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6228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

《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docx

XX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纲要内容

XX科技园区分区规划及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征集

—新经济、新空间、新景观

主题词解析:

新经济——强化高级生产服务职能

高级生产服务职能:

强调园区未来可能发展的经济活动的共性——知识性、创新性和服务性,其内容包括管理咨询、金融、法律、技术咨询与服务等,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行业,具有很强的集聚效应,正日益成为现代化国际都市的重要功能。

新空间——塑造现代生活五彩空间

现代生活五彩空间:

蓝(甬江景观带)、红(公共服务带)、黄(居住生活带)、绿(生态休闲带)、橙(研发孵化带)

新景观——融合自然人文科技景观

自然人文科技景观:

突出自然环境景观特征、展现时尚生活景观特色、体现区域功能景观特点、,塑造“甬江明珠、活力之都、适居之地、山水之城、信息之所”的园区形象。

前言

XX市是现代化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

其城市的主要职能为: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深水枢纽及大型远洋集装箱转运中心,长江流域大宗散货物资的中转基地;长江三角洲南翼贸易、物流中心,东南沿海重要工业基地;浙江省贸易口岸和金融中心及新科技中试、文化旅游、第二教育基地;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型城市。

城区由北仑、镇海、三江三大组团共同构成。

XX市科技园区位于XX三江片区的东北部,紧邻现状城区,范围西起世纪大道,东至科技园区东外环路,南至通途路,北至甬江,总面积约17.5km2。

建设科技园区是XX市政府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科技园区是城市未来发展新经济、拓展新空间、展现新景观的重要场所,因此XX科技园区应以更具前瞻性的眼光发展区域未来最具成长性的新兴行业,树立服务城市的观念,与城市的发展相契合,体现区域环境景观特色。

第一部分发展策略

 

一、特征

1.区域环境特征

(1)高新重点:

(全国和浙江省高新图)

XX市位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四大密集区之一的长江三角洲,同时XX还是浙江省“一区、两带、多园”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结构中,沿沪杭甬高速高新技术产业带和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带的交汇点,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

(2)投资热点:

(加长长江三角洲城市空间结构分析图)

XX地处中国目前最具经济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三角洲一带正在崛起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中的投资热点地区。

而随着中国加入WTO,投资领域将进一步放开,如服务贸易业等,这些领域必将成为下一阶段外商直接投资的新热点

(3)地位提升:

(加长长江三角洲城市空间结构分析图)

随着杭州湾大桥的修建将使长江三角洲南翼与上海的交通联系更为便利,这将使XX市联系浙东、浙北与上海的枢纽地位得到提升,从而强化XX市在浙江省内的门户中心地位。

(4)加强职能(加两个柱状图)

现代工业越来越多的价值增值已经不再局限于加工制造阶段,而是不断向生产的两端——研发设计和市场开拓——扩展,这部分的内容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发展主要以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为支撑,民营经济发达,地方特色产业集群正在形成;目前区域内还没有形成各级市镇中心之间市场化的分工协作格局,中心城市的生产服务功能严重落后于整个地区的工业化水平,针对地方特色产业需要的专业化科研、培训与技术咨询服务正是目前地方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的。

可以预见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发展逐渐形成集群化态势,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将有赖于这类生产性服务功能的完善和提高。

因此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有待进一步的提升以带动区域的整体发展。

XX市正向着国际性大都市的方向迈进,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新经济不断涌现的发展背景下,XX市如想挤身于发展的前列,就必须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经济实力,同时实行“赶超战略”大力提升城市的“开放程度、科技实力、服务设施水平、政府管理水平、环境景观质量”。

城市东部是城市近期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市政府为了适应发展环境的要求,将东部地区作为实施“赶超战略”的核心地区,伴随着“行政中心、会展中心、高教园区、科技园区”等核心项目在东部地区的选址建设,城市东扩的序幕已经拉开,而XX科技园区正处于东扩地区的中心,因此其定位要体现与城市的共同成长,其未来不但要成为科技发展的中心,更要与城市融为一体共同发展,体现城市东扩提升城市功能的目的。

结论:

XX必须增强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的生产服务功能,以适应区域发展的新形势,科技园区应与城市融为一体共同发展。

2.城市环境特征

●空间环境特征—生长支点、东扩中心(东扩结构分析图)

未来城市对外经济联系方向主要是向东与海港和向北通过杭州湾大桥与上海的联系。

科技园区的位置处于沿甬江和世纪大道两条向东、向北生长轴的交汇点,是城市生长的重要支点。

同时科技园区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是城市近期东扩发展“新经济、新空间”的重点地区,具有联结东部南北,辐射全局的功能,因此这种空间环境特征要求其功能定位应反映城市最具成长性的经济功能。

●交通环境特征—内外便捷、改善局部。

(交通环境分析图)

科技园区对外联系便捷,靠近城市对外口岸—庄桥机场和北仑港,通过两纵、两横的城市联系干道(世纪大道、外环东路、通途路、江南路)和两纵一横的轻规系统与城市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交通联系;但科技园区内部与南部的会展中心、行政中心,及甬江北岸以XX大学为首的高教园区之间的交通联系有待加强。

●功能环境特征—优势突出、错位发展(城市功能结构分析图)

科技园区紧邻现状城区,对城市具有较强的依托性;该区与商业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功能中心联系便捷;园区南部紧邻会展中心和行政中心,北部与以XX大学为核心的高教园区隔江相望。

城市三条主要的功能轴江南大道、通途路和院士路均经过该区。

因此园区未来在服务设施环境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依靠土地经营为主的招商引资模式依然是当前科技园区发展的基本模式,与XX市其他工业区相比,科技园区在工业配套基础、用地发展空间、政策优惠条件等方面都没有竞争优势,因此科技园区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招商引资策略,未来发展很难有大的突破。

而科技园区如果能立足于自身的区位优势、功能环境特点为已有的这些工业区提供生产服务支持(如研发孵化、科技贸易、技术咨询等),与北仑、鄞县等产业基地共同构筑城市高新产业集群,倒是有可能使科技园发展成为XX新经济的代表。

XX市科技园周边主要工业区基本情况一览表

成立时间

规划面积

(km2)

性质

产业特点

XX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

29.6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跨国公司为主,产业门类包括电子、机械、化学、食品、纺织印染等

XX保税区

1992

2.3

自由贸易区

跨国公司出口加工生产为主,主要是电子通讯产品

XX市科技园区

1999

32

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高新技术产业

大榭岛工业区

1993

30.84

政企合作经营的工业区

石化、港口、建材等临港工业

梅墟工业区

1991

-

县级工业区

中小型加工工业为主,包括机械、电子、轻纺、化工、食品等行业

鄞县中心区

1995

33

县城新区

本地企业集团,产业为本地特色产业男装西服

 

●自然环境特征—山水之中、环境优越(加城市绿化空间分析图)

科技园区地处城市天童山—保国寺,东钱湖—东海,甬江—奉化江三条生态走廊的交汇点,具有良好的外围生态环境和山水景观,远连山、带湖、系海。

位于甬江南岸,东依龙山,内部河道纵横,近观江、望山、亲河。

●景观环境特征——江畔之珠、核心景区

城市以三江为轴,以水为脉、以山为靠,甬江是展现城市文化、城市生活、城市经济、城市景观的重要窗口,科技园区是从代表城市历史的三江口,沿甬江奔海的一个重要节点,应成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颗甬江江畔的明珠。

区内的江南路、通途路、院士路是三条重要的城市景观走廊、聚贤路和凌云路是联系外围山水景观空间的重要通道,因此科技园区是城市重要的核心景观区域之一。

●社会文化特征:

底蕴深厚、脉络延承(加三江口、藏书阁、现代科技园区图片)

“置身万里长江之尾”又是“紧贴大海的重要港城”的XX,是长江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交汇点,其传统的“商贸文化、书香文化”响誉海内,同时XX拥有“院士之乡”美誉,这些都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结论:

科技园区应与城市同步发展:

“顺应城市东扩、串联园区南北、促进资源整合、完善城市功能、延承山水脉络、塑造甬江新景,宏扬城市文化。

3.园区现状环境特征

●自然环境特征:

水网纵横、多重肌理。

(加用地现状图和照片)

基地东西长约5.5公里、南北长约3.3公里;区内水网纵横、水网多为西北—东南斜“十”字格局,东南部的水网较为零乱,园区存在水网脉络与现有空间脉络等多重肌理。

●内部功能特征—布局混乱、各自为政(加现状用地分析表)

现状用地由东、西两部分组成、梅墟工业园区与科技园区分别各自为政、分别在基地的东北部和西部进行开发,开发项目以工业为主,含有少量居住,整体空间格局较为混乱,现状用地KM2。

园区现可依托的研究机构除了紧邻的XX大学以外,园区内还有兵科院、及待建的浙大网络与软件学院、XX软件园等。

但是,由于园区成立时间短暂,尽管企业、科研院所等主体作为创新要素已经集聚在园区内,但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还需要假以时日逐步培育。

结论:

科技园区应“理顺管理体制、培育创新空间、结合自然脉络,高效配置资源”

二、规划理念

1.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回应

作为城市发展新经济的载体,结合园区自身的发展优势、避免与城市其他区域的恶性竞争,采用错位发展的思路,从而促进城市资源整合、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适应新的形势。

2.对城市总体格局的回应

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局部的发展都应满足城市的整体利益,园区的建设必须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对自然山水脉络的回应

充分利用园区内、外的自然山水资源,加强与山水之间的联系,塑造景色宜人的空间。

4.对园区多重功能的回应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合理安排各类功能,创造具有活力的城市空间,建立良好的人居环境、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网络,提供无限的创新、创业机会。

5.对空间发展时序的回应

依托经济发展、结合产业结构提升要求,分期安排发展空间,保证每个时期的功能协调发展、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

6.对文化延承发展的回应

推进XX文化的发展,使之更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园区生活相融合。

三、规划目标—甬江明珠、活力之都、适居之地、山水之城、信息之所。

四、主要结论

(1)功能定位:

规划科技园区为具有校园文化氛围的XX市高级生产服务中心。

(2)概念解析:

●功能特点

高级生产服务:

包括管理咨询、金融、法律、技术咨询与服务等,其功能概括来说就是为信息经济生产原材料——信息和知识的搜集、处理、传递和生产。

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行业,具有很强的集聚效应。

正日益成为现代化国际都市的重要功能。

在生产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生产活动所涉及的空间广度不断扩大,生产活动所面对的市场环境也日趋变动,组织生产活动所涉及的环节和主体也变得日趋复杂。

高级生产服务正是从传统的生产功能中衍生出来的,与生产过程本身密切相关,其功能非常多样化,涵盖面广。

同时,所谓高科技产业,不论电子信息、生物科技,还是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内部生产活动也存在巨大的差异,从上游研发、生产制造到市场推广,几乎涉及加工、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粗略的产业分类对于具体的规划实施实际上没有什么指导意义。

通过采用高级生产服务这一概念,我们要强调园区未来可能发展的经济活动的共性——知识性、创新性和服务性,并将这类经济活动特定的人文氛围和文化品位融入到园区的景观设计中去。

●场所特色

根据区位环境特色,可以把承载高级生产服务功能的城市空间分为三大类:

CBD型以聚集了传统金融、保险、商贸等典型CBD行业的城市中心商务区为代表,空间上处于寸土寸金的城市黄金地段,建筑的威严和庄重体现企业实力和信誉

工厂型以工业区内与生产过程紧密联系的技术支持、设备检测、物流管理等为典型,空间上要尽量靠近服务对象

校园型以高科技研发服务活动集聚的科学园区为典型,在空间上追求校园(campus)式的自由、轻松氛围,社区环境和建筑尺度均与人亲近

由于高级生产服务行业主要是人力资源依赖型的,因此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吸引这类机构和人才的关键。

随着城市设计“以人为本”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城市商务中心规划与工业区规划也倾向于融入校园型的环境氛围。

充满着幽雅的环境、良好的交流、富有活力的生活、与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的现代生活相融的校园气氛,成了当今拥有高科技概念的新经济空间的某种标准景观。

 

(3)经济发展策略

●积极面对本地及周边地区已经形成的制造业基础对高级生产服务功能的需求

为周边地区服务的高级生产服务功能包括职业培训、会展功能、技术咨询和服务等等。

首先,园区紧邻XX大学,为发展职业培训、技术咨询等功能提供了便利条件。

其次,随着我国加入WTO,浙江地方产业群正积极面对新的国际化趋势,城市中心需要进一步发挥联系经济腹地和全球经济网络的节点功能,这将具体体现在各项生产服务功能的完善上。

第三,大多数工业设计行业都会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而逐步成熟起来。

科技园区周边众多的特色产业群是培育工业设计行业的温床。

另外,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大量与经济有关的政府功能将走向市场化,这些功能不少是与生产服务有关的。

考虑到XX市行政中心计划东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设想会有一些分离出来的与政府活动密切相关的生产服务功能会扩散到园区。

●开拓外向型服务业市场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远程服务成为可能,印度的软件出口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印度软件出口60%以上是所谓的“离岸式服务”,也就是利用印度相对廉价的技术型劳动力,以及东半球与西半球昼夜时间差的条件,通过互联网发展远程数据处理业务。

另外,台湾电子资讯产业向大陆转移,90年代以前,一直以硬件制造为主,而IC设计和加工作为台湾产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却迟迟没有移往大陆。

IC设计是一种典型的技术密集型的制造服务业(manufacturingservice)。

与IC加工强调规模经济不同,IC设计公司通常规模不大,但数量众多,具有很强的客户导向。

随着中国大陆电子资讯产业的不断扩大,这类公司进入中国大陆的时机已经逐渐成熟。

台湾以及硅谷回流的IC设计企业和人才正在成为各个高科技园区竞相吸引的热点。

开拓此类外向型服务业竞争更激烈,风险也更大,不但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入和技术人才培训,更需要从政策制度环境各方面提升本地对投资者和人才的吸引力,但如果成功有可能成为园区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

●面对区域竞争,局部技术突破

在区域城市体系的层次结构中,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无可争辩的首位城市,拥有这一地区发展金融、保险、航运、管理咨询等高级服务功能的绝对优势。

科技园区作为XX市新城区,除了发展服务于市区范围以内,长江三角洲南翼,以及浙东一带的的区域性服务功能以外,可以立足地方产业优势,在局部技术型研发功能上有所突破。

(4)文化发展策略

从城市看,不管城市以何种方式出现,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城市一旦出现,它就成为地区实际的文化中心。

因为“在有限地域内,多种社会功能与目的迭加的结果,不仅为社会协作、交往、交流以至控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扩大了人际交往的机遇……”。

而交往正是产生新思想、新文化的基础条件。

另一方面XX地处东海之滨,其地域文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外向性的海洋文化特征。

所以塑造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的新城市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科技园区的建设是促进城市文化发展一个重要动力因素,应积极吸收外部优秀的文化、信息、人才,形成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的社会氛围,激发科技园区创新能力。

 

第二部分分区规划

一、整体空间结构规划—“层状结构”、“五彩空间”“功能均好”、“强化交流”、(整体、功能图、规划用地平衡表)

根据园区的整体定位,未来园区的功能概括来说就是为信息经济生产原材料——信息和知识的搜集、处理、传递和生产。

这就要求整体空间结构必须要考虑知识、信息经济的特点,强化区域的辐射、衍生功能与信息交流能力,提供完善的交流场所、建立、便捷的服务网络、保持区域内的人气与活力;建立工作、居住、休闲之间便捷的联系。

强调功能、结构、空间、景观的高度结合。

规划采用层状的带形结构,形成五彩带状空间—蓝(甬江综合景观带)、红(公共服务带)、黄(居住生活带)、绿(生态休闲带)、橙(研发孵化带),并通过由水系、绿带组成的带状开敞空间串接在一起。

这种结构在形成一定的功能分区的基础上,使得每个功能区均具有带形交流界面,增强了与外界“信息服务、山水生态等”的交流能力,同时串接功能带的带状开敞空间为功能带之间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场所。

此外这种结构保证了每一个用地区块的功能与环境的均好性,从而为人提供了更多的更方便的活动空间,居住与各功能区紧密结合,生产与生活了保持便利的联系,从而为保持区域的活力与人气创造了条件,避免了“死城”现象的出现。

充分体现了塑造“甬江明珠、活力之都、适居之地、山水之城、信息之所”的规划目标。

二、用地布局规划

1.居住用地规划—“一带三区、”(加照片硅谷居住照片)

借助XX宜人的气候、科技园区优美的山水环境,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将其作为“适居之地”,是促进高级生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规划居住用地面积公顷,居住人口万人,形成“一带、三区”的空间格局,每片居住用地内均以“水轴、绿轴”贯穿社区,形成良好的“亲水、近绿”的居住生活空间。

“一带”指位于园区中部的居住生活带,该带北部紧邻公共服务带,可提升公共服务带的人气,南部靠近研发孵化带的一侧,规划建设生活服务设施,方便“生产、生活”。

三区指“甬江西部居住社区”应充分发挥其内部、外部的教育资源,发展成以文教为特色的居住社区。

“甬江东部居住社区”应发挥其靠近区内文、体中心的特点,发展成以“运动休闲”为特色的居住社区“龙山西部居住社区”紧邻研发孵化带、生态休闲带,应发展成为以“科技、生态为特色的居住社区”

2.公共设施用地—“双重体系、一个网络”

●生产服务体系—四大功能区域(科技贸易区、综合服务区、科技信息咨询区、研发孵化区)

以建设高级生产服务职能中心为目标,构建四大功能区域,增强区域的辐射功能

科技贸易区:

位于世纪大道与通途路交汇处,紧邻国际会展中心,以科技产品的推广、销售为主。

综合服务区:

位于园区中部,主要由管理服务中心、技术培训中心、科技中心、科技主题博物馆等组成。

科技信息咨询区:

位于江南公路以北,紧邻甬江,以信息收集、供给、提供中介服务为主。

研发孵化区:

主要位于园区东南,以院校、研发机构为主,结合区域发展要求,积极发展高新技术。

●生活服务体系—“三心、一带、一核”

综合商贸中心:

位于园区中部东侧,以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等为主,满足选择性、综合性的购物需求。

文体娱乐中心:

文化娱乐中心位于甬江岸边,规划占地公顷,可建设图书馆、音乐厅、剧场等项目。

体育健身中心规划占地公顷,可安排建设体育场、游泳馆、网球中心等设施。

医疗保健中心:

位于生态休闲带北侧,规划占地公顷,规划500个床位。

生活休闲带:

由位于居住生活带和研发孵化带中间的生态休闲带(生态休闲带内以大面积的水、绿为主,可适当安排小体量的茶室、咖啡屋等设施。

)和生活服务设施带组成,提供便捷的服务。

研发孵化区服务核:

主要为研发人员提供就近服务。

●交流网络

良好的交流是高级生产服务发展的保证,规划建立完善便捷的交流网络。

建立以科技中心、会展中心等为代表的正式交流场所,以餐饮类、购物类、康乐休闲类场所、及广场绿地为代表的非正式交流场所,强化区域的辐射、衍生功能、信息交流能力与创新能力。

体现活力之都、信息之所”的目标。

 

3.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内外便捷、多种支撑

●轻轨

规划建设沿江南路、院士路和聚贤路“一横、两纵、”的轻轨系统,在轻轨交汇处设置轻轨转换站

●路网结构

规划以总体规划确定的路网为基础,结合自然水系脉络、现状路网特点和功能环境要求(加强科技园区与南部会展中心、行政中心及北岸高教园区的联系)形成以“世纪大道、外环东路”两条东西向快速路串接东部南北,以“三横四纵”的主干道为骨架的网状道路结构。

●道路断面:

快速路68-108米

主干路46-75米

次干路24-36米

支路20米

●静态交通设施

规划建设10处停车场,处8加油站,2处广场。

●步行系统

规划以沿河、滨江的步道为骨架,串接成完整连续的步行网络

4.绿地系统规划——“生态浮岛、水绿网络”

高质量的环境包括大量的绿地、开敞空间、清新的空气均是科技园区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规划由甬江生态走廊、龙山生态走廊和沿世纪大道、通途路的绿带形成科技园区的外围绿环、以7条沿主要河道的带状绿色空间、和8条贯穿园区内部的林荫路将外部的生态自然环境、清新的空气引入园中,并将三大主题公园及园区内部的各类绿地、广场等连接起来,形成园区漂浮在水绿网络上的生态浮岛的环境特色。

5.景观系统规划——突出自然环境景观特征、体现区域功能景观特点、展现时尚生活景观特色。

●自然景观塑造

通过“引山、理水、建绿”加强自然景观要素(龙山、甬江、内部水系、绿色景观走廊”之间,自然景观与城市空间的视觉联系与渗透、构筑“水、山、城”一体的空间格局。

强化水系景观特色,对零散的水体结合个功能区块的建设、使其成为良好的内部亲水空间。

通过植被的配置突出山体的形态特点,强化绿色空间的主题。

●甬江景观带:

规划强调滨江景观的层次感、和渗透性,以江、绿为纽带,连接滨江尺度宜人的居住建筑、活跃的文化与体育建筑等、塑造水平舒展、富于人性的滨江景观。

并通过七条垂直江岸的绿带、水系与景观带南部的沿江南路的城市“脊脉”取得呼应,形成富有层次性的滨江景观

●快速景观通道:

世纪大道和外环东路是城市对外展示形象的重要场所,规划突出在“车行”环境下,对城市景观的感知,沿路应以大面积的绿化效果,和整体感较强的建筑群为景观特点。

●功能景观轴

规划形成三条功能景观轴—联系会展中心、贯穿公共服务带的“都市印象景观轴”;以生态休闲带为主的“时尚生活景观轴”;贯穿园区中部,连接南北的“科技生态景观轴”,突出区域功能特色。

●核心景观区:

规划由在功能景观轴上形成五大核心景观区,会展贸易核心景观区、综合服务景观区、现代信息景观区、研发孵化景观区、文体娱乐景观区。

●对外景观展示平台

规划在功能景观轴与外部交汇处,建设六个园区的对外景观展示平台。

●景观走廊

规划形成六条景观走廊,其中江南路、通途路、江南二路、学院路应以连续的界面、富有节奏感的空间为主,强调对“车行”和“人行”两套尺度的把握;聚贤路和凌云路作为与外部山水的主要联系通道,应强调沿路的绿化建设,以连续的绿带和节点公园,将外围的山、海、湖与园区联系起来。

●节点

在景观轴、景观走廊等交汇处设置景观节点,完善景观序列。

6.基础设施规划

规划根据《总体规划》和《东部地区分区规划》,结合区内情况对区内的基础设施进行了配置。

●给水:

在东外环路与通途路交叉口东南侧设一座加压泵站,保证规划区内最高日183吨/日用水量的水压

●排水:

污水量约11万吨/日,排至江东污水处理厂,该厂规划规模为353吨/日。

二级处理

●电力:

现状220kv新东变扩建至3*153kvA,占地4公顷。

新建通途路南侧220kv福明变2*153kvA占地4公顷。

现状110kv宝桥变,扩建至3*3.153kvA占地3000平方米

新建110kv杨木变,姜家变,方桥变和上五变。

均为3*3.153kvA占地3000平方米。

根据未来建设要求对现有高压线路进行改造

●电信、邮政:

现状电信局扩建为8万门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