以"真实的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作文。

三、赏析题:

1.下面这段文字的作者是谁?

属于什么文体?

这一段文字描写了什么?

请就故事内容加以分析作者的写作用意。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蓄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之。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

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麂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犬畏主人,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

麋至死不悟。

2.请从思想内容、哲理意味和语言层面在三个方面来分析下文的艺术特色。

  从我居室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一株高高的芙蓉树。

在那烟树参差的春日里红点点,煞是迷人。

它牵动我的灵感,撩拨我的文思,久而久之,我竟视这位隔窗而立的“邻居”为知己了。

  可是,有一个早晨,我推窗而望,蓦然发现昨夜的一场风雨已将它剥蚀得面目全非。

立时,一种“繁花落尽”的悲凉掠过了我的心头!

我不由感慨系之:

在人生道路上磕磕绊绊,几经周折,几度沧桑,又一次次地失落了许多至爱的朋友,生命不正如同这随风而逝的繁花么?

  这件事过了些时日,也就渐渐地淡忘了。

一次,我下乡归来,感觉到室内空气有些沉闷,就不经意地打开了窗户,顿觉眼前一亮:

一树火红的三角梅映入眼帘,它在夕阳的背景下定格。

意外的惊喜使我几乎不能自制,我诧异,当初在落英的背后,为什么竟没有发现这萌动着的不屈的生命呢?

  是的,芙蓉的最后一叶花瓣凋落了,人们对它的嘉许也遗忘在往昔的记忆里,可是三角梅却成长了,那火焰般灿烂耀眼的红色向人们昭示着生命的更迭与延续。

  谁能说,失去与获得不是一曲交响乐呢?

  我久久地伫立窗前,深深感悟到:

生命中没有四时不变的风景,只要心永远朝着阳光,你就会发现,每个早晨都会有清丽而又朦胧的憧憬在你的窗前旋转、升腾,这个世界永远传送着希望的序曲。

 

写作题:

1.对联练习(每题5分,共10分)

(1)品美文若饮甘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绵绵春雨润万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这首诗改写成一段散文。

(15分)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娥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1.司马迁的《刺客列传》一文中,刺客(     )提出“众人遇我,众人报之;国士遇我,国士报之”的观点。

A荆轲         B聂政        C专诸        D豫让

2.下列能表现庄姜容貌的动态之美的诗句是(    )

A手如柔荑       B巧笑倩兮      C齿如瓠犀      D肤如凝脂

3.《世说新语》是一部(  d  )类型的小说集。

A神话         B传奇         C志人          D志怪

4.明传奇《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剧中的女主人公是(  B  )

A杜丽娘      B崔莺莺        C杨玉环         D李香君

5.1920年,胡适的诗集(C    )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白话诗集。

A《红烛》     B《野草》     C《尝试集》      D《女神》

6.《寄小读者》表现了自然、母爱、童真三大主题,是女作家(  C  )的散文。

A琦君        B林徽因        C冰心         D林海音

7.《诗经》中塑造出“伊人”形象的诗歌是(    D)

A《氓》      B《黍离》      C《硕人》      D《蒹葭》

8.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C )

A纪传体通史    B纪传体断代史    C编年体通史    D编年体断代史

二、填空题:

1.《诗经》中收诗305篇,按照音乐分类,共有风、______雅_______、颂三部分。

2.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干宝的_____________。

3.词和曲这两种文体在写作风格上大致可分为婉约和豪放两大类,元曲则以____________风格为主。

4.“新月派”是闻一多、徐志摩等人组成的一个诗派,他们写诗遵循三美理论:

音乐美、____________、建筑美。

5.《行行重行行》选自于____________,内容多写游子思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等。

6.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中的女主人公名叫____翠翠_______。

7.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___努力加餐饭_________。

9.清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是_____聊斋志异_______。

10.《故事新编》中第一篇小说是《补天》,作者鲁迅在其中塑造了____________这一具有创造性的形象。

三、赏析题:

1.下面这段文字的作者是谁?

属于什么文体?

这一段文字描写了什么?

请就故事内容加以分析作者的写作用意。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蓄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之。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

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麂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犬畏主人,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

麋至死不悟。

2.请从语言层面、思想内容和美感特征在三个方面来分析下文的艺术特色。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

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

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

 

  园子里绿翳翳的古榴桑树、葡萄藤。

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

 

  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睛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蒸的雨天。

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

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袈裟鲜艳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的洗礼。

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

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

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

它噗秃噗秃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测出深绿的水花。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风铃

林清玄

我有一个风铃,是朋友从欧洲带回来送我的,风铃由五条钢管组成,外形没有什么特殊,特殊的是,垂直挂在风铃下的木片,薄而宽阔,大约有两个手掌宽。

由于那用来感知风的木片巨大,因此风铃对风非常地敏感,即使是极稀微的风,它也会叮叮当当地响起来。

风铃的声音很美,很悠长,我听起来一点也不像铃声,而是音乐。

风铃,是风的音乐,使我们在夏日听着感觉清凉,冬天听了感到温暖。

风是没有形象、没有色彩、也没有声音的,但风铃使风有了形象,有了色彩,也有了声音。

对于风,风铃是觉知、观察与感动。

每次,我听着风铃,感知风的存在,这时就会觉得我们的生命如风一样地流过,几乎是难以掌握的,因此我们需要心里的风铃,来觉知生命的流动、观察生活的内容、感动于生命与生命的偶然相会。

有了风铃,风虽然吹过了,还留下美妙的声音。

有了心的风铃,生命即使走过了,也会留下动人的痕迹。

每一次起风的时候,每一步岁月的脚步,都会那样真实地存在。

 

 

三、写作题:

 

1.对联练习(每题5分,共10分)

(1)月送花香浮小院,______风摇竹影到幽斋__________________。

(2)清风扶细柳,_______淡月失梅花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这首词改写成一段散文。

(15分)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5分)

  在不久的将来,大学生都将走向社会,社会和校园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有人说社会是复杂的,有人说社会上充满了机会。

  请围绕社会与校园的不同点,以"我眼里的社会"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