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课题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065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乐体育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快乐体育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快乐体育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快乐体育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快乐体育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快乐体育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快乐体育课题结题报告.docx

《快乐体育课题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乐体育课题结题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快乐体育课题结题报告.docx

快乐体育课题结题报告

一、基本情况

交鉴定的成果

成果主件

快乐体育的研究

成果附件

1、论文成果

2、优秀课例

计划完成时间

2015年11月

实际完成时间

2015年12月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课题组成员情况

姓名

工作单位

职务和职称

承担课题任务

教研组长

二级教师

归纳总结,收集资料

组员

二级教师

调查问卷,调查报告

组员

二级教师

课题阶段性报告

组员

三级教师

课题阶段性报告

二、研究总报告(不少于2000字,可另附页或扩展)

一、课题提出

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

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革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生活,小学教学内容趋向综合化,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让体育课走出学校运动场,与学生的课余活动、家庭生活结合起来,是现代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的实施,整理、搜集和汇编符合农村小学各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生活化、儿童化、趣味性强的学习器材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农村小学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途径。

 

三、内容提要

课题中的体育教学主要是指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的共同的身体教育活动。

“快乐体育”是指体育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学习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活动过程。

“快乐体育”是指体育教师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按照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将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社会、学习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

 

四、理论依据

1.“终身体育”理论:

《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中将“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作为《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2.建构主义理论:

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观,倡导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建构性学习,并要求赋予学习的个人主义。

 3.“综合式”教学理论认为:

其一是融合行为主义与认知学派学习理论的老师主导取向,或称指导教学,其主要是从旧经验引导新学习,系统讲解教材内容,及时练习与反馈;其二是体现人本主义与认知结构理论的学生自觉取向,其要点是在老师引导下发现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追求新知,寓求知于生活。

 

五、课题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一)第一阶段:

准备工作阶段

1.酝酿主课题构建子课题,申报工作。

2.组建课题组,明确分工职责。

3.制定课题实践方案和子课题的实施。

(二)第二阶段: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1.按计划全面启动。

2.搜集整理和分析调查问卷,验证实验方案。

3.汇总各子课题的初步研究成果,形成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4.在中期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实际情况再作调整,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5.收集积累各种资料,开发校本教材

(三)第三阶段:

结题总结阶段

1.总结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

2.开结题鉴定会,进行研究成果的鉴定

3.体育教学的校本教材水平一的编写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1、准备阶段(2015.3)

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观察、调查,学习安全预防知识,理清研究思路,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实验对象。

2、实验阶段(2015.4-2015.5)

以学期时间段,以班级为单位,制定和完善具体实施细则,明确阶段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做好阶段性小结。

3、总结阶段(2015.6)

整理资料,撰写研究知识理论文件,及相关个人研究教科研论文。

 

七、课题研究成果及其分析

1.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教研过程中,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其含义,较好的把握了新课程理念,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课题实验中,学校定期开展课题教研活动。

教学受到上级领导及听课教师的好评,课后的交流也使我们感受颇深。

这样的活动有效的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课题研究的发展。

   3.课题研究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也都能积极的参加校队的各项活动。

学校现有两位专职体育教师,学校场地小,无训练设施,但校领导十分支持我们体育组开展活动,在学校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购置训练器材、翻修地面,使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有更好的活动场所。

教师因材施教、因材施练,使得学校体育各项比赛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4.在课题研究这几年时间里,我们按原定计划与实施步骤顺利的进行着,从实验效果来看,达到预期目标。

 

八、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根据生活化的体育器材的选择原则(即:

选择时注意器材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又要遵循普及性、趣味性、科学性和安全性),我们通过调查、实验、搜集、整理或重新创编,我们共整理出了28种适合我们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运用的生活化器材作为实验器材。

具体的有以下两大类:

第一类:

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中身边随手可得的的物品,如:

手帕、红领巾、绿领巾、书包、课桌、凳子、木夹子、马夹袋、衣服、鞋子、橡皮筋、纱巾、布块。

第二类:

是生活中的民间传统体育器材进行再加工,也可以是生活中废弃的物品,经过简单加工整理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和体育锻炼中。

 2.“生活化”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2.1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根据实验班在跑、跳、投掷项目中使用实验器材的兴趣进行了统计,通过实验前后的两次问卷调查。

                     

2.2体育教学的生活化改变了课堂教学内容竞技化,脱离学生的生活,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学生学习需要的状况,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2.3摸索出了4种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2.3.1结合生活中传统节日,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

传统节日是小朋友最喜欢过的节日,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这些节日。

2.3.2运用童话故事,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

从小到大,孩子们几乎都是听或看着童话故事长大的,他们更愿意过童话般的生活。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将课的主题设计为一个童话故事,让师生共同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实践证明,运用童话故事等情景中完成教学,学生更愿意接受,而且表现出极高的兴趣。

例如:

龟兔赛跑、狼来了、保卫家园等等。

2.3.3利用季节变换,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

我们将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为一次有趣的郊游,将一些枯燥的技能技术的学习结合在郊游的每一个环节中,会使学生感到既新奇、又刺激,同时又学到了新知。

2.3.4充分、合理运用地方资源,也是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途径。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把我们农村小孩家长日常田间、地头的劳作作为课堂教学的主题,比如:

果园里摘桔子、打枣子、打板栗;农田里挑水稻、打谷子、撒种子等等,也将这些劳动的动作作为我们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些辅助练习,卓有成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体育器材的生活化,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体质体质健康水平

3.1实验班比对照班的身体素质提高更快

 实验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程度差异进行了比较,从程度差异对比指标看,实验班高于对照班的数量明显增加,而无一项低于对照班。

  实验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均值差异进行了比较,从比较表中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班低于对照班的指标数量明显减少,而高于对照班的指标数量明显增加。

说明生活化的体育器材的使用,加快了学生生理、身体素质的提高速度。

3.2实验班身体素质、生理机能状态显著提高

 

九、存在的问题

(一)在当今以独生子女为主的社会中,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安全,少数家长出于对子女的爱护而产生对体育锻炼的负面认识,家长往往以种种理由阻止孩子上体育课,说出汗容易感冒、跑步容易摔伤等等。

(二)体育课堂上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学生家长、学校领导、上级教育部门都会责问,相关教师轻则被处理、通报批评、赔偿医疗费用等,重则失去评级、评优机会、甚至丢掉工作。

体育教师面对着如此大的压力,因此,许多学校和体育老师为了尽量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在课堂上采取消极的预防办法,体育课渐渐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这样既影响了体育健康标准的贯彻,也极大的阻碍了学生体质的提高。

(三)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绝大多数家长只注重孩子文化课考试分数,不管孩子思想品质教育,更不管孩子的身体素质。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些学生平时很少运动,就会体质差,一运动就会感觉到很累很累,导致他们认为运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所以现在的校园放眼望去,不是小胖墩儿,就是四只眼,看不到学生运动的身影,这都是学生缺乏运动习惯的结果。

总之,使学生一上课就感到生动有趣、形式新颖、情景交融,整个学习过程处于“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的氛围之中。

通过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围绕“健康第一”的宗旨,教育出健康的、高素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