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9002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

《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

八九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国学经典教案(八九年级)

作者:

祥峰时间:

2014-12-2307:

52:

52浏览:

190来源:

本校

《国殇》教案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体会《国殇》通过塑造和歌颂为国牺牲的英雄,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叙和赞相结合的写法。

3.背诵这首诗,并能正确解释重点字词。

教学重点

诗中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叙和赞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过程

开场白:

从过至今战争堵在频繁的发生,有人发动战争,有人厌恶战争,只是可怜了黎明百姓。

根据一项科学统计,在过去的50000年时间里,地球上发生了15000场战争,超过35亿人死于战争。

在人类的历史上,和平年份只有292年!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松《己亥岁》

在战国时期,到处战乱纷纷,楚战争也铸就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下面请看《楚战争》的相关材料。

一、介绍屈原及《楚辞》

导语:

今天我们学习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一首诗《国殇》。

屈原,这个伟大的名字我们一定不陌生。

背景介绍:

此诗是屈原在民族危亡年代所作,爱国主义精神在诗中得到充分体现。

全诗极写卫国壮士在战斗中勇武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讴歌他们为维护祖国尊严、解除人民灾难而献身的精神。

慷慨悲壮的歌唱,不仅寄托了对阵亡士卒的哀思,而且表达了诗人与祖国同休戚、共命运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激情,有力地说明,诗人和人民大众爱憎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1)谁能说说你了解的屈原?

(什么时代的人?

哪国人?

有哪些作品?

有关他的传说故事)

(2)自读注释①画出有关屈原的介绍,(3)题解。

《国殇》是《九歌》中的一篇。

《楚辞》是很具有楚国的地方特点的诗歌。

在诗句量使用楚地方言,诗行量使用“兮”字。

“九歌”是战国时楚国的民间祭歌,屈原将其加工后,改造用来祭悼为国捐驱的楚国将士,“殇”指夭折或在外而死。

楚国的年轻战土们为保卫祖国死在野外,所以称之为“国殇”。

二、朗读:

1.读全诗并用《十面埋伏》配乐。

(读时要富于激情,使学生受到感染。

2.学生自读,要求在文中标出生字的字音,读准字音。

请学生分别读,看看谁读错的字音最少,齐读,要求放开音量,大声朗读。

三、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这首诗的容

1.在这个过程中,可指导学生先自学前10句。

在学生对这部分容有了初步了解后,让学生自己试着概括这部分的主要容。

(让学生自己思考,逐步锻炼概括能力。

2.继续学习这首诗的11~18句。

其方法可以和学习第一部分的方法相同。

(自学,自己串讲,概括后8句主要容。

思考①“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这两句有什么在联系?

“路超远指的是离哪里远?

从这两句可看出战土们怎样的心理?

②“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这两句诗可以用我们现在在纪念英雄人物时常说的什么话来概括?

3.《国殇》从题目看是一首悼亡诗,学习了全诗之后,同学们回味一下,这首诗给人的是一种悲哀的感觉吗?

(启发学生回答)有了感性认识后,让学生自已总结诗的主题,教师可给出下列词:

不仅……更重要……激励、同仇敌忾、振兴等等。

四、了解《国殇》叙赞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不知同学们是否注意到这首诗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

解释叙赞相结合的写法。

艺术手法:

全篇着力描写了复杂、壮阔的战斗场面,将战场上的静物如“吴戈”、“犀甲”、“长剑”、“弓”以及战车、战马、战鼓、战旗等,都进行了动态的描写。

诗人运用富有特色的“操”、“被”(披)、“蔽”、“躐”、“殪”、“霾”(埋)、“援”、“击”、“带”、“挟”等单音动词,分别描摹士兵的装束、动作、士气和战斗的进程,传神地表现了将士们的英雄本色,渲染了战争的残酷。

栩栩如生的描写,为最后四句点晴式的议论文字做了极为形象的铺垫与展示。

为了突出事物的形象性,在全篇整齐的尾带“兮”字的句式中,有些句采用对照映衬的手法,从两方面把意思表达得完整而深刻:

“左骖殪兮右刃伤”,表现了在敌众我寡形势下,我方付出惨重代价;“出不入兮往不返”,说明了战士们慷慨出征,义无反顾;“首身离兮心不惩”,写出了烈士们身虽死而志不屈;“诚既勇兮又以武”,从精神和武艺两方面评价烈士的勇敢和善战;“身既死兮神以灵”,赞颂壮士虽死,英灵不灭。

为了求得形象的精确性,诗人用最贴切的语言刻画事物的情状,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充分显示出诗人的艺术表现力是多么惊人。

《国殇》是爱国主义的壮烈诗篇,容悲壮,现实感强,风格雄浑、刚健,具有崇高而壮丽的阳刚之美;布局谨严,阔大,以短小的篇幅写出了大场面,大气象,成为传颂千古的名作。

《蜀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容和主旨

②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不同朝代不同流派诗人的代表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

①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

②培养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②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涵,了解诗歌的容和主旨;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教学难点】

①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②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点拨式教学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

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看对联,猜名人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个人就是诸亮,我们今天来学习杜甫怀念诸亮的著名诗篇《蜀相》

二、明确教学目标:

欣赏诗歌的意蕴美

(一)【初读诗文,了解诗人】

读懂一首诗,应该了解诗人,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问题:

如果让你用“一个的杜甫”介绍作者,你会填什么词?

为什么填这个词?

参考:

一个可怜的杜甫。

因为他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

一个有才气的杜甫。

因为他写了许多有名的诗作,被人们称为诗圣

一个历经磨难的杜甫。

因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亲历了战争,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自己也在战争中东奔西走。

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

有诗句为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写过《三吏》《三别》等反映残酷兵役给人民带来痛苦的诗文。

(二)【诵读感知,觅得诗心】

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韵味

(1)揣摩感情基调——伤感、叹惋——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听朗诵,然后学生读)

(2)如果要你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

寻,泪。

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的正是这两种情感:

对诸亮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和像他一样的英雄壮志未酬、功业未就的惋惜之情。

(三)【涵咏字句,品出诗味】

首联: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问题1、:

“寻”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柏森森”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柏森森——自问自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

(首联句意: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亮的祠堂?

在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颔联: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映照着台阶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特写镜头,从祠堂的外部到部,景

(颔联句意: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问题2、王国维说:

“‘红杏枝头春意闹。

’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

(明确:

自,空)

问题3、比较理解:

“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与“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有两层含义①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②欣喜愉悦的情感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此二字修饰,则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

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

手法:

景语含情,情景交融

颈联: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诸亮在隐居时,备三次登门拜访。

频繁——多次。

天下计——诸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

两朝——蜀先主备和后主禅两代。

开济——帮助备开创基业/辅佐禅匡济艰危。

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天下计——推崇其济世雄才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

雄才大略、生平业绩和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正是诗人之所以景仰诸武侯的缘由

尾联: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出师——诸亮为伐,曾六次北伐中原。

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

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

(尾联句意:

可惜出师伐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问题4、“英雄”是失败的英雄,还是成功的英雄?

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

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

却始终没有机会。

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即便如此,他却依然挂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心是非常苦痛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是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四)【本诗的艺术技巧:

】寓情于景借古抒怀

(五)【概括主旨】诗人借歌颂诸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此诗很伤感,却自有一种伤感的美。

它的美,美在意蕴!

(六)【迁移训练】

1.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亮。

“锦官城”是的别称。

“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

“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

“两朝”指东汉和蜀汉。

“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亮出兵伐。

“英雄”指诸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

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亮人格的清高。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亮一生的行事。

“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

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七)【拓展一(炼字)——-分析诗眼意蕴的题型】

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字是哪一个?

为什么?

2、某个字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一个更好?

为什么?

答题步骤

1,解释这个字

2,解释这句话。

将关键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或想象,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字句、描摹图景,以品味炼字的精妙。

3,答手法。

如果有技法,必需答出用了什么手法。

4,答思想感情。

结合主旨谈这句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题: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话,含义最深的是哪两个字?

试作简要分析。

诗眼是自和空。

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

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这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

作者寓情于景,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

找诗眼

①山青花欲燃”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④“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⑤“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明确:

①山青花欲燃”,不仅突出了山花火红的颜色,而且赋予了一种动态美。

------炼动词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人一种坚毅挺拔之美,浑圆之美。

-------炼形容词

③“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说明梅花之少,暗中突出一个“早”字。

------炼数量词

④“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写出了戍边将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炼虚词

⑤“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绿”在句中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道出了作者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

-----词类活用

三、课堂总结:

学习诗歌一定要对诗人的思想、经历,诗歌的写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结合多方面去理解诗歌,深入理解其涵,理解古人的情思,才能领会其意蕴美。

诗歌一定要多读,仔细品味。

《登高》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和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特色。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包含的情感。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准确、规、生动地解读诗歌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突破】抓住意象,通过知人论世、品字、对比、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突破。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与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4分钟)

同学们,我们知道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二九相重,所以叫重阳,又叫“重九”。

由于“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常在此日进行祭祖和敬老活动,所以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

与三月初三“踏春”相对应,重阳还被称“踏秋”,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在小学时我们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兄弟》一诗,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公元767年的重阳节这一天,省夔州的长江边上,一位衣衫褴褛、疾病缠身、年过半百的老人,孤身一人、步履蹒跚地朝山上登高而来。

在这个满目衰败的残秋里,面对水急风大的万里江天,面对疲倦而孤独的飞鸟,面对了无生气的枯树,这位一生坎坷、穷愁潦倒的老人,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老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赋诗一首,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首七言律诗——《登高》。

二、《登高》的写作背景(2分钟)

《登高》向来被誉传为名作,被明代的胡应麟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夔州所作,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不断。

在这种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各种苦闷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

为了排遣苦闷,诗人抱病登高,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整体感知(3分钟)

1.播放录音朗读,找出本诗的主体情绪是什么?

(诗眼:

悲)

2.听老师示读,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及停顿。

3.大家自由朗读,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翻译不懂的字句。

四、品读诗歌(30分钟)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问题1:

首联利用工笔细描的手法共写了几种景物?

六种:

风、天、猿、渚、沙、鸟

问题2:

这六种景物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急、高、啸哀、清、白、飞回。

十四字写六种景,形、声、色、态兼备,十分凝炼。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

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孤独痛苦的鸟。

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

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问题3:

我们能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

或者想象成不是一只,而是多只?

不能,我们得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

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问题1:

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由落木和江水,我们能想到什么?

两种景物:

落木、长江。

杜甫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意,传达出年华易逝的感慨。

“不尽长江”传递的信息是时间的无穷,给人一种历史长河永不停息的感觉。

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

但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短暂的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

这是一种必然规律。

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问题2:

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从表达技巧角度,此联运用对比衬托,用时间的无穷衬托了生命的短暂。

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相反,时间和历史越是悠久无穷,就越显得人生命的短暂瞬逝。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但江山万古长青。

此联“无边”“不尽”,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这种复杂深沉的情感借助两个修饰词“无边”和“不尽”表现得更为充分。

这两个词与下联的“万里”、“百年”呼应。

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排遣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

诗的境界更加雄浑壮阔,更能表达出深沉复杂的思绪。

总结:

寓情于景,为全诗奠定了沉郁、凄清、悲怆的感情基调。

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

抒情。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问题1:

南宋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评析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即八可悲,如何理解?

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一;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二;“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三,“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四。

“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重九“登台”,倍思亲,此其七;孑然孤“独”,此其八。

罗大经对这一联的总结的确极为精当,此句把杜甫的悲情、愁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悲中添悲、愁上加愁。

“万里”:

写出了自己距离故乡之远,相隔千山万水,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第一层意思。

“悲秋”:

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

秋天,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天往往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

悲秋,是我国文人墨客的一种传统文学题材。

古代就有“秋士”一词,意思是说秋天的时候,男子会觉得繁华落尽,满目萧瑟,有些英雄末路的伤感。

我们再联系诗人杜甫所处的时代和四处飘泊的经历,就能够体会出“悲秋”中这个“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

这是第二层意思。

“作客”:

诗中的作客,不是“做客”,意思是寄居他乡。

漂泊他乡的人,难免会有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

这是第三层意思。

“常”:

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了什么?

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

杜甫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

这是第四层意思。

“百年”:

不是说一百年,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

当时作者已经55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这就不能不让人非常感伤。

这是第五层意思。

“多病”:

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

这是第六层意思。

“登台”:

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凄苦悲凉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会更加沉重。

这是第七层意思。

“独”:

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

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走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

晚年的杜甫抱负未展,疾病缠身,家乡难回,知音渐少(好友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怎能不感慨万千?

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是第八层意思。

总结:

大家看,虽然只有十四个字,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这就难怪此诗千百年来为世人年称道。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诗句中,这八层意思不是并行排列在一起的,而是融合叠加在一起的。

它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

一位年过半百而又疾病缠身老人,远离家乡,多年飘泊在外,在一个秋风萧瑟,落叶飘零的秋天,独自登上江边的高台,面对着滚滚江水、茫茫苍穹,禁不住慨然长叹。

这是一幅多么悲凉的景象啊!

这其中任意一种意思就足以让人沉重,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

为了使这种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诗人在接下来的两个诗句中,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又进一步做了具体揭示: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问题1:

联系当时诗人所处环境说说尾联中艰难二字的含义。

“艰难”指国家艰难,更多的是指个人艰难。

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伴随了杜甫老人的一生。

他既忧己,更忧民忧国。

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贫困还是发达,都是心怀天下的。

忧国忧民是杜甫诗歌的主旋律。

问题2:

用自己的话说说如何理解“苦”和“新停”二字?

苦,表达了极度的意思。

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所以极度遗憾,这是一种忧愤的心情。

老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问题3:

此时是重阳节,按习俗应该喝酒赏菊花。

酒是中国人的最爱,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悲的感情。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无论高兴还是伤悲都要来上一口。

在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但是现在的杜甫却不能喝酒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借酒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