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3141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3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

《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

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考点: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制度和土地制度,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的发展,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

一、变化迁移与能力补全

1. 最新高考变化简述

(1)本专题考点变化分析:

①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制度、具体的耕作方式、精耕细作技术在原来的教材中未明确提出。

这一变化反映了新课程的特点:

一是教材紧紧围绕课程标准“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这一要求来陈述。

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制度,教材以生产工具的发展为标志,把它划分为刀耕火种、石器锄耕(耜耕)和铁犁牛耕三个阶段。

与之相适应,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则有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贵族国有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和国有土地所有制)三种类型。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而精耕细作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二是课标制定者和新教材编订者均立足于培养学生从更宽广的视角来认识中国古代农业的地位和特点,而不再是停留在识记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上。

②古代手工业在原来的教材中散见于各个历史时期,涉及丝织、冶铁、制瓷、漆器、玉器、造船等各方面,且侧重于手工业发展的具体状况,较少体现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新教材首先概述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在商周时期,与奴隶主贵族国有土地所有制相适应,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到了春秋战国,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和小农经济的形成,官府垄断的局面也被打破,开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此后,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便成为封建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然后教材主要通过冶金、制瓷和丝织三种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来反映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历史悠久,素称发达,技术高超、工艺精湛、质地优良,长期居于世界的前列等特点。

③古代商业的发展,新教材先讲经营形态,在商周时期,商业也由官府所控制。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民间自由商人迅速崛起,并出现了许多大商人,一些农民也开始把家庭手工业的剩余产品拿去出售,从而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再讲商业的发展状况,教材主要通过春秋战国时期大商人的崛起、秦汉中外贸易的发展、隋唐长安的繁荣和柜坊、飞钱的出现、宋代坊市界限的打破、夜市、早市的出现、纸币的产生、元代中外贸易的兴盛和明清地域商人群体的兴起等商业现象,来反映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这种陈述方式也是侧重于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和演变的规律,所列现象是为了理解其特点和规律服务的,有别于过去教材侧重于商业发展具体表现的简单堆砌。

(2)高考命题趋势预测:

①选择题的命题技术从考查识记能力为主向考查理解、分析、比较、归纳等多方面综合能力发展。

而且主要是以新材料,新情景来带动历史知识的考查。

这种命题思路在2006年的广东省历史试题中已经有了较多的体现。

例如第2,第8,第9,第11,第15题都是根据新材料和新情景来设计的。

今后还可能出现综合性的考查方式,即在一段材料或新情景下设计一系列的选择题目。

这种思路的优点是充分挖掘了选择题自身的功能,可以命制出十分生动活泼的题目。

②在考查内容上,高考命题必定走上强调历史课程知识而不是历史教材知识的道路。

传统的教材观反映到教学工作中就是一种“依纲靠本”的教学思路,认为只有在考纲和教材中呈现的历史知识才是有价值的,才是应该去学习的。

而新的课程观则认为,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尤其在我们这个信息化的社会,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应该局限于教材;此外,与教材知识的学习相比,学生更重要的学习任务是掌握自主发现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能力。

当我们把这种教学思想运用到命题上,就会出现两个现象,一是考核的内容与教材的内容不一定有直接的联系,二是考核的目标更侧重于思维能力的考查,而不是历史知识的识记。

从2006年的试题来看,选择题、材料题和问答题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以历史课程为中心”的思想。

2006年广东高考第26题材料题最典型地体现了课程观在命题中的作用。

该题考查的是西周的饮食制度。

关于这个内容,考纲是没有涉及的,它甚至不是现行中学历史教材所要求的内容。

但是,该题目图文并茂,古文材料简短精炼,通俗易懂,并没有太大的阅读障碍,因此吸引了考生的极大兴趣。

从阅卷的情况来看,该题的难度并不算太高,不少思维灵活的考生找到了巨大的发挥空间,能够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

这种依据历史课程观来命制试题的做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代表了高考改革的方向,并对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都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这样的做法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随着历史教材编撰的“一标多本”化趋势,严格依照教材内容来命题已变得难以操作,因此,超越教材来灵活命制试题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2. 相关能力补全训练

(1)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

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中国古代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D.中国古代的铁犁牛耕技术发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精耕细作技术作用的理解。

精耕细作技术作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旧教材缺失的一个重要概念,新课程当中突出了它的重要性,是本单元的重点之一。

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长期居于世界先进地位,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答案:

B

(2)论点:

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强大生命力的来源。

以下各项中,不能作为此论点论据的是

A.夏商周时期整治耕地、掌握农时、除虫除草等技术有初步发展

B.战国时期,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普遍推广铁犁铧

C.隋唐时期推行均田制和输绢代役

D.明清时期南方长江流域采用多种形式的一年两熟制

【解析】本题考查对“精耕细作”这一概念及其表现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精耕细作,具体是指一个综合的技术体系。

中国古代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表现在诸多方面,如耕作方式、生产工具、农时安排、复种制度、农作物的品种、产量以及灌溉、施肥等等。

A、B、D三项都是精耕细作技术的体现,而C反映的是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故不能作为“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强大生命力的来源”这一论点的论据。

答案:

C

(3)《荀子·王制》:

“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

“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

“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

“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解析】此题考查对“精耕细作”这一概念及其表现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精耕细作,具体是指一个综合的技术体系。

中国古代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表现在诸多方面,如耕作方式、生产工具、农时安排、复种制度、农作物的品种、产量以及灌溉、施肥等等。

材料一和三都反映了巧用农时,材料二反映了农业生产注重施肥,材料四则反映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的问题。

四则材料共同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答案:

B

(4)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制瓷业进入黄金时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这主要反映了制瓷业

A.分工细密B.瓷器品种增多

C.制造瓷器的过程繁琐D.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

【解析】明清制瓷业发达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内部分工愈益细密,这也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一个基本特点。

答案:

A

(5)明代烧制了大量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这主要是因为

A.很多人开始喜欢外国文化和西方的生活方式

B.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

C.外来文化影响的结果

D.王室和贵族的奢侈生活的需要

【解析】明清时期,中国的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销往亚、非、欧各国,明代烧制了大量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是为了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清代还根据欧洲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

答案:

B

(6)《国语·晋语四》(大概成书于战国初年)载“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

”对材料中“工商食官”的正确理解是

A.通过从事工商业发家为官的人

B.工商业的税收成为官府的主要财政来源

C.依靠政权力量管理和经营工商业

D.工商业满足了王室和贵族的奢侈生活的需要

【解析】“工商食官”制度产生于商周时期,当时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产生个体工商业者的经济条件尚不具备,工商业是依靠政府的力量管理和经营;统治者为了满足祭祀、战争和奢侈生活的需要,也积极发展工商业并对工商业采取严密控制,早期工商业以“工商食官”(官营工商业)的形式表现出来。

新教材突出了工商业的经营形态,学习中应注意各经营形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答案:

C

(7)西周晚期的《颂鼎》铭文载:

“王曰:

颂(人名),命汝官司(管理)成周贾廿家,监司新造贾,用宫御。

”以下各项不可以用这段铭文作为考古依据的是

A.西周晚期的商业活动主要为官府控制

B.西周晚期政府注重对商业的管理和经营

C.早期商业多为宫廷贵族服务

D.西周晚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铭文的意思是周王命颂为官,管理成周地区的20家商贾,并监督新到此地经商的商贾,以便为宫廷服务。

铭文均能反映A、B、C所述现象,“重农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兴起而产生的经济政策。

答案:

D

(8)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条件有

①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普及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③封建王朝对小农经济的保护和扶植④人口的大量增加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解析】小农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经营形式,新教材以专门子目叙述。

本题的虽是考查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条件,但涉及对小农经济的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小农经济的产生等。

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条件,一是铁农具的出现和普及,特别是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使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成为可能;二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是自耕农拥有自己的小块土地,有条件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业经营。

答案:

A

(9)右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环,考古学家据此可推断出

A.春秋时期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曳沉重的青铜酒器

B.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

C.青铜制造业背离礼制的传统,注重生活化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动物形态传神逼真

【解析】春秋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

穿有鼻环的青铜牛尊的发掘,是畜力用于农业生产的重要考古依据。

答案:

B

(10)2006年2月22日国家邮政局发行《全面取消农业税》纪念邮

票一枚,以纪念在中国存在2600年的农业税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

中国的农业税大致开始于:

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

【解析】公元前594年(春秋时期),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其它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这是中国最早的农业税。

2600年是本题的重要信息,依据这一时间直接推算也能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

B

二、常规复习

1. 专项提炼

【课标点津】

(1)课标要求

Ⅰ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Ⅱ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Ⅲ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Ⅳ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考纲、课标与教材的比较

①课程标准要求Ⅰ的学习要点是“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而对应的考纲要求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制度和土地制度”。

考纲侧重了前半部分。

这里所说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就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结构。

古代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各族的发展不平衡,所以耕作方式复杂多样,无法逐一介绍。

目前几个版本的教材,均以生产工具为标志,来讲述耕作方式的演变过程,基本都反映了从使用木石工具到铜、石工具并用再到使用铁器的演变过程,脉络比较清晰。

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反映的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土地制度的变化反映的则是生产关系的变化。

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主要有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贵族国有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三种类型,各版本教材基本都重点讲述了后两种土地所有制。

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各个版本都立足于与近代社会密切相关的封建社会来叙述,但具体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的理解有所不同,如人教版和大象版着重叙述小农经济和精耕细作技术,人民版则集中讲述赋役剥削、土地兼并和水利建设,从这个角度看,高考考查的重点放在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也就理所当然了。

②课标要求Ⅱ“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古代中国手工业门类繁多,不可能面面俱到。

各个版本的教材都采取了择取典型的事例和最具代表性的手工业部门来反映手工业发展的状况和特点,而且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冶金业、丝织业、制瓷业三个行业来介绍。

考纲要求掌握“古代手工业的发展”,这是较为含糊的,这个“发展”可以理解为“发展原因”、“发展状况”、“发展特点”等。

结合课标和考纲要求,本学习要点应该着重抓住:

第一、中国古代手工业有哪几种经营形态?

第二、中国古代冶金业、丝织业、制瓷业的发展状况如何?

第三,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③课标要求Ⅲ“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对于这个学习要点,几个版本教材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人教版按时间顺序反映了商业的兴起、商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商帮的出现和对商业发展的影响;大象版概述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历程、古代中国商业的经营形态、商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等,处理方式基本于人教版相似,但侧重点和选取的具体事例不同;人民版不是以商业发展的历程为线索,而是就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四个问题(古代商品转运贸易、市的发展、商人的生活、城市的发展和繁荣),来反映中国古代商业的繁盛状况。

考纲要求掌握“古代商业的发展”,我们在复习中应当能概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知道商业经营的主要形式,提炼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并能抓住一些典型的商业现象来说明商业发展的特点以及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分析商业发展的原因。

④课标要求Ⅳ“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与考纲要求基本一致。

人教版、岳麓版和大象版基本都讲述了资本主义萌芽和明清的“海禁”政策以及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复习中应当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并结合一些典型的历史现象来探讨:

第一、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第二、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第三、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第四、明清“海禁”政策和清朝“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严重后果。

【考点透析】

(1)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态

“农业可以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不同历史形态,它们是依次演进的。

使用木石农具,砍伐农具占重要地位,刀耕火种,撂荒耕作制,是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它基本上是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相始终的。

传统农业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工操作的金属农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基础上,而以铁犁牛耕为其典型形态……我国传统农业一直延续到近代,至今仍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之中。

”(李根蟠:

《中国古代农业》,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5-16页)现代农业是指伴随资本主义工业化而产生的现代化的农业,主要使用农业机械进行耕作,并运用科学技术进行经营和管理。

我国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仍延续着传统农业,直到新中国建立并实现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步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

(2)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土地制度就是土地关系,它是古代经济制度的核心,制约着当时的政治制度和阶级关系,与耕作方式所反映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大体经历了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三个发展阶段。

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特点:

由所有公社成员共同耕作,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井田制:

井田制的基本特点:

①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

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

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承担义务。

②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③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②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③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了。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的形成、特点和形式: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在春秋时期生产关系变革的基础上,战国时期,在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

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较为彻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特点:

①大大小小的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

②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③封建政府和皇帝还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

封建国家管理和使用政府控制的土地的两种主要形式:

屯田制和均田制。

曹操为解决军粮供应的困难和安置流民推行屯田制。

屯田分民屯和军屯两种,屯田区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封建国家。

屯田制是曹魏政权以军事强制形式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进行地租剥削的一种土地制度。

屯田农民按军事编制固定在土地上,按土地的实际收获量向官府分成交纳田租。

军屯以军营为单位进行生产。

屯田制的推行对安置流民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除曹魏外,许多封建王朝也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屯田。

均田制开始实行于北魏时期,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

政府除了将百姓原有的田地算作政府的“授田”外,还将荒地和部分官田授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百姓每年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税,还要服徭役和兵役,隋唐时,规定可以纳绢代役。

均田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拥有少量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使荒地得到开垦,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加之安史之乱,均田制逐渐瓦解。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第一、“精耕细作”是近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具体是指一个综合的技术体系。

与西欧相比,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最为突出的特点。

西欧古代农业是粗放型的,其农业工具和耕作技术都远较中国落后,单产也比中国低得多,中国古代农业则是集约型的,走的是精耕细作的发展道路。

李根蟠在《中国古代农业》一书中说:

“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什么呢?

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这就是:

多元交汇、精耕细作。

它是中国古代农业强大生命力的来源。

”中国古代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表现在诸多方面,如耕作方式、生产工具、复种制度、农作物的品种、产量以及灌溉、施肥等等。

在中国由于存在南北方的地域差别,南北方水田和旱田的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有所不同。

中唐以前,北方的旱田农业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这一方面是由于黄河流域土壤、地形、植被等条件有利于农业的早期开发,也与这里地处中原,便于吸收各地先进农业文化技术因素有关。

而南方的水田农业起源很早,但长期停留在“火耕水耨”阶段,唐中期以后,才形成水田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后来居上超过了北方。

第二、同西欧国家相比,中国古代农业的另一个基本特点是小农经济比较发达。

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小农经济,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的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为基本生产单位,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它适应古代中国的国情,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自耕农是中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一个大量存在的土地所有者阶层,是农业人口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他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个体农业经营,拥有较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租种地主土地的佃农,也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个体经营的,也同样具有积极性、主动性。

这种小农经济是推动中国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因为这种生产经营模式,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能够能动地去改造自然,而且个体农民自身的经济力量薄弱,扩大生产规模不太可能,一般也只能在小块土地上,用多投入劳动力和改进生产技术的方法,尽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解决一家的生计问题。

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又因小农经济成为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和扶植,小农经济得以生存和发展。

但是,封建统治集团的腐朽,剥削加重,致使农民纷纷破产流亡,又使小农经济举步维艰。

(中世纪的西欧,盛行的是封建庄园制。

封建领主把庄园的土地划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部分。

领主的自营地由领主的管家监督农奴耕种,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

农奴的份地分派给农奴耕作,用以维持农奴一家的生活。

农奴的人身属于主人,不得随意离开主人,主人可以将他买卖和转让;农奴不仅要用自备的农具和耕畜耕种主人的自营地,而且要将自己份地或家庭里的一部分产品交给主人。

因此,农奴缺乏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直到14、15世纪,欧洲才产生类似于中国自耕农式的小农经济。

以上两个特点是中国古代农业最基本的特点。

第三、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远古生产力水平低下,中国古代农业经历了“火耕”和“耜耕”的阶段,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到战国,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至迟到春秋末期,人们已开始用牛耕地,战国时期,牛耕初步推广。

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4)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技术取得的突出成就

精耕细作,亦称集约经营,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采用新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办法来增加产量总量。

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成就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

第一、提高土地利用率。

扩大耕地面积,成为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一个重要途径。

人民除积极垦辟平原地区的土地外,还向山争地,向水夺田。

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提高复种指数,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是间作、套种、复种。

间作是在同一块土地上夹杂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作物。

套种是在前季作物收获前在行间播种下一季作物,前季作物收获后,后季作物继续生长。

复种是指一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一次以上作物,形成多熟制。

第二、提高土地的生产率。

为此,人们采用了各种技术措施,一是改革农具;二是改进耕作技术。

第三、巧用农时。

人们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逐步认识到天时对于作物的生长和收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们还创造出二十四节气,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第四、科学育种。

选育良种,是人类改变作物性状,使之适应自然环境、增加产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长期居于世界先进的地位,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发达的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根基,并以其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对亚、欧的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根本原因: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生产力包括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劳动者、劳动对象四大要素。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